為什麼要期待李安的新片?

昨天收到消息,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已經確定11月11日在內地上映了,與北美同步,消息屬實,恩。

這次李安做了很多牛逼導演不敢做的事,3D + 4K + 每秒120幀,這可以稱為一場電影的革命了。

關於新電影所用的技術,估計大家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但為了湊字數,我再用我的理解跟大家重複一遍。

3D + 4K + 每秒120幀

3D很簡單,就不做過多解釋。

4K的意思就是電影的清晰度,我們平常在電影院看到的數字電影放映標準基本上都是是2K,因為大多數影院只支持2K,所以一般電影都用這個標準。以前也不是沒有人用過4K拍攝,比如:《希區柯克》、《林肯》,《阿拉伯的勞倫斯》等。

4K的解析度又分為兩種,但我只講電影的一種DCI 4K標準,解析度為4096x2160,這可能比較籠統,不過你只知道4K是2K的四倍就可以。

效果如果?也就是說呢,無論你在電影院的哪個位置,你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里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這是一種難以表達的享受,就像身臨其境看演員表演一樣。李安從拍攝到放映,都堅持4K的標準,搭配3D,電影史上目前還沒有過。

4K+3D雖然目前電影史上還沒有,但也不算困難,如果哪個導演想做,也是可以實現。因此李安又在這個基礎上加了每秒120幀。

你要知道現在我們在電影院看的基本都是每秒24幀,24幀既是電影的真理,後有人試圖嘗試30幀或60幀,但都沒有成功。

霍比特人當時也只是48幀,後來上映後還被人嫌棄太清楚,說甘道夫的毛孔都看得出來。因褒貶不一,嚇得卡梅隆趕緊把60幀的《阿凡達2》換成了48幀。那120幀又會是什麼效果?恐怕到時只能去電影院親身感受才能感受的到。

3D + 4K已經是史無前例了,再加上同樣史無前例的每秒120幀,可見李安的野心何其大,鐵定要為電影變革,如果這次成功,未來電影100年也許都是這個標準,即使不成功,也為以後開了個頭,只是李安先做了。

但李安對120幀表示,我沒有多大信心,我只是好奇 。不過我卻對李安信心十足,李安並不是那種好高騖遠之人,他可以算得上大器晚成的導演了,30歲才開始嶄露頭角。本人更是非常和藹可親。

即使這次技術有瑕疵,我也對李安講故事的能力放心。說起李安有什麼電影,我估計每個人都能說兩部,《飲食男女》、《斷背山》、《少年派》、《卧虎藏龍》、《色戒》等,哪一個不是佳作?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一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次柏林金熊,兩次威尼斯金獅。你要問我國內哪個導演能跟李安媲美,那我得查查資料才知道。

不過李安又並非自大之人,拍完《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後,李安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如果我這部電影拍爛了,請你們罵我,不要罵技術,技術是無辜的。」

坦白講,就沖這種態度,《比利·林恩的中場故事》也是我最期待的影片。

那麼問題也就來了,非常規的120幀一般影院是不支持的,目前可以支持120幀的電影院全球只有5家,北京上海各佔一個,據說北京的是在悠唐,正在改造中,我已經提前感受到一票難求了....

因為支持120幀的影院較少,所以李安也製作了不同格式的,比如:3D+2K+24幀、3D+4K+60幀,或者其他幀數,每個版本都親自操刀,滿足各個地區的觀眾。

不過呢,我還有個壞消息跟大家說,隨著新片上映的消息,還有人爆出這次將有賈秀琰翻譯,或許你對這個名字陌生,沒關係, 我提醒你一下,記不記得那個「老夥計?」

就是那個把美隊里son of bitch翻譯成老夥計的那個老夥計,如果你以為只有這個的話,那你還是太簡單了。

她曾把Jaeger翻譯成雞賊;把sortof翻譯成溫柔點兒;把Rabit翻譯成兔子;把Every two weeks翻譯成一次兩周;Facebook翻譯成人人;Twitter翻譯成新浪微博等等。

為了不影響觀影體驗,所以我建議各位在這一個月里,努力練習聽力,我只能幫到這了。

作者專欄:棗樹與我的回憶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100 張書籤計劃:我們飛得越高,在那些不能飛的人眼中形象就越渺小 (2/5)
一些十分喜愛的摘抄(四)
人類社會是如何形成的?竟然是八卦和吃肉!
【認真想】《莉娜的邀請》——讀小說,學哲學
遇到比較好的書,為什麼會想要把它買下來,並且收藏?

TAG:电影 | 故事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