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角色與功能定位
在20世紀40年代末,中國和以色列分別建立了獨立的國家。當時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然而卻直到43年後才建立外交關係,成為中東地區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20世紀末,隨著國際格局不斷的演變,中國與以色列關係終於實現正常化,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多個領域互利合作,以色列逐漸成為中國在中東的重要合作夥伴。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以色列積極做出回應。絲路戰略在中國和以色列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對中國和以色列之間關係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該戰略將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連接在一起,成為世界上潛力最大的經濟帶,雙方合作前景廣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有助於兩國在農業技術、經貿、旅遊、文化等領域深化合作,必將使中以關係迎來一個新時期。農業:大國與強國的合作
在農業技術方面,中以建交以後,兩國首先展開農業合作。以色列是世界公認的農業技術強國,以「沙漠之國」打造「農業強國」的奇蹟聞名於世。奇蹟的背後是以色列人建立了一整套強大的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農業合作組織緊密配合的科研、開發與教育、推廣服務體系,特別是大學開設的專業性研究為高效優質的農業產品提供了技術與人才保障。中國從以色列引進節水灌溉技術、溫室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從以色列引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在中國隨處可見,中國通過引進以色列的農業技術,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形成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提高了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對以色列來講,通過與中國進行農業技術合作,將其技術優勢轉為市場優勢,開拓中國市場,以色列將獲得很大的收益。
中以農企簽約以色列和中國不斷深化農業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展合作內容,不斷增加合作項目。2015年12日,中以雙方正式簽署加強農業合作行動計劃。正在以色列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強調,中以農業合作潛力巨大,要發揮互補優勢,深化農業合作。兩國的農業合作將被納入中國倡導的絲路戰略合作框架,中以農業科技合作將提速。率團訪以的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和以色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部長沙米爾在特拉維夫簽署了合作紀要。中以農業發展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雙方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合作:一是設立雙邊農業工作小組並適時建設長遠穩定合作機制,重點加強幹旱和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合作;二是雙方將進一步推動去年在北京簽署的「中以農業研究和發展創新協議」的落實;三是雙方同意進一步遴選發展現代農業技術示範活動;四是雙方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強在農業、漁業、農機等領域的合作,鼓勵兩國企業參加雙方舉辦的農展會、研討會和商貿洽談會等。
新能源:新領域的擴展
新能源方面,中以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以色列在新能源汽車、生物燃料、風能、光伏發電和潮汐能等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渴望與中國的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自從2011年中以合資公司——常州三晶—施拉特孵化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NTI)在常州高新區正式成立以來,已有4家以色列企業落戶三晶孵化器。2012年初,常州專門成立服務中以雙方企業技術合作的「常州中以科技合作中心」,5月18日,中以(常州)國際科技合作園獲科技部「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授牌。常州新能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了以光伏、風能、核能、光熱、生物質能裝備為主的產業群。隨著全球對新能源的渴求,逐漸成為能源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在這個戰略的推動下,中國與以色列逐漸建立起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能源合作機制,為中以雙方在能源領域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充分挖掘能源市場的潛力。
生物技術:深化合作領域
以色列的生物技術發展迅速,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據以色列工業部稱,以色列生命科學公司的數量已從1996的186家猛增到2012年的1000多家。醫療設備公司幾乎佔了其中的50%,人均醫療設備專利為全球第一,人均生物製藥專利也僅此於美國。以色列生物技術成為以色列支柱產業之一,引進以色列生物技術,以促使其在中國形成產業化和商業化。自2012年以來,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以色列蘇格博士(Dr. Sugar)所帶領的團隊就生物產業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洽談。2014年12月,雙方決定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共同建設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2015年4月,廣州市政府決定出資參與,並引導廣葯集團、冠昊生物等龍頭企業以及廣州恆運等優質上市公司,共同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設立中以生物產業投資基金。如今,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理念下,中以愈意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讓更多的生物技術引進到中國,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
以色列生物技術研究所基建工程:擴寬合作平台
中國承包以色列基建工程是中以經貿合作重要內容。2012年,中國在以色列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254萬美元,2013年增長到4934萬美元。中國公司在以色列修建紅海路橋鐵路(Red-Med High-speed Railway)重大基建項目,積极參与以色列港口、隧道、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6月,中國灣港工程公司中標阿什杜德新港建設項目,以色列投資高達33億新謝克爾。2015年3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獲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特許經營權,預計在2020年完工,建成後碼頭海岸線長達1500米,年吞吐能力達186萬標準集裝箱(TEU),將是以色列最大港口,打造地中海貨物集散樞紐。「一帶一路」戰略拓寬雙方基建合作平台,以色列每年投資40多億美元改造以色列鐵路、公路、碼頭和隧道建設,中以合作潛力巨大。
文化和旅遊:加強交流與學習在文化和旅遊方面,中以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後,為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和認識,兩國簽訂文化合作協議。協議的內容十分廣泛,內容包括文化、博物館、電影、電視、教育、藝術等方面的合作。2012年舉辦中以建交2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2013年總理李克強和內塔尼亞胡簽署在以建設孔子學院的協議,學習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知識。隨著雙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很多中國學生前去以色列交流、訪學。國內高校科研機構,也加強對以色列的相關學術研究,很多以色列研究中心成立。(主要有河南大學猶太-以色列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猶太和以色列研究所、上海外國語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西北大學以色列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以色列研究中心等。)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中以青年交流活動2011年,魏凱麗(Carice Witte)女士成立中以學術交流促進協會(SIGNAL),為中國國內眾多高校提供資金和資料上的幫助,支持其研究以色列課題。(四川外國語大學、河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石河子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雲南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外交學院、西北大學、南開大學等。)此外,還在河南大學和西北大學設立SIGNAL論文獎,鼓勵高校學生對猶太文化和以色列國別研究。國內開設以色列課程的高校逐漸增多,激起學者研究以色列的熱情。2014年11月,中國教育部發出函件成立「中國猶太文化研究聯盟」。( 由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山東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和河南大學組成,旨在打造國內高校高水平研究以色列和猶太文化聯盟。)
隨著中國對以色列了解的加深,以及以色列所具有的豐富的宗教聖地和自然景觀,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以色列旅遊。中以兩國早在1994年6月就簽署了旅遊合作協定,前往中國的以色列遊客人數逐年增多。2007年10月,兩國簽署《中國旅遊團隊赴以色列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確定中國公民可自費組團赴以旅遊。2014年中國去以遊客達到3.87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30%,使中國赴以旅遊市場充滿活力。2014年前6個月,中國前往以色列的遊客同比增長43%。以色列的目標是三年內中國遊客赴以人數達到10萬人次。
在2015年開始,中國赴以團組簽證時間由原來10個工作日正式縮短5個工作日。2016年3月,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簽署十年多次往返簽證協議,以色列也由此成為除美國和加拿大外第三個與中國簽訂此類協議的國家。該協議允許以色列商人和遊客憑藉同一簽證多次進入中國,有效期為十年。訪問以色列的中國公民同樣可申請十年多次往返簽證。以色列希望這一舉措將有助於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活動不僅增加雙方的交流和認識,也促進雙方相關行業的發展。
中國和以色列建交以來,經貿合作穩步上升、農業技術前景廣闊、高科技領域深度合作和文化旅遊活動頻繁。內塔尼亞胡說:「中國是世界大的經濟體,以色列是一個科技研發的基地,中以可以互補,聯手保證未來的市場安全。未來能夠發展的國家是有知識和產權的國家,猶太人和中國人頭腦都非常聰明,應該分享智慧,分享知識。」在這個龐大的戰略下,中以合作潛力無限,雙方應將市場和技術充分結合起來,提高兩國合作的深度和水平。
參考文章
華業英:《金正大五赴以色列「取經」 「一帶一路」引來農業節水技術》,中國質量新聞網,2016年2月18日,中國質量新聞網 i/1123541.html,2016-3-20.
馮志文:《中以農業合作將納入「一帶一路」》,《科技日報》,2014年6月16日,第002版。
顏國芳,鍾林均:《中以科技合作推進新能源產業化》,《科技日報》,2012年9月14日,第001版。
方陵生:《創新國家以色列》,《世界科學》2013年第9期,第37頁。
吳海飛:《廣州基金1.5億元參投資中以生物產業基金》,東莞陽光網,2015年11月17日,http://news.sun0769.co m/national/zh/201511/t20151117_601 1573.shtml,2016-3-15.
《以色列旅遊業大力吸引中國遊客》,新華網,2008年12月18日,http://travel.news.cn/2008-12/18/content_1 0519019.htm,2015-6-9.
拉斐爾·阿仁:《中以將簽署十年多次往返簽證協議》,以色列時報,2016年3月28日,以色列時報 | 全面報道以色列高科技、創新、商業與社會,2016-3-28.
《內塔尼亞胡:以色列會成為中國的最佳合作夥伴》,新華網,2013年5月3日,http://world.hua nqiu.com /regions /2013-05/3915087.html,2015-7-2.
今日主筆 李明偉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民主軍缺乏設備,只能這樣排雷
※引發埃及內亂最大的潛在威脅主要是它!
※霍梅尼遺囑的實質及影響
※伊朗稱5天內可製造20%丰度的濃縮鈾,以色列為何比美國還急?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