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滑Vs.滑板,廣場上的三八線

這是體育西廣場上平靜的一個夜晚。阿木和她的朋友們五點鐘下課,來到廣場中心,放下他們的背包。彼時廣場上人還不是很多。

但很快,他們被一群雪糕樁圍住了。

「我們七點鐘要上課,你們去別處玩滑板吧。」

說話的這位是玩輪滑的,孩子們會稱呼他為「輪滑老師」。這些老師們生存在位於體育西路的輪滑俱樂部。他們每晚都會教小朋友輪滑,也會對著小朋友的家長說這項運動的好處,可以鍛煉小朋友們的協調能力。

「這是我們的常用地。請配合我們。」

輪滑老師們常說這句話。於是,先來後到的規律被打破了,輪滑黨和滑板黨會頻繁的發生爭執。最終,體育西的廣場上會演變出那麼一條三八線——一側是雪花樁圍繞,擁擠的輪滑培訓。一側是滑板手們跳躍的空間。

發生在廣州的滑板、輪滑的衝突,不是個案。

在安徽臨泉,玩滑板的人數只有玩輪滑的十分之一。於是廣場就經常會被輪滑大軍所包圍。臨泉的小千同學,每次去廣場玩滑板,只能選擇早上——因為下午這裡會布滿輪滑的人群。小千對輪滑最大的不滿是:「他們太吵了,很多租輪滑鞋的人都喜歡隨身帶一個超大的音響,太招搖了。」

的確如此,現在很多室內輪滑場,也還會選擇很迪廳的音樂,一走進去,有一種回到90年代的感覺。

除了滑板Vs.輪滑,輪滑內部也曾出現過嚴重的紛爭。新浪體育幾年前報道杭州西城廣場的一次地盤糾紛。

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拿著一隻裝水泥用的編織袋,走到西城廣場一角。那裡,很多孩子正在練習輪滑。

男子對著孩子們說:「你們退到邊上去!」然後就從編織袋裡拿出幾隻啤酒瓶,往地上砸,很快,地上散步了玻璃渣。

而這塊地,本來是屬於「B輪滑俱樂部」的。

砸啤酒瓶的肇事男子姓馮,是一位無業游民,他是「A輪滑俱樂部」老闆的朋友,因為聽說「B輪滑俱樂部」佔地太多,所以幫朋友打抱不平。

實際上,杭州西城廣場上會有一條條分界線,在這塊廣場上一共有4家輪滑俱樂部存在,其中只有「A輪滑俱樂部」是有營業執照的。以及,這些俱樂部的輪滑「老師」們並沒有真正的上崗資質。在輪滑教學圈,只要滑的不錯,就可以教人,就可以收費。

然而規定上,不是這樣的。在中國輪滑協會官網上,《輪滑活動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了,輪滑活動從業人員未經培訓、考核和資格認證,不得從事任何形式的「有償」服務。據了解,輪滑全國統一的教練證很難拿到,這項考試有感應器測試,會對輪滑動作精確到1厘米。

廣場上教學的輪滑「老師」們,大多沒有這張證書。

差異:商業化、門檻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輪滑和滑板是類似的運動,在大眾印象里都略帶叛逆的標誌。甚至很多滑板愛好者,最初也有輪滑的經歷。

但幾乎混這個圈子的都會認為,滑板和輪滑逐漸走向了兩種不同的文化。

最近在國內傳的很熱的一個話題是「中國滑板項目的委員會將要併入中國輪滑協會」,這自然讓滑板者們很不服,但實際上不僅是在國內,國際上,滑板和輪滑也一直搶著地盤。

這得從起源說起。

輪滑起源很早,大約在19世紀初,它的發源地是英國皇室,早期是因為皇宮貴族的青睞才開始逐漸普及。輪滑的組織也成立的較早,1924年,國際滾輪溜冰聯合會成立,1952年改為現在的「國際輪滑聯合會(International Roller-skating Federation, FIRS)」

滑板的起源則稍晚。大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南加州海灘社區的居民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滑板。世界滑板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kateboard Companies IASC)直到1995年才成立。

輪滑來自英國,滑板來自美國。

但是輪滑和滑板卻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英國而來的輪滑就像英國的紳士斯諾克,有正經的培訓課,有商業化的推廣。而美國而來的滑板更像是奔放的美式九球,玩起來比斯諾克更刺激,但與此同時,少了一點商業化。

這種低商業化的運營讓滑板進入奧運會後出現了一個微妙的情況:負責滑板奧運會項目的話事人,興許是「國際輪滑聯合會」。

目前一共有3個組織來爭奪這個話語權,前兩者很正常,分別是國際滑板聯合會和世界滑板聯合會,但另外一家是——國際輪滑聯合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國際輪滑聯合會(FIRS)是唯一一個被國際奧委會認證過的組織。

「身體很誠實」之前採訪了一位去過很多城市滑板的高手健哥。當時健哥說:「滑板不賺錢。一場商業拍攝只給500塊的價格。我一般不會去做這個。」

「我們都見過社區里教少兒輪滑的,但教滑板的,從來沒有。」健哥說道,「這是一種文化。現在滑板里接受不了這個,沒人這麼干,基本上都是我可以教你,但是別給我提錢。」

健哥說自己唯一見過看這種方式掙錢的是北京一個滑板店,那傢伙找幾個學校談說給他們每周加兩節滑板,上滑板課多數學生就會去他那裡買滑板。但是上課,是免費。

所以,滑板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文化與精神,更多的講情誼,而不談錢。

差異:難度、形態

相比滑板,輪滑的難度相對要低一些。這從人群年齡結構就可以看出來,玩輪滑從小學生就開始又,而滑板客會相對成年一些。

滑板者如果能堅持下來,那都是一路摔著成長的。他們的性格中往往就會有那種摔了再撿起板再乾的精神。當然,不是說學輪滑不摔,只是相對摔的少。

除了難度上,輪滑和滑板的表現形態差異也很大,滑板里一個ol就可以起飛,還有下台等動作。而輪滑雖然有很多戲份,諸如極限輪滑、剎車輪滑和速度輪滑,但在廣場上完的大多是平花繞樁,在平地上做文章。

一個滑板手練成一個新招需要的時間,動輒幾個月,漫長的入門期讓滑板圈沒有那麼多愛裝逼的。而輪滑則是一年時間可以學會一籮筐的把妹神技,相對而言,輪滑圈是個更浮躁的圈子。

但是輪滑有滑板所不具備的優勢——國家支持。

2016年6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網站上有一篇《改變突破教育部加快轉變學校教育發展方式》的文章,裡面寫道:「經中國教育部審定,輪滑已經列入九年義務教育的體育選修課中。」

不僅如此,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印發《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廣泛深入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積極發揮「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示範引領作用,整合各方資源,打造系列青少年體育品牌活動。此前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宣布:包括滑板在內五項運動納入2020東京奧運會正式項目。在多項利好政策推動下,以青少年為主的輪滑、滑板市場的確有著很多政策扶持。

政策背後,南京被推為了「世界輪滑之都」。他們提出規劃,要培育5所以輪滑為主題的陽光學校,甚至要創建了一批輪滑網點學校。

輪滑的商業化已經很嚴重,如今又加入了政府元素。的確輪滑如果要進一步普及的話,從廣場娛樂培訓走向校園,是合理的。青少年輪滑培訓需要更專業,在培訓、賽事、器械、場地、從業人員上都需要更專業。

只是,如此的輪滑會變得越來越像表演,他們不再是極限運動了。

廣場上的三八線,很容易抹去,但輪滑和滑板卻沿著極限運動的分界線漸行漸遠。


推薦閱讀:

心中的滑板——紀念那段流過的滑板歲月1
夜刷北京二環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心中的滑板——紀念那段流過的滑板歲月3
滑板中有哪些動作?滑板動作名稱怎麼辨識?滑板的「腳位」?

TAG:滑板 | 轮滑 | 极限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