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嶺南風情 | 林屋讀書

說起金庸筆下的嶺南,大家印象最深大概是《飛狐外傳》「血印石」的故事:

(鍾四嫂)一手拖了小三子,一手拿了柄菜刀,叫了左右鄉鄰,一齊上祖廟去。鄉鄰們只道她要在神前發誓,便同去作個見證。小人和她住得近,也跟去瞧瞧熱鬧。鍾四嫂在北帝爺爺座前磕了幾個響頭,說道:『北帝爺爺,我孩子決不能偷人家的鵝。他今年還只四歲,刁嘴拗舌,說不清楚,在財主爺面前說什麼吃我,吃我!小婦人一家橫遭不白,贓官受了賄,斷事不明,只有請北帝爺爺伸冤!』說著提起刀來,一刀便將小三子的肚子剖了。

金庸在按語說,「吃螺誤為吃鵝,祖廟破兒腹明冤,乃確有其事,佛山鎮老人無一不知。今日佛山祖廟之中,北帝神像之前有血印石一方,尚有隱隱血跡,即為此千古奇冤之見證」。

佛山今天最有名的景點正是祖廟,位於市中心的繁華地帶。他的歷史要上溯到北宋時期了,「以歷歲久遠,且為諸廟首」,故稱祖廟。祖廟確實有這麼一塊石子,其實是塊帶有暗紅色條紋的深灰色雲石,神奇之處在於遇雨不潮。所以被鑲嵌於靈應祠前殿的地面,以供古時官員祭祀時跪拜所用,所以被稱「拜石」。

「拜石」又稱「劏仔石」,就是「血印石」的原型。不同的是,民間傳說中的吃螺少年竟然無醫而愈,這樣普天同慶的結局非常美好,但不現實。所以金庸筆下的小三子不會復活,但為了補償讀者懲惡揚善的心理,胡斐這一少年俠士自然及時出沒了。之後胡斐歷經艱險,從嶺南到京城一直追殺鳳天南。

鳳老爺在佛山鎮上開了一家大典當,叫作英雄當鋪;一家酒樓,便是這家英雄樓;又有一家大賭場,叫作英雄會館。他財雄勢大,交遊廣闊,武藝算得全廣東第一。鎮上的人私下裡還說,每個月有人從粵東、粵西、粵北三處送銀子來孝敬他,聽說他是什麼五虎派的掌門人,凡是五虎派的弟兄們在各處發財,便得抽個份兒給他。

鳳天南是「五虎門(派)」掌門人,同時又是大地主大資本家。我們讀武俠小說的時候,經常會疑惑:大蝦們動不動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言不合還救濟,那收入從何而來呢?

五虎派則將資金運作詳細呈現讀者,算是鳳毛麟角的陽光門派了。其中多種經營、分紅制度正體現廣東人經濟頭腦,而鳳天南的金棍「長達七尺,徑一寸有半,通體黃金鑄成,可算得武林中第一豪闊富麗的沉重兵器」,算下來大概88公斤重,十足土豪金plus。這樣的人物自然也適合在「民豐物阜,市廛繁華」的佛山出現。

這場衝突的起因緣於方言,說起廣東話,大家一定知道廣東的「省罵」,金庸筆下有提到嗎?還真有。

《書劍恩仇錄》里紅花會十三當家是「銅頭鱷魚」蔣四根,他就用家鄉話爆過一次粗:「丟那媽,上就上,唔上就唔上喇,你地班契弟,費事理你咁多。」結果卻是「他一口廣東話別人絲毫不懂」,罵了自然也是白罵。

講了廣東的土豪、罵文化,怎能不說最有名的吃文化?北丐洪七公是著名的美食家,收郭巨俠為徒的直接原因也是自己好吃,這樣的人物怎會錯過嶺南風味?《神鵰俠侶》說他:

「獨個兒東飄西遊,尋訪天下的異味美食。廣東地氣和暖,珍奇食譜最多。他到了嶺南之後,得其所在,十餘年不再北返中原。那百粵之地毒蛇作羹,老貓熟盅,斑魚似鼠,巨蝦稱龍,肥蚝炒響螺,龍虱蒸禾蟲,烤小豬而皮脆,煨果狸則肉紅,洪七公如登天界,其樂無窮。」他還吃過蜈蚣,不過「廣東天時炎熱,百物快生快長,蜈蚣肉就粗糙了」。當真是吃遍海陸空,吃遍春夏秋冬。

嶺南也是非常宜居的,楊過就對小龍女說:「聽說嶺南終年溫暖如春,花開不謝,葉綠長春,咱們再也別掄劍使拳啦,種一塊田,養些小雞小鴨,在南方曬一輩子太陽,生一大群兒子女兒,你說好不好呢?」然而最終去了活死人墓。但金庸筆下確實有人歸宿嶺南,乃是《倚天屠龍記》成昆弟子壽南山,「這一生果然長居嶺南,小心保養,不敢傷風,直至明朝永樂年間方死」。

再聊聊嶺南的門派。除了土豪金五虎門外,《倚天屠龍記》有三江幫,今佛山三水因北江、西江、綏江得名,三江幫或許就在三水。金庸對廣西描寫不多,不過也有兩個門派:《飛狐外傳》的八仙劍和《天龍八部》的黎山洞。八仙劍在梧州,掌門人叫藍秦;黎山洞的黎老漢沒正式出場,其絕跡「柴刀十八路」被博採眾長的慕容復所學。藍姓、黎姓,都是廣西大姓,洞也是南方山寨的稱呼。

海南幫派則有鼎鼎大名的俠客島以及《天龍八部》的萬鱷島,還有盤踞海南島的珠崖雙怪、五指山赤焰洞的端木元以及椰花島的黎夫人等。海南古稱珠崖,最高峰為五指山,盛產椰子,這些細節都足見金庸文史功底。還有個虛無縹緲的南海神尼。拙作《金庸武俠南海征服簡史:原來某國自古是中國領土!》,可以作為本文的補充。

金庸筆下只有一位廣東籍主角,就是《碧血劍》的東莞人袁承志,當然,真正的主角是他父親袁崇煥。「碧血劍」這個標題往往讓讀者難以理解,不是只有一把金蛇劍嗎?其實,「碧血」用的是春秋萇弘化碧的典故,在這裡代指袁崇煥被冤殺,「劍」表示的袁崇煥的儒將身份。金庸先生對袁崇煥非常欽佩,還特意撰寫《袁崇煥評傳》

我在閱讀袁崇煥所寫的奏章、所作的詩句、以及與他有關的史料之時,時時覺得似乎是在讀古希臘劇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劇。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衝天的幹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

袁崇煥是個充滿爭議的人物,這裡我們不討論金庸認識如何。然而其筆下呈現的袁崇煥,這種敢為天下先的氣質特徵,或許是對廣東精神最好的詮釋吧。

大眾、新銳、趣味

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歡迎關注公眾號林屋讀書(linwudushu)


推薦閱讀:

《行路難》第十二章 夢外角逐
《易水涼·絕不低頭》
《易水涼·海魂祭》
電影版聶隱娘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TAG:金庸 | 金庸小说 | 武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