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戰國時期只有秦始皇自己有車同軌 書同文這樣的思想嗎?
當時其他六國的皇帝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思想只不過沒有秦國那麼強大無法統一其他六國所以最後被秦國統一 然後 車同軌 書同文這樣的思想也就讓秦國發展下去了?
不是。任何哪一方如果實現了統一,都會實現這樣的改變。從客觀上來說,秦始皇這一舉措在歷史上貢獻巨大,但站在統治者角度而言,這是實施統治的必須手段。
事實上,秦始皇的這一改革並非前無古人。而所謂「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最初也並非用來形容秦朝的,而是出自孔子口中用來形容周朝的。
其實題目的本質是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戰國時期只有秦國有統一天下的計劃嗎?
先秦時期和後來不太一樣,在始皇帝統一之前,沒有任何一個政權,真正意義上體會過中央集權的快感。(實際上只論政權形態的話,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前,沒有一個政權的中央集權完成度超過秦代。)在此之前中國只被名義上統一過,實質上處於一種部落聯盟的變體,天下奉天子為尊。因此可以推測一下,當時的諸侯國,其實想乾的就是西周當年乾的事情,尊為天子,分封天下。(後來的項羽也是這麼想的)
我們從現在這個角度出發,會認為在一個分裂時代中,尋求統一是每個政權的唯一選項。但實際上,這隻有在中央集權這個概念問世之後才形成的觀念。
實際上對於先秦諸侯那種貴族政治體系來講,國家級別的行動,是牽扯著諸方利益的。
拿相較還保留著濃厚禮法氣息的春秋時期舉例。
晉國作為春秋時期實質上唯一的霸主,在前期是典型的宗室諸侯國,但是隨著國家實力的增長,領土的吞併,獲益最大的竟然是不是執政者而是國內的貴族,最終形成被六卿架空的局面。
很顯然,在這種利益糾葛的貴族政治中,國家的利益有時不完全等同於執政者的利益,而是一種在老貴族,執政者,新貴族之間的博弈狀態。簡單來分析,國家要擴張,就要擠壓老貴族既得利益,國家要變法,又要擠壓老貴族既得利益,要對抗老貴族,終於成功打壓了老貴族保守勢力之後,由於擴張和變法產生的新貴族很快又會變成既得利益者,成為保守的老貴族。
這一點不光在先秦,還以魏晉時期顯現,劉裕若無北伐之功,他也沒那個能量去代晉。這也是被士族綁架的南朝為什麼北伐如此之難的原因:在面對北方的敵人之前,先要面對國內的士族。因為北伐意味著利益分配的變動,意味著新貴族的崛起,或者意味著對皇室權威的威脅。
因此,在戰國那個時代轉變的時代,誰能先一步完成從西周那種陳腐政治體系向中央集權這種高效的政治體系的轉變,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所以才會有七國的先後變法,至於為什麼最後只有秦國的變法是最成功的,這就是另外一個單獨的問題了,簡要截說,秦國變法阻力是最小的,其餘各國的變法最終都在國內保守勢力的阻撓下宣告失敗。如果戰國是個遊戲,對於六國來說,從秦國變法成功,佔據巴蜀之後,就已經GG了,剩下的百八十年就是過場動畫和出字幕的時間。對於和秦國體量一樣大的國家,秦國可以依靠變法後國家機器的高效率擊潰他,對於和秦國一樣改革後高效率的國家,秦國可以用超大的體量拖死他。(在這裡鞭一下趙國的屍)
回到問題,車同軌,書同文。是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強化自己效率的手段,我們可以假設,即使不是秦國,而是另外一個國家完成了到中央集權帝國的轉變,也必然會做出這種類似的決策,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春秋那套貴族政治裡面玩弄權術的國家,那麼哪怕他擊敗了六國,也只能是西周第二,尊為天子,分封天下,等待下一次轉型的機會。(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名項羽,有秦國實踐在前,再玩分封制就玩不轉了。)各國都在本國範圍內,同書文,同車軌。之所以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更偉大,是秦始皇面對了新的現實,六國被統一了,國家範圍變大了,需要把原先「國內」的規則推行到擴大了的「國內」,大抵如此而已吧
沒有關注過這點,不過我其他六國似乎從沒有秦國這麼強的統一意志,所以也不會有相應的準備。
秦國擴張的過程一直伴隨著秦法在新領土的推行,一般是佔領區被佔領一段時間後開始推行秦法,如楚國郢都所轄區域被納入秦國版圖成為南郡三年之後開始推行秦法。秦統一六國一次性納入的版圖最大(數年內新增版圖甚至超過秦惠文王以來歷代佔領的領土),因此此番推行秦法與統一公制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此前,各國應當都對新佔領土實行過統一法令、度量衡、貨幣、文字甚至語音等措施,只不過規模都沒有秦始皇這次來得大。
佔領新領土後過渡期如此之短(如秦設南郡、推行秦法只用三年),政令推行如此之快卻依舊能維持社會穩定,應該得益於國家的強力,以及秦國繼承、延續了商君之法,在土地所有權方面得了民心。
我想說說秦法為什麼能夠順利推行。除了國家強力推行外,商君之法並非像人們的「印象流」那樣,全盤搞計劃經濟。商君之法實質上是允許買賣土地的,不威脅國家安全的商業活動也是允許的(與「印象流」相反的是,管仲之法才更接近於搞「計劃經濟」,管仲改革試圖把包括士人階層在內的各級人民束縛、固化在自己的土地、職業之中,並且還規定要子承父業,管仲之法在齊桓公後期就失去了活力,當然,齊國的制度一直延續到田齊的鄒忌變法也沒有什麼質變,已經嚴重與其工商業大國的地位不符;子產變法適合於商業國的國情,因此可以在鄭國推行法典)。我認為商君之法在當時是最進步、最體現社會公平的法典,因為他還地於民、還業於民,繳糧多了有官職、財務等各種獎勵,實際上相當於有償納糧,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能跟官府做比較公平的交易,豈不是更有種田積極性?因此,我認為除了各種不適應,以及對原屬母國的身份認同(極端例子比如上黨人民,並不是趙國對他們比秦國更仁慈,而是他們認同自己的三晉身份)外,各國底層人民沒有理由不接受當時的秦法(就算齊國這樣開明的工商業大國,也有大量底層民眾既要給國君耕田,又要養活自己所在地所封的封君、大夫;而秦國在統一過程中雖然軍功爵封地制度與土地私有制度並行,人民的勞苦程度應當也不會比齊國高太多;再看看那些變法不徹底的地區,那些沒有固定土地的奴隸和農業人口巴不得做自耕農包產到戶呢;況且,由於三晉人口銳減,齊楚之民也可得益於土地買賣政策換個地方到三晉開墾荒地,耕田有功還有封賞,參軍出征塞北、百越,立功還可以享受封爵待遇,何樂而不為——當然,楚人和三晉遺民有骨氣者肯定是不服的,這些血性男兒里也有包括田齊在內的各國舊貴族,但他們再不服,最多也只能像張良那樣小打小鬧一番,對政策強力推行不構成太大威脅)。
當然,有些地方在戰國時處於拉鋸式的爭奪中,多次易主,這些地區可能經歷過多次的易法,甚至易民(遷一處的居民到另一處或兩地居民大量對調);當然,有些拉鋸更激烈的地方恐怕經歷過多次在一個政權還沒有效控制其地時就易主這樣的情況。這些地方可能包括河西(秦、魏、趙爭奪)、河東(秦、魏、趙爭奪)、河間(齊、趙、中山國、燕爭奪)、中山國一帶、宋地、淮北(楚、齊相爭)、莒一帶(齊、越、楚相爭)、南陽一帶(楚、韓、魏交界)、漢中(秦、楚反覆爭奪)、上黨、野王、函谷關等地。
各國應該也是快速在佔領地推行自己的法律、政策等的。否則,不但很難把新領土納入自己的體系中,與自己成為一體,服務於自己的經濟社會政治軍事體系,如農工商業、貨幣、稅收、兵役、徭役、社會編製、人口流動與補充,而且也無法切斷其與原屬母國的各方面聯繫,無法改變其民眾對原國籍的認同感——這是修長城也隔不斷的。這樣,相當於一個動物把另一個動物吞進一截,卻無法消化吸收吞進去的部分,也無法從對方身體上切斷這一部分。各國都希望最終自己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不暗含分裂或被宰割回來的可能性的國家。
戰國時各主要國家,或多或少都有過擴張史,並不是被分封時就有那麼大領土的,就連韓國也兼并了鄭國、宋國也在宋康王時一度坐大,燕趙則有過向北擴張。即使是齊楚這樣的老牌大國,也是之前擴張的結果。這些國家領土穩定時,內部的制度都是統一的,從沒聽說安邑用一套法律、大梁用另一套法律;代用一種貨幣、邯鄲用另一種貨幣;即墨用一種度量衡、薛用另一種度量衡。因此,天下一統後,各地也要和關中、隴西、漢中、巴蜀、南郡、黔中、北地等秦原有領土實行同一套制度。
各國做法的區別可能主要在於過渡期的長短,像秦戰略郢都一帶時那樣三年推行秦法,我認為應當算進展較快的。或許,現在衡水、德州一帶,還能分別出土齊、趙、燕、中山國的貨幣、量具、記錄法律條文的竹簡,證明各國確實在佔領該地時推行過本國制度。
「書同文,車同軌」,史學家寫它的時候可能只是如實記錄一下秦始皇的功績,並沒有大書特書的意思。之所以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值得我們稱道,還是在於它讓我們這個國家結合地前所未有地緊密,從此,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區域,便很難再分裂成若干個國家,而處於一個不再統一的穩定狀態;另外,這是華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法律、制度、語文、經濟系統等全方位的改變與統一。中國的中央集權,可以說是一種必然,不管誰上台,都要實行集權措施,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戰國時期大家不都在兼并周邊推行自己的文化制度么?再早一些雅言流傳於列國應該也是一種體現吧。
其他國家就算有,也沒有能力實現。
書同文車同軌是其中一種統治形式,戰國七雄的擴張,伴隨著人的遷移,也是一種變相的書同文車同軌,不過是大一統後,秦的書同文車同軌範圍更大,更具有深遠意義。
人多地廣為了方便吧,秦還是諸侯的時候轄區內肯定也是統一的標準吧?若是廣東省長統一了全國,要麼全說粵語,要麼創造一個普遍通達的話,不然沒法交談啊聽不懂啊
當然只有秦始皇了,這是全國一統後出於統一思想規範制度的需要,至於其他六國君王有沒有,就算有夢想也被大秦的鐵騎踏碎了
秦孝公用商鞅變法,本身就有中央集權的思想,最大可能是整個國家成為一個整體。整個帝國像一台精密的機械一樣運轉。在這種理念下,車同軌,書同文是必然。
誰都會這樣做,古今中外的帝國都一樣,比較典型的還有波斯
應該是的,就看項羽分封的做法,可以看出當時其他的人仍然還是邦國思維方式--分封制,這樣天下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而沒有中央集權制的確立,沒有強大的制度做保障去強行推動,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等就很難真正實現和完成。
秦朝在統一之前,一直是被中原視為蠻荒,書同文之類的至多也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報復~秦帝真有所說那麼高尚長遠發展計劃,就不會硬生生逼反其餘六國殘民了秦人是秦人,楚人是楚人,秦史書上那麼明顯的溝壑,誰看不見。有統一的事實,沒有統一的思想制度,真正的大一統思想觀念啥時候出現的,自己心理有數……
推薦閱讀:
※優酷超級劇集《秦時麗人明月心》將上線,誰「腦補」嬴政的愛情?
※如何評價下面這段關於秦始皇的文章?
※秦始皇是中國人么?
※修建長城費時費力費錢征民工減糧產的,有這些資源和精力滅外族豈不是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