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資本家手裡可以無底線的漲價,為什麼糧食在農民手裡,沒有提高價格,糧食對比房子,才是剛需不是嘛,?


糧食漲價會有人起義的。房子不會。


謝邀。哈哈,看來題主也深受房價高企之苦啊。

糧食確實是剛需,而且歷史上確實出現過高昂的糧價,不過那靠的不是農民,個體的農民之間相互競爭,糧食收購價可是被糧商壓得死死的。豐收不豐產,歉收的時候還要往裡虧,自古以來就沒有小農單靠種地發家致富的。

城裡高昂的糧價通常是囤積居奇的糧食投機商的「傑作」。CCP在剛主政的時候,還與上海的糧食商人斗過價。(見:買不起房子的百姓 懷念四九年上海米棉之戰)

那麼我們國家此後自然是吸取教訓,通過中儲糧等機構(參見其他答主的回答)平抑糧價。要知道民以食為天,糧食可不能給私人亂搞的。但即使這樣,前些年的「蒜你狠」、「姜你軍」仍然讓城裡的市民們叫苦不已。

至於房價,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地價。我們知道在一件商品身上,有所有權和使用權之分。表面上我們在市場上交易的是商品,實際上交易的是附著在商品上的產權。消費者通過購買商品,成為該商品的所有人,從而得以行使所有人使用(或處分)該商品的權利。使用權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除非是公共品),但在使用權之上的產權卻是可以分割的,比如一家公司的資產就可以分割為若干股份,分別出售。

與其他大多數商品不同的是,土地具有可層層分封的屬性。大地主可能把土地租給幾個人,而這幾個人卻可以完全不參與勞動,再把自己承租的部分分別租給幾個農民,從而做個「二地主」。土地最經典的形態自然是農田,但我們知道,房屋、礦場之類的不動產也是不可能拋棄所附著的土地而單獨存在的。那麼很顯然,對於同一片住房,在房屋產權外再設置一個土地產權,不過是增加了一個分封層級罷了。

《國富論》中說過,地租本質上是一種壟斷價格。住房也一樣,房價看的不是本身的製造成本,而是所處的地段。中國土地很遼闊,但真正值錢的地皮都集中在城市裡,這就人為造成了一種稀缺。而我們推動城市化,把農民都趕城裡去,就進一步鞏固了這種稀缺性。除非推動人口的小城市化、乃至鄉村化,否則以中國如今的人口基數,房價要跌下來很難。

有人說市政府加大公房建設,像當年米棉之戰那樣,但問題是一個城市的地皮究竟是有限的,並不能挫敗房產商的信心。有人說要收房產稅,問題是怎麼收。如果第一套房也收稅的話,窮人就住不起房了:隨便生個病什麼的,租子交不上住房就要被查封了。如果從第二套房開始收稅的話,「詭寄飛灑」就會再次復活,如何保障產權登記人的權益就是關鍵了。別到時候賦稅全扔給沒權沒勢的人,而惡霸們強佔著各處房產卻不用交稅。

所以唯一可行的,就是推進住房的產權與居住權分離。比如房屋的產權可以拆分成股份,這也是「共有產權房」的思路;比如推進「租售同權」,消除畸形的租售比;比如通過贖買推動全國住房產權的公有化,從而實現住房旅館化,這種做法就比較左了。


其實可以的,你看民國不就知道了,財閥囤糧囤面,蓄意抬高價格,

糧食價格大漲,

就算真漲價也不是在農民手裡,而是金融投機家手裡,

但是新中國有中儲糧,個人囤糧是非法的,

即使自然災害糧食都不會短期大漲,因為儲糧會投放市場壓低糧價,

房子則不然,房子是可以囤的,

而且土地在政府手裡,

所以非常稀缺,比如香港土地被利益集團憋著都不開發,房價無底線地漲,

而且房地產具有一個特性並非糧食所有,

就是地段,

糧食的話不管四川種的還是河南種的哪怕美國種的,同等品質價格不會差太多,

但是房子不一樣,哪怕同樣是豪宅,西藏的房子和上海的房子完全不能同等而言


官逼民反,不就是因為糧食是剛需嗎。

越是剛需,越沒有價格。

誰敢私有化空氣,哪個國家敢收空氣呼吸稅?


不動產有產權,有很多附加價值。在中國當下環境,有房,就意味著有學位,有資產甚至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間。而且中國百姓的投資渠道不多,房產就成為了大媽們的炒作對象。

而糧食,三年五年就會過期 ,而且每年都會有新的糧食入倉,農民只能希望每年的糧食都能夠在保證收益的情況下迅速地快賣出。升值空間有限且壓倉的風險巨大,國家政策干預,農民個體間相互競爭和外國糧食進口量增加等因素影響,價格提高不易。

另,我國也存在糧食由資本家控制的現象,但大部分是國企。而且房價上漲也不是沒有底線。

以上


1 地產商抬價沒底線嗎,為啥三線城市地產商不也把價格抬到北京上海一樣的價格,而是差了10倍,三線地產商很慈悲嗎?

2 糧食過剩,你抬價賣給誰?


先問是不是,再對不對。房子根本不是在資本家手裡漲價的。一切東西的價格都是供求決定,房子本身建築成本並不高,值錢的是土地,土地在中國只有一個供應商,叫政府。所以樓市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完全壟斷市場,政府的供地量和地方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決定了房子的價格。樓價高的地方的共同特徵很明顯,供地少,人口流入多。沒有這兩個因素支撐,比如人口凈流出的東北地區就很難維持房價。

而糧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完全競爭市場,農民和買糧人都只是價格的被動接受者。當然在中國就更複雜,牽涉到政府的限價和保護性價格。糧食的供求基本穩定,在人口增長緩慢的中國社會,並不存在持續性需求的增長,自然價格也容易維持。


這個問題放在小學還算個問題,初中生可能還不太搞得清楚。如果高中還問這麼傻的問題,多半智力已經是跟不上平均了。成年人人在問這種看上去有點在地上打滾撒潑的問題,就顯得幼稚且無知了。


因為政府要炒高地價、穩定糧價。


房子並沒有無底線的漲價,如果是的話現在應該賣100萬/平


知足吧。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糧食無底線漲價在社會主義最危急的時候都沒有。只不過是憑「票」供應。


學過經濟學原理的人都知道 房子不會無限漲價


房子內含價值多,入門條件高。種地就不是了


散戶和莊家的區別吧。

農民雖然基數大但是比較分散,很難掌握到話語權和定價權。

開發商那就不一樣了。


你可以把東北的糧食拿到北京來賣,你能把東北的房子拿到北京來賣嗎?


因為當農民也這樣做的時候,他們就叫商人了


因為你沒有土地所有權


無底線漲價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剛需,還必須能控制供給,論剛需,空氣最剛需,但沒人能控制空氣供給,所以空氣連商品都不是。

因為農民人很多,很分散,你不賣有人賣,沒有辦法把價格提得太高。

而房子的關鍵不是房子本身,是土地。所有土地都是屬於政府,除了向政府買沒有人可以賣地給你,所以可以無底線漲價。

其實糧食也有人可以無底線的漲價炒作,不過那些人不是農民,而是大投機商,他們把糧食都囤積起來,控制了供給,就可以把糧食炒到無限高,不過上次這麼搞的人都被政府幹掉了


因為糧價國家管控,個人大量收購糧食,是違法行為。有大國企中糧集團等在上面控價,你想提也提不起來。


1)住房有投資屬性; 2) 住房是一種超長周期的商品;3)政府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對比糧食——糧食沒有投資屬性(無法長期保存而且單價太低、倉儲費就佔了很大一部分)、糧食是一種周期很短的商品(當年漲價來年種植積極性和供給就會上升,而且糧食還可以通過進口彌補供需缺口)、政府限定糧食價格(美其名曰為了民生)。


資源的稀缺性……特定地區的房子具有一定稀缺性,糧食全球都在種。


因為農民不團結唄。


前提的買房荒,而不是糧食荒。

放在文革時期,可能是糧食重要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提前到了今年6月23日的英國脫歐盟公投?
中國現在的工業體系主要是在什麼時代發展起來的?
招商銀行一卡通M+卡是創新嗎?
瀘州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TAG:歷史 | 哲學 | 資本市場 | 經濟 | 道德哲學倫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