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喪屍來襲——除了現象級爆款《釜山行》,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喪屍類型電影
寫在前面的話:
本文共兩萬餘字,介紹/推薦冷、熱門喪屍電影五十餘部,含圖片七十四張(源自網路與視頻截圖,侵刪),強烈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無圖模式基本不影響觀看體驗。文章可能含有微量劇透、令人略感不適的圖片(已儘力迴避露骨血腥),請斟酌觀看本文。影片排序粗略由電影名氣高低由高到低排列,排序不代表電影本身質量與推薦程度。因特效相對拙劣實難觀賞,一些經典但年代久遠的喪屍片包括「喪屍三部曲」第一部《活死人之夜》、《活死人歸來》系列等作者並沒有觀看過,故不會在本文中進行推薦,如有興趣可自行搜索觀看。
喪屍類型電影大多為中低成本製作的cult、獨立電影、B級片,主題往往以驚悚、血腥、暴力、惡趣味、黑色幽默等小眾元素為主導,宣揚普世價值觀探討人性/社會方面的大製作商業喪屍電影其實並不算多,這也是為何《釜山行》受到現象級討論的原因之一。本文主旨在於介紹「值得一看」而非「發人深省」的喪屍片類型電影,其中有部分電影得以往深層次拓展,但大部分影片主打血腥驚悚惡趣味,不同口味/口味較輕的觀眾請結合介紹斟酌進行觀看。
類喪屍/吸血鬼電影如《殺出個黎明》系列、《三十極夜》系列、《活跳屍》系列、《鬼玩人》系列、《毀滅戰士》等電影本文不會予以介紹,有興趣者可自行搜索觀看。文中推薦電影均為作者觀看過的,主觀認為值得一看的喪屍類型電影,各人品味有別故不能正面反應影片好壞,請自行斟酌選擇觀看。個人認為質量相對較差的影片已被排除在外,如有好片遺漏歡迎補充。
---------- 小小的分割線 ----------
發現收藏數是點贊數的一倍... 看官們如若覺得文章對您有用的話不妨點個贊鼓勵一下吧~ 畢竟是兩萬多字的原創推薦文呀 > <,這樣作者也會更有動力繼續寫下更多恐影相關的文章呢。
正文:
1. 《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
《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 (2002)
《生化危機2:啟示錄》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2004)
《生化危機3:滅絕》Resident Evil: Extinction (2007)
《生化危機:惡化》 Resident Evil: Degeneration (2008)《生化危機4:來生》Resident Evil: Afterlife (2010)
《生化危機5:懲罰》Resident Evil: Retribution (2012)
《生化危機:詛咒》 Resident Evil: Damnation (2012)
《生化危機6:終章》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 (2016.12.23日本上映,2017.1.27北美上映)PS: 下劃線為CG動畫電影作品
本系列電影主要講述受到生化公司「保護傘」泄露的喪屍病毒「T病毒」影響擴散下,原「保護傘」僱員女主Alice在喪屍穿行的末世中的冒險故事。
系列作品中的第二部是本文作者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其格局大於第一部(浣熊市 vs 封閉的蜂巢地下基地),雙線敘事最終匯合的緊張敘事風格強於其餘作品單線發展的平鋪直敘,在破敗廢墟城市中的求生之旅更切合廣義喪屍電影的主旨:生存與逃亡。片中女主Alice與遊戲中女主之一具有較高還原度的Jill的互動也十分有意思。
《生化危機》作為第一部好萊塢式大製作(相對而言)商業喪屍電影,並沒有在動作、特效以外的地方多下功夫,單純講述了一個個人英雄主義式的末世生存故事——開了掛的主角,行動緩慢的普通喪屍,各類畸變的高級怪物等等等等。在系列作品第三部往後的續作中,喪屍逐漸演變成了噱頭,動作片成分明顯大於喪屍/末世生存的標籤,餘下的更多是開掛主配角之間的槍林彈雨打打殺殺。這種超能個人英雄主義式的災難動作商業電影註定是只能是一系列爽快的爆米花電影。
較之電影,動畫版的《生化危機》則更加偏向遊戲粉絲。《惡化》與《詛咒》分別與遊戲的第五、六作相關聯,使用了遊戲中正統的男女主角,還原了遊戲中的喪屍怪物。其CG製作水平都在當時處於最頂尖的水平,放到現在來看也毫不過時。動畫版意圖過於討好遊戲粉絲,受其篇幅所限反而畫虎類犬——嘗試在一個半小時電影時間中講述大量信息(包括賣遊戲的廣告),導致《惡化》主線稍顯模糊,劇情較為散亂。《詛咒》則比前作進不了不少。
作者偏好:2>1>3>4=5
推薦理由:擁有最響亮的喪屍界icon, 超能打女橫行喪屍世界,老少咸宜喪屍片中火爆的動作片。
2. 《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 (2013)
本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布拉德皮特飾演的主角先是在喪屍爆發的費城中保護妻兒撤離然,後為拯救世界重新前往喪屍林立的病毒源頭探尋解藥的故事。作為影史上最大製作的喪屍電影,《殭屍世界大戰》無疑成為了喪屍商業電影的一個新的標杆。其製作場面之宏達,細節處理之精細,演員陣容之強大,都是空前的。近期的現象級韓國商業喪屍電影《釜山行》與之有些許相似之處被拿來與其比較,這樣其實是不太公平的——一個代表了世界頂級的製作水平,一個則僅僅是亞洲頂級水準喪屍商業電影的新嘗試。
影片中喪屍的設定為行動迅捷而無腦的低智生物,通過出色的特效製作,本片為觀眾呈現了許多震撼的場景,如翻越圍牆的屍梯、街道上翻滾攢動吞沒一切的屍流、末世遠景濃煙滾滾破敗不堪混亂一片的城市等。
影片就劇情而言相對蒼白,主要通過不斷將主角人等置身於接連不斷的險境的驚險的喪屍片cliché來填補其空缺。電影在情感的塑造上並沒有下太大功夫,導致角色塑造不甚成功,意圖著力塑造的主角家庭成員之間情感紐帶不甚明顯,花大價錢請來的影帝皮特沒有物盡其用。總體來說《殭屍世界大戰》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製作極其精良的大場面爆米花喪屍電影。推薦理由:皮特主演的史上最大製作喪屍類型電影,特效精良場面宏大。
3. 《我是傳奇》I am Legend (2007)
不同於常規喪屍電影的主角人等組團出動,《我是傳奇》是以主角個人視角作為切入點進行故事的鋪墊與展開的。影片花了接近一半的時間來描繪主角內維爾身為唯一倖存者在紐約的生活點滴。在白天時他在荒蕪的城市中捕獵,為自己和狗狗做千遍一律的飯食,去早已空無一人的影音店採購,和自己擺設的人偶說單口相聲。他拚命地想作為一個社會的構成因子存在於這個孤獨的世界上,然而當黑夜降臨,四面響起變種人嘶嚎時,他被孤獨攥緊了心臟,抱槍與狗狗相依浴缸而眠的鏡頭成為了全片最使人神傷的鏡頭之一。
同樣是小說改編,本片也未忠於小說原著。儘管如此,在出色的鏡頭語言和劇情鋪設下,導演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意味被順利地表達了出來。影片對於內維爾一角塑造極其成功,威爾史密斯的演技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個人的孤獨、失去最後伴侶的哀慟、發現倖存者時不安的驚喜與第一結局的絕望以及希望使命感混雜在一起,造就了主角的傳奇。影片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喪屍/變種人的全CGI特效製作,十分突兀不自然。
影片的雙結局設定十分令人稱道,無論哪個結局都有其值得玩味的地方。
推薦理由:威爾史密斯在責任與生存重擔下絕望孤寂的末世獨舞。
4. 《驚變二十八天》28 Days Later (2002), 《驚變二十八周》28 Weeks Later (2007)
英國在喪屍電影上的造詣絲毫不會比美國差,分兩種類別,分別走向兩種極端。一是以《驚變》系列為首的冷冽暴力而又深沉的喪屍片,另一種則是下文即將提到的以《殭屍肖恩》為首的喜劇類型喪屍片。該系列影片中極其出色的鏡頭語言、音效、場景布置都是喪屍片中前所未有的。《驚變二十八天》中男主從醫院醒來,蹣跚在空無一人破敗荒蕪的倫敦街道上的段落將男主的孤苦無助與疑問絕望無限放大,是為通過環境將觀眾帶入影片節奏的極佳典範。從城市衰敗的寂靜到被感染者追逐的動,以及大宅貓鼠追殺中使用到的神級背景音樂In the house, in a heartbeat更是成為一代經典。
本系列電影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第一部男主為出演過諾蘭《蝙蝠俠》系列電影、《盜夢空間》的基里安墨菲,第二部不僅有「鷹眼」 傑瑞米雷納與恐怖片《潛伏》女主羅斯拜恩充當配角,主角當時的小女孩伊莫琴普茨不僅之前在《V字仇殺隊》中亮過相,此後在商業片(如《極品飛車》)與各種文藝片間來去自如,最近在暴力驚悚片《綠色房間》中有著不俗的表現。
驚變系列中的喪屍是喪屍電影中較為兇狠,戰力為高的。不但行動極為迅捷,且病毒發作速度也十分迅速,感染者被咬後幾秒內必定暴起發作。導演透露影片中很多喪屍演員其實是體育運動員,以最大程度保證喪屍行動的扭曲與迅捷。影片當中的追逐戲糅合敬業的群眾演員,凌厲的鏡頭剪接,給觀眾以十分真實且血脈僨張的既視感。
此外影片的尺度也較大,對血腥鏡頭直白的描寫不單單停留於撕咬拉扯。因為其病毒原理為「喚起人類精神中的狂暴面」,暴力的擊打等場面也層出不窮。除了咄咄逼人的視覺衝擊,該系列對人性以及家人情感等羈絆在末世絕望環境炙烤下的描寫也十分出色。第一部影片後半段的大宅中的段落是使人始料未及,心寒而又後快的。第二部中軍隊被受命無差別屠殺平民也同樣充滿陰翳。
推薦理由:真實血腥具有生理心理人性三重衝擊,鏡頭語言及音樂音效極其出色的優秀喪屍系列電影。
5. 《死亡錄像》[Rec] 系列電影
《死亡錄像》[Rec] (2007)
《死亡錄像2》[Rec] 2 (2009)
《死亡錄像3:創世紀》[Rec] 3: Genesis (2012)
《死亡錄像4:啟示錄》[Rec] 4: Apocalypse (2014)
下文將著重介紹本系列的前兩部,第三部帶外傳性質,第四部為狗尾續貂之作,因質量與主題問題不多花筆墨進行描述介紹了。作者對第三部唯一的好感就是血腥新娘的扮相(見下圖海報)與令人玩味的結尾,第四部則根本不值得一看。
《死亡錄像》的第一部講述了電台記者一行人隨採訪的救火隊成員進入一棟老式多層公寓進行任務的故事。第二部講述一隊特警受到命令進入前作中故事發生的公寓進行救援勘察展開的故事(下文本系列電影代指其前兩部)。
本系列電影為西班牙偽記錄喪屍電影。將偽記錄第一視角拍攝方法與喪屍主題融合在一起的喪屍電影極少,其成功者更是鳳毛麟角。而本系列無疑在偽記錄類型片與喪屍類型片中都處於佼佼者的地位,將偽記錄、喪屍、宗教、驅魔、血腥、密閉空間等元素糅合且處理極為妥當實屬不易。導演之一豪梅巴拿蓋魯作為西班牙恐怖驚悚片的佼佼者還曾指導拍攝過與本系列影片風格迥異的《當你熟睡時》,其功力十分值得肯定。
影片中的喪屍行動迅捷,行為暴虐攻擊性極強,在密閉幽暗的斷電公寓大樓內潛伏時給人以強大的壓迫感,出現時造成的jump-scares得以收到額外的加成效果。影片氛圍格外陰暗,光源較少,一般來源於手電筒/記者攝影機/窗外探照燈,加之偽紀錄片的第一視角鏡頭與各種密閉空間,臨場感十分出色。
影片當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橋段當屬在兩部中均為高潮部分的幽暗閣樓段落。其完全黑暗僅靠攝像機夜視功能拍攝的場景使人輕易聯想到《沉默的羔羊》史達琳與水牛比爾在黑暗中令人屏息的對峙與近期上映的《屏住呼吸》。其對手非人而是未知事物的設定更是使與主角同處黑暗的觀眾不寒而慄。其「屍變」源頭由病毒轉向「宗教驅魔」的變化可能會使一部分鐘愛純喪屍類電影的觀眾感到不悅,在作者看來這不失為一種值得肯定的雜糅,不僅能使影片徒增宗教的神秘感,還能提供原本喪屍電影所不具備的靈異未知性。
推薦理由:暴力血腥與壓抑氛圍並存,融合多種恐怖元素的優秀偽記錄類型喪屍電影。
6. 活死人黎明 Dawn of the Dead (1978/2004)
When theres no more room in hell, the dead will walk the earth.
地獄人滿為患時,死者便重入人間。
作為「喪屍教父」喬治A羅梅羅「殭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1978版的《活死人黎明》在喪屍類型電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2004年的翻拍版由著名導演扎克施耐德指導拍攝,被譽為,也是作者認為最成功的一部翻拍喪屍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主角一行人在喪屍危機爆發後被困一家大型超市的生活,並試圖逃出生天的故事。由此「商場」這一場景也成為喪屍遊戲/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之一。
總體來說78版的氛圍較為輕鬆,行動遲緩的喪屍配上商場內優厚的生存資源使得刻畫著力點多在於主角一行人對末世生存的考量以及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04版在對78版部分良好還原之餘,其氛圍更為緊張陰暗(喪屍攻擊性更強更瘋狂,過程結局相對悲觀),資源相對更為稀缺。
影片主旋律實為「上帝是否因人類陋習而將死人降臨於世以此作為懲戒」,意圖反思諷刺人性之醜惡(其中有部分言論對LGBT群體不友善)。在對末世一行人求助無門時的苦中作樂時的描寫十分有意思,不論是比賽狙擊調侃喪屍長相還是隔空下棋,都是對人性這一潘多拉魔盒底部名為「希望」一物的讚賞。新老兩部影片中都有孕婦一角。在影片中孕婦與嬰兒往往代表著希望與新生,兩部影片中孕婦的不同境遇更是分別完美闡述其不同的整體風格。有觀眾好奇《釜山行》中孕婦如被咬嬰兒會有何種反應,相信可以在04年版本中找到解答。
有人云:喪屍片有三好,散彈,電鋸,煤氣爆。
在視覺上04版本大大優於老版,不論是前半部分目不暇接的追逐還是後半部分的屍海突圍,影片都將這「三好」發揮得暢快淋漓之餘還是保持著一定的真實性與意外成分,開啟無雙模式的話就成了生化危機了。推薦理由:經典「喪屍三部曲」之二/最佳翻拍喪屍電影,人性以及視覺上的雙重衝擊。
7. 《群屍玩過界》Dead Alive (1992)
本片講述媽寶男主將被感染成為喪屍的母親圈養在家中大宅意外導致前來參加舞會的一群人被殃及池魚隨後與群屍搏鬥的故事。
作為一枚B級片,劇情什麼的顯然就無所謂了。開頭較為慢熱而無厘頭的劇情逐步鋪墊男主的隱忍與怯懦,直到影片中後段喪屍群出沒男主忍無可忍的爆發,漫天飛舞不要錢似的血漿配上扭曲得奇形怪狀的殘肢譜寫出一首惡趣味狂想曲。
各種惡趣味/黑色幽默充斥於影片當中。怪異惹人發笑的大頭嬰兒喪屍,漫畫般誇張的人物反應/造型使人錯愕連連,在血漿的衝擊下卻又忍不住笑出聲來。影片的特效化妝著實令人瞠目結舌,粗糙誇張且數目龐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當屬主角掄起割草機在群屍中搏鬥式割草,其無雙場景無異於《真三》的花式收割。
在展現血腥之餘,本片令人毛骨悚然之處還有其中蘊含的畸形的親情。控制欲爆表的母親不但生前竭盡所能想要掌控兒子的人際交往,死後屍變成為大Boss更是叫囂著要將兒子重塞入子宮之中,其扭曲在血漿飛濺的場景及不堪入目的怪物造型中可見一斑。
《群屍玩過界》恐怕是在國內最出名的一部B級片,以獵奇「重口味」的心態被口口相傳,而令人厭煩的是「這是我邊吃飯邊看的」——此類言論的層出不窮。who cares? 邊吃屎邊看都沒人管你。影片口味重並不能成為人炫耀的資本。
推薦理由:彼得傑克遜的惡趣味黑色幽默血漿大作。
8.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 (2016)
前幾年著名美國前總統林肯閣下不但屠殺喪屍(《林肯大戰喪屍》),還變成了隱藏的吸血鬼獵人(《吸血鬼獵人林肯》)。鑒於現代影業的喪心病狂,腐國名著自然也不能幸免於難。本片為簡奧斯汀名著《傲慢與偏見》的喪屍版同人版。本片強大的BBC演員陣容中能找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如《權力的遊戲》里的泰溫和瑟曦、《 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與索尼婭,影后娜塔莉波特曼本是伊麗莎白的第一人選,後因檔期衝突由莉莉詹姆斯代替。各種俊男靚女鮮肉游曳在銀幕當中與喪屍搏殺竟是意外地賞心悅目。與扎導作品《美少女特工隊》相似,以往在恐怖片中往往處於弱勢的女性角色在本片中奮起成為戰鬥主力,談情說愛之餘穿梭於群屍之間的強大,古色古香美人長裙絲襪下暗藏的殺機,這些反差巨大的元素匯聚在一起格外地誘人。
本片兩千八百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在喪屍片中算是大製作電影,不論在喪屍的特效化妝或是大場面的特效製作都明顯優於大部分喪屍電影。本片評級為PG-13,血腥成分程度相對較低。本片的喪屍戲份其實並不算多,恐怕會讓單純的喪屍愛好者相對失望。其文戲意外地正經,看著身處喪屍次元的伊麗莎白與達西(顏值相比男二三遜色太多)一本正經地口吐原著台詞總覺得哪裡不對。影片以惡趣味喪屍作為噱頭卻走著原著的文藝路線,這個做法在作者看來是較為失敗的,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劍走偏鋒總歸比模稜兩可要好得多的。推薦理由:娛樂性強,帶些女權意味的《傲慢與偏見》喪屍同人影片。
9. 《殭屍肖恩》Shaun of the Dead (2004)
本片講述生活不如意的男主肖恩與其友人一行人在喪屍浩劫中驚險又不失搞笑的經歷。影片為「血與冰激凌」系列中的一部,十分完美地將英式幽默、喪屍惡趣味與黑色幽默結合在了一起,並將其以一個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出來。影片不但講述了一個令人捧腹的故事,還十分聰明地映射著社會現實。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影片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不論是碌碌無為,混吃等死的災變爆發前夕,完美融入實體意義上與喪屍無異的喪屍災變中還是回歸日常,與成為喪屍的狐朋狗友繼續混吃等死的生活,這三個階段都可以生動地反映行屍走肉般某些當代平凡眾生相。 可謂垂死病中驚坐起,談笑風生又一年嘛,滑稽臉。
除去出色的幽默與現實主義元素,其配樂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之一。不僅酷玩和皇后樂隊在片兒里亮了個相,砸黑膠唱片的那一段也著實令人捧腹。皇后、Ash、The Smiths、Lemon Jelly操刀的soundtrack拉出來可以做一張優秀的搖滾拼盤了。推薦理由:反英雄主義的優秀黑色幽默喪屍喜劇。
10. 《喪屍樂園》Zombieland (2009)
一部討喜的美式喪屍喜劇,講述男主一行四人在喪屍危機爆發後的生存之旅。同是走喜劇路線的電影,本片與《殭屍肖恩》卻明顯的不同,片中明顯帶有美國青春喜劇的痕迹。不似英式幽默的冷峻隱晦,本片的氛圍更加輕鬆直白,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屌絲男主隨著經歷各式各樣的人事明顯成長了許多:從羞於開口不善言辭,到最後的敢於奉獻擔當,同是由小人物出發,這一部電影整體更加積極向上,雖說並不會帶來更深層面的思考,但固然不失為極好的娛樂。
兩位男主均為實力派,大叔伍迪成名於《老無所依》,小弟傑西於一年後成為奧斯卡影片《社交網路》主角,兩人此後還合作過《驚天魔盜團》系列。演員們在影片中誇張詼諧而不失真情流露的表演著實令人稱道。影片當中對《捉鬼敢死隊》的致敬以及其主演比爾莫瑞的客串也十分有趣令人捧腹。
片中所提到的「喪屍之地生存手冊」更是屍地生存法門的絕佳匯總,生動幽默且實用,以男主旁白的形式穿插在劇情進程當中的表現形式給人以一種馬後炮式的笑料,貫徹其中心思想的男主機智不作死,小心翼翼而令人捧腹地在險境中躲過一劫又一劫。
推薦理由:反英雄主義的輕鬆美式喪屍喜劇。
11. 《殭屍胡安》Juan of the Dead (2011)
又一部十分有意思的喪屍喜劇,講述生活不如意的男主胡安一行人在喪屍爆發後成立專門幫人處理變成喪屍的親友的公司的故事。就海報上喪屍化切格瓦拉來看,很難想像這是與大天朝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古巴拍攝的電影——你敢把太祖喪屍化當海報來用嗎?從人物設定上來看,本片與《殭屍肖恩》有些許相似之處:主角同是生活不如意,同為和狐朋狗友瞎混打發時間,但其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殭屍肖恩》主要調侃了人們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形態,而本片則以主角胡安一眾人等的視角表達了古巴人對自身身處劣境的調侃和對祖國的熱愛。
影片當中病態幽默與冷笑話層出不窮,結合胡安狐朋狗友的插科打諢在與喪屍的搏殺中顯得十分有趣。那段胡安將自己會的幾句英語一股腦倒出來「Hello, fine thank you」的橋段定會讓中國觀眾感同身受。雖特效與化妝均處平均水平以下,但不失是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推薦理由:反映古巴人民樂觀不屈心態的真·社會主義喪屍喜劇。
12. 《溫暖的屍體》Warm Bodies (2013)
喪屍青春愛情輕喜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成為喪屍的男主努力與人類女主勾搭並墜入愛河為喪屍們爭取權益的故事。喜劇喪屍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擺在男女主間的溝壑不是階級差異而是生死差異。男主R由小鮮肉霍爾特出演,其於影片中的喪屍扮相十分呆萌可愛,個人感覺比其正常人扮相要帥氣許多。女主演員帕爾默最近出演了恐怖片《關燈後》,她在那部電影中叛逆紋身女的扮相更適合她,相對硬朗的五官在這種比較蘇的故事裡並不算討喜。影片音效配樂出彩,配合男主R的內心獨白製造了不少笑點。影片故事萌且暖,結局還皆大歡喜,適合輕口味人群觀看。
在片中,喪屍在設定上不在作為人的對立面存在。他們有感覺,有自己的生活,思想甚至愛好。影片首先以他們的視角將觀眾代入電影,使觀眾感受到人類對待他們粗暴行為的「不公」,這種表達手法不可謂不聰明。
很多人將其與《暮光之城》來做比較,雖本質上同為較瑪麗蘇的作品,但這部電影比前者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影片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有很多很萌很暖心的小情節,在解釋推進男女主人公關係的同時逐步調動奠定影片的基礎;也不會試圖用苦大仇深或是妄圖營造高大上的氛圍來掩飾自身就是一部蘇蘇的愛情片。對影片基調有著清楚的認識,往既定路線上走著講合乎基調的故事,這大概是成為一部成功電影的條件之一吧。
推薦理由:喪屍good end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使人心情愉悅的爆米花喪屍輕喜劇。
13. 《死亡之雪》Dead Snow 系列
《死亡之雪》Dead Snow (2009)
《死亡之雪2》Dead Snow: Red vs. Dead (2014)
講述主角一行人滑雪度假邂逅納粹喪屍為求生存展開搏鬥的故事。第三帝國的各種腦洞清奇的黑科技和其強烈的反派氣質使其不斷成為現代科幻/驚悚題材影片的靶子,不論是《鋼鐵蒼穹》中的月球納粹,還是《前哨站》、《美少女特工隊》中的納粹喪屍,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邪典感。
這一系列電影腦洞清奇口味奇怪,第一部是為小成本B級片,特效製作與化妝都不甚高明,主要精力放在各種充滿惡趣味的元素上,如:腸子,性,冷幽默等。挪威白雪皚皚的場景與一塌糊塗的血漿產生鮮明的對比,抱著腸子在雪地里伴著歡樂頌的背景音樂在喪屍的追逐下飛奔的場景實在是噁心得令人發笑。
第二部攝製組明顯是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注入,不僅特效、道具及化妝較之前作都有進步,且保有前作的花式噁心人的惡趣味,腦洞也開得更為奇葩了。記得知乎上似乎有人提問為啥不用坦克去碾壓喪屍,在這部電影里喪屍能開著坦克碾壓人類,管它男女老幼拉開炮膛就是干。「胡來的右手」設定更是帶來片尾蘇軍喪屍大戰納粹喪屍的好戲。後作相對前作而言娛樂性更高,更加離經叛道,不失為一部質量尚佳,爽快的,包含眾多元素的爆米花電影。推薦理由:以納粹喪屍為主打,腦洞清奇的惡趣味喪屍電影。
14. 《喪屍出籠》Day of the Dead (1985/2008)
1985版的《喪屍出籠》為羅梅羅「喪屍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講述喪屍災變後期人類在掩體內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喪屍從而與軍方產生矛盾的故事。2008年的《新喪屍出籠》與85年版基本無甚關係,講述了一小鎮喪屍災害爆發,奉命前去鎮壓的部隊與殘存民眾嘗試逃出生天的故事。
就故事以及角色塑造而言,舊版要明顯優於新版。
舊版為恐怖/驚悚片影迷奉獻了許多經典的恐怖場景,如被成百喪屍活活分食的軍官,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也使人頭皮發麻密密麻麻破牆而出的喪屍怪手等。不僅如此,成功塑造的喪屍「Bob」的形象也十分深入人心。這個經科學家調教後會敬禮,會開槍,永遠歪著大嘴露出一口爛牙的呆萌喪屍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拉近派系「科研人員」與「喪屍」之間的距離,使其與「軍隊」們的矛盾愈演愈烈。舊版中的喪屍在影片前半段顯得人畜無害,在鐵絲網裡唯唯諾諾,在人類之間產生矛盾後則逐漸展現其強大,配合影片派系之間的爭鬥循序漸進的做法為結尾的高潮做出了很成功的鋪墊。
反觀新版則有些乏善可陳,總體來看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喪屍電影。其用來「致敬」的帶有些許人性的喪屍比之Bob無甚特性可言,片中喪屍燒傷妝一般的特效化妝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其優點無外乎二十餘年後的特效技術進步以及喪屍能力的提升。在影片中喪屍不但能跑能跳飛檐走壁花式跑酷,還保有些許生前記憶,這就意味著某些喪屍會使用工具,其壓迫性是舊版慢騰騰的喪屍所不能比擬的。
推薦理由:
舊:羅梅羅「喪屍三部曲」其三,出色的角色塑造配以奪人耳目的場景設計。
新:中規中矩的爆米花喪屍電影。
15. 《活死人之地》Land of the Dead (2005)
羅梅羅的第四部喪屍類型電影,講述了喪屍末世中人類生活在一個被喪屍環繞的孤島般城市中發生的故事。羅梅羅在《喪屍出籠》後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會賦予喪屍一些「人性」而非單純將其作為反面怪物呈現在銀幕上。這些與人類幾乎水火不容的物種在本片中擁有了相互溝通的能力。會自然而然的推舉出有領導能力的頭領,會為同伴的死亡而哀傷,會積攢怨氣向人類進行有謀略的報復。
而喪屍們的有情有義則與圍城中自私自利分幫結派的人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以往的喪屍影視劇中,人們往往以較少的人數或是小聚集點的形式聯合在一起,像《進擊的巨人》般一城的倖存者還是不多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階級性這一亘古不變的矛盾便浮現了出來,在人人都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依舊爾虞我詐。在喪屍突入城市之時,不知觀眾可會有《釜山行》中老奶奶拉開列車車門的痛快感。影片特效化妝相對同期影片並不出色,塊狀的喪屍妝容著實無力吐槽。影片塑造了幾幕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卻也僅此而已,總體乏善可陳稍顯脫軌的故事進展限制了其發揮的餘地。
推薦理由:當活人尚且不如死人時,這個世界將何去何從。
16. 《死亡日記》Diary of the dead (2007)羅梅羅的第五部喪屍類型電影,講述一群電影系的大學生在喪屍災害爆發後的逃亡之旅。這是部偽記錄片形式的喪屍電影(沒記錯的話並不是全偽記錄),但臨場感、刺激程度不及同類型的《死亡錄像》系列。羅梅羅拍這部電影只花了23天,製作並不算精良,剪輯尚可,演員也沒有特別出彩的表演,其中有同伴被喪屍絆住主角卻始終進行拍攝不伸出援手的橋段感覺有些過於牽強。喜歡看血漿尋刺激或過於追求邏輯合理的朋友大可跳過,死亡日記在這些方面確實不溫不火甚至有些不如人意的。
然而本片是部較為走心的喪屍片。從頭到尾影片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絕望感,氛圍營造得恰到好處。片中有多段對人性的問責以及對社會、民眾和媒體之間關係的拷問,片尾的那句"Are we worth saving"便是對全片基調的再次奠定。
羅梅羅的作品質量雖說越到後期越乏力,相比那些擁有精湛特效化妝、強大喪屍設定的現代喪屍電影顯得溫吞無力,但他的作品始終在嘗試探討在喪屍災害這一極端條件放大下人性、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所產生的變化與對其進行一定的思考。雖說其後期作品如《死亡日記》、《死亡島》在視覺上甚至劇情的連貫性上都到了令人有些難以忍受的地步,但其得以引人思考包裹在喪屍片中的內核無時不在訴說著喪屍教父最後的餘暉。
推薦理由:走心的偽記錄類型喪屍電影。
17. 《刑房: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 (2007)
由B級片大師羅伯特羅德里格斯導演的喪屍片,與另一位名氣更大的B級片大師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死亡證據》一同構成了致敬七十年代B級片的double feature影片《刑房》。本片講述了一位靚麗的舞女在遭遇喪屍襲擊失去一條腿後裝上強力假肢成為超強喪屍女獵手的故事。和羅伯特之前參與導演的《殺出個黎明》、《罪惡之城》一樣,本片由頭到尾都被打上了B級片和cult的烙印——情色、血腥、黑色幽默、邊緣身份而又性格各異的人物、詭異噁心的特效化妝、腦洞大可入風離經叛道的故事情節等元素一個不落。
影片不僅有導演羅伯特和昆汀客串打打醬油(死法也是極富特色的)。還有布魯斯威利斯這種大牌明星加盟,其出色的卡司陣容佐以優秀的造型設計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失去一條腿裝上機關槍義肢的美艷舞女造型更是成為邪典電影中著名的icon之一。本片的特效化妝與body horror雖及不上稍後即將介紹到的《撕裂人》,但其誇張、噁心、腦洞大開的程度也到達了一種境界,如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角色突變後的形象只能用慘不忍睹一詞來形容。影片當中的惡趣味也上升到了一種高度,被各種武器轟擊地四散飛舞的殘肢以及滿身膿包拖曳而行的喪屍也就算了,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三酸甘油酯》看過么?女主被哥哥擠痘油顏射一臉令人作嘔不寒而慄,在本片中此類場景可是層出不窮的。片中幽默總是來得令人毫無防備哭笑不得,緊要關頭突如其來生硬至極的搞笑段子真的得把人懸在嗓子眼的心活活給笑出來。
私以為,一部優秀的、成功的喪屍電影不一定要有多深刻的內核,將暴力血腥佐以優秀的攝製手法處理到暢快淋漓的極致也不失為極端的精彩。本片即是如此。
推薦理由:邪典大師的邪典之作,集cult元素之大成的喪屍電影,索女(美女)·喪屍·機關槍(港譯)。
18. 《殺出狂人鎮》The Crazies (2010)
本片為羅梅羅73年同名電影的翻拍版本,講述主角一行人嘗試從被不知名軍方病毒感染的小鎮民眾間逃出生天的故事。
在影片的設定中,感染源為軍方意外墜入作為小鎮水源的河流,其傳染途徑主要為水源(有其他途徑可能)而非啃噬,感染人群尚且保留一定的記憶,但暴力弒殺,其目的並非啃咬 。這是與常規喪屍電影不同的地方。其達到的目的有:增加擊殺感染者時擊殺者抉擇的情感負擔及矛盾,感染者偏向染病而非死亡的設定使政府方無差別進行屠殺而非研究治療的殘忍行徑更加髮指。
影片的主要矛盾也不僅僅在於感染者與生存者之間,政府作為病毒爆發的源負責者與管理者進行的冷血卻又不失道理的行徑也是橫亘在生存者在求生之路上的絆腳石。在對生存者之間的不信任與其身處極端環境時的身心變化的描述也不失精彩。主角夫婦與男主下屬的三人行有美劇《行屍走肉》中瑞克夫婦與肖恩之間的神韻。
影片的暴力血腥程度較高,感染者在隔離區病患被束縛在床上時對其進行的無差別屠殺場面使人印象深刻,其中感染者使用的兇器耙鏟更是成為片中屠殺icon出現在其海報之中。整體故事走常規喪屍電影套路,中規中矩,不多做評價。細節處理相對一般喪屍影片為高。
作者並未觀看過73年原版,故不作推薦評價。
推薦理由:攝製水平處平均水平以上的非典型喪屍類電影。
19. 《撕裂人》Slither (2006)
說到body horror,《變蠅人》無疑是其中成就最高的電影,影片中栩栩如生使人反胃的特效化妝使其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化妝獎的殊榮。而這裡介紹的《撕裂人》的特效化妝比之絲毫不會遜色。本片講述了男主意外受外星生命體感染突變成怪物,給身處的小鎮帶來滅頂之災的故事。影片涵蓋的元素很多,外星生物,蠕蟲怪形,body horror,類喪屍生物等等均有涉獵。男主演員邁克爾魯克是作者非常喜歡的一名演員,主演過一部出色的連環殺手影片《殺手的肖像畫》,最令大眾熟知的形象恐怕是《行屍走肉》中性格乖僻暴躁的弩哥的哥哥。
相比其常規恐怖片的套路劇情,其特效化妝佐的強大足以將其支撐到恐怖片中較高的位置。男主變異的過程和蠅人突變的觸目驚心有得一拼。腦洞大開的造型設計不但融合了喪屍等畸形物種,還添加了蠕蟲作為其傳播手段,觸手作為其行動肢體,汁液橫飛的各式場景充分刺激著觀眾的胃酸。膨脹成球的女體蠕蟲繁殖器形象成為本片最經典的形象塑造之一。
本片與《變蠅人》的共通之處還有男女主角之間情感以及最終結局歸宿的相似。不論是《變蠅人》中女主抱著不成人形渾身流膿的男主不離不棄還是本片中女主在音樂下與已成怪形男主戰戰兢兢的接吻,愛情的美好最終在極端危險的絕境下被迫割捨也是令人唏噓。如果我變成了令人作嘔的怪物,你還會愛我嗎?
推薦理由:二十一世紀後最傑出的body horror影片之一,融合了眾多元素的cult片。
20. 《隔離區》Quarantine 系列
《隔離區》Quarantine (2008)
《隔離區2:終點站》Quarantine 2: Terminal (2011)
本系列第一部為《死亡錄像》第一部的美版翻拍,同為偽記錄片,劇情人設故事段落基本一模一樣。第二部與《死亡錄像》系列無關,與其前作關聯較小並摒棄偽記錄拍攝手法,講述了一架客機上發現感染者隨後迫降至已被劃為隔離區的洛杉磯機場的故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隔離區》第一部與《死亡錄像》第一部的相似程度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幾乎沒有翻拍影片能做到如此相似的翻拍。然而本片的各個細節處理均遜於《死亡錄像》,包括女主的顏值,雖說女主演員在作者喜愛的美劇《嗜血法醫》中扮演了德克斯特的妹妹。
本系列第二部獲得的投資遠低於第一部,造成其各方面質量降至mediocre水平,與作者未進行介紹的喪屍片《死亡航班》處於幾乎相等的質水平線上。普通觀眾可略過此系列,喪屍/恐怖片迷閑暇時看看打發時間倒也無礙。
推薦理由:第一部:《死亡錄像》美國翻拍版。第二部:平均水準無甚特色的喪屍電影。
21. 《亡靈》The Revenant (2009)
本片講述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大兵男主遇襲身亡,遺體送回國內後竟起死回神成為喪屍的故事。一部小成本非典型喪屍電影,影片中喪屍基本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也未出現末世場景。特效較為拙劣,甚至還有不少明顯的貼圖出現,但這些並不能影響其較為優秀整體表現。
作為一部B級電影,和之前介紹的幾部影片一樣,黑色幽默與惡趣味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法克一詞估計用了有上百次,其中男主拿振動棒來充當僅剩腦袋的好友的聲帶一幕真使人在哀慟其好友遭遇的同時又忍不住笑出聲來。片中不少橋段配上古典音樂或是與畫面形成對比,顯得滑稽可笑,亦或是表達出意外的悲壯傷感。
影片用幾近荒誕的手法表達了其反戰的內核,並探討了些許種族問題。主角似乎並未真正死亡,隨著他回國的不是喪屍病毒而是戰後所帶來的創傷。無所事事而擁有不死之身的他並沒有一個好的歸宿,與同樣無所事事的好友在街道遊逛擊殺搶匪來獲取賴以為生的鮮血並以此尋求刺激。拖累死女友失去好友後重又孤身一人的男主的宿命也只有被重新作為武器投放到了新的戰場。這是軍人的無奈,是戰爭造成的災禍。片中插曲They Say Surrender與片尾曲Find You Waiting給觀眾帶來的感情觸動與回味都是非常成功的。
推薦理由:玩世不恭的外表中嚴肅的心,非典型反戰喪屍電影。
22. 《群魔亂舞》Rammbock (2010)
一部不到六十分鐘時長的德國喪屍電影,講述了男主從維也納前往柏林尋找決心與之分手的前女友時遭遇喪屍爆發的故事。影片反映緊張或血腥的場面較少,多為表現喪屍災害中人的各種情感與反應。不論是在片中隻言片語最終自裁的壯漢,愛妻心切的富人,覆水難收的前女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工程師還是帥氣機智的小正太,在這短短五十餘分鐘的篇幅里繪出了人人自危災害時的速寫圖。
男主作為一個為愛跋涉卻不得正果的人因被發現有傷口而被放逐到樓頂時的場景不禁使人唏噓,最後與女友至死方休的擁抱成為了全片的點睛之筆。推薦理由:短小精悍的末世速寫畫。
23. 《死亡之路》Wyrmwood: Road of the Dead (2014)
一部小成本的公路喪屍電影,講述了男主與其妹妹在喪屍災害爆發時分別遇險,踏上相互尋找之路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在於其腦洞大開的設定。影片的設定中殭屍的血為可燃物,其白天呼出的口氣幾近於沼氣,晚上則停止呼氣將能量轉為己用來增加速度攻擊力,有種光合作用的感覺。主角光環於身的主角團們依靠將喪屍關在車子的籠內呼口氣驅動汽車。而女主所擁有的控制喪屍的能力簡直是bug級別的存在,如若不是外國人口少,能控制的喪屍不多,那幾些個反派僱傭兵哪裡夠看的。
片中還有些汽車追逐的戲碼,受經費所限並不算精彩,化妝與特效較差,純粹看一個新奇。
推薦理由:腦洞大開設定新奇的公路喪屍片。
24. 《殭屍管家》Fido (2006)
本片是一部非典型的喪屍喜劇,講述人類抗爭喪屍成功後與喪屍和諧生活在一起,將喪屍為己所用後,一隻名叫Fido的喪屍管家在他所在的小鎮發生的故事。影片成功之處同樣也在其故事套路跳脫常規,腦洞大開地描繪出了另一種新奇的,聞所未聞的喪屍災害後的生活。講述的故事並非角色們如何在世道艱險的末世中艱難生存爾虞我詐而是充滿趣味卻又不可捉摸的日常。身兼各職的喪屍為了解決問題也使用了各種辦法,當然最直白的還是吃人了。
影片用了不少的筆墨描繪著人類的醜惡——性本惡恃強凌弱的少年,冷血無情的保安隊長;同時喪屍幾乎完全以正面形象登場——盡職盡責,忠於職守,和奴役他們的人類相比更有人情味,幽默風趣甚至還懂些小浪漫。在逐漸對喪屍產生改觀後,人心更向著死人時,那些擁有醜陋靈魂的人類是否及得上早已死去的喪屍呢?
本片在給人帶來笑料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思考,其獨特的化妝使得片中喪屍不再那麼面目可憎,反倒有那麼點紳士的意味,與《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鐵皮人有些許相似。片中配樂也十分值得肯定。
推薦理由:跳脫常規,幽默且不失內涵的喪屍喜劇。
25. 《殭屍小姐》Miss ZOMBIE (2013)
一部極其出色的喪屍倫理片,講述了成為喪屍的女主Sara被當成女僕送到一個醫生家庭後發生的故事。日本的喪屍電影除了熱血的日漫風,大概只剩下粗劣不堪的色情惡趣味風了吧。本片實為日式喪屍片的一股清流。日本的特效化妝之類技術上層面的東西遠遠及不上歐美,但他們在講故事能力上特別的造詣使其具有悲天憫人情感基調與感性是歐美喪屍電影難以企及的。
片中喪屍不再作為凶暴物種的存在,轉而完全為人類所用。其毫無生氣幾乎沒有情感的特質使其成為最佳的奴隸,無論是物質意義上的,還是性意義上的。
影片絕大多數時間為黑白,沉悶壓抑的整體氛圍很輕易地將觀眾以喪屍女僕Sara的視角代入到片中殘酷無情的世界中。Sara作為一個喪屍,其更多層面上的形象近似於玩偶的存在,在生前記憶得到些許恢復後的決絕與人性的衝突,使她的角色形象變得非常的豐滿。電影中的配角也同樣出色。剛開始視Sara如玩偶,後逐步產生感情的家主醫生;以善心初待Sara,發現隱情並失去兒子後黑化的醫生妻子,這些立體而豐滿的形象成功地架起了片中充滿矛盾的世界。在影片高潮的十餘分鐘彩色畫面中,突然越出的明艷色彩不僅昭示著Sara作為喪屍其內心及感情的瞬間徹底覺醒,更突出使人驚愕結局後重歸黑白的落寞與無奈。
片中演員表演十分出色,最突出的當屬扮演醫生妻子的富堅真 ,其前後形象的反差與爆發力張力十足的表演成就了影片最終引人深思的結局。
推薦理由:攝影、配樂、劇情極其出色的非典型日系喪屍倫理電影。
26. 《喪家之女》Maggie (2015)
施瓦辛格加上喪屍,你能想到什麼?反正作者腦海中就是一身肌肉的州長拿著加特林掃射暴虐群屍後歪嘴一笑轉身用帶著奧地利口音的的怪調調說一聲「Ill be back」。然而這部電影卻打的是親情倫理牌,講述施瓦辛格飾演的男主與其受屍毒感染女兒的故事。
片中沒有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更多的是緩慢推進,如慢慢放下的黑幕一般的壓抑與絕望。一般喪屍電影中對親人生離死別喪屍化的描繪較之血腥、驚險、刺激元素都有輕描淡寫之嫌。本片則以此為內核著重描述了這一沉重而悲痛的主題。
影片的拍攝手法比較文藝,畫面具有一定美感,沒有什麼帶著衝勁搖晃感十足的常規喪屍電影鏡頭。出色的配樂伴著影片陰暗的色調營造出較為成功的整體氛圍。
施瓦辛格似乎並不是一個以演技見長的演員,他硬朗的面容與健碩的體魄始終在動作戲中扮演肌肉硬漢無腦耍帥的形象。歲月不但在施瓦辛格的臉上留下了道道溝壑,同樣也使他被低估的演技顯露了出來。面對女兒一步步喪屍化,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的父親在對女兒的愛中將故事中的生活分崩離析,觀罷他那絕望的一聲聲嘆息彷彿縈繞在耳邊,那包含深情卻又無可奈何皺紋緊縮的老臉在心中再也無法被抹去了。推薦理由:著力講述親人逐漸喪屍化下絕望無奈心境的走心喪屍電影。
27. 《狗舍》Doghouse (2009)
和經典電影《狗鎮》並無任何關係,講述了一群大老爺們兒前往一偏僻小鎮散心卻遇到變異喪屍的故事。
本片為喪屍喜劇,其喪屍的設定也是頗具喜感——受感染者皆為女性,與全是男性的主角團形成鮮明對比,在故事進展中自然也少不了以兩性為主題的各式笑料。
女性喪屍的設定為觀眾帶來了不少別出心裁的喪屍造型,不論是婚紗戰斧新娘還是剪刀專往人丁丁招呼的剪刀手黑寡婦,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時還帶來了別樣的笑料,不僅主角性格各異,就連喪屍們也有各自的偏好,追得不同的男主四散奔逃。
並不想把這部電影與男女權什麼的扯上關係,畢竟僅僅是一部不正經,熙熙鬧鬧喜劇而已。
推薦理由:誤闖寡屍村,惡趣味喜劇喪屍電影。
28. 《群斗》La Horde (2010)
講述一隊警察前往黑幫分子巢穴尋私仇時遭遇喪屍爆發的故事。
法國的恐怖/驚悚片與其風雅浪漫的國家形象明顯不符,其暴力血腥程度都可見一斑,如《生胎活剝》、《殉道者》、《邊域之城》等。本片在對血腥暴力場景的處理上明顯強於一般喪屍電影。其動作、槍戰戲份較多,有掩蓋喪屍生存求生元素的傾向,可能導致喪屍片影迷的不滿。
除了《生化危機》,一般喪屍片對喪屍的處理往往是爆頭或用器械攻擊,面對無痛覺的狂暴喪屍,特警與心狠手辣的黑幫成員對喪屍的赤手空拳的肉搏倒稍顯新意。影片當中衝突也不僅僅局限於人與喪屍,其警察與悍匪的對立以及脆弱的聯盟導致人物之間的勾心鬥角為影片總體緊張的氛圍更添一筆。
本片故事發生在一棟大樓之內,場景較之《死亡錄像》為大,卻也封閉局限。最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一幕便是下圖警察大叔「雖千萬屍吾往矣」,站在地下車庫一輛車車頂雙持手槍怒視群屍,環拍的拍攝手法盡顯舍角色己為人的悲壯與男子漢本色。
影片的一大缺點是對女主形象塑造的崩壞,其結局的處理反應處理略顯生硬無厘頭。推薦理由:動作暢快過癮,血腥程度較高的法國喪屍電影。
29. 《童軍手冊之殭屍啟示錄》Scouts Guide to the Zombie Apocalypse (2015)
講述了三名童子軍在小鎮遭遇喪屍危機時依靠自身技能花式逃生的故事。本片為《喪屍樂園》同類型氛圍輕鬆的美式喪屍喜劇,充滿了美國青年無處釋放的荷爾蒙,與《喪屍樂園》相比,機智的冷幽默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白粗俗的黃暴美式幽默與惡趣味,其中不乏與大胸女喪屍親密接觸的戲碼。
片中童子軍們依靠在軍營里學到的技能吊打喪屍,各種工具也運用得有門有路妙趣橫生,與《雙寶斗惡魔》有異曲同工之處。影片主角之一為阿諾施瓦辛格之子帕特里克施瓦辛格,不怎麼像老爹吶。
推薦理由:黃暴美式喪屍喜劇。
30. 《倫敦佬對抗活死人》Cockneys vs. Zombies (2012)
講述一幫年輕人為了避免敬老院不被拆遷而去搶銀行時遭遇喪屍危機,逃出後前往敬老院營救老人的故事。
與《殭屍肖恩》同為英國喪屍喜劇,但其表達的精神卻與《殭屍胡安》更加相似,影片中包含著本國/本地人民對於自己生活地區的熱愛。地道得掉渣的倫敦鄉音配上冷熱幽默影片使其極富英國本土特色。
片中喪屍設定極其弱雞,智商低且行動緩慢,瘸腿老人與喪屍賽跑一場景看得人鬱悶至極。老人們的戰力報表,不論是敬老院以一敵百性質的塔防還是最後深陷屍海重圍後的浴血掃射都帶著一定玩兒票的性質。影片對喪屍場面的製作還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亂而不糙。總體來說算是值得一看的,由於是喪屍喜劇,也不必太在意細節問題,開心就好了嘛。推薦理由:拳打倫敦敬老院眾喪屍,老驥伏櫪,無厘頭英國喪屍喜劇。
31. 《澎堤池》Pontypool (2008)
本片以小鎮Pontypool電台主播大叔的視角為切入點,講述了小鎮上一場稀奇古怪的喪屍浩劫。非常有新意的一部喪屍電影,其傳播途徑十分新穎,稍微劇透就會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樂趣。這是部小成本影片,場景僅僅局限在電台這一十分狹小的空間中,主演僅四人(不包括龍套喪屍),基本上氣氛由電台對講與對白推進,僅一處血腥鏡頭,後半部分有些難以自圓其說,不過綜合來說是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強烈推薦使用耳機觀看。
推薦理由: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型喪屍電影。
32.《歸來》The Returned (2013)
講述了喪屍浩劫過後,人類研發出可抑制體內喪屍病毒的藥劑,某一天卻突然宣布暫停提供抑製藥劑後引發的故事。影片作為喪屍類型電影對喪屍場景描繪很少,更多在探討喪屍病毒攜帶者的遭遇與疫苗停止供應後脆弱的人際紐帶與人性的醜惡,對各種情感的描寫也較為細緻濃重。
說到影片當中的喪屍病毒攜帶者,他們被迫遭受各種不公正的對待甚至無知者的死亡威脅的遭遇很明顯在借喻現實中慢性病攜帶者,他們已然如此不幸,為何還要對其落井下石呢?在疫苗斷供的情況下,人性脆弱與自私的一面暴露無遺,但同樣也有男女主這樣堅持不放棄的人們,然而其《迷霧》一般使人揪心的結局不禁讓人思考,是否要追隨大流以成全自己或所愛之人的性命。
推薦理由:非典型切入點下喪屍病毒感染者的悲哀。
33. 《滅絕》Extinction (2015)
影片講述喪屍大災過去九年後,一對昔日好友帶著其中一人的女兒在無人區中求生的故事。
影片將側重點放在了一個特別小的格局上——一對不知為何反目成仇(片中有解釋)的好友與一個可愛的小蘿莉的末世生活。片中前半部分喪屍作為一個危險的符號存在著,一直到後半部分才真正地姍姍來遲。
在作者看來,本片的倫理成分甚至要略微高過喪屍的戲份,只是借著喪屍末世這一環境來講述一段羅生門式的曲折感情。影片的血腥驚險程度較低,對於人物的塑造較為成功,對末世生活的描繪即視感很足,不論是初秋破敗庭院中溫潤揮灑的陽光,還是深冬大雪中清冷燈光的餘暉,配上輕柔的配樂實在讓人心醉。推薦理由:末世中的一出人倫小劇場。
34. 《喪屍圍城:瞭望塔》Dead Rising: Watchtower (2015)
本片改編自遊戲《喪屍圍城》,講述主角一行人在喪屍災害爆發後在隔離區中努力求生並試圖尋找事件真相的故事。
總體來說,作為一部遊戲改編的電影本片尚且還算是合格。電影對遊戲人設的還原尚可,至少不會出現像《生化危機》中擅自添加主角的行為,其中遊戲第一部中的主角全程在電視台中擔任嘉賓賤賤地插科打諢,時不時拋出些遊戲梗。其中對武器的DIY設計雖然表現得不算多,但也總算意思到了,當影片中出現工具台的一瞬間,相信玩過遊戲的朋友都會會心一笑。
影片總體質量一般,唯一使人印象深刻的只有經典的小丑喪屍造型。
推薦理由:經典喪屍遊戲改編的mediocre之作。
35. 《盜墓人》I Sell the Dead (2008)
一部小成本非典型喪屍電影,講述一對靠盜墓賣死人的盜墓人經歷的故事。說起盜墓,浮現在腦海中的一般是《鬼吹燈》或是《盜墓筆記》中身懷絕藝專盜墓中秘寶燕過不留痕,遇到怪物儘力剛的玄幻英雄式盜墓。在本片中,兩位活寶主角盜的卻是確確實實的屍體,而且沒有那種英雄主義光環。他們開棺挖粽子的花式表現更是為電影平添了不少笑料。
影片由於成本所限化妝技術很差,喪屍戲份其實也不算多,嚴格意義來看只能算是和喪屍拉上邊的B級片。其中挖出外星人的橋段簡直是讓人目瞪口呆大寫懵逼。挖出的各種東西也性格不一,有的碎嘴事多,更有甚者還顯得有些萌蠢可愛。影片結尾的反轉比較出乎意料,是影片很多閃光點之一。
推薦理由:盜墓型搞笑喪屍電影。
36. 《Z島》Zアイランド (2015)
講述一黑道大哥以身藏毒後身體產生異變成為喪屍致使其身處的島上爆發喪屍災害的故事。非常典型熱鬧的日式B級影片,融合了很多有日本特色的元素如:制服、黑道、武士道、機車、熱血等等等等。
和其他製作較為粗糙的日式喪屍電影相比,本片笑料更足,人物塑造更加豐滿生動,呆板刻意的搞笑梗反而能製造出出乎人意料的笑點。不論是主角手持武士刀夕陽下的pose還是各種「歐拉歐拉歐拉」掄起武器就是乾的動作場面,影片當中無厘頭的熱血使得觀影體驗如同打了雞血般興奮。最主要的當屬其離經叛道卻又不失趣味的劇情,其中敘述方式新奇,不時給出一些小驚喜的手法足以支撐完整部鬧劇。
推薦理由:日式熱血大雜燴式喪屍電影。
37. 《活死雞的攻擊》Poultrygeist: Night of the Chicken Dead (2006)
本片講述利欲熏心的炸雞快餐業巨頭在古印第安墓地上蓋了分店後發生的故事。本片是一部極小成本的B級片,其中心思想十分明確——以誇張荒誕極富惡趣味的手法來諷刺大行其道而又黑幕重重的美式快餐業。B級片特有的極其粗糙的化妝結合極其噁心五顏六色的體液,安上雞頭呆呆傻傻的喪屍加上具有莫名其妙high點的歌舞(你沒看錯,就是歌舞),拍出了一部熙熙攘攘的鬧劇。
推薦理由:你見過喪屍雞嗎?誒!不是那個雞啦,是真的雞!
38. 《致命電話》Cell (2016)
本片講述某一天人們受手機電波干擾突變成暴力行屍物種,男主歷經千辛萬苦試圖與兒子重逢的故事。
如果一部由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致命ID》男主約翰撒庫克、金牌配角塞繆爾傑克遜,《孤兒怨》女主伊莎貝拉福爾曼出演的一部喪屍片,你要說它會撲街打死我我都會不信的。然而看罷這部電影后我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影片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演員們出色的演出了吧。
看完電影之後由於其邏輯散亂的敘事劇情,作者不得不在亞馬遜買了史蒂芬金的小說《手機》來看了一遍以確定確實是導演與編劇水平太差。相對於金的其他小說,這本《手機》確實不甚出彩。科技控制人類這一理念不管是稍久遠一點的《終結者》或是小說出版之前幾年的《黑客帝國》都有涉獵以及良好的詮釋反思。雖說核心概念不算新穎,但其深刻的內涵仍然有不少可挖掘的空間。老老實實好好改編成電影仍然有成為高品質影片的潛能,然而事與願違。
不但原本清楚深刻的劇情被完全故弄玄虛化,就連可以拿來續命的特效都製作得很敷衍——就拿廣場點火燒群屍和各種五毛爆炸火焰特效來說,簡直就是國產二流電影的特效場面。
作為2016年新出的影片在這兒稍微提一下,有興趣、實在有空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並不十分推薦。
推薦理由:不錯的演員,有潛力的劇本,值得深思的內核,平均水平以下的影片製作。
39. 《惡魔、變異人、異形、食人魔、地獄邊緣的殭屍化的活死人攜妻帶子大舉歸來恐怖進攻不分日夜殺出個黎明2:極度震驚2D版》Night of the Day of the Dawn of the Son of the Bride of the Return of the Revenge of the Terror of the Attack of the Evil, Mutant, Alien, Flesh Eating, Hellbound, Zombified Living Dead Part 2: In Shocking 2-D (1991)
嗯... 作者不是真的要推薦這部電影,這只是導演把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胡亂剪輯然後自己進行配音鼓搗出來的玩意。天曉得為啥當時要看這東西... 大概只是因為名字很長吧。這位導演還在孜孜不倦地拍攝著續作。此系列電影貌似只有二、三和五,後兩部沒看,要是看了的話,我怕是會變成和導演一樣有毛病的人了吧,比心。什麼?你們說作者是個騙子?許諾的大波殭屍在哪?喔,去看蒼老師演的《巨乳娘戰殭屍》吧。誒什麼我真的沒看過好吧!才不是什麼老司機呢!《喪屍的屁股》倒是看過的......
結語:
喪屍類型電影從怪物/末世災難類型電影的sub-genre已經逐漸成長並成熟定型為獨一的流派了,各種套路也被摸索得很通透。2000年至2010年間,這段電影拍攝技術以及特效化妝大幅提升的時期湧現了太多經典優秀的喪屍電影,在網路信息交流高度發達的如今,這些經典的喪屍影片幾乎被觀眾爛熟於心,此後出現的喪屍電影往往沾染著前者的痕迹,鼓起勇氣進行創新的影片往往屬於小成本獨立影片或者Zom-com (Zombie - comedy)之類用來試探市場需求的電影。大製作影片為求票房的穩定性與回收率往往走著更加保守常規的路線,實難贏的票房口碑的雙贏。
像《釜山行》這樣在國內受到現象級議論喪屍電影實屬罕見,其過譽的成分固然不少,但不可否認它仍不失為一部綜合表現十分優秀的喪屍電影。作者作為一個恐怖片愛好者看到這樣現象級的討論其實心裡是十分開心的,或許這樣可以吸引到更多投身恐影領域的同好們。在這裡作者想以本文為一個小小的契機,加深想要了解此類電影的朋友們對它們的認識,多看,便能得出自己對影片獨到的理解。
作者推薦的電影中很多作品邏輯並不嚴謹,細節也較為粗糙,大概不會合追求所謂「真實性」觀眾的胃口。喪屍電影乃至很多恐怖片本身就帶有想像、科幻的性質,如若事事合乎情理,那它們得普通無趣到哪種程度了?如若事事合乎情理,那它們的故事該如何展開呢?電影往往在主觀地講故事,表達了導演編劇演員們傾注到影片中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客觀地敘述事實。為何要揪著不合理的地方不放而忽略了影片中值得欣賞的部分呢?這些不完美也是電影藝術的魅力所在吧。
以上,最後祝大家觀影愉快,Enjoy and peac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