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的5個真相:科學就在那裡,信不信隨你咯
所以,小編想說的是,不是晨跑讓你養成早起的好習慣,而恰恰是晨跑讓您養成早睡的好習慣。真正要養成晨跑習慣,保證充足睡眠,清晨自然醒來才是王道。為什麼老年人晨起沒有任何困難,一方面老年人往往比年輕人睡得更早,且老年人睡眠時間相對縮短,所以清晨自然醒來。 對於大多數中青年跑友而言,如果你總是夜裡十一二點才睡覺,那麼指望長期堅持清晨六點左右起來晨跑是不現實的,因為睡眠不足,你很難和疲勞睏倦需要睡眠這一本能做對抗。
根據成年人每天要保證8個小時睡眠這一常識,要確保清晨六點左右起床,晚上10點睡著,9:30準備入睡是需要的。你能那麼早睡嗎?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早睡早起身體好」,早起的前提就是早睡。很多跑友信誓旦旦要堅持晨跑,但如果你無法保證早睡,小編建議大家還是下午或者傍晚跑步吧。首先,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濃度基本恆定,不可能發生大幅波動,二氧化碳濃度僅為0.03%,即使略有波動也是人體無法感知的,也不可能對運動構成什麼不良影響,如果說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空氣二氧化碳濃度,那麼沒太陽的陰天、下雨天呢?你感覺到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了嗎?
這個問題也是跑友頗為擔心的問題,也有不少文章說晨跑不當會誘發低血糖,真有那麼恐怖?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做理性的數學計算讓你徹底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一般來說,普通人血液內大約有5克左右的血糖,肝臟中含有100克肝糖原,肌肉中含有400克肌糖原,人體內糖由這三部分組成,他們都可以為運動提供熱量。
人體內含糖量=5+100+400=505克
當人體處於安靜狀態時,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消耗1大卡熱量(1大卡/公斤/小時),熟睡時能耗水平比這個標準其實還要更低一些。就算熟睡時能耗為1大卡/公斤/小時,一位成年男性,如果體重為60公斤,晚上8小時的睡眠時間,所消耗能量為一夜睡覺能消耗的熱量=1×60×8=480大卡
假設這480大卡的熱量全部由糖原分解供能,1克糖分解能產生4大卡熱量,那麼:一夜睡覺最多能消耗的糖=480÷4=120克
經過一夜睡眠,一夜睡覺體內還剩餘的糖=480-120=360克
380克糖可以供多長時間運動呢?如果以6:00配速跑步,每公斤體重每小時大約消耗10大卡熱量,60公斤體重的跑友跑步1小時大約消耗600大卡熱量。1克糖分解能產生4大卡熱量。看到了嗎?經過一整夜的休息,壓根就不存在糖原消耗殆盡的情況,即使晨起空腹跑步,也至少可以維持2小時左右的運動而不發生低血糖。雖然上述計算是基於理論,實際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晨起跑步1小時左右是完全不會發生低血糖的。
當然,對於很多跑友來說,習慣於雙休日早晨進行LSD拉練,這種情況下的跑步就不屬於晨跑範疇了,如果你打算跑15-20公里甚至更長,那麼建議吃一頓正規的早飯,飯後1-2小時再進行拉練。
我們所說的晨跑一般是指大清早(七點前)起來進行3-5公里,不超過10公里的跑步,空腹晨跑沒有任何問題。如果要進行更長距離晨跑,那麼你應該吃過早飯後再跑。不少文章宣揚空腹跑步,可以燃燒更多脂肪?理由是在一整夜的休息睡眠後,身體中的糖原已經被消耗殆盡,這個時候早起去跑步,身體只能直接調用脂肪來提供能量,所以極大有利於脂肪消耗,減肥效果當然也就更好。這個理由看上去說得頭頭是道,但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除了騙騙大眾,在專業的小編眼裡只能嗤之以鼻啦。
5、晨跑時生理機能低下,狀態不好?
這種說法當然大錯特錯。對於人體運動生物節律的研究顯示,說早上跑步狀態比下午好,或者下午跑步狀態比早上好,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家感覺不同時間運動,狀態似乎有所不同,那也就是感覺而已。如果你願意且有時間,你可以在自己認為狀態最好的時候運動。如果跑前狀態會影響到今天的跑步表現,涉及的因素就比較多,比如疲勞程度、精神狀態、氣壓、濕度、風力等等。 如果你早睡早起,清晨自然醒來,那麼狀態就不會有問題,而如果你晚睡又強迫自己早起,那麼犯困的你怎麼可能又有好狀態呢?晨跑時提升狀態的方法包括起床後用冷水洗臉,做好充分跑前熱身。更多跑步內容,請關注「慧跑」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用跑步戰勝抑鬱:一個單親媽媽的自述
※賽事深度報道 | 把「誰都想去」的比賽做成「誰都能去」的比賽,這是大五朝台之旅還未達到的目標
※馬拉松訓練計劃
※跑步禮儀小測驗,看看你都做到了哪幾點?
※天空才是我們的極限——亞丁Skyrun(小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