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 Tesla 像過去的 Apple - Apple 老員工談 Tesla 的危機與轉機 | 火箭科技評論
編者按:本文由 Roket Café 火箭科技評論授權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發布。
本文作者 Jean-Louis Gassée,法國巴黎人,曾於 1980 年代擔任 Apple 歐洲營運負責人、以及 Mac 電腦開發主管;之後創立 Be 公司,旗下產品 BeOS 曾傳出將為 Apple 所併購,並成為後來的 Mac OS X,但後來並未實現。之後亦曾任職於 PalmSource,目前為 Allegis Capital 投資公司合伙人。
脫胎換骨,把債還清
如果 Elon Musk 當初開的是一家賣「普通」汽車的公司,可能就拿不到投資人的錢了。然而他還是繼續沖、隨機應變、跨過一個又一個障礙,最後終於建立了現在這家成為科技界典範的 Tesla 電動車廠。
然而,這種一路見招拆招、只先解決眼前問題的作法,不免留下了許多日後非還不可的「技術債」;而 Musk 也必須把這些債還清,才能讓 Tesla 脫胎換骨,從一家名氣響亮、但產量不大的「小公司」,變成銷售量以百萬計的產業巨人。
許多評論家都喜歡指出 Tesla 的各種問題。從某些角度來說並沒有錯,Tesla 確實曾經錯過許多交貨時間、許多季的銷售量不如預期、還有燒錢燒得太凶等種種問題;所以 2016 年 8 月 15 日的華爾街日報有過這樣的結論:
根據本報的分析,Musk 先生在過去五年之中所訂的目標,從車子的產量到財務績效,有多達 20 項以上沒能達到標準;其中有 10 項目標延誤了平均幾乎一年。
上面這段敘述是正確的,但是沒有提到一個更大的重點:雖然 Tesla 的銷售量在整個汽車業來說其實很小(2015 年 50,000 輛,2016 年或許可以達到 80,000 輛;全球汽車銷售量則是 6,200 萬輛)、而且失敗記錄不少,但它在汽車史上已經佔有一個獨特的地位、也沒辜負許多外界對它的讚譽。
因為,Elon Musk 和 Tesla 的成就,其實已經超越了「賣得好不好」的層次。過去,電動車在各種妥協之下,只能算是「勉強可用」的替代產品,但在 Tesla Model S 問世之後,不僅證明了電動車也可以豪華,而且開起來還很過癮。就像某位矽谷人士說的:在 Tesla 之前,電動車都只能算是吃素的,但 Tesla 卻是不折不扣的電動肉食野獸。
筆者所住的美國加州 Palo Alto 是個小小的大學城;雖然我不清楚附近鄰居是吃肉的還是吃素的,但這裡已經變成一個滿街都是 Tesla 的地方;每隔幾戶人家的門口就停著一輛,有時候還更多。
很多公司門口都停著十幾輛 Tesla,旁邊則是 BMW i3、Chevy Volt、Nissan Leaf、或是 Kia 等其他品牌的電動車。當然,這裡的高收入人口多、也有較高標準的綠能政策,但即使在那之前,這裡的居民原本就很喜歡開 Prius City 之類的油電複合動力車款。
現在的 Tesla 像過去的 Apple
看到 Tesla 的發展歷程,就讓筆者想起 1984 年的 128K 記憶體 Mac 電腦。加上一部(當時還很少見的)雷射印表機和 AppleTalk 網路,就已經是很強的出版利器;然而,當時這些軟體組合所搭配的,也是一個見招拆招、功能整合併不夠理想的作業系統,以致於後來 Mac 逐漸失色,直到 1997 年 Steve Jobs 返回蘋果,從頭打造出新的系統為止。
而 Jobs 用來還「技術債」的方式,則是在 Mac 的介面之下,將系統核心徹底抽換成 Unix,讓它變成一個更符合現今需要的作業系統。
或許,這也正是 Tesla 目前正在面對的處境?
跌跌撞撞的起步
Tesla 最初的創始人其實並不是 Elon Musk,而是 2003 年時由 Martin Eberhard 與 Mark Tarpenning 創立的;但 Musk 後來接管這家公司、換掉整個管理階層、自己投資 7,000 萬美金、並且主導了好幾輪融資。2009 年 1 月,Tesla 獲得了 1 億 8,700 萬美元融資,以些微差距避開了破產的命運,並且交出了生產…… 147 輛車的成績單。
幾個月之後,Tesla 發表了 Model S 車款、並且讓股票上市,取得了 2 億 2,600 萬美元的資金,不過 Model S 卻遲至 2012 年 6 月才終於上市;而休旅車風格的衍生型 Model X 雖然早在 2012 年 2 月就已經問世,但卻直到三年之後的 2015 年 9 月才開始交貨。
然而,Model X 的諸多小問題(多半來自它非傳統的「鷗翼式」車門設計),讓 Musk 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過度自信,但 Tesla 擁護者們對這一點似乎並不是那麼介意;不僅不介意,他們還對續航距離達 320 公里、定價 35,000 美元、「預定」在 2017 年年中至年尾之間上市的新款 Model 3 下了多達 375,000 輛的訂單。
知道了這段故事之後,那些懷疑 Elon Musk 是否能讓 Tesla 躋身一線車廠的人,或許就比較不會那麼擔憂了;但除了交出客戶已經預訂的 37.5 萬輛 Model 3 之外,Tesla 必須要能在 2018 到 2019 年之間,每年生產至少 100 萬輛。
以 Musk 至今在克服困難、延遲、以及燒錢問題方面所展現能力,外界對於他找到資源、人力、時間、以及資金,將 Tesla 整體營運升級到 2.0 版的可能性,會是怎麼看待呢?
· Tesla Model 3
Tesla的「兩難」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找到答案。
1. 仍然缺乏經驗與資源
其中一個角度,是 Tesla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所提交的報告。在最近一份 2016 年 8 月 5 日的 10-Q 季報中,Tesla 對股東提出了下列的警訊(經作者編修並標示重點):
我們目前還沒有大量生產車輛,以因應如 Model 3 此類大型訂單的經驗 ……(中略);此外,設計與建造 Model 3 生產設施的計劃也仍在進行之中 ……(中略)。
同時,大量生產 Model 3 的計劃仍需要後續投注大量的資金與管理資源。
在這份 10-Q 報告的後半段,我們還發現了一長串關於 Model 3 設計與製造的風險列表;其中一段提到了 Tesla 用於製造鋰電池的「Gigafactory」工廠:
(前略)……我們將可以將 Gigafactory 建造完成、並且讓這個設施上線,以大量生產高品質的鋰電池芯、並將這些電池芯整合至 Model 3 所使用的電池組成品中;而這些電池的生產成本,將足以支持我們在銷售 Model 3 車款時,希望能夠獲得預期水準的毛利。
這份文件的內容,清楚的說明了 Tesla 難以達成當季的量產計劃,但卻消費了高達 9,900 萬美元的現金;換算起來,就是在當季售出的 14,404 輛車子上,每輛平均花費了 6,900 美元。
這份 10-Q 報告中充滿了律師專業的「防禦性語言」,以避免心懷不滿的投資人提起訴訟。像是:
這些都是可能發生困難的地方,所以在此以負責的態度和平實的措詞來予以敘述。請不要因為您本身的投資決定來責怪我們。
這些 Tesla 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做好,才有機會轉型成功的事情,即使我們以最樂觀的說法來描繪,仍然會是一長串令人怵目驚心的列表。
2. 仍須強化體質
另外一個難處,則在 Tesla 的工廠內部;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到 Musk 一貫的「見招拆招」手法。
他在美國西岸加州的 Fremont 市,以低價買到了一座二手的汽車生產工廠,但在東岸也同樣以低價買了一座巨大的衝壓工廠,再用難以想像的速度把它拆解、然後運回西岸。然而即使如此,Tesla 仍然在辛苦追趕 2016 年生產出 8 萬輛車的目標。
Tesla 的工廠內部相當混亂、小狀況頻傳,有問題的模組就在產線上直接維修,一堆堆的備料則以「亂中有序」的方式到處堆放;跟《改變世界的機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中讚譽有加的日本豐田「精益生產」精神完全背道而馳,也看不出來有精實生產的可靠、低成本、高員工滿意度等特性。
即使有 Musk 這樣充滿意志力與個人魅力的領導者,這樣的工廠在兩年之內仍然看不出有提升產量 10 倍的可能性。
Musk 遲早得還的「技術債」
這就是 Musk 的「技術債」:見招拆招的作法或許可以很快看到成果,但一些沒有達到產業要求、而又急就章建構而成的框架,是無法支撐大量生產需求的,頂多也只能局部補強而已。
我們可以用身上的骨頭來打比方:一塊骨頭能承受的力量,是跟它的截面積成正比的;但身體每個部位的負荷都不一樣,如果特定位置的負荷超過某個程度,整個骨架就會垮掉。
見招拆招的作法或許可以很快看到成果,但無法支撐大量生產的需求。
許多投資人似乎認為,Musk 的這種「臨時」作法可以獲得好的回報;至於實際上如何,他們可以參考一下 Tesla 的公司文件、比較廠房的效率、或是同時調查一下顧客和競爭對手。
這裡順便列一下參考資料:Tesla 的市值是 320 億美元,而福特和通用(GM)則分別是 480 億到 490 億美元之間。
雖然財務數字上看起來還蠻不錯的,但 Tesla 在 2018 和 2019 年的整體表現如何,仍然有待觀察。
即使 Musk 能找到對的資金和人才,為 Model 3 和衍生車款建立一座以「精實製造」為基礎的工廠,但像是 BMW、Benz、Volkswagen 等車廠也不是省油的燈,屆時它們可能已經準備好 Model 3 的競爭產品來迎戰;GM 甚至可能在 2016 年底之前,就會開始銷售續航距離也能達到 320 公里的電動車。
對於 Tesla 來說,這些都是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Elon Musk 建立了一家前所未有的車廠,但現在他必須做的事情,卻是超越自己精彩輝煌的過去,將 Tesla 變成一家能夠年產十萬、甚至百萬輛的「普通」汽車公司。
您覺得,他能做到嗎?
危機與轉機:Tesla 改變自身形象的努力
10 年前,Elon Musk 在Elon Musk 在《The Secret Tesla Motors Master Plan (just between you and me)》一文中,描繪了他對 Tesla 未來發展的想像。即使以筆者對企業宣言類型文章的挑剔程度,這篇文章仍然算是寫得非常好的。
Musk 在一開頭的地方,就形容 Tesla 是一件「順便」的工作;從現在往回看,這個想法還真是有趣:
背景:我的日常工作是經營一家航天運輸公司,即 SpaceX,同時,我還擔任特斯拉汽車公司董事長,與 Martin 和團隊其他成員一起幫助制定商業計劃、產品戰略。並且,從特斯拉只有三個人以及一個商業計劃的時候起,我就一直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
結尾則是一段簡單的總整理:
1.生產跑車
2.用賺到的錢生產價格實惠的車
3.再用賺到的錢生產價格更實惠的車4.在做到上述各項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別告訴任何人。
10 年之後,Musk 接管了 Tesla 的執行長職位,然後發表了《Master Plan, Part Deux》一文。這篇文章同樣寫得相當好;結尾處是經過修改的前一版宣言,但這次就沒說「別告訴任何人」了:
- 第一步: 打造一款產量很小的車型,該車型價格肯定是昂貴的[Roadster]
- 第二步: 用賺到的錢,開發一款產量適中的、價格相對低一些的車型[Model S]
- 第三步: 再用賺到的錢,創造一款量產的、價格親民的車型[Model 3]
而且…
- 第四步:提供太陽能電力。不開玩笑,在過去的 10 年中,這項規劃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網站上。
Tesla 的四個發展方向
他的自傲是可以理解的,還帶著一點「我早告訴過你了吧」的味道。同時,Musk 還規划了四個主要的發展方向,以下就是這幾個方向的整理。
1. 整合能源再生與儲存
創造整體的、美觀的太陽能板和電池整合產品,使之成為個人的供電設備,繼而在全世界實現規模化效應。而這隻需要一次訂購,一次安裝,一個服務點,一個手機應用即可。所以,將 Tesla 與 SolarCity 整合到一起的時機已經到來。
2. 豐富產品線和涵蓋主要的地面交通形式
隨著 Model 3、一款緊緻型休旅車、以及一款小型卡車的推出;除了乘用車,我們還需要重型卡車和高載客密度的城市交通工具。
3. 自動駕駛
全部特斯拉車型都將搭載必要的硬體,包括攝影機、雷達、聲納、電腦等等,但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完全自動駕駛也還有很長時間。一旦自動駕駛功能的安全性,比美國汽車平均水準高出 10 倍,「Beta 測試版」的貼紙就可以拿掉了。
4. 共享
您還可以將您的座駕加入特斯拉共享車隊,讓愛車在您工作或休假時為您賺取收入。
這篇宣言的最後,是一段鏗鏘有力的結尾:
1.創造驚人高效的、配備整合儲電功能的美觀太陽能板
2.擴充電動汽車產品線,滿足各細分市場需求3.透過大量的車隊學習功能,開發出比人類手動駕駛安全 10 倍的自動駕駛技術4.讓車輛在閑置的時候,透過分享來為你賺錢
看到這些敘述,我們彷彿可以看到寫滿「整合」、「雙贏」、「互惠」等等流行關鍵字的簡報畫面在眼前飛舞。只要 Tesla 能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綠能產品和服務來源,我們就可以拯救地球、不再受能源供應者束縛,還可以透過 Airbnb 模式,用你閑置的自動駕駛 Tesla 來賺錢。
也就是說,現在 Musk 積極推銷的公司形象,跟原來已經不太一樣了;也就是說,他正在改變 Tesla 的形象──不久之前,Tesla 是一家車子賣不了幾輛(5萬輛,但在全球的 6,600 萬輛中只是九牛一毛);但往後,它將會是一家經過垂直整合的再生能源企業。
Tesla 不僅將以小型休旅車和輕型卡車進一步擴充產品線,之後還會加上商用載重車和大客車;除此之外,Tesla 也會成為世界級的電池供應商,還會在府上的屋頂裝太陽能板。
真是這樣的話,還會有什麼問題?
改變形象,就是改變文化
公司的形象無法用一紙公文就改過來,就算有 Musk 這種等級的個人魅力也一樣;企業文化是由許多複雜的系統所組成的,這些系統包括情緒、思考、說話、以及做事的複雜層級和許可權。這裡面有些規則是很明顯的,但也有很多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潛規則。
就像味覺、或是宗教教義一樣,這些規則會在不知不覺中過濾進入我們神經系統的資訊,並且在我們意識到之前,就先塑造好特定的印象。
或者就像飲食習慣一樣:在某些其他文化中是美食、但我們卻難以接受的東西面前,我們即使沒有親自嘗試,心中可能就已經會有「這個哪裡能吃」的定見。
而公司文化也和飲食習慣一樣,會影響公司的大方向、甚至帶動許多日常決策的小方向,而這些幾乎看不到的小轉向,卻可能將公司帶去撞牆。舉個例子來說吧,像是 Nokia、Blackberry、甚至微軟這些聰明人滿坑滿谷的公司,為什麼會沒有看到 Android 系統的竄起?
Tesla 在短時間內做出了廣受歡迎的 Model S 車款,當然是因為非常了解目標客群;已經收到多達 37.5 萬輛訂單的新一代 Model 3,每一部的預約訂單都收了 1,000 美元訂單也是十分聰明的一步。
但 Tesla 團隊了解卡車用戶、巴士車隊管理者、或是安裝屋頂太陽能板的人嗎?或者換個例子:有一家最成功的個人電腦公司正想要進軍電動車產業 ……。
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
接下來,還有許多技術方面的挑戰。在前面,我們提到 Tesla 必須從 2015 年的 5 萬輛產能,在 2018 年一舉跳到整整 10 倍,而且在這幾年之中,還有許多原本就具備量產能力的傳統車廠,會推出類似的電動車競爭產品。
即使是號稱隨時都「可用」、能讓您「一路上睡覺、看書、或是做其他事情」的全自動駕駛系統,聽起來都還不太能令人放心。連 Musk 自己都沒有掩飾這一點:
我們預計,獲得世界各地監管部門批准,需要累積大約 60 億英里(接近 100 億公里)的自動駕駛里程;目前自動駕駛車輛的學習里程,才剛剛超過每天 300 萬英里(接近 500 萬公里)。
但他也沒有告訴我們,Tesla 何以、何時、以及如何才拿得出比競爭對手更好的自動駕駛技術。在筆者所住的加州 Palo Alto 市,小小一台的新型 Google pod 是相當常見的景觀(請注意車頂上的 Lidar 光學雷達裝置):
我曾經親眼看過一輛「pod」開進十分危險的路口之中,例如跨過交通繁忙的雙向四線道左轉,像這樣:
我自己不會這樣直接轉,在這種時候也不會信任同車駕駛(或是自己)的技術,不過 pod 倒是輕輕鬆鬆就過關了。
或許 Tesla 可以研發出比 Google 更強的自動駕駛技術,而且其他亞洲、美國、以及歐洲的車廠們也沒有閑著。Tesla 表示,該公司的 8.0 版軟體更新之中,將會包括經過大幅升級的導航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包含了「車隊學習」功能,也就是在自動駕駛模式下,也能夠擷取來自其他使用者的信息。
來自中國的競爭
最後要談的一點是:來自中國的競爭。
在許多關於 Tesla 和其他電動車的討論中,往往遺漏了兩個重點:中國是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國、也是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在 Krill Klip 所寫的部落格文章《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售增加了 188%:Warren Buffett 的 BYD 車廠主宰了鋰電池之戰》(China Electric Car Sales Up 188%: Warren Buffetts BYD Dominates Lithium Race)之中,列出了 2016 年前面 7 個月的中國市場電動車銷售狀況:
很明顯的,目前比亞迪(BYD)是這個市場的霸主,旗下的 5 個車款一共賣出了 5.3 萬輛;至於 Tesla,則是在 2016 年前兩季分別賣出了 1.5 萬和 1.4 萬輛,也就是在 7 個月內賣出了 3.5 萬輛。
這樣算來,BYD 的電動車銷售量可以說比 Tesla 多出了 50%,號稱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廠商而當之無愧。
同時,中國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小客車市場:2015 年,中國一共賣出了 2,100 萬輛車,而美國則只有 770 萬輛;而且,中國對於汽車廢氣排放的標準也越來越嚴格。從這兩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 BYD 之所以表現出色的原因。
也就是說,BYD 看起來是個蠻強的競爭對手,當然也會令 Elon Musk 如坐針氈;但這確實是讓 Musk 想要改變公司形象,從「電動車公司」變成「綠能公司」的主要理由嗎?
全線進攻,還是單點突破?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BYD 在成立不到 10 年之後,就已經囊括了全球手機電池市佔率的半數以上,也成為中國各式充電電池的最大製造商。2008 年 Warren Buffett 買下了 BYD 的 10% 股權,之後韓國的三星電子也對投資 BYD 表示興趣;所以,這家公司仍有它獨特的競爭優勢。
到目前為止,筆者也不太確定 Tesla 面對的這些挑戰之中,哪一個是最難突破的。
但如果必須從其中挑選一個,我會挑「SOE」(Strategy of Everything),也就是「什麼仗都想打、結果把戰線拉得太長」。
我很欣賞 Elon Musk,也喜歡開 Tesla 的車子;所以,我希望他能有一天證明懷疑的人都是錯的。
原作後記:筆者刻意不去深入探究 Tesla 潛在的燒錢問題,不過投資人似乎不是那麼在乎這一點;Tesla 的市值(245 億美元)即使跟老牌子的福特(480 億)或 GM 通用汽車(460 億)比都沒有遜色太多。
一身是膽的 Musk 一直都不想要太過依賴股市的力量,所以這一季更加要求旗下主管必須加強降低成本、提升產量的努力,更做出了以下的宣言:「如果能把一大坨蛋糕砸在華爾街那些看衰我、堅持 Tesla 絕對是個賠錢貨的人臉上,那就太棒了!」
● ● ●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火箭科技評論」的專欄文章。火箭科技評論 Rocket Cafe 創始人 Fred 傅瑞德已在深圳灣社區網站開設專欄,如果您也希望開設專欄,請與小炫(微信 ID:warexx)聯繫
本文出自http://rocket.cafe/,並由深圳灣編輯發布轉載、採訪、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推薦閱讀:
※Model 3 生產地獄背後的「鬼」到底是誰?
※如何評價遊俠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崛起:跨過傲慢與偏見
※Model 3 放棄感應電機或與特斯拉國產化有關
※特斯拉的冰與火:股價大跌&贏得史上最大訂單
TAG:特斯拉汽车TeslaMotors | 电动汽车 | 自动驾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