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信息網路分析
兩點一線,三點成面。
兩個點,加上連接兩個點間的線,即最基本的關係的形式。
字詞一個兩個三個連成句,句子一個兩個三個連成段,意思一個兩個三個連成了思維網路。從父母到朋友到同學同事,我們認識的人,也在一點兩點三點構成了人際網路。
在最初始的狀態,我們習得語言,獲得了對於外界事物的概念。我們發展自我意識,「我」和撫養者(通常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即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構成了我們最原始的親密關係,也是最初始的人際關係。而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在其之上的衍生和拓展,因為,我們的人際,歸根結底,都可以抽象為,自我與外界的關係。兩個對象,自我,和外界。而這個關係的樣子,取決於聯結的性質。
隨著我們長大,所處的環境父母的性格影響著我們的神經網路的形成,影響著我們的思維體系語言邏輯,影響著我們如何認識自我,如何理解自我與外界的關係,如何處理髮生在兩個對象間的問題。
同樣是玩具,「大的應該要讓小的知道不?」和「想要姐姐給你這個你得拿另外一個去交換呀,要不姐姐什麼都沒有會傷心的」背後反映出了道德綁架式邏輯和交換及體察別人的理念之間的差別,也影響著我們對於自己和別人相處是單箭頭向量還是互動式關係的理解;
同樣是做錯了事,對比一下「你怎麼會這麼做呀太丟臉了太沒出息了」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那麼做,寶寶是怎麼想的?以後要這麼做知道了嗎?」,被前者批評後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愛面子更怕犯錯更傾向於以「非對即錯」來判斷事物,更容易自我中心式的思考;而被後者教育後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傾向于思考行為背後的動機更有同理心,更能夠換位思考,也會更自信,相信自我容易獲得理解和支持。
而在長大之後,我們會面對各種形式的,兩個對象間的關係的處理。設計師與甲方,程序猿與產品經理,投資人和主創人,科研工作者和課題,都是,兩個對象間的關係。並且,視角,都是以其中一個作為相對已知可控的主體,而另一個則是相對未知不可控的客體。
同時,我們都會經歷除親子關係之外的另一種親密關係——戀愛。
而在戀愛關係里,也存在一個相對已知可控的主體(自己)和另一個相對未知不可控的客體(對方)。
然後我們會發現,戀愛關係與這些五花八門的關係,總有些莫名的聯繫。比如那句「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戀」。
為什麼?
因為過程的相似性。
在有著共同目標和各自利益的雙邊關係中,你們會經歷初識,會需要了解對方,就像投資人對創業者的背景調查,就像券商對目標股票背後公司的現狀調查,就像科研狗做課題前大量的查閱文獻,就像建築師對於甲方需求建築類型地理位置土壤地質等信息的採集。。。驅使你去了解的是項目背後的利益,是所迷戀那個人的美好和這段關係帶來的歡欣。
在進行一個項目的過程中,你們需要交流,需要溝通,需要學會如何更好的表達與理解。產品狗要不厭其煩地向程序猿解釋為什麼改需求以及盡量準確地描述這個需求,就像女生需要地告訴男朋友「我在想什麼我想要什麼」,而不是「你猜嘛哎呀你怎麼這麼不懂我」;創業者需要給投資人解釋公司運營方案的改變說服投資人繼續投資,就像男生需要告訴女朋友「最近有點忙不是不愛你了而是為了未來努力奮鬥,你看這個和那個問題上我還是記得你的為你考慮的」。
在維繫一段關係時,都會經歷磨合和痛苦,都需要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設計師對於甲方各種修改意見的煩躁又不得不想辦法滿足,這種大幅度的遷就與滿足唯有初戀時的滿腔熱血可以比擬。在定了課題之後實驗狀況百出,唯有想像科學是最風騷的情人是最性感的伴侶,才能支撐無數個修改參數修改實驗條件的漫漫長夜,長嘆一聲「你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在寫論文的時候,就算面對不怎麼樣的結果,仍然要抱著「我的媳婦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心態,努力尋找實驗結果的每一粒閃光點,在故紙堆里翻出各種證據,最後得出「確實真的很美」的結論。
但是為什麼比喻時不用朋友關係?或者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因為人們選擇朋友會更包容,選擇伴侶會更挑剔,如同投資人選創業者;因為在戀愛關係中,伴侶是可選擇的,是比較對等的,而父母是不可選擇的,有相對的級別差異。
然而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思維慣性,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與外界的關係,也更深層地影響著我們的親密關係。
比如以「應該」及「對錯標準」判斷與人相處時發生的分歧,更容易引起衝突,也讓自己感到不被理解的難受,合作進展項目是如此,戀愛也是如此。
改變這樣的思維慣性,就是在強制斷裂已經形成的思維網路,生成新的思維方式,需要不斷的練習,加強新的思維,是的,類似行為主義的強化與消退。然而意識到思維的不合時宜,比意識到行為的不合理(如廣場恐怖症),更難。因為這需要一個新的更適宜新環境的思維來對比,在持續輸入新的信息的過程中才能建立新的思維邏輯(信息網路)。畢竟,舊的網路也是為了執行相應的功能,我們的生活仍然需要我們有這部分信息網路來處理相應的問題,所以沒有一個新的更好的信息網路的替換,舊的網路仍然會存在。
然而在最開始時,外界環境是不能選擇的。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不能選擇自己有什麼樣的父母,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階層。在我們尚不能照顧自己離家讀書的幼年,我們幾乎是被動地接受這外界的刺激,外界賦予的思維方式。(當然不排除一些自我意識發育早的騷年在幼年就有選擇地攝入信息,然而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
所以對我們來說,更容易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重構自己的信息網路,重構自我與外界的關係的階段,還是在大學。當然,高考選擇更好的大學從而處於信息豐沛開放包容度更高的大學對於自身的信息網路的進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你不能改變環境,但你能改變你所能到達的環境。在彙集了更多人才的地方,你能夠獲得更多的參考範例,能夠看到更多的可能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在與人相處中中逐步清晰自己對於不同程度關係的理解和習慣,也在嘗試中發現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期待的關係是什麼樣子,希望從一段關係中獲得什麼。
選擇專業選擇大學選擇想做的事,選擇成為什麼樣的自我;選擇公司選擇投資人選擇戀愛對象,選擇和什麼人什麼事物建立關係,影響這些決策的內在因素在於對自身需求的滿足。不同人需求不同。雖然大腦對於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決策模式及衝動控制以及分析思考執行感知等等程序過程的處理模式有許多差別,但對於影響重大的決策,大多數還是人們在綜合了自己的數個慾望和自身條件等因素做出了能最大限度滿足自己最在意的需求同時損耗最少的決策。
此時影響我們對於自我與外界關係的一大因素是——個體對信息攝取的動力及方法。雖然原生家庭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但是自身所在意的東西對於個體的改變更為巨大。
「我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不想再經歷相似的痛苦」
「我想知道自己以前到底錯在哪裡怎麼做更好」
「我想要學習如何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
「我在與人聊到自己最近讀的書會很興奮」
…
這些想要的在意的讓我興奮的東西,推動著我去選擇自己攝取信息的方式和形式;對於一個事物別人怎麼做自己怎麼做的對照和思考,一點一點更新著自己內部的概念與定義;鼓勵自己嘗試和反思,慢慢找到適宜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反思積累思維方法庫,從而不斷提高做事的效率…在大量的輸入和及時的輸出反饋過程中,我慢慢構建了新的思維模式信息網路,也獲得了一開始我想要的更好的自己。
我們內在的偏好,影響著我們的注意和價值判斷,我們會更關注那些我們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有趣的事物和人,而這些所關注的認為對自己高價值的信息和人,又會反過來影響著我們的信息網路的內在連接,和我們人際網路。
對自我的更好定義,也是在重塑我們與外界的介面和銜接的能力;
我們的人際網路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的,自我與外界存在什麼樣的關係,歸根結底在於,這個自我是什麼樣子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自己在與身邊人相處時總是生悶氣,覺得他人不可理喻,我到底應該怎樣調節自己?
※血緣=孩子無條件的贍養義務?
※對於好朋友借錢不還,他們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