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吉利帝豪GL玩完碰撞玩盲測,玩夠了沒?

9月8號,我像一個開學季的學生一樣早早地被鬧鐘叫醒,不過我不是背著書包上學堂,而是趕往一個有趣的地方去會會一款還未上市的車型——帝豪GL。

吉利帝豪GL作為吉利3.0代產品下又一新生代表,定位是高於現款帝豪的A+級轎車。就目前國內市場環境來看,A級轎車基本上是合資品牌的天下,國產車型偶爾能殺進前十的也只有吉利帝豪,可見自主品牌在緊湊型轎車領域的處境。

關注過帝豪GL的朋友可能知道,就在一個月前,帝豪GL曾挑戰十字路口的「魔鬼碰」,其難度係數比還未實施的2018版C-NCAP碰撞標準還要高。上次碰撞的「餘震」還未消停,吉利又舉辦這次產品檢驗,帝豪GL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盲人」檢驗官

為了防止先入為主的主觀臆斷,吉利這次選擇的是盲測。其實,這個idea最早是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當時可口可樂是飲料界的霸主,百事欲挑戰它就發起了「百事挑戰」。這樣做的好處無疑於更加的公平公正,給出的判斷也更加直接客觀,畢竟人是有感情的。但是也有缺點,就是個體的標準的差異性,在統計得分時難免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影響,會拉低或者拉高平均分。

主辦方一共選擇了四款車型進行對比測試,除了帝豪GL外,其他三款車型分別為日系、美系、德系代表。為了更加公正地進行盲測,主辦方將四款車型分別放在白色帘布後面,即使是這樣,風吹草低顯牛羊也會讓我們對ABCD四款車型略知一二。

30位檢驗官分為三組,每組先輪流進行靜態盲測。進入檢測區必須得戴上眼罩,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隨機地進入各車內進行體驗。體驗的項目有:車門開關質感、車內空氣異味、車內空間感、座椅舒適度、內飾觸感及做工等,每一項的體驗得分由工作人員記錄。

在動態試乘環節,像8字彎、緊急避讓、顛簸路面這些肯定必不可少的。一下子同時體驗4款不同的車型,即使你沒有一個敏感的屁股,彼此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可以察覺到的。雖然車型還未上市,當我們還是爭取到了自己試駕機會,路線當然不能有所奢望,就是之前的體驗路線,再加一個8度坡而已。

有人歡喜有人憂

午飯過後,上午30位檢驗官的打分結果出來了,基本上和我主觀盲測時的感覺差別不大,只是分差有些區別而已。對於這4款的背景還是補充一下,明顯C車為吉利帝豪GL,ABD分別為日、德、美系的代表,具體車型我想這裡就不用多說了吧!

在靜態感受中,A車和帝豪GL給我留下的影響最好,無論是車內空間表現還是車內做工,兩者都十分出色,在用料方面自主品牌肯定要佔優一些;D和B半斤八兩,一個全是硬塑料,一個接縫間隙大的我小拇指都能伸進去;座椅方面,GL和A車最舒適,GL比A填充物更厚實一些,D車包裹性最強但也最硬的,像坐在板凳上一樣。

動態環節,前三輛車表現都各有千秋,GL的懸架綜合表現可圈可點。其中D車最讓我失望,各項表現都很差,急加速發動機撕心裂肺,過連續減震帶懸架完全沒有韌性,簡直就是嘎嘣脆,真不明白這車為什麼還賣的那麼好?

1mm背後的故事

即使沒有靜態和動態的體驗,帝豪GL的某些方面比合資品牌優秀也是情理之中的,比如:內飾用料,畢竟注重性價比一直是其主打的套路。但這次吉利帝豪GL在NVH、內飾以及鈑金工藝等方面的表現讓我刮目相看,第一次感覺自主品牌車型開始有質感了!

一個例子,如門縫間隙。A級轎車的門縫間隙平均值一般在4-4.5mm之間,如果你想將其提高1mm,看似難度不大,在設計時將有關的零件尺寸重新調整一下即可。但是,實際情況是,設計標準提高一個等級,製造難度就會大大的增加,裝配難度更是如此。

了解《互換性》的朋友肯定知道公差這個概念,別看1mm間隙的變化,需要的買的「保險」可多了。首先門衝壓的形狀公差像面輪廓度你得提高一個層級,再著裝配的鉸鏈難度可能就不是一個層級那麼簡單了,因為空間的位置公差需要定位,定向,還有跳動量等多方面來保證。

查詢帝豪GL的產品資料:門縫間隙是3.5mm。看似小小的提升,背後的付出可能是幾十位工程師上幾千次打磨的結果。最後,我最關心吉利帝豪GL的問題就是售價了,9月20號的上市會不會有驚喜呢!

當然,我們不能通過簡單的對比測試就給帝豪GL戴上高帽子,在並沒有進行深度測試之前,我們還不能做出一個全面性的判斷。但至少,從目前的境況來看,「導師」已為優秀選手GL轉身,接下來就是深度PK了。

本文為「吳佩頻道」原創,作者:張海明。

吳佩頻道:由車評人吳佩創立,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專為深度懂車、玩車人群、意見領袖打造的一個高端受眾品牌。


推薦閱讀:

最低6萬起 誰挑起中國品牌小型SUV大梁?
雪鐵龍C4L拉風T訓營,每個人都有好故事
以用戶為中心,從0到20萬+的銷量突破
這裡可能是全國最先進的汽車工廠~[LiuS的不定期日記]

TAG: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