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美軍普遍裝備夜視鏡,中國解放軍的近戰夜戰優勢是不是意味著喪失了?

很多人都沉迷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認為近戰、夜戰是我軍的優勢,但是美軍普遍裝備夜視儀,我們的優勢是不是消失了?

ps如果雙方都裝備了夜視鏡,我軍優勢在哪裡?


這都什麼搞笑答案。

首先,現代戰場的夜戰優勢在技術裝備先進的美軍手中,美軍早已從不善夜戰不敢夜戰變成了善於夜戰甚至長於夜戰,夜晚現在在美軍手裡。這變化幾十年前就發生了。

從「沙漠風暴」行動開始美軍就將展開地面進攻的事件從黎明提前到凌晨,當時美軍還會在夜間停下來轉入防禦,到十年後的「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美軍的軍事行動已經完全無視晝夜。

對此解放軍早就一清二楚,早就要提出採取措施進行應對。(此書不涉密,保密俠勿擾)

當時還是以二代及以前的微光夜視儀為主,會受到夜暗的影響。

能理解什麼叫「較大的影響」嗎?

解放軍早就明白,夜間作戰的關鍵現在是應對敵軍的夜視和照明器材

並且提出了一系列消極和積極的應對措施:

這都十幾年前的書了都知道,為啥現在還有人幻想敵方夜視裝備對己方作戰起不到什麼作用?

有人提出:

主坦、步戰、武直等載具夜視儀都被吃了是吧?

那你就來看看,有著充分主戰坦克、步戰車、武直載具夜視儀的美第1、2陸戰師是怎麼因為步兵頭戴夜視儀的缺乏而被迫在夜間轉入防禦的。

轉入防禦的後果就是,伊軍在當夜得以重整旗鼓,在次日(25日)清晨到正午組織4個裝甲/機械化旅向美第6陸戰團發起反撲。雖然這一反擊被美軍粉碎,但這更多的是由於伊軍自身低下的素質和落後的裝備導致的。倘若美軍在入夜時不停止進攻,伊軍根本不可能實現重組。

看看這個有充分載具夜視儀的美第3機步師指出什麼是提高全師戰鬥力的關鍵要素——為每個士兵配齊夜視儀!

看好,不是步兵戰鬥力,而是全師戰鬥力的提高。頭等重要。

這兩場戰爭都不是某些人說的治安戰,而是非常典型的正規戰。而在這兩場正規戰中,雙方技術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我想我不用多說了。

最後,為啥還會有步兵無用論者?按你們說的頭盔也別發了,防彈衣也別發了,95也別發了,步兵就徒手跟在坦克後面接管陣地唄。或者乾脆別設置步兵這個兵種就好了嘛。只能說真是太聰明了,聰明過了頭。

誰在進攻中負責衝擊敵第一梯隊防禦,為後續部隊打開突破口?——步兵。

誰在發展進攻中伴隨坦克,為裝甲兵突擊掃清障礙?——步兵。

誰在防禦中構建支撐點,建立基本防禦態勢?——步兵。

誰能深入到複雜地形中,消滅阻擋裝甲部隊前進的火力點?——步兵。

誰負責滲透和反滲透(特別是夜間),改善戰術戰役態勢?——步兵。

請問,倘若步兵夜戰能力低下,裝甲部隊能在夜間執行什麼攻防任務?軍隊能在夜間執行什麼戰役使命?

什麼都不行。裝甲部隊沒有能夠有效作戰的步兵配合,最高也就能組織分隊級奔襲戰鬥(因為在部隊層級上就實現諸兵種合成了),是不可能實現任何戰役或更高級別的目的的,在更高層級(部隊、兵團、軍團)上是沒有夜間有組織戰鬥能力的。而在面對一支有能力在夜間展開戰役主要戰鬥時節的軍隊(如美軍)時,其結局必然無比悲慘。

現代陸軍早就是一個諸兵種合同的統一體,是體系作戰,沒有一個短板是被容忍的,更不要提步兵這一基礎戰鬥兵種。既然步兵夜視裝置就是步兵夜間戰鬥力的主要保證而步兵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陸軍兵種——那麼,步兵夜視裝置就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認為「有載具夜視儀就夠了」、「裝甲車輛火力更強所以比步兵意義更大」和認為「現代戰爭不需要步兵」的見解沒什麼兩樣,本質都是要取消步兵,是舉著「體系作戰」的招牌行反體系作戰之實,這隻能證明其對現代戰爭認識水平極端低下。

提出這種論調的「軍迷」(包括本問題下的很大一部分答主),大概是剛剛到了從紅警2中體悟到了「犀牛坦克雖然不如天啟血厚,但是綜合輸出更高所以更好用」、且因自己的智慧而沾沾自喜的階段。遺憾的是,對現代戰場究竟是怎樣一個狀況這個問題,他們連基本的腦內構想都是錯的。

更遺憾的是,大部分「軍迷」也就停留在這個階段了,而更大部分的甚至連這個階段都到不了。


配了夜視儀也沒用!僵化的制度不改,配備再多新裝備也是渣渣。15年夏,我在河南某地某部參加xxxx,當時在山上住訓,大家都配發有夜視儀,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家都不會用,也不想用,更不想碰,視之如瘟神。

我問該部曾經在非洲參加過維和的老班長,咱為啥不用啊,曰:「領導說了,這高端設備,誰使用誰負責,有損毀,自行賠償!」一個設備價格上萬,大頭兵們誰能賠的起,所以就不用了,迎檢的時候擦擦就得了;我作為觀摩人員,斗膽試了試夜視儀,說實話國產夜視儀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成像清晰,輕便易帶。所以好多東西咱們都有,但是怕出事故,怕弄壞,怕迎檢出幺蛾子,所以都一律不用,在迎檢的時候擦拭乾凈,年度報告中彙報裝備有xxx,xxx,實現全軍數字化xxxx。所以在部隊,這個東西發不發揮作用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就行,呆著爛掉也無所謂;同理拔草博士存在也是這麼個道理,能不能發揮作用不重要,但是有的話單位彙報時就能寫,我單位博士x人,碩士x人,實現人才xxxx!

還有就是,現在一切的出發點都是迎檢不出差錯,人才高端裝備都容易用壞用出問題就行,一切以領導不丟烏紗帽為主,有些個領導啊,說白了就是八旗吃鐵杆莊稼的那波主,也就是他們是改革最大的阻力,沒有別的技能,怎麼能不拚死保住自己的鐵杆莊稼?

還有就是,現代戰爭大規模作戰是不需要夜視儀的,需要夜視儀的是特戰小分隊!有造夜視儀,造出來怕損壞擔責的錢,不如去把錢採購別的實用裝備


被邀請了好幾遍。。。今天沒時間。 我現在不在現役, 而且我參戰已經是12年前了,沒法用做現在參考。 大概說一下美軍05-06年情況。 其他的現役有興趣說也隨意。

美軍05-06年間已經開始配發頭盔攜帶的混合成像夜視儀,即微光和紅外綜合成像,由另外終端輸出的類型。 就避免了微光夜視儀遇到強光閃瞎狗眼,紅外夜視儀突然遇到晝夜溫差大就會不穩定的情況。 精度並不算很好,基本看遠處都是一坨,但是有熱成像會很亮。 另外一個好處是,遇到極大沙塵暴時候,夜視儀因為有熱成像,不會受到視線干擾。 於是就這鳥樣子了。

可以看出,夜視儀在晴朗陽光下並不會因為強光失效工作(會調節入光量)

伊拉克的沙塵暴和可見度。

配給數量大概當時我們連是按1:1人數配發,但並不發到個人手裡,平時收在庫房裡。 這玩意故障率實在不低。 考慮到損壞,故障等,可用比率基本在1:0.6-0.7. 全連出發概率很低,一般都是輪班。 出擊任務都是按排輪換,能保證出擊排全員配齊的樣子。

優點: 靠把自己埋沙子里隱蔽不好使了,夜戰有非常大區別優勢,為了配合夜視儀美軍配發了紅外線識別章、條,一看就知道敵我。 如果真遇到邱少雲那種抵近埋伏,剛進入陣地就會被發現。

缺點: 那時候電池是圓餅的,還分正反面,由於晝夜溫差大,導致應該10-12小時的效果,經常6小時就搞不定,經常抹黑換電池,還尼瑪摸不出正反面來。 日。 後來技術人員提問,我們第一時間要求改成方塊的。。。。至少抹黑能摸出正負極吧。 不知道現在改了沒。

此外使用這個會產生嚴重的tunnel vision. 視野變小且距離感變差,當時槍上還沒配發激光引導光瞄等,我們解決思路是增加了曳光彈數量以引導射擊。 落點的熱源作為判斷標準。 現在這個問題隨著一體化發展應該解決了。

但是這個東西對重機槍等重武器影響很小。 畢竟這玩意的射擊平時就是引導射擊。

其他想起來再說。


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總結起來可以寫個「單兵夜視設備無用論」了,算是「單兵裝備無用論」的精神續作←_←

想起越戰時有個戰例,一個班的北越士兵在深夜沿著小樹林潛行,突然領頭的倒了下去,他們都有作戰經驗,立即卧倒並滾到溝里去。大約15分鐘後,另一個北越士兵起來去撿死者的槍,結果又倒了下去。於是便傳出了米畜在越南使用了激光武器和制導槍彈的說法(摘自師姐)

這便是米畜狙擊手在越戰中經常採用一種被稱為「Silent Death」(寂靜射殺)的戰術,他們在夜間行動,事先埋伏在水稻田裡,使用Sionics消聲器和AN/PVS-2夜視瞄準具射擊200~300米距離上的目標,並發射初速小於330m/s的458溫切斯特亞音速步槍彈,給熱愛夜間出動的北越軍和越共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1969年,美國陸軍第25步兵師在越南的一個狙擊小組,這兩支XM21上都安裝了Sionics SS-1消聲器和AN/PVS-2夜視瞄準鏡(注意靶子上寫的「Vietnam hunting club」,充滿了美式戲謔)

溪生戰役中的一個米畜馬潤狙擊手小組,注意圖中出現的M16上都加裝了AN/PVS-2夜視瞄準鏡

AN/PVS-2的成像,儘管其作為第一代微光夜視儀成像清晰度較差,但對於幾乎沒有任何夜視裝備的北越軍而言這樣的差距是致命的

某些回答評論區里的「軍迷」朋友不知是出於對夜視儀的不了解還是對「美軍大量裝備的高科技玩具」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感,居然認為戴上夜視儀後無法開火無法駕駛,然而……

這不光開車打槍了,.50和60迫都能玩←_←看了一圈答案下來,發現國內所謂「軍迷」大多都有幾個特點: 一是不迷信所謂的「高精尖」設備,哪怕這些他們眼中「昂貴的玩具」早就經歷過了無數實戰考驗並且一直在發展換代; 其次是過於想當然,儘管他們張口閉口就是什麼「信息化」「超視距」「數據鏈」等新名詞,但他們意識里的現代戰爭還停留在二戰——或者說紅警式的二戰(攢一波大件然後平推)


@老僧不吃肉 你在新聞中看到的這個夜視儀,是GW89式夜視儀,是PLA裝備最多的單兵夜視器材,少量裝備於特種部隊和偵察兵。這款夜視儀,軍迷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外號——屌面人,為什麼是這個名字呢?

如圖,它是佩戴在臉上的,形狀又太污,故此稱呼。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佩戴方式個人覺得可能一方面是夜視儀本身太重,安裝在頭盔上頭重腳輕,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部隊裝備的頭盔上沒有安裝夜視儀的插口。

它使用時是這樣的:

http://weixin.qq.com/r/RXUYACTEiXn2rWBj9yBX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開啟這款夜視儀時,士兵是不能正常瞄準的:

圖中的士兵沒有槍掛激光指示器,可以說士兵無法在夜視儀下瞄準射擊。

這款夜視儀使用的是二代增強管,成像效果嘛:

89式夜視儀佩戴方式極為不便,成像效果一般,在實際裝備中和武器不能配套,導致不能使用夜視儀瞄準射擊,僅僅是上世紀80年代技術水平,只能說聊勝於無。但就是這樣一款夜視儀,作為PLA裝備最多的單兵夜視儀,在部隊中長期以來裝備的也是鳳毛麟角,可以說遠遠落後於先進國家。

不過,PLA新一代單兵裝備體系正在發展中,不知道等到新的單兵系統列裝後,在單兵夜視器材方面會有怎樣的改觀。


我覺得這個問題還需要有個關於設定的討論:解放軍有夜戰、近戰的優勢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解放軍偏愛夜戰、近戰的理由,其實是夜戰、近戰能夠極大的抵消敵人的火力、裝備優勢。

解放軍從建立之初,面臨的敵人都擁有武器裝備的優勢,在這種條件下,利用近戰、夜戰抵消對手的這一優勢順理成章:面對國民黨軍,既可以抵消其武器優勢,又能藉此瓦解其本就不高的戰鬥意志;面對同樣極其強調近戰的日軍時,短兵相接才能殺傷日軍,好過在日軍同樣強調的遠距離精確火力下被動挨打;而面對偽聯合國軍和李偽軍時,可以利用其根本沒有見過這種作戰方式,實現突然性,有效打擊對手。

而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兩山輪戰期間,解放軍已經擁有了裝備技術優勢。這個時候,除了一些捕俘戰鬥,解放軍已經甚少採取夜戰等形態了,更強調發揮我軍優勢火力,極度重視炮兵,為一線步兵配發大量自動火器、火箭筒。這個時候反而是越軍不得不更多的利用夜色反制我軍了。

現在,我軍強調夜戰、近戰,已經不再是打算真的依靠這些形態作戰了,更多的是強調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就像一度從軍事訓練中退出又復出的刺殺訓練一樣。

同時,解放軍模擬的現代戰爭條件下的不利條件是「複雜電磁條件」。畢竟現代的地球上火力強於解放軍的軍隊鳳毛麟角,但是解放軍的假想敵在虛擬空間中對解放軍仍有極大優勢。


軍迷兩大常見誤區,濫用編製表、迷信存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隨叫隨到的炮兵和航空兵支援。看來還是要糾正一點關於編製表的誤解,有資料還得會解讀啊。

以那個94年編製為例,其中69具PVS-7和6具TAS-5是夜視儀,33具PVS-4和3具PAS-7是夜視瞄,33個PAQ-4是激光點指示器。

PAQ-4是配合夜視儀使用的,夜視儀不和夜視瞄一起使用,會打架。所以之前Aaron的表格里裝備夜視瞄的人都沒有夜視儀。

夜視儀是用於觀察的,視野相對寬,應用多;夜視瞄視野很窄,不適合搜索,應用少。所以不能簡單地累加就得出130人裝備144具夜視設備,人均超過一具的結論,何況把激光指示器當夜視設備算進去真的很滑稽。

第二就是編製表不是庫存統計,而是理想的裝備配置情況,作為發放裝備的依據。實際中既可能缺編也可能超編,不可機械套用。

AN/PVS-14夜視儀:「很好的裝備,應該大量裝備。」在一些步兵部隊里是每人一具(同時配備AN/PVS-14和AN/PVS-7),而另一些部隊則是每班一具。參戰人員要求至少應該每個火力小組配備一具夜視鏡,如果能夠每人一具就更完美了。接收了M16A4配ACOG瞄準鏡的部隊要求能夠在ACOG前面裝上夜視鏡,使它們具有夜間射擊能力。有一些已經做過這樣的嘗試的部隊發現其表現很好,有一些部隊不能把AN/PVS-14安裝在M1913導軌上(不知道他們是使用了不同的型號,或是丟失的零件,或是缺乏訓練),他們用帶子把夜視鏡綁在步槍上,勉強能夠正常使用,當然如果真能安裝在上面會更好。

美陸軍參謀長斯庫梅克將軍認為,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重新將這幾個「戰略倉庫」中的各類貨色補充完整。由於人員、裝備和訓練不足,目前在美國本土上駐紮的地面作戰部隊經常被評定為處在「不適宜作戰」狀態。其中,從「悍馬」軍用吉普、無線電台、夜視儀到某些關鍵性的單兵武器,都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架勢。

馬蜂窩裡還是哪部紀錄片里,夜間行動也是手電筒夜視混編。(評論里有人說是地獄歸來人)

總而言之,資料是用來分析研究的,不是用來背誦的。

最後,我軍單兵夜視設備數量質量差距不小,畢竟號稱99%的三代管都是雷聲和ITT所產。好在武直、坦克、步戰上的大型夜視設備情況好上不少。

最後一點感慨:在99年大閱兵到09年大閱兵這段時期內,常見「解放軍近戰夜戰,讓美軍用不上高科技武器」與「美軍飛機武直,讓解放軍面都見不上就被炸飛」之爭,而今雙方論調居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歷史的進程真是奇妙,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亮劍》有這麼一個鏡頭 獨立團在訓練刺殺 營長和李雲龍說刺殺訓練導致好幾個人肋骨弄斷了,問能不能搞點護具。李雲龍說我要是有錢搞護具,不如人手一把機關槍突突突的多少爽,練什麼刺殺?

解放軍長期搞夜戰,近戰都是沒辦法的辦法,美軍為什麼不喜歡和你來夜戰近戰,人家火力裝備強悍,能飛機炸絕對不要炮擊 能炮擊絕對不刺殺。

現在關注的應該不是怎麼樣思考夜戰的優勢在哪裡,而是要大力發展武器水平,能白天把你炸死絕對不留到晚上。

很多人說晚上人家帶著夜視儀摸上來怎麼辦 我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力發展武器裝備,你有夜視儀,我們就要比你更多,跟先進 你看一百米,我就看三百米 你亮度一級我們就兩級


首先回應題目,PLA對美軍從來就沒有過夜戰優勢。

至於題目下面這一大堆為了解釋PLA為什麼不大規模裝備夜視儀器而費盡心思的答案,我想說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沒配套對戰鬥力提升不大,換句話說就是沒錢。

隨便找個戴夜視儀的圖來,你看看夜視儀那目鏡,再看看手上步槍那瞄具,就知道啟動頭戴式夜視儀的時候是沒法瞄準的。

在阿富汗的FBI HRT成員。

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夜視儀的體積,擺下來之後你怎麼瞄準?

而這個能發射IR的PEQ就是拿來在夜視狀態下輔助瞄準的,這麼一個玩意建議銷售價是1440刀,價格比槍本身還貴,而便宜的民用級別IR發射器裝槍上根本沒法用。換句話說,燒了夜視儀的錢你還得繼續燒個1000多刀才能用夜視儀來打仗。

至於夜視儀本身的價格,PVS14的美軍內部採購價是2000USD左右一個,近乎一把FN M4軍隊採購價的4倍,而這還是大規模生產+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才達到的低售價;反觀PLA軍工目前連二代管的夜視鏡都只有樣品,技術成熟度可想而知,要生產性能接近PVS-14的三代管夜視鏡,價格可以上天了。

來算算,PLA要普及夜視儀的話,步槍模塊化要花一筆錢(不然你IR發射器擺哪),夜視儀跟IR發射器要花一大筆錢,佩戴夜視儀的相關配套(頭盔)又要花一筆錢,訓練、耗損要燒的錢還漫漫長路呢。結論:不用夜視儀就是因為窮


短時間內提升夜戰能力的好辦法就是把機械瞄具換掉,例如前面近衛提到越戰美軍XM-21和狙擊用途M16的夜視瞄具,以及安裝非夜視紅點瞄具的山西卡賓:山西突擊步槍。這些小改裝對於提升夜戰能力非常有效。


題外話,我就算被人罵也要說,知乎軍版目前的氛圍就好像戰前跟戰時昭和日本一樣,自己沒有的東西非得貶低一番並編一個我們不用這東西的理由,自己有的/稍微成型的就得吹上天,這很不好。

挨打要立正


本來簡單答了一下,看了高票想說,我又要實名反對大部分高票了。還扯什麼亮劍,那是抗戰時期你能和幾十年後比嗎?普及刺殺防具有錯嗎?和買機關槍矛盾沒?日軍最早普及刺殺教範和防具,白刃戰能力遠遠強過中國軍隊。就連八路軍有條件的也在普及防具,用日本投降士兵當教官訓練刺殺,照樣大幅度提升了白刃戰水平。抗戰末期的八路軍精銳,單兵戰鬥力已經不弱與日本兵了,這不是很有效果嗎?刺殺訓練與防具建國後正規化起來,作為士兵五大技術達到高峰,一直搞到60年代,從來也沒有落伍過啊?難道60年代了,解放軍還用不起機關槍?你們怎麼不想想這是作戰形式的不同呢?希望軍事問題下不要老是抖機靈,人云亦云,總要從事實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好!

原答案如下

一方面是夜視器材缺乏長期沒有裝備,一方面人機功效不足已經裝備的並不好用,實戰意識不夠並沒有突出單兵夜視器材的作用。

這其實是國產輕武器普遍落後的體現,槍械設計不科學,附件缺乏。步兵射擊以機械瞄具為主,高級的射擊方式,戰術並沒有在基層普及,觀念陳舊。拿著95式步槍用的還是81的教條,能好用嗎;95步槍就是以機械瞄準為主的設計,加瞄準鏡人機功效能好嗎;燕尾槽還是皮軌,十幾年來閉目塞聽說燕尾槽好,現在還不是改成皮軌了?

很多人接受不了一個事實,我國能搞好航母和四代機,不代表我國能搞好輕武器和單兵夜視儀。軍隊觀念落後 研發割裂沒有自主性 廠家生產品控長期有問題 國家缺乏統一科學有前瞻性的標準。沒有人拿出實際需求來競標,也缺乏原理性的研究。

一個95出來快20年不改進,能不落後嗎?為了出國比賽搞了95-1,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槍械繫統和彈藥系統互相摔鍋,彈藥系統,軍隊警察系統和研發系統互相指責,輕武器領域的評價標準到底怎麼制訂?評價標準如何才能科學,有效的評價,進行合理的競標?

單兵夜視器材與單兵裝具 防具的發展,被割裂為很多小塊,全軍的發展路線呢?研製廠家數量眾多實力偏弱,質量體系標準奇多,互相不統一。軍隊採購也是互相不銜接,統一科學的標準在哪裡?以實戰為標準還是以考核為標準?

新軍改催生新一代的輕武器系統,那麼彈藥系統會不會拖後腿?治槍先治彈!

新一代輕武器系統會引入高速榴彈 可編程武器概念 信息化士兵系統。從81有托轉到小口徑無托趕時髦,現在又想改回有托,那槍管長度和全槍長度矛盾怎麼破?

又想研發新口徑 新彈藥,那麼到底是通用彈還是專用彈?

那麼配套的單兵裝具水平如何?人機功效怎樣?快拆是否應該普及?

單兵夜視 通訊器材的軟結合怎樣?各種通訊鏈路能否動中通?

這些都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但凡一個軍迷都要了解一個常識。軍隊的現代化體現在方方面面,絕不僅僅是飛機大炮而已。普及先進瞄具 防具 消音器的部隊,在戰術選擇和戰術能力上遠強於普通部隊。信息化程度更高,戰士支援聯合作戰的能力更強。只想著飛機大炮,把普通士兵當做消耗品的思維是永遠行不通的,從來都行不通!

新軍改要建立一支強大的信息化的軍隊,這隻軍隊的步兵必須是高度信息化的步兵戰士。而很多答主還在說夜視儀沒有用?你們想像中的先進軍隊可能也就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的水平吧!

或者是紅警……


好像說的沒有夜視儀的時候我們就有優勢一樣的

那只是對方的優勢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下更小了而已

其實就算是放到現在,火力優勢有夜視儀的軍隊和火力劣勢沒有夜視儀的軍隊,劣勢軍隊白天打還是劣勢更大,只是相對來說比以前更大了。

實際上夜視儀的作用現在根本不是想著一個兵上去突突了,更廣泛的裝備夜視儀的好處,現在大概變成了燈火管制下後勤補給車隊在夜間的運輸了,有夜視儀可以更好的在危險路段避免碰撞。

如果有戰場控制權的話,夜視儀對於一些人數較少的物資點的防滲透也有一定作用。

但夜視儀用於主戰的情況下,要麼是城市戰要麼是特種戰,野戰的話實在是很少了

就連海灣戰爭,夜視儀突突牛逼也是載具突突,單兵夜視儀基本上就是個燈火管制下當手電筒趕路用而已。

所以別管什麼單兵夜視儀了,先把大型裝備上的熱成像搞得好一點,這才好

一台大型裝備上有更好的熱成像,能頂的上幾個步兵排。


Update:吐槽可以看這裡關於「夜視儀」無用論的思考

夜視儀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夜視儀是萬萬不能的

朝鮮戰爭中IR sniperscope M3美國總共生產了2100支,這種紅外夜視儀笨重,全套系統重28磅;有效探測距離只有135碼。M3在朝鮮戰場夜戰中主要是發射曳光彈給機槍指示目標。由於大多數飛機無法在夜間執行作戰任務,夜間使用曳光彈為炮兵指示目標幾乎是送命(參看橡膠林的回憶,作者使用曳光彈引導炮火需要跑到遠離大部隊的位置)夜視手段只有照明彈。所以此時美軍火力優勢減弱志願軍才有機會與敵人近戰。


美陸軍在1994年規定步兵連(130人左右)編製有如下夜視器材:

a. 69 AN/PVS-7B Night Vision Goggles

b. 33 AN/PVS-4 Night Vision Sight

c. 33 AN/PAQ-4 Aiming Light

d. 6 AN/TAS-5 Dragon Night Sight

e. 3 AN/PAS-7 Thermal Viewer

下圖可以看出除了機槍副射手和迫擊炮班彈藥手之外,完全可以保證每一個人都有夜視儀或者夜視鏡。這是美軍1996年的狀態。

下圖是15年IBCT步兵連編製的夜視/觀測器材

聽說有人叫這個「沒有廣泛配發」?中國軍用夜視微光技術薄弱。不是很多人臆想的「有錢,只是不願意買」。95式配套有白光(仿SB)和微光夜視鏡,然而槍鏡是1比10比例配發,並不是一槍一鏡。現在優秀的鏡子都非常堅固耐用不怕臟和外力衝擊。所以有人說鏡子精密怕弄壞放倉庫,這是在暗示你這玩應兒質量不行么?

步兵在低可視度條件下的行動不僅僅是發一個微光夜視儀,還需要激光指示器,槍用夜視鏡(包括但不限於白晝兩用,微光,紅外,帶NV模式反射鏡),熱成像瞄具,敵我識別等器材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果。雖然質量數量有限,但是解放軍已經裝備夜視儀,偵察特戰也裝備了手持式的晝夜觀察設備。

戰爭中如果一方裝備有完善的夜視裝備進行防禦,另一方想要利用月夜進攻再也不可能出現了。班組操作的夜視設備在前沿數千米外就已經發現敵人行動,接近到400米班長火力組長已經用激游標定了各自目標。如果雙方都裝備同等夜視器材,發生夜戰的可能性就像四代機狗斗,雙方傾向於不發生夜戰。夜戰難度大,實施有風險。現地偵查,規划進攻路線,標記物是實施夜戰的重要步驟,特別是在沒有夜視器材下。

下文的原作者寫於2016年

我國夜視技術企業的若干情況

世界主要像增強管生產商,美國那邊,一個ITT,一個收購了立頓的L3,歐洲那邊,法國PHOTINOS,荷蘭DEP(現在合併了)。而國內微光夜視第一企業則是北方夜視集團,國內唯一一條像增強管生產線就是這家的。這家集團公司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於2010年在211所(兵器工業昆明物理所)、雲光公司(298廠)等老牌夜視技術研發單位的基礎上重組而成的,總部就在211所(就在昆明,雖然名字叫北方……)。幾年前從荷蘭DEP引進超二代管生產線,據稱已經能批量生產,只是還沒有實際型號的照片證實,之前說我國超二代從六七年前開始研發就是指這件事。

而雲光廠是我國最老牌的光學、夜視器材生產廠家,歷史可以追述到1936年,有製造中國歷史上第一台望遠鏡之類的榮譽,我國第一條像增強管生產線就是雲光1982年從荷蘭DEP(又是DEP)引進的,北方夜視之前的龍頭老大。不過進入新世紀後貌似折騰的夠嗆,兩千年的時候改製成國有獨資公司,然後沒幾年又分家破產重組,現在叫雲南北方光電儀器有限公司,是北方夜視的合資子公司,希望技術能力沒被折騰掉。

然後把範圍擴大到所有夜視和光學器材的話,我國國有院所的話還有613所(中航洛陽光電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717所(中船重工名下,又叫華中光電所)、中電11所(又叫華北光電所)等單位,從名字和從屬關係就可以看出,我國搞紅外/微光夜視技術的院所不少,但都很分散,有中航的,中船的,中電的,還有中科院的,一家一小塊承包地,各家產品是有,但要集中資源搞有難度的技術攻關,那就呵呵了。

而企業方面,在材料方面,有雲南鍺業、北方馳宏(也是北方夜視下屬的合資子公司)等企業,成品製造有高德、大立、颯特、艾睿、航天長峰等不同背景資質的公司,但大多集中在紅外方面。

總的來說,現在超二代的生產線是有,按北方夜視自己的說法也已經投入量產,三代管在實驗室也已經達到美國普通三代的水準(但也只是在實驗室),但縱觀整個夜視技術領域,公司和院所都很多,但力量過於分散,且偏向於紅外方面,微光方面的唯一的核心企業又大而不強,內部關係又過於複雜,希望能借這次改革的東風好好理一理這些利益關係,把重點放到技術研究上去。


中國從來沒有過近戰優勢,夜戰優勢。

只不過當時白天作戰我們的劣勢實在太大了,萬不得已不得不在夜晚作戰,在敵人沒有飛機沒有坦克沒有大炮的時候,進攻!

值得驕傲的是今天,恐怕是我們的敵人不得不選擇在夜間來進攻我們了


朝鮮戰爭志願軍打夜戰的主要原因是美軍的飛機沒有夜視能力,而不是步兵。


現在?

二戰期間德軍就有ZG-1229型「吸血鬼」主動紅外夜視儀,然而對戰爭沒什麼效果。被美軍繳獲後山寨了,拿到朝鮮去玩,越戰也用過。

問題是它怎麼跑到志願軍手裡了?

再說對付夜戰打個照明彈不就行了,又便宜又方便,一發照很久,可以把陣地照的跟白天一樣。

我軍繳獲後,學習發揚美利堅山寨大法,造出85加農炮的紅外瞄準鏡。

越戰中,美軍仍使用主動紅外夜視儀,中國就支援越南觀紅望遠鏡。

主動紅外顧名思義是要發射紅外線的,自己就是個光源。只要開夜視儀,用這個觀紅望遠鏡一看就是一紅點,比白天還醒目,看準了用迫擊炮炸就可以了。

你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可以偷雞摸狗了?

其實等於自帶標記。直到後來微光、被動紅外技術應用,觀紅望遠鏡才淘汰。你以為一兩件新武器就能左右戰場?其實那只是技術對抗的冰山一角。


@蘇生

昨天講了幾句拆遷的東西,禁言一天。

多出來的很多東西我也懶得看了。

有個詞叫刻舟求劍,拿幾十年前的既往經驗無視科技和經濟發展,也是好笑。

彎道超車是100%模仿?怕不是失了智。不想想彎道要怎麼做?

首先必須承認如下前提:

1.未來中國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大規模戰爭;亦即我軍對【普遍列裝】【單兵夜視裝備】的【需要】在很久以後;我國立國之本是:真理、完善的國防體系。後者除了先進的主戰平台,還有核力量全球投射、完善的全球偵查/通訊體系等等,哪個不比單兵夜視儀強。

2.我軍當前【已有】夜視裝備,雖然沒有普遍列裝,雖然有些落後,但不是沒有。有些人連不普遍列裝單兵夜視儀就是草菅人命的說法都出來了,呵呵;

3.我軍除去【單兵】夜視儀,有大量【載具】夜視儀,如坦克、武直、步戰、無人機、火箭筒等平台;且在陸軍操典里,裝甲兵有夜訓要求而普通步兵較少,表明我軍地面夜戰主要力量是裝甲兵;

4.我軍的【發展方向】並非美帝以強凌弱的治安戰,而是大國交戰的大規模戰爭。我軍始終瞄準美軍作為戰鬥對手,而非【100%完全模仿】。在此類戰爭中地面最主要戰爭平台始終是坦克,否則就不會有輕坦上高原,下雨林。

5.未來戰爭趨勢除了電磁至上,還有步兵完全機械化,甚至快反空中化。很多人認知里坦克和步兵是完全隔離的,那步戰車是什麼?未來真有戰事,多年之後大幅提高步戰和主坦比例不比你現在刻舟求劍覺得永遠都是步兵步兵現實?還有無人載具普及、步兵空中化、單兵外骨骼體系,彎道超車,不超向這些,在沒有強烈需要的時候亦步亦趨,腦子真是瓦特了。

噴子一般都自我腦補一個狹小的戰場,卻不知道我國未來戰略方向,可能對手和戰場,各軍種各裝備需求、所需投入、具備資源、所需時間,以及優先度。然後在裝逼的強烈情懷下憤然覺得我比總裝更聰明。

我就呵呵。

昨天剛看到一個問題,15年前軍迷能想像到今天嗎

嗯,最多想到現代級航母殺手,奢望一下我國自有三代機,能趕上美國八九十年代水平。

然而一個事實是:新世代主坦、戰鬥機、核潛艇都是在當時同一時期開始研發的。

是啊, 彎道超車研究這些有什麼用?

不上單兵夜視儀就是草菅人命!

Quora:How common are night vision goggles in the US military today?

回答一:NVGs are a property book item for a unit. The propert book is set based on the units mission, which also determines the units personnel strength as dictated by HQDA. Every unit has NVGs. Its just a matter of how many sets they are authorized on their property book. Some units have a 1-1 ratio because everyone may need them. Other units dont, and may only have a few based on mission need.

Also, this number greatly changes when a unit deploys. Then it jumps to a 1-1 on most deployments because just about anyone may need them. Think base defense is things really go south, which has happened on more than one occasion in The Stan.

They are also a sensitive item, serialized and accounted for by serial number. So if you ever get a pair, dont ever lose them or think about stealing them.

回答二:In the Marine Corps NVG』s are common. It really depends on your MOS, unit and the mission of the command your are in. Obviously if you are at a HQ Command back in the rear there would be no reason for this to be issued to you.

If mission requirements dictate that night time training, ops or raids will occur then you will have them to support your mission. Will everyone get a NV scope on their rifle? No.

They may seem cool but are hard to use especially if you are a ground pounder going door to door or are a driver of a HUMVEE or 5 Ton personnel truck. From what I remember the depth of field throws everything off and it takes some getting used to. You also have to worry about lights that will blind you while using them. Their are definite Pro』s and Cons to this issue.

美軍一個作戰單元沒有相關作戰任務也是不發的——【按需配發】

先問是不是

其次,中美交戰,絕然不是治安戰。大規模交戰不靠鋼鐵洪流靠單兵,真是何不食肉糜。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顯現各人的邏輯思維。

1.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

美國治安戰多用夜視儀,那為什麼美國在中東搞治安戰啊?美國人在中東通過虛假的借口憑藉武力悍然干涉他國內政,並且手段粗暴,自然人民斬木為兵。何況很多時候美國是玩火自焚,自己為了渾水摸魚便養虎為患。

中共在國際外交上非常成熟理智,近年來更是一副帶頭大哥的做派,佔領維持完全可以交給盟軍完成。這些盟軍完全可以來自有相近文化的相同地域,憑藉中國雄厚的經濟能力和基建建設,脫貧致富不是夢。

在前提上,中國陷入治安戰泥淖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2.未來戰爭的制高點是制電磁權。

60年代,中蘇交惡,我國制定的三線戰略是蘇聯百萬鋼鐵洪流從北方平原一瀉千里,最後受阻於山區。地面的主戰平台起碼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是坦克,坦克,坦克;地面戰的最主要火力投送手段起碼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是大炮、大炮、大炮,沒有說國家決策擔心的是56半不如AK好,武裝帶沒蘇聯鋥光瓦亮。

當前大國決戰,全方位偵察和火力體系下,手持單兵定位偵查儀器的步兵不過是一顆小小螺絲釘。我國自立的底氣,從來不是什麼【單兵】夜視儀,而是真理、先進主戰平台、完整國防體系。

其實都不消說未來,當前大國戰爭體系下,步兵就只是地面佔領和維持的基本存在,而非火力投送。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明白,就出來嘴來嘴去,那叫找罵。

我國陸軍操典中,夜戰主力是裝甲兵。僅以此句送給那些啥也不知道但特別沉迷裝逼無法自拔的仁人志士們。

主坦、輕坦、步戰、武直,哪個夜視儀不比單兵強。機械化+信息化的鋼鐵洪流才是戰場最主要的突進力量,火炮/火箭炮才是戰場最主要的火力投送力量,空軍才是戰場最重要的控制力量,步兵相比都不重要,遑論單兵夜視儀。

3.邏輯誤區。

很多噴子,明明我的說法是【當前】【無需】【大規模列裝】【單兵】夜視儀,因為映射紊亂,自動腦補成不重視夜戰和夜戰失能。明明我的說法是步兵當前火力投送很弱,地面功能在大規模作戰中以佔領和維持為主,自動腦補成步兵無用要全布裁撤。明明我的說法是【偶爾】的夜戰可以用重武器和坦克,自動腦補成【步兵】【全部】戰鬥都靠坦克。

無語。

嗯,打仗就是一輛坦克幾個單兵的事情。

思考越是簡單,就越容易膨脹。

@羅傑楊

一定要給單兵配發夜視儀是吧?未來作戰,什麼場景才要夜視儀?野戰?巷戰?

都什麼時代了,還要靠肉眼去偵測戰場信息?????

嗯,這羅某人還在胡攪蠻纏。

我軍本身有夜視儀,只是沒有大規模列裝

羅某人自己都打臉說給有夜襲需要的部隊再配發,嗯,你羅某人也知道要根據需要配發。

胡攪蠻纏半天,無視非單兵夜視裝備,強行必須所有步兵配齊單兵夜視儀。

我就發現:沒邏輯的人最喜歡當鍵盤政治局。

決策信息都不掌握就出來嘴?

羅某人這麼喜歡打自己臉嗎?自己都說了:夜視儀和相控陣搶材料,那麼夜視儀和相控陣哪個重要?

這麼喜歡打臉還能一本正經挺住繼續嘴,也是6.


【單兵】夜視儀這個問題要害就兩點:一、現在是否亟需;二、未來是否重要。此外就是決策信息是否掌握充分。

總有人說美軍既往治安戰用夜視儀?

那我就再說一遍:今年是2017年,未來中國發生較大規模地面衝突,又是哪一年?那時候差這一個單兵夜視儀?

總有鍵盤政治局堅持:我比總裝更聰明。


嗯,評論有個叫Zhou的私信我,自稱是「軍隊採購商」,說他是關公,我是關公門前耍大刀。我明說了坦克火箭筒有夜視儀,漢字看不進去,還說沒有夜視儀是罔顧人命。這就算了,我說他一螺絲釘,是知道「我軍各軍種各裝備需求量、研發投入、列裝投入、列裝需時,我軍未來戰略方針、發展方向、應對需求,知道我軍根據以上情況安排的列裝優先度。以上種種,你這關公知道哪樣?」,刪回復跑了。

就算你很膨脹,考慮某個問題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自己不會動腦子想想。

電磁攻防、全球火力兵力投送、陸海空主戰裝備,哪個不比你單兵夜視儀重要?

我國陸軍操典中,陸軍夜戰的主力是?

順手掛個人, @天日昭昭

這人之前被我掛過,怕不是美分。

人海這種低級的噴點就不說了,夜戰和美軍十倍二十倍的傷亡。

呵呵,中朝聯軍戰損小於聯合國軍,而某些特級、一級戰鬥英雄,其人其部隊倒是對美軍造成了幾十倍的殺傷。

我還記得《鐵在燒》紀錄片里,志願軍老兵提到美軍,伸出手指,不屑地搖了搖頭。鐵原阻擊戰,志願軍六個士兵阻擊美軍一個連,美軍怕死最後沒有攻克。

人家沒文化的工農兵面對美軍傲然挺立,卻總有奴顏婢膝的人,呵呵。

我國夜視儀的技術和生產落後美國,這是許多答案都陳述完整的事實。

作為非專業人士和決策者,我的理解是:

現代戰爭是體系戰爭,今年是2017年,而中國發生較大規模地面戰鬥更是不知道哪一年

將來的體系戰爭又是什麼樣的一種形式?

起碼就目前而言,步兵面對面的交戰已經在遠程火力、無人飛機和各種偵查體系的衝擊下逐漸消亡了。

這還是制空決勝的現役世代,而在未來電磁決勝的世代下,別說人力了,裝備失去了制電磁權都是廢鐵,遑論小小的夜視儀。

這種基本的道理還要鍵盤政治局去教軍隊裝備部門?

此外,是夜視儀難還是高解析度衛星難?

是夜視儀製造周期長還是大型戰艦製造周期長?

在大國決戰的總體戰里,一個小小的單兵具裝,又算什麼?

就好像圓珠筆芯,沒有的時候一直噴。真造出來了,又怎麼樣了?是比艦載機和宇航器特種鋼難還是怎麼滴了?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