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和五經的對應關係是什麼?

金庸先生在《射鵰》第三十九回里如此寫道:」兩人行到前面市鎮,郭靖取出銀兩,替丘處機買了一匹坐騎。兩騎並轡西去,不一日來到華山腳下。那華山在五嶽中稱為西嶽,古人以五嶽比喻五經,說華山如同春秋,主威嚴肅殺,天下名山之中,最是奇險無比。「

那麼五嶽和五經的對應和解釋分別是什麼?這個說法出自何典?


五常與五經的直接對應關係很早就有了。

《漢書·藝文志》: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

《白虎通》卷八「五經」:

  經所以有五何?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樂》仁、《書》義、《禮》禮、《易》智、《詩》信也。人情有五性,懷五常,不能自成,是以聖人像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

  《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禮。解》曰:「溫柔寬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詞比事,《春秋》教也。」

二書同成於班固之手,說法卻有所不同。

後樂經不存,只剩五經,又有了其他配法。

《五行大義》卷十四 論雜配 「論配五常」

其於五經,則仁以配易,其位東方。禮以配火,其位南方。義以配傳,其位西方。智以配詩,其位北方。信以配尚書,其位中央。易配東方仁者:易是創制之書,包括萬有,有變易之義。東方,四時之始,仁化能生,易故就新,又帝出震,始作八卦,故以配仁。禮配南方者,禮能齊上下之法,別貴賤之差,君臣父子莫不以禮節之。如火能成就五味,明照萬物,故以南方配禮。傳配西方義者:春秋是魯史,褒貶得失,是時王道既衰,諸侯力爭,戰伐之事,靡不書之,合義者褒,失德者貶,如金以義斷,裁製萬物,故以配義。詩配北方智者:詩言其志,以為風刺,有陰微之辭,和潤人情,動鬼神,感天地,以善惡之事,吟詠於聲樂,使聞者有益於行,作者無咎於身,如水潛流,無所不潤,故以智配。 尚書配中央信者:此是上古之書,傳述帝王之言,信誓之事,靡不存焉,可宗尚故,如土有信,以時生物,四時所宗,故以信配。經即常也。亦云:由也。亦云:法也。述經由事,故云:由也。理可法則,故云:法也。常為訓典,故即常也。然經體即為常法,其當體各備五常,事有所專,但以一方為主,未論文義,故不備說,五常之行,由經而明,故以配釋。

據此說法,則是

易——東嶽泰山

禮——南嶽衡山

春秋——西嶽華山

詩——北嶽恆山

尚書——中嶽嵩山

請教:以五嶽比五經的詳細解釋

親王你應該搜一下的嘛


這種對應關係很混亂,未有定論,可以等同於扯淡。

Phil Libra 所引《五行大義》,給出了一種說法。但考察《五行大義》所本,以及同時代的其他說法,卻多有矛盾和混亂處。

《五行大義》是公元594年,蕭吉獻給隋朝皇帝的書。蕭吉是養生家,本傳見於《北史·藝術》、《隋書·藝術》,傳稱其祖父為梁武帝蕭衍之兄。

隋朝有個天台智者大師,說過《金光明經文句》,曰:「五戒者天地之大忌。上對五星下配五嶽中成五藏。……又對五經。不殺對尚書。不盜對春秋。不淫對禮。不妄語對詩。不飲酒對易。」

可見,隋朝此說已經流行。魏晉是玄學的繁盛期,南北朝是佛教發展的繁盛期,恐怕這種對應在魏晉南北朝已肇端,絕不可能是一個養生家自己的發明。

不過,《金光明經文句》中,並沒有給出五戒具體和五嶽的一一對應關係。這點很奇怪。——如果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合理的情形下,應當提及,既然沒有提及,說明一旦對應,可能互相之間的關係就混亂了。《金光明經文句》中提及的是:

「不殺對仁。不盜對義。不淫對禮。不飲酒對智。不妄語對信。又對五經。不殺對尚書。不盜對春秋。不淫對禮。不妄語對詩。不飲酒對易。」

而《五行大義》曰:

「則仁以配易,其位東方。禮以配火,其位南方。義以配傳,其位西方。智以配詩,其位北方。信以配尚書,其位中央。」

一個是仁配周易,一個是仁配尚書,同是隋朝,已經出現了矛盾。誰對誰錯呢?不知道,只好再往前找。

《正統道藏》收錄了一部《太上老君戒經》104-正統道藏洞神部戒律類。稱此經:「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期(按:期字應為朝之誤。)。假託老君為關令尹喜講授。一卷。「

這部書大約成書在南北朝,比智者、蕭吉二位都早一些,我們來看看。

《太上老君戒經》曰:

」第一戒殺,第二戒盜,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酒。是為五戒。……

老君曰:五戒者,…… 在地為五嶽,東曰太山,南曰衡山,西曰華山,北曰怛(恆)山,中央曰嵩高山也。……在人為五藏,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也。

……

故殺戒者,束方也,受生之氣,尚於長養,而人犯殺,則肝受其害。

盜戒者,北方也,太陰之精,主於閉藏,而人為盜,則腎受其殃。

淫戒者,西方也,少陰之質,男女貞固,而人好淫,則肺受其沴。

酒戒者,南方火也,太陽之氣,物以之成,而人好酒,則心受其毒。

妄語戒者,中央土德信,而人妄語,則脾受其辱。「

考其對應關係,則為:

不殺:泰山:肝

不盜:恆山:腎

不淫:華山:肺

不妄語:嵩山:脾

不飲酒:衡山:心

但是,其中並沒有和五經的對應。

考慮到蕭吉為養生家,生於南北朝的末期,《太上老君戒經》應該是蕭吉的時代相當流行的一部書,《五行大義》的說法,以及智者大師的說法,很可能都受了《太上老君戒經》的啟發。

而智者大師出於謹慎,大概沒能釐清五嶽、五戒到底怎樣對應才合適,故只說五嶽、五經、五臟、五戒之間可以對應,但沒給出一個詳細的對應法則。也算是」多聞闕疑,慎言其餘「。而蕭吉,魯莽地給出一種對應法則,卻和同時代的他說相扞格。智者和蕭吉,相差當超不過20歲,可見在同一個時代,就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考之前代,亦無定論。它不像五行、五方、五臟這種對應,已經得到公認和共識。

綜上,五經、五嶽、五戒的對應,可以等同於戲論。


簡單劃個五行,對上東南西北中就可以了。

詩 書 禮 易 春秋

水 木 土 火 金

東 南 西 北 中

木 火 金 水 土

然後就是連線

詩經屬水是北嶽

尚書屬木是東嶽

禮屬中央土居中嶽

易經屬火為南嶽

春秋屬金是西嶽

以上,我真心記不住東南西北中五嶽分別是什麼山

為什麼這麼劃分呢?

那就是我個人認為的他們的五行屬性啊!


推薦閱讀:

淺談金庸之倚天時代江湖格局的形成(上)
郭靖黃蓉: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你|讀金庸
金庸小說里的印章:《俠客行》
若袁承志回到中原,聯合天地會、韋小寶、神尼、能否殺掉康熙?推翻清朝?
金庸對於男性角色的塑造是否強於女性角色?

TAG:武俠 | 武俠小說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