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酷的十個工作室,讓你工作動力十足

每次看到別人家的辦公室,都想告訴boss,思想不積極,多半是辦公室有問題。坐在設計為零,交流為零的格子間里,開啟吃外賣,蒙頭苦幹的工作日,當然不能有動力。

今天,取暖App用戶Korori要來分享全球最酷的十個辦公室,給我一個這樣的辦公室,我保證天天成為公司的第一生產力!

1.Airbnb:旅途和目標

Location: 舊金山

對於Airbnb舊金山辦公室的員工來說,比起長途跋涉,他們對打扮會議室和咖啡角更有慾望。當公司搬入了現在的辦公地址之後,每個房間都被裝飾得與Airbnb列表裡的那些漂亮房間一樣。

設計學院派的共鳴

極簡主義紅極一時,但Airbnb卻對它不怎麼感冒。公司的兩位創始人都是設計學院出身,工作時間長得可怕,就差沒住在辦公室,他們要求辦公室一定要像自己家一樣舒適與激發創意。所以在Airbnb的舊金山辦公室,能把空間變美的東西一樣也不能少,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細節美感。

最棒的會話空間

隨著製作的Airbnb的不斷成長, 它已經覆蓋全球34000個城市,擴張仍在繼續,各個團隊寶寶們任重而道遠,要想激發創意還是要思想碰撞,於是許多的小型會議與私人談話空間就這麼誕生了,雖然都是開放式空間,但交錯的設計讓隔音效果max哦。

2.Ekimetrics:經典與現代混搭

Location: 巴黎

Ekimetrics,一家市場與數據諮詢公司。見過可以滑滑梯的辦公室嗎?這個就是了,然而這麼玩味的辦公室,居然坐落在巴黎最具復古氣質的巴黎香榭麗大街。

異想天開的分割裝置

Ekimetrics通過用充滿結構美感的「木塊」設計來將1000平米的開放式空間分割成了:畫廊,巴士餐廳,工作區等幾個部分,更有趣的是,這個木塊上面收納了24個木箱凳子,開會人多的時候可以拿下來坐,平時工作就可以用來儲物。

員工平時工作煩了,可以在畫廊的黑板上塗塗畫畫,也可以順著木塊的樓梯爬到木塊頂,再順著滑梯滑下來,多滑幾次,不順的心情也就順了。

就是要反差萌!

因為老房子算得上是「文物」,於是Ekimetrics在內部再造了一層現代感木結構,加上工業吊燈,辦公室忽然就從不搭調的老古董變成了反差萌。再用木頭模板做出餐車的形狀,用來隔出廚房,全木裝修保護歷史痕迹又自成一派,簡直是低成本高逼格的典範。

3.Kickstarter: 被放鬆激活的創造力

Location: 布魯克林

就在幾年前,Kickstarter這所眾所周知的眾籌網站買下曼哈頓的下東區的一幢前鉛筆廠,建立起一幢三層樓的創(度)業(假)空(聖)間(地)。總的來說,Kickstarter的辦公室進來了你可能會想住在這。

激活靈感的設施

辦公室的地下一層有餐吧、員工休息室和遊戲機,一層有圖書館,可以放映電影的劇場和藝術展廳。激發創意與靈感的方式一應俱全。辦公區域的玻璃牆,讓員工隨時都可以接受光合坐用。

養眼景觀

而辦公室二層有一些小型辦公室,以及一個有植物,陽關和躺椅的天台花園…娛樂設施都在公司里了,這個公司的員工休息日應該會覺得很無聊吧?

4.iHeartMedia:歡迎來到未來

Location: 紐約

傳媒是iHeartMedia涉及的主要業務,為了體現自己的科技性,公司主張運用新穎的裝飾材料大膽創新,於是他們給辦公室定製了一個900米長的LED等隧道,可以感應員工的行走動態,不能更高大上。

原始美感

為了製造未來感,iHeartMedia選擇了開放式的工作環境,在這一個三層的辦公室中,採用了敞開式的玻璃門,和延伸感的設計。沒有大理石地板和任何花哨的裝飾,辦公用品儘可能地精簡由高科技物件代替,比起繁複的還會是哪個游輪,這個辦公室的內部更像一艘宇宙戰艦。

溫順且大膽

雖然辦公室的工作區以開放式為主,但在工作區之間還穿插著封閉的小型會議間,方便小型的私人談話。不僅如此,,不同於工作區的「性冷淡白」,iHeartMedia還特意配備了以藍色和紅色為基調的餐吧與展廳,大膽的色差使得員工變得更加有活力,在這上班簡直是滿滿的高級感。

5.SoundCloud: 簡單而寧靜

Location: 柏林

音樂交流平台SoundCloud的新總部由一幢啤酒廠改建而成,搬家前大boss就想好一定要把它打造成一個能激發創造力的空間。混凝土地板和裸露的天花板外加極簡原木,高級工業感誕生。大樓的每個角落讓員工能滿足各種需求。

生態氛圍

因為照顧到環保意識,桌椅柜子都用生態友好的木纖維製成,連沙發墊也是用來自椰子等的可持續纖維做的。辦公室里還有一個室內花園就在這裡,一個靈活的休息區允許閑逛或會議。

釋放心靈

從開放式工作空間、咖啡—會面—接待區,到16個不同主題的房間,新總部大樓的每個角落都在激活著員工的創意與交流。無論是共同探討還是獨自思考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空間,連忙碌都變得有些愜意。

6.Harry』s:溫馨且靈活

Location:紐約

作為讓吉列倍感壓力的剃鬚刀品牌,Harry』s的發展速度一直在保持增長,為適應人員增長,並鼓勵團隊合作,辦公室的主旨是:溫馨且富有靈活性。

坐下是一種風格

在Harry』s的辦公室,充斥著華麗完美的椅子,從經典的Eames玻璃鋼椅子到符合人體工程學的SAYL椅子都能在這裡找到,因為他們堅持選擇既實用又溫馨的傢具,來使辦公環境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使得團隊合作更加和諧。

靈活自主

此外他們還和建築師赫爾曼·米勒合作,打造了可以自主調節的書桌,當書桌全部移高時,工作台就會合併成一個會議桌,馬上開始會議,調低就能坐下辦公,此外,對於想要減肥的妹子來說這簡直是一大福音啊,因為這意味著,吃完飯以後可以站著工作!

7.Salt Co-Working: 合拼辦公

Location: 俄羅斯葉卡捷琳堡

co-working Space指的是聯合辦公,也稱共同工作空間。一群來自不同公司、工作室的人,共用一個空間辦公。他們各自分租一兩張辦公桌,再共用會議室、會客室等公共空間。

這種形式受到三兩人組成的微型企業的歡迎。因此Salt Co-Working打造出了一幢閣樓式建築,寬闊的公共區域有舒適的豆袋椅與木質地板與舒適的燈光,當有人想要會議的時候可以拉上公共區域的窗帘表示正在使用。

家的一部分

這樣的辦公室更像一個合租家庭,它有一個休閑區,一個設備齊全的廚房,一個衣帽間,甚至淋浴。在這裡做事居然有點自由職業的調調。

私人空間

Salt Co-Working甚至了許多迷你辦公室,各自工作互不干擾,絕對安靜。

8.Warner Music UK:品牌的微妙藝術

Location: 倫敦

隨著租約到期,華納的六幢建築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於是新的「HQ 音樂之家 」,就這麼誕生了。 裸露的撞牆上印著飛艇的3D化作,迴旋樓梯…與傳統的辦公室設計相差很多,為員工和音樂人提供了高品質的室內環境

搖滾氛圍

辦公室的一些區域,搖滾范十足,黑色的木地板,黑色的窗框,和黑色的皮革椅子,獎賞復古的愛迪生燈泡與老牌麥克風,做音樂就是要這麼酷。

放鬆的交流空間

在大樓的中庭區設有酒吧,不僅成為了員工交流的樞紐,更讓員工與 WM 的高管互動成為了可能。中庭的所有的傢具 ,除了固定的吧台,其它的都有腳輪,可以輕鬆移動,方便開音樂會和雞尾酒會。

9.Bluecore: 和過去玩耍

Location:紐約

BlueCore的郵件營銷部搬到了曼哈頓下東城,一個曾經用來做酒庫的三層建築里,挑高的藍色系大堂富有工業感,復古的沙發與地毯搭配現代感的BlueCore logo的主題牆。員工可以從高空走廊看到樓下發生著什麼。

明亮復古

「我們的交談和情緒很容易受到周圍的環境的影響。」為了使員工間的談話更加自由輕鬆,BlueCore的辦公室充滿了明亮的色彩,並藉助了很多復古的元素。藍色房間的靈感來自於公司周圍的公園游泳池,而另一個會議室則被設計成了1920年代的地下酒吧feel。

聚餐時間

除了各種主題的分組討論室,BlueCore晶元的員工都有一個習慣聚集地——一個可容納38人的巨大餐桌,每到午休的時候,他們都會坐在一起吃午飯聊天,這是公司的一個傳統。。不過公司這麼和諧,不怕員工合起伙來炒boss嗎~

10.Atlas Holdings:在雲端

Location: 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

阿特拉斯是美國的一間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他們的辦公署對高度利用空間可謂是相當在行,空中小屋的設計,有種在雲端的感覺,玻璃窗增加了空間的通透感。

傢具的目的性

在辦公空間的中心,Workwell Partners定製了一張18英尺長、3英寸厚的舊木長桌。長桌配備了電源插座,可供20人同時使用,員工可以在休息時吃飯聊天,也可以做為會議桌使用,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通暢。在開放工作區,每位員工都有專屬的儲物櫃和充電裝置、以及其它一些高端配置。

尋求平衡

雖然注重交流,但阿特拉斯也很注重私人空間。所以辦公室最注重的便是平衡,開放的工作區與私密的辦公室之間的平衡;以及新舊材料運用、復古與現代風格的平衡;模糊了辦公與住宅之間的界限,成功打造出一個高端、時尚的辦公文化氛圍。

所以說,好的辦公室一定可以交流,交流,交流...格子間這種滅絕人性的設計真的可以狗帶了。

嗯,一上班就覺得累,肯定是我的辦公室設計不對。

————————————————

知乎專欄:取暖生活美學,八小時之外,你值得擁有更多元的優質生活。

下載取暖App,分享你的美好生活。

ios 下載地址:http://t.cn/RtVVWMu

安卓下載地址:t.cn/RtVVYNB


推薦閱讀:

深夜見鬼應該怎麼辦?
4年前拍的照片疑似靈異照片,求有經驗的知友們看看?
你願意分享一個好習慣嗎?
廚師分等級,顧客也該講段位--青銅三你的面好了

TAG:设计 | 生活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