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讀了70本書,鍾愛這10本

2015年,實習,找工作,寫論文,旅行,無比忙碌的一年,卻也花了最多的時間來看書。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是生活匆忙,越是工作壓力大,越是需要讀書。讀書開闢出日常生活之外的一塊私人空間,幫助你放慢節奏,幫助你思考。寫論文、準備面試、工作加班,長時間的高強度精神壓力,會帶來焦慮感,讓你做很多無謂的嘗試,產生很多毫無根據的擔心,而當事情進展得不如願時,這種焦慮感更是會擴大。

當我發現自己陷入這種焦慮中時,會強迫自己去看書,哪怕只是睡前看一會兒,也會讓我從巨大的焦慮中掙脫出來,恢復平靜。每個人都會有心神不寧的時候,恢復心態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喜歡去運動,有人需要獨自大哭一場,有人需要別人的傾聽。而對我來說,看書就是恢復平靜的最好方法。

書籍大概提供另一種心理支持。它們比任何一個個體的人更穩定,也無需接受訓練,便能容忍你的責難、你的焦慮、你的追問和你的沉默。你和它們建立一段關係,從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想要的回應、需要的成長,看見自己隱秘的黑暗,也看見自己和他人的光芒。

所以,這一年伴隨著生活的兵荒馬亂,不知不覺地讀了70本書,本篇選出我最愛的10本,希望大家都能在閱讀中獲得快樂,也獲得平靜面對生活的心態。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我最愛的毛姆小說。典型的毛姆式敘事風格,不緊不慢,彷彿一個文雅卻略帶點刻薄的英國老紳士,一邊做著手邊活,一邊和你講著他年輕時候的故事。以偉大畫家高更為原型,描寫了一個前半生循規蹈矩的男人,突然放棄之前的一切人生,開始尋找自我和藝術的故事。思特里克蘭德先生,這個世界有時對天才非常吝嗇,尤其當他們的光芒還沒有充分展現的時候。

是抬頭看月亮,還是低頭撿起六便士,這是每顆心都猶豫過的選擇。生活往往難以兩全,但不同的是,月亮總是在那裡的,只要你願意,你總是有機會再看到它,什麼時候都不晚。

上帝的磨盤轉動很慢,但是卻磨得很細。

《槍炮、病菌與鋼鐵 : 人類社會的命運》賈雷德·戴蒙德

非常嚴肅的學術作品,地理決定論的代表性著作。就像天文學家試圖回答「宇宙是怎麼形成的?」一樣,歷史學家也都在試圖為一個終極問題尋找答案:為什麼世界是今天這樣的世界?從這個根問題能衍生出無數的子問題:為什麼是歐洲征服了美洲,而不是印第安人佔領歐羅巴?為什麼歐洲亞洲美洲都曾崛起為世界中心,而澳洲卻從來沒有?

要回答以上這些問題,以種族主義為基礎的人類史理論是一種史觀,而且在白人統治世界的幾百年里,這樣的史觀就是主流價值觀。戴蒙德教授在這本開創性的著作中,反駁這種極富偏見的人類史觀,提出了地理環境因素是造成不同民族差異的主要因素——「地理決定論」。

「地理決定論」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理論,但卻是一個站在非常宏大的層面上很有說服力的理論。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多年的觀察報告,詳盡的數據和嚴謹的推論方式,哪怕不贊同他的理論,也可以從整個研究過程中獲益良多。

戴蒙德在自序中寫到:

新聞記者總是要求作者用一句話把篇幅很長的書加以概括。對本書來說,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不同民族的歷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進,其原因是民族環境的差異,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學上的差異。」

《城門開》北島

讀來有點感動的一本書。

北島在自序中寫到: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在我的城市裡,時間倒流,枯木逢春,小時的氣味兒、聲音和光線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衚衕和寺廟恢復原貌,……我打開城門,歡迎四海的遊子,歡迎無家可歸的孤魂,歡迎所有好奇的客人們。

他在書中描繪了自己青壯年時代的北京城,古樸厚重的樣貌,空氣里流淌的靜謐安寧,都讓現在高樓林立的新北京相形見絀。可惜這一切都在歷史車輪之下,被碾碎沖走了。身處今日,看著北京遷府的新聞,重新翻起紙頁泛黃的《梁陳方案》,再讀起這本書,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更重要的是,在我看來,北島不止重建了四九城,他更是重建了那段陰影下的歷史,重建了歷史洪流下的荒誕與無奈,矛盾與悲哀,重建了記憶中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也許,最後他也重建了他自己。

《費馬大定理 : 一個困惑了世間智者358年的謎》西蒙·辛格

雖然主題是深奧難懂的數學理論,但全書寫的淺顯易懂,看懂整個邏輯沒有任何問題,BBC有同名紀錄片,建議配合觀看。

這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完整反應了解決一個數學(科學)問題所需要的付出有時是驚人的,也許要費盡一整代人的努力才能在問題中前進一小步,同時,那些為了追求真理和絕對正確而傾注了畢生心血的數學家(科學家)們,真正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前進,今天我們所享受的一切,追本溯源,也許就來自於他們的某一句證明,或者某一次實驗。

作為半個科研工作者,我深刻體會過科學上毫釐的改進背後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費馬大定理》體現了這種巨大努力中的迷茫和挫敗,以及科學家的執著和信念。

當然,我相信,還是會有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證明「形如x^n+y^n=z^n的不定方程在n>2時沒有自然數解」值得一代又一代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花費360年時間來完成。

《一個人的朝聖》【英】蕾秋·喬伊斯

六十歲的哈羅德,在釀酒廠幹了四十年默默無聞的銷售代表後退休,和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妻子隔閡甚深。某天突然得知自己年輕時的好友罹患癌症,決定橫跨整個英格蘭,用走路的方式去看望她。87天,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整個故事構建在一個平凡的人決心要用一種平凡的方式去做一件不平凡的事。整條『朝聖』的路分成了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勇氣和徘徊,每個階段都有希望和失望抑揚起伏,整條路以現實起,以一個近似『信仰』的目標前進,最後以現實終。

作者對情感共鳴的把握可謂精妙,這是一個再樸素不過的故事,但你會為哈羅德老人牽掛,為他遇到的阻礙而嘆息,為他不可思議的目標而猶豫,為他每次遇挫後的勇氣而鼓舞,也為他每次取得的小小成就而歡欣。哈羅德在這一路上給了無數人勇氣,也修補了自己的生活。他進行的是一場『朝聖』,更是一場自我救贖。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

王小波的雜文集。他在自序中寫道: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的雜文有極強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態度,時刻注意保持一個獨立的人格來觀察探討問題,警惕和反思任何會產生偏見的空隙。這種觀察和態度,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難得的,而且歷史也證明了他觀點的前瞻性。多讀讀王小波,可能對「人云亦云」的癥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黃金時代》王小波

如果說王小波在雜文里是理性和邏輯的,那他在小說里就是信馬由韁的。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王二和陳清揚是異類,他們扭轉不了歷史的洪流,轉而追求精神的超脫。書中的背景充滿了恐怖與荒謬,也更襯出王二奮起挑戰時的勇氣和壯烈,在漫長的黑夜中他們是微小的,卻燭照出時代的瘋狂和可笑。

張佳瑋在評價王小波時寫道(該文受到李銀河的親自推薦):

在黃金時代,王小波這樣的人可以信馬由韁的流浪和敘述。而在我們這樣的時代(或者,他那樣的時代)他才會顯得有些那麼奇妙和格格不入——就像王小波崇敬的那些詩人翻譯家,就像《黃金時代》里與周圍格格不入的陳清揚和王二,以及《紅拂夜奔》里老了之後的紅拂。重複一遍《黃金時代》後記里那段子:人們看到印象派畫家畫出紫色天空,便加以嘲笑。而王小波之於我們的時代,就是那個明白真相,而且始終追尋藍色天空的人,是曾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第歐根尼。

《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一直都披著推理懸疑的外衣,討論一些社會問題。《解憂》表現得更加徹底,沒有懸疑,沒有推理,沒有陰謀論,稍微有點不像東野圭吾。

整本書就講了一件事:何以解憂,唯有傾聽。浪矢只是一個開雜貨鋪的平凡老人,他耐心地傾聽每個人的焦慮、憂愁和悲傷。浪矢老人並沒有什麼指導人生的能力,其實每個求助者在求助之前,在心裡就已經有自己的選擇和答案了,他們只是需要一點安慰和鼓勵,而這一點小小的安慰和鼓勵可能就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可能東野希望人們意識到,如果有人傾聽,唐澤雪惠和桐原亮司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有人傾聽,石神哲哉的悲劇也是可以避免的。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不是湯川那樣的神探,而是更多像浪矢這樣的傾聽者。

《海子的詩》海子

海子的詩帶著那個時代的強烈的迷茫彷徨和絕望感。

他不停地去聽、去看、去感受、去尋找希望和光明,但是他沒有找到。也許他真的渴望有一天能面朝大海,也許他真的期待春暖花開,可惜這一切他都沒有等到。

詩人死了,他的詩沒有死。

『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詩歌、王位、太陽』,『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西班牙旅行筆記》林達

這本書最有趣的是景點和歷史的穿插,節奏明快,吸得住人,行前必讀。其實每個國家就像每個人一樣,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獨立的風情,而西班牙,更是因為歷史的錯綜複雜,文化的水乳交融,顯得更具魅力。林達把這種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林達筆下的西班牙是美的,這種美不是大川大河的壯麗,或是人間仙境的飄逸,而是大教堂的肅穆,是阿爾罕布拉宮的華麗,是塞萬提斯的吟唱,是畢加索的筆觸,是那種每塊大理石都承載著不同的歷史與文化的美,是那種厚重但不失輕靈與熱情的美。

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就真的去了一次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自由浪漫,馬德里的華麗輝煌,塞維利亞的熱情奔放,這一切都是新奇,但又好像是故舊,因為我在這本書里都讀到過。旅行中某一地某一刻「似曾相識」的感覺,是最美妙的。此情此景,我曾心嚮往之,而我現在就在這裡,此時此刻。

以上是我對過去一整年閱讀的精選,如果還不過癮,想看更完整的書單,請移步:

《書單 | 2015年個人閱讀 ? 推薦 - 一天不讀手腳慢 - 知乎專欄》

《書單 | 2015年個人閱讀 ? 力薦 - 一天不讀手腳慢 - 知乎專欄》。

關注我的公眾號:LinTalk。


推薦閱讀:

一周書單丨萬一這最難的時光過去了呢?
一周書單丨虛榮,是我最愛的原罪
一周書單丨誰此刻孤獨,就永遠孤獨
讀書 | 每年一次的思想核爆炸
余光中:在生命里從容漫步的詩人,在時光中暢快漂泊的旅客

TAG:阅读 | 书单 |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