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成為聯想手機代言人,如何評價這個簽約?

科比出任聯想智能手機代言人 簽約期1年


  「科比牌」手機,你買不買?(來自QQ空間)

  近日,科比與聯想品牌簽約,正式成為聯想旗下智能手機的形象代言人。消息一出,頓時在體育迷和手機發燒友中掀起了不小波瀾。

  這遠不是體育明星首次代言手機產品,早在2007年底,「智能手機」還是科技圈的一個新興概念,貝克漢姆就被當時的手機巨子摩托羅拉招致麾下,為其代言了RAZR(刀鋒系列)和AURA(奢華系列)等熱門產品,幫助刀鋒手機獲得過億的全球銷量,成為體育營銷的一個經典案例。

  即使在NBA圈內,科比也不是代言手機相關產品的第一人。2008年奧運會之後,一向由韋德和巴克利擔綱主演的T-Mobile廣告片找到姚明,請他在新的一季也參與拍攝。於是,我們看到了姚明在廣告中給巴克利打電話,讓他請韋德吃醉蝦。結果端上來的餐盤一揭開,醉蝦突然活蹦亂跳,直接把韋德嚇得往後一竄,差點摔倒在地上。這三人為電話運營商T-Mobile所宣傳的,是該品牌推出的「五大親情號」和4G網路服務。

  就在不久前,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據半壁江山的三星也祭出大動作,邀請勒布朗·詹姆斯代言旗艦產品Galaxy Note 2,並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則1分半鐘的廣告片。在這則廣告中,三星並沒有刻意彰顯詹姆斯的球星身份,而是通過一系列家庭、學校、公路、理髮店、更衣室等場景,逐個展示出該手機的圖像處理、視頻通話、社交網路、拍照、電話、音樂、視頻等功能,並在不經意間暗示出使用者的事業成功和人氣爆棚,進而傳達出該手機產品的上流氣質,正所謂「低調的奢華」。或許聯想正是受到這項合作啟發,才堅定了邀請科比擔任其手機產品代言人的決心。

  說到這兒,有必要一起來回顧一下聯想手機品牌的發展歷史。

  聯想品牌創立於1984年,多年來一直主要致力於IT領域,2004年通過更換英文品牌名稱(將原有的Legend換為lenovo)和以17.5億美元巨資收購IBM的PC事業部(重點是Thinkpad筆記本產品)等大動作,一躍成為全球第4大PC廠商,並在去年年底正式超越惠普,成為全球第1大PC廠商。今年年初,聯想宣布將在4月正式拆分成「lenovo」和「think」兩大業務集團,其中手機業務併入「lenovo」業務集團。

  聯想手機品牌的前身是聯想移動通信科技公司,成立於2002年,並在2003年6月推出應用新標識「lenovo」的第一批產品。自2008年4月開始獨立運營,但很快又隨著公司架構調整,重新併入聯想集團。2010年5月,推出基於自建安卓系統的旗艦產品「樂Phone」,市場反應積極。據全球技術研究和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聯想將在今年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目前領先蘋果,僅次於三星,暫居第二)。

  相比蘋果、三星和HTC等品牌,聯想手機品牌定位於中低端。在這個領域內,聯想手機的知名度、渠道管理和性價比相對最高。但是,作為志在一統國內市場的大品牌,聯想自然不滿足於只在中低端市場稱王,他們需要在繼續鞏固二、三線城市消費群體的基礎上,卓有成效地提升針對高端人群的競爭力,與科比這樣的國際巨星合作也就順理成章。就連目前還在努力躋身主流的OPPO品牌都能豪擲500萬美元,邀請影壇巨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拍攝廣告片,聯想為什麼不能找個大牌球星簽約代言呢?

  聯想手機與科比的成功聯姻也經歷了不少試探與鋪墊。在此之前,早在2006年底,聯想PC品牌就與NBA達成了長期的官方市場合作夥伴關係,推出了一系列帶有NBA標識的電腦相關產品,並在NBA官網上發布了一項叫做「聯想指數」的數據服務。在聯想看來,NBA在當下的中國無疑屬於主流運動,覆蓋面廣,參與性高,而且具備較高的傳播價值,與聯想主攻的消費群體不謀而合。正因如此,在去年年底,雙方續簽了市場合作夥伴協議,標誌著聯想將繼續堅持走以NBA為主體的體育營銷路線。通過與NBA合作的這6年多時間,聯想對NBA資源的探索與積累日臻完善,對如何利用NBA資源來提升自身品牌價值也更有經驗,旗下手機產品與NBA當家球星科比的合作才水到渠成。

  隨著NBA賽事在中國的風靡,科比在中國的人氣居高不下,每年夏天他都要在球鞋廠商的組織下上演「中國行」,對於來自中國市場的合作早已不陌生。除了運動品牌,他還為飲料品牌雪碧拍攝過主打中國市場的廣告,與他搭檔的是台灣音樂人周杰倫,此外還為Smart汽車拍攝過只在亞洲市場投放的廣告片。不過,正式成為國產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對科比來說還是破天荒頭一次。據悉,他與聯想的這次合作為期一年,看上去對雙方來說都仍然只是一次試水。聯想之所以選擇科比,應該是希望能藉此打開高端市場;科比之所以選擇聯想,除了高額代言費用,應該是基於對聯想品牌在中國市場影響力的一種認可。

  那麼,科比代言的一款手機,究竟會對消費者有多大刺激作用?看科比打球是一種享受,但用科比代言的手機卻是另外一回事。目前還不清楚科比究竟會代言聯想旗下的哪一款產品,主打高端還是中低端,或者會不會幹脆代言旗下全線手機產品,自然也就無的放矢。但從用戶角度出發,一款手機是否值得購買,更多還是看其自身配置、功能、價格、外觀、口碑等硬性指標,球星代言這類附加價值似乎還不足以左右判斷。畢竟,相對手機用戶這個「大眾群體」來說,「球迷」乃至「NBA球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小眾」。即便對「科蜜」來說,愛科比,就一定得去買科比代言的手機么?

  就目前的合作形式來講,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推敲。「明星代言」這種營銷手段,現如今多少已不再新鮮。如果是為了藉助科比的國際影響力來打開全球市場,或許可以另當別論,但偏偏這項合作又明確規定僅限於中國和東南亞。至少在國內,聯想似乎還不需要通過科比來提升知名度,從科比身上能夠獲取的傳播價值好像並不豐厚。從品牌提升來看,科比的5屆總冠軍成就、曾經的「聯盟第一人」身份的確光輝璀璨,但科比的個人品牌與聯想手機品牌如何才能有機聯繫在一起?如果僅僅只是通過幾則廣告片來給出解釋,或許不大能夠讓人信服。有一個核心問題始終繞不過去:「科比本人用什麼手機?」最大的擔心是,簽約科比會不會只是基於如下考慮:簽歌星也是簽,簽球星也是簽,那既然有機會簽個超級球星,還有國際范兒,那為什麼不簽?

  作為唯一能夠同時在電腦、手機等主流市場上跟國際品牌相抗衡的國產品牌,聯想在國內廠商中的地位的確如日中天,科比也的確是當今NBA聯盟最頂尖的球星之一,但「1+1」究竟等於幾,眼下的我們也確實「傻傻看不清楚」。

  「科比牌」手機,買還是不買,這還真是個問題。

-------------------------------------------

  作者微博:黃禕的微博_騰訊微博

  作者微信號:iamhyi


請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球星去代言手機有什麼用

有那錢不如去找什麼武藝超女之流 起碼他們的腦殘粉是真的腦殘


科比這次代言聯想手機,首先是合作範圍僅限亞太地區,其次是簽約代言期限只到年底。

在這塊區域,科比人氣雖高,但科蜜群體和數碼愛好者人群之間有多大重合,這個似乎無從參考。想藉此在品牌影響力上超過三星?

不看好。

(雖然我是科蜜,但我也不會去買聯想的手機……)


前面都沒有說到重點上,重點是k900是全鋼的!!!聯想出這個主意的人真是個大科黑!!!太黑了,笑的我肚子都疼了


找明星代言是他們沒有辦法的辦法,既然決定找明星代言了,何不來個噱頭大點的呢。昨天到今天科技諮詢類和體育類微博我都看到大家在討論這事,引起了一定的轟動。對於聯想而言應該說是有所得了。並且據說這次是讓科比代言全線智能機產品,也就意味著其實就是個品牌大使,聯想是用來給形象加分,銷量並代表全部。

對於科比來說,在亞太地區的合作,完全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正常生活中還是 iPhone + BB 什麼的很正常。只管數錢就差不多了吧。而且他的球迷也不會因為他代言的是聯想而有什麼不悅,至少沒代言國產神奇 Kobee 酷比手機來的好.


kobe都用聯想了,元芳你,怎麼看

摳唄,為啥不用蘋果和三星~


我其實很不喜歡知乎上關於「怎麼評價」系列問題,

讓許多人指手畫腳,成為評論家。

如果真對廣告感興趣,那就研究廣告,

如果真對明星八卦感興趣,也可以標明「我就是一個八卦愛好者,我說的話都不用經過大腦的,你們隨便看看得了」,這樣至少友情提示大家不用浪費時間點反對贊同。

我現在只從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個廣告來談論這件事情。

客戶來了新工作,為聯想智能手機的新的一年做廣告全案,廣告公司里的人營業創意,開始加班。

一輪一輪的分析與考慮,對著僅有的幾頁紙,幻想一個並不知道定價、功能,甚至樣子的產品展開思考:我們該把它賣給誰,怎麼賣?我們需要在廣告中請明星代言人嗎?或者是講一個好故事?領導會更希望團隊往哪個方向發展?客戶更有可能買單哪個方案?預算是多是少?客戶希望用這些費用取得什麼樣的效果?如何延展創意?

當然,我不是這個團隊里的一員,我無法評價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是否盡心儘力,這個結果是否盡如人意。但是,作為曾經做過聯想外設數碼產品的包裝設計、聯想品牌全球策略書、參加過幾次支援活動的廣告人,我可以提供一些參考信息:

1.聯想一直和NBA簽約,包括NBA的禮品和聯想貼NBA牌的u盤、硬碟等。所以這個簽約也許可以維持一個持續的形象?或者可以延續一些合作關係?

2.聯想2011還是2012年提出for those who do的新廣告語,並且將自己重新定位。這個項目的背景是一年前它僅是排名第五的pc廠商,企圖通過新的廣告策略,為自己的產品在同質化市場中找到區別於其他pc廠商,和蘋果廠商的位置,最後獲得pc第一的位置。目標市場除了中國主要在拉丁美洲。所以呢?最後我看到SS為聯想做的新廣告,用love mark和do兩個關鍵字把lenovo帶到一個新的位置上,強調「聯想和蘋果最大的不一樣是它為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而做事」,我能感覺到那種被強調的"Do"的力量,多次把這條tvc給別人看,解釋其中有趣之處。我也從廣告檔案中看到聯想在其他國家發布的廣告中,出現了相貌平凡的工程師正在專註於自己的試驗這樣的紀實性的場面。實話說,我認為這很好,而且有效,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在影響dell。

3.實際上,聯想的品牌和聯想的產品已經由不同的廣告代理公司在完成了。說不定,聯想的內部也有原IBM的高層也得參與新手機?我不知道有沒有,但是從花掉客戶預算的角度,我可能也會考慮找一個國際明星作為代言人,然後問題又出現了,從「for those who do」的限制下,我可能要找一個能延續這一主張的實幹者形象出來。所以我們列出列表,做出不同的方案,看客戶是否買單。

然後客戶就買單了。

然後恰巧他也簽約了,並且能夠配合參加許多活動。

然後就有了廣告、有了見面會、有了海報、有了一些有的沒的的討論。如何評價這個簽約?

自己評價吧。


你如何從科比身上聯想到任何一點與聯想智能手機主打賣點類似的品質?

你的手機扔人扔得准?

關鍵時刻值得信賴?(勉強可用)

活力,矯健,執著……

暈,智能手機的定位不怎麼搭調么,真心不靠譜。


這次,湖人隊進季後賽基本就靠「聯想」了~@李鐵根


不看好。

首先要看聯想簽約科比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如果是衝量,似乎有點過頭了,請科比還不如請孫儷呢。如果是想將聯想的品牌搞上去,我也不看好,一個手機好不好,必須要有好的市場營銷(這次簽約科比算是營銷),也需要自己的產品質量好,同時也要定位準。聯想在我的記憶中,就是一低端機,質量平平,當個手機用還可以,想作為珍品,不可能,至少目前不可能。即便買了,今天買的手機是2K,不出一個月,降價到1.5K,三星和HTC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何況聯想呢。

誰知道聯想是對於他們的手機發展思路是什麼。總之,從目前來看,我認為聯想可能做了一件不看好的事情。


就K900廣告而言,選擇一位籃球運動員可以讓人覺得這貨易於掌握,畢竟科比手大,K900可有5寸多大,人們看了廣告會認為手機適宜單手掌握


聯想的手機設計太落伍,功能和用戶體驗也沒什麼亮點。另外,手機市場應該站穩的先是國內市場,其次才是國際化,請科比實在不算高明。


科比只管拿者這鳥貨傻笑拍幾張,一切經紀人說的算。


第一次看見這個廣告的時候,還懷疑是自己看錯了。把科比和聯想聯繫起來真是鍛煉球迷的聯想能力啊,可以說這是聯想式的勝利嗎?感覺就像穿著西裝戴了個電子錶,完全不搭調。不是在黑聯想,至少格調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估計能找到科比當代言人也砸了不少錢,但是,未必會有預期的效果,如果只是想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在話題上造勢的話,可以說是成功了。這個性價比實在不高


的確第一眼看到科比代言這支廣告感覺有點生硬。

不過明星有錢賺能擴充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說企業企業能夠通過此類途徑很好的進行宣傳、公關,喜歡科比的大都是年輕人80、90,智能機的市場也大多在此吧,所以聯想找他也還說得過去吧。

說實話真的感覺有點生硬不和諧。。。


最近滿天看見的科比廣告款k900,確實是個很有吸引力的產品。其中2g雙核四線程的因特爾cpu和1300萬像素堆棧式攝像頭,對於現在的移動消費電子市場都算是高端了。我現在用的是note2,想再在htc one和聯想k900里挑一個二奶機,s4不考慮。這樣的產品配合科比,我覺得在傳播領域應該還是不錯的選擇吧。對誰都不掉價


胖子球踢得好,和我嗓子啞了吃金嗓子有關係嗎?


作為十年科蜜,我想說這樁合約的效應更接近於匹克簽約一眾NBA球星一樣

,吸引的是粉絲的眼球,不改的是山寨低端的內核,最根本的還是把質量和提高吧。


聯想不缺品牌效應,缺的是客戶心智。


品牌一路走低,只知道用這種高成本、低效果的辦法。


唬人


同意飛魅的看法,我也是科比的球迷,但是目前是不會考慮聯想手機中任何一款(包括華為)!買手機和買衣服買鞋不一樣,與其說買手機用不如說買手機玩,好玩好看用起來舒服才是王道,明星代言廣告贊助什麼的都是浮雲


這年頭 已經過了明星代言手機的年代了


推薦閱讀:

【數據最有趣了】西部諸強:庫里為什麼不日天了
湖人鹹魚翻身狂勝勇士的秘訣, 竟然是因為這雙襪子?
凱里歐文:浪漫騎士 雲端舞曲
波波維奇的哲學,原來他還在隊內搞應試教育
任你魔獸翻江倒海,我火走上三分這條路就沒想回頭

TAG:NBA | 商業 | 科比·布萊恩特KobeBryant | 聯想Lenovo | 聯想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