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部的經濟在建國後一直起不來,為什麼?

補充,我是江西人。


謝邀。

中國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湖南。這是從地理位置上說的,被緊緊包裹在內陸。在中國歷史上,由於對外交往很少,凡距這一區域遠的地方,越遠則越為邊遠地區。這塊處於中國腹心地帶區域,省份中,又分別有黃河、長江流經,在古代陸地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有行船之便,有眾多大商貿集城池。商業繁華、魚米之鄉、文化深厚。中原大地、江漢平原、洞庭湖糧區、晉商、徽商,著名的蕪湖米市、大商埠漢口等均在這一區域內,武漢還是中國最早的三個特大型城市之一(另兩個是上海和香港),鄭州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可以說,天下不敢小中部,曾是中國的富庶之地。

建國後,雖未見有說這一區域特別地發達起來,但也未有說這一區域落後的。說中部地區落後,甚至說到了中部塌陷,是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後的事。

據有關專家對中部(不含山西)的統計分析,按當年價格計算,從1979年到1990年,即改革開放的最初十餘年間,中部地區GDP的平均增幅為15.19%,快於環渤海和長三角,僅次於珠三角,當時的珠三角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跑到前面去了。

1988年到1994年,鄧小平連續7年到上海過春節,並進行了許多考察活動。在1990年春節期間,鄧小平特別關注了浦東的開發,回京後對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說:「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隨著一系列的措施跟進,上海連同長三角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並促進了環渤海的發展。到1994年時,長三角、環渤海的發展速度,迅速超越了中部,而珠三角繼續領先。

這以後,中部地區增速總體上落後於上述三個地區,GDP佔全國比重,到2002年時統計,上述三個地區處於上升態勢,東三省佔比基本不變,而中部地區則下降了1.01個百分點,乃至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人們,發出驚呼,叫「中部塌陷」。這一說法,曾被廣泛報道,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官方媒體昨日報道說,從2008年起,中部也包括西部在內,經濟增長速度已連續四年超過了東部,這是國家在兼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了。

這是一個總的情況,下面說說看法:

一、在我國,國家對各區域經濟的發展,仍具有強大支配力。這首先是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後,我國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一個必然結果。中部地區,開放滯後。

珠三角先開放,領先於全國。且不要說中部,像上海,儘管緊隨其後列入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但直至進入上世紀90年代時,城市面貌幾乎什麼改變,原因在於,上海長期以來,對國家財政的貢獻居全國之首,索取過多,國家財政也需要上海支撐,管得過死,而廣東在進入改革開放後,迅速積聚了大量財力。乃至國家財力調配困難,才在1994年,逼出了分稅制改革。中部地區雖然歷史基礎較好,但仍控得過死,直至上海大踏步開放了,中部地區仍在原地踏步。

二、開放得早的地方,贏得了大量投資,據專家援引國家統計年鑒數據的整理結果,1982年至2005年間,東部地區投資佔全國的比重,由46.7%上升到52.3%,而中部地區由20.3%下降為18.7%,而同期西部地區由於後期進入西部大開發,還由19.1%上升到20.1%。投資力度大有差別。本來,中部地區可以承東啟西,由於政策對待上一度邊緣化,中部地區的人們甚至自嘲說,我們這個地方叫不東不西了。

三、產品大進大出,對外經濟依存度(指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高,表明經濟的容量大,活躍程度高。2005年至2010年,中部地區對外經濟依存度在10%左右,而全國則是60%,全國的依存度高,主要高在東部,有數據說,東部地區進出口額佔全國的比重,多年高居8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東部地區居民收入水平遠高於中部,由於對民工的吸納量大,消費人群也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部地區約佔全國的20%,而東部地區則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

上述所說東、中、西部地區中,不含東北地區。東部有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浙江、江蘇等10省市,西部地區有四川、重慶、內蒙、貴州、雲南、青海、西藏等12個省市區。而中部只有6個省。東中部三區的區域面積和人口承載量大有差異。在總量上進行比較,有不可比的因素,但依據上述分析,仍然可以看出一個概貌。

中部以約佔全國10%的土地,承載了全國28%的人口。但中部6省,資源秉賦條件也大有差異。山西是煤炭資源大省,河南、安徽的煤炭的儲量,也不少,江西、湖南是有色金屬大省。湖北除磷以外,資源不多,但水利資源豐富。中部地區,很難形成一個在資源上優勢互補的區域整合優勢。

綜上所述,在實行對外開放的年代,東部中部西部的劃分,主要體現為一種區位差別和優劣。在經濟邁向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從對外經濟依存度上和交易成本的角度說,東部有中、西部不可比擬的優勢。儘管中西部近年來發展速度加快,但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已經形成的體量格局,是難以改變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歷史上那種在對外交往不多,以中部為中心點,來劃分邊遠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有兩點,我個人認為,對中部地區的崛起有重大意義:

一是內需真正振興之時,畢竟中部地區科技力量及經濟基礎均雄厚於西部;

二是長江黃金水道的開發利用,自三峽大壩以下,長江流經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再經江蘇,自上海入海,如能建起長江城市群和經濟帶,則大有可能成為一個極大的振興點,但這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在當今陸路交通已很發達可以點對點運輸的情況下,水運雖成本低,因涉及多次搬運,其綜合成本要低於陸上交通,才有前景。曾有報道說,已有萬噸輪進入武漢,但這只是礦石船和油輪,如採用集裝箱運貨,則涉及長江已建眾多橋樑的限高問題,再提高噸位,還涉及到深水港建設、河道疏浚等一系列問題,所有這些,均是中部求得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了。


很多因素導致的中部經濟落後。

1、最重要的就是行政化過度干預。

以某企業為例,資產兩億,年虧損40—50億,財政部報銷,於是大家在這家企業混吃等死五十多年,自己的子女還能繼續進去混,誰會去發展經濟?叫你把這樣的企業鏟掉,重新構建市場經濟,你干不幹?

以東北為例,東北恰恰是中國49年經濟最好的區域。

2、距離衰減的因素。

以陝西玉米和營口玉米出口日本為例,營口的玉米每噸可以比陝西玉米貴200元,這兩百元就是交通方式帶來的財富積累速度不同。

3、思想。

富士康遷移到鄭州,目的就是為了勞動力,結果富士康發現還是印度好。

富士康將在印度本土投資50億美元新建工廠

4、那天有人問為什麼資本家寧可把工廠遷移到外國,也不遷移到中西部。

我回答:

1、遷走的原因是人民幣升值,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2、遷走的原因是煤炭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3、遷走的原因是汽油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4、遷走的原因是重油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5、遷走的原因是天然氣價格壟斷且價格數倍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6、遷走的原因是電力價格壟斷且高於國際市場,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7、遷走的原因是頁岩氣開採不出來,價高還沒有,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8、遷走的原因是其他國家貨幣變相貶值,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9、遷走的原因是股市融不到資,說簡單一點就是證監會官員的家屬炒股,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0、遷走的原因是發改委油費稅改,說簡單一點就是提升52%的稅率,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1、遷走的原因是發改委大幅上調鐵路運費,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2、遷走的原因是淘寶開銀行被禁止,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13、壟斷。製造業一共九大類別,鋼鐵、機械、化工、石油、紡織、信息、工礦、建築、食品。中國的化工、石油、信息、工礦、建築、鋼鐵和機械一直處於壟斷和半壟斷的狀態,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進不去,只有紡織和食品兩個過度飽和的行業容許民營企業參與其中。就是在這個過度飽和的行業中,民企都不能倖免。王老吉事件就是一個著名的案例,官辦企業在掠奪民營企業機器、設備、商標這些有形、無形財產以後,再還給你,再掠奪你一次,這就是強盜邏輯。

14、原材料價格決定競爭力。糧食、石油、鋼鐵、機械、化工產品連續十幾個月國際價格超跌,但在中國貌似有很大的緩衝區間,基本沒怎麼跌。全世界都在迎接頁岩氣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在中國充斥著頁岩氣革命是騙局的論調,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當超低價的煤炭、天然氣、糧食、化工產品在中國港口靠岸,中國只是用一個進口配額的制度就把他們統統擋在門外。與此同時,中國特有的官僚機構發改委聞風而動,在國際超跌的同時,國內是能源價格逆市連續十幾個月的漲價。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大媽的瘋狂舉動叫世界為之恐懼,中國人均收入只有歐美的1/8,但是房價卻是他們的幾倍、幾十倍,中國人幽默的把這種經濟現象叫不理性的繁榮。

15、服務業。中國的服務業在鐵路市場化以後,還有中國郵政、鹽政、煙草等等政企合一的企業。在中國只有郵政是合法的快遞公司,因為中國郵政只給中國郵政發放牌照,他還想從其他快遞黑戶那裡收取份子錢,一份快遞一塊錢,你不得不佩服郵政的智慧和無恥。美國的服務業創造了80%的就業機會,中國服務業創造35%的就業,之所以服務業對不起中國人,就是體制不容許中國的大學生就業。

16、房地產破產。錢是經濟最好的說明書,這個時候錢全部湧向房地產。大家混淆了一個概念,房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有預期,京上廣的預期就是發展,京上廣之所以發展是因為大量的外來人口帶來的人口紅利,當人買不起房子的時候,這種動力就會消失,最後反作用於房地產市場,所以說能讓房地產崩潰的只有房地產本身,這場過家家式的擊鼓傳花很是熱鬧。

17、印錢。中國已經瘋了。種植業繼續崩潰,製造業繼續逃離,服務業繼續壟斷,剛剛過去的十個月份(2014,還有兩個月沒公布),中國貨幣發行量保持14%的增長速度,包含房價的物價將會以超14%的速度前進,只有印錢才能救中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18、李嘉誠出走。俄羅斯有娜拉出走,中國有李嘉誠出走。中國還有800萬李嘉誠大多準備好了綠卡,隨時準備開溜。以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商人,在改革初期一度想把海南島打造成另外一個香港,實現自己的政治夢。最後李嘉誠丟下了一句:大陸官員就是山賊作風,直接明搶。海南最高峰的時候有港商三千多家,現在只剩下一家還在勉強經營,這就是我們的海南島自由貿易區為什麼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再說直白一點就是官商之間的權益劃分,沒有法律界定,也沒有潛規則,我們的官員總以為自己是土匪出身,莊家通吃,有很多人認為官商勾結,其實你理解錯了,商人弱勢有錢,官員強勢有權,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勒索、敲詐,根本不存在什麼官商勾結,商人愛錢如命,怎麼會豁達送人。以前中國人在香港是二等公民,現如今中國人當家做主了,李嘉誠卻要出走,這或許說明了些什麼問題。哎 !政治和民族資本在香港惡鬥,東方明珠繼上海之後也要失去往日光彩。東北衰敗,上海隕落,你們沒機會看到,香港走下坡路,你們倒是可以看到,我們這個民族是不是真的沒救了?新加坡是李光耀的新加坡,可惜香港卻不是李嘉誠的香港。

19、經營環境。世界銀行(World Bank)編纂了185個國家的經商便利指數。以此衡量,金磚四國的表現甚至更差,中國排名第91位,俄羅斯排名第112位,巴西排名第130位,印度排名第132位。俄羅斯定下了排名上升100位的長期目標,但沒有針對性的舉措。與此同時,中國則在遊說世界銀行廢除這個指數。

20、人民幣國際化。從歷史唯物主義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必然失敗。問題是是怎麼失敗的!感性的話說了那麼多,說點理性的,人民幣國際化必然失敗,這是必然趨勢。美國的美元國際化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美國面對的是兩次世界大戰殘勝的英國,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挑戰拳王是需要實力的。而今天的美國政治、經濟、軍事定慧均等,四平八穩,俄羅斯打不過美利堅,這個斯大林早就推演過,加拿大、墨西哥會主動進攻美國?假如歐洲想從如來佛手裡跳出來,必然面對再一次的毀滅,而日本基本被美國控制和佔領,非洲和拉美一盤散沙,而中國沒有當時美國那樣的資源、技術、人才儲備,所以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定失敗,而問題的關鍵是中國能走多遠,這場預演能換來多少可以借鑒的經驗,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21、自貿區的試驗。遷走的原因是自貿區負面清單羅列的特別措施共190項,其中禁止類38項,限制類152項。《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禁止類36項、限制類78項、鼓勵類中的限制措施約43項,共約157項。經過比對分析,發現兩者的吻合度居然達到100%!遷移到三四線城市也解決不了問題。

22、寄言:國家的錢那是國家的,周奎的錢那是周奎的,只有你的錢才是你自己的。呵呵呵。


其實真相應該是全球國家的內陸經濟都不怎麼樣。 當然你會說瑞士是個徹頭徹尾的山裡國家,但是還需要搞清楚的瑞士那個地理位置並不是象中國的中部和美國的中部那麼內陸,對於交通工具如此發達的今天,瑞士在今天離海邊並不遠。 而在古代那個交通條件,瑞士離海邊就很遠,瑞士在那個年代的經濟根本就不行。

也就是說,在交通工具的限定下(其實主要是水運,人類自古以來城市均建在靠水的地方, ),人類只能優先發展那些交通情況相對便利的地方。

美國的經濟在現在的世界已經算是非常成熟了,但是她的內陸中部地帶和東部以及西部靠海地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東北的馬里蘭州,馬薩諸塞州等,西部的華盛頓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這些靠海的州的經濟比中部的要發達,而地理位置中部的幾個州:堪薩斯州,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州,俄克拉何馬州,阿肯色州,肯塔基州都是美國經濟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

瑞士首都伯爾尼離海邊的距離不過是區區360公里,瑞士面積只有重慶的一半或者說不到4個成都或者說不到4個長沙,人口不到千萬。

為讓大家對距離有個概念,這個360公里差不多就是合肥到海邊的直線距離,當然合肥離上海直線距離是450公里。


因為中部地區平原好,適合種地,中部人口多,沿海的工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國家有意讓中部多種地,多出來的人口去沿海工廠打工,你發展好了,沿海工廠不就缺人了嗎?所以不投資,不給政策,就是讓你窮,因為富裕的總是少數人,需要大多數的窮人來給富裕的人們做牛做馬。


因為中部資源被宏觀政策玩弄後,比如說三峽大壩、丹江口水庫會如何如何注意環境,結果 白鰭豚 都滅絕了。

還有就是北京人、上海人不給這些放過血的水電站、南水北調交費。


這個問題有點錯覺,首先,中部經濟還是起來了,只是發展速度比不上東西部。

簡單說,就是沒有東部富,沒有西部快。

前面幾樓說的政策都是扯淡,什麼政策能大量拉動幾個省的經濟?

主要原因只有一個,東部發展是因為底子好,全世界發達地區都是沿海。西部發展快是因為本來就很差,人口也少。少數城市集中發展就顯得拉高發展水平。

中部塌陷是發展速度的塌陷。而不是說從建國就一直停滯。事實上,中部平均的經濟水準依舊比西部好。總量也比西部好。


推薦閱讀:

西部大開發計劃至2014年底,到底怎麼樣了,感覺十年前如火如荼,為什麼近兩年這個詞基本從視野中消失了。?
大勢丨申萬宏源深度報告:結構主義興起與投資思路轉變
樓市遊戲的新規則就是告訴你別投資房子了
針對不動產綁架中國經濟有什麼解決方案嗎?

TAG:中國經濟 | 經濟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