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劍雨》:辟水埋劍,路話江湖

文/吳庚奇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你從橋上走過。

幾年以前,這句話風傳網路。光陰似箭,科技如電,那時候還沒有朋友圈,微博都還沒火起來。

這句話出自武俠懸疑電影《劍雨》,最近突然想起這部片子,是因為裡面的某個演員惹了新聞。

《劍雨》可以說是2000年《卧虎藏龍》之後最好看的武俠片,到現在,也就它和《綉春刀》能稱得上良好的武俠故事片。(徐皓峰大師傅那些片子畢竟還在做實驗……)

片如其名,劍影綽綽,細雨綿綿。美工做得很有質感的風韻,江南古城的市井街頭,石橋竹樓,喧而不鬧,美而不華。整體場景紮實古樸,充滿人間煙火與水汽,確實像是一個人們融入其中的生活背景。電影的地圖也無非就是鄉野、城市、寺廟,小橋小舟,並沒有上天入地,縱橫大江南北。

=傳奇風骨落入類型電影之身=

《劍雨》的故事劇情上頗有古代傳奇文體的風骨,篇幅格局皆適中,換做文言文也許只需數百字,正適合電影展開敘述。但同時,作為一部電影,《劍雨》的敘事其實也很遵循類型電影的框架。

羅摩遺體的下落引出了江湖奪寶的線索,男女主人公之間各自隱藏身份的家常結下了兒女情仇的線索,這兩者都是武俠電影的傳統要素,但《劍雨》用了懸疑電影的手法將它們結合敘述,就有了新的觀感。兩部分的懸念都不大,但是互相交叉,穩步推進,再搭配上若干配角的副線,整個故事就顯得飽滿多了。

《劍雨》里引入懸疑電影的手法,其實並不是要讓我們去猜,讓我們有猜不到的驚奇,只是用類型敘事讓情節的脈絡結構更加清晰,控制節奏。這一招本屬於基本功,可莫說這十幾年來的武俠片或者說古裝片,就是這些年來大部分的中國電影,都甚是應該多學學用用。至少能拍一個清楚完整的故事片,保證一個順暢的觀看感受。

=江湖怪客,也食人間煙火=

有了故事套路,就該說人物。楊紫瓊和鄭雨盛兩位主角,王學圻大反派,手下余文樂、大S、戴立忍(傳說中的台獨分子就在這裡),NPC金士傑、李宗翰,勉強再算個鮑起靜、胡一統(《家有兒女》看多了)。總共有劇情比重的角色就這些,戲份的分配比較科學。主角有一定的心路歷程,配角則有鮮明的形象臉譜、性格標籤,高辨識度的技能和武器。

王學圻的三個手下就是典型,煮麵狂魔余文樂、性癮殺人狂大S,明朝劉謙戴立忍。戴立忍演的彩戲師連繩其實還是這個電影的一個亮點,很能給人印象的一處。眉宇面容間一股邪魅之氣,開口卻對工作待遇的嘮叨,台詞里那句「腎水過多」雖然有點迷,但中年的牢騷味倒是帶出來了。打鬥風格上,彩色披風,火焰刀,神仙索的特殊技,魔術式的武功異常詭異華麗。反水時,王學圻對其的評價,「你要變戲法就變戲法,要練武功就練武功,你非要混為一談」,也點出了這個人的性格和境界。

王學圻演的大反派轉輪王,老戲骨的演技加上新奇豐滿的人設,表現自是上佳。儘管這個大魔王的動機乍看之下有點雷,一場江湖廝殺的起因居然是一個太監想生蛋。用谷阿莫風格的說法,大魔王都是要一統天下,這個大魔王只是想有一天能捅幾下……

但是冷靜想想,這個動機其實挺真實的,一個人絕頂武功,稱霸一方的財富與權勢,翻雲覆雨手,唯獨不能翻雲覆雨,如此尊貴與自卑所形成的落差,能產生多麼巨大又畸形的慾望驅動力。看多了追逐武功與權位的陰謀家,轉輪王這個追尋人性的反派其實蠻有新意的。只是影片的表現和刻畫尚不夠到位,以至於這個本來有所玩味的設定,冒出了一股男科醫院的氣息。

《劍雨》的主導思路也是這種「以人為本」,反派是這個思路的歧路,影片主題則就是人心的點化,在「化身石橋」的典故與意象的指引下,講述仇恨的消弭,救贖與犧牲的滋長,曾靜與江阿生最終得以辟開仇殺的深水,將舔血的劍刃埋進江南細雨中,寬恕鋪路情作橋,邁向新生,莫話江湖事。

=器術相合,血腥與清新齊飛=

依託劇情和人物的電影,即使沒有動作場面,也依然可以控住觀眾。作為一部武俠片,到此尚未提及《劍雨》的武打場面。不過論武打設計,《劍雨》同樣亮眼。

精緻的兵器做工,精巧的打鬥招式,因角色性格而異。主角細雨的辟水軟劍與辟水劍法,剛柔間轉換如水,奇巧而兇險,一擊取命。神秘的老實人江阿生,舞動的參差雙劍,路數古怪,卻是攻守周全。彩戲師的魔術套裝,過火癲狂,趨於炫技。余文樂的鋼刺鋼針,短小迅疾,密集的殺招隨機閃現。彼此間打鬥起來,沒有慣常的長劍大刀,你刺我砍。而多是輕快犀利的對招拆招,細密的技巧對弈。整部電影的動作場面,沒有特別大的排場,多麼炫的特效,就是質感殷實,飄逸感與打擊感兼具,結合各式奇門兵器的交鋒,頗為賞心悅目。單提出武打部分,《劍雨》也是這些年來值得一觀的作品。

電影印象體驗最深一戰,莫過江阿生護妻一節。扶妻子休息,吃下豆皮,卸門,打水,敲地,取劍,放敵入宅,氣定神閑,老實人的外殼一層層剝落,真身逐步展露,極佳的戰前氛圍鋪陳,隨後與余文樂,大S,一干殺手激戰,黑白長短兩劍的參差劍滴水不漏,劍刃相交的銳聲,夾雜格擋飛針的清脆,一劍劍殺招輕盈凌厲,血腥與清新齊飛。清掃小怪,主將一死一傷。

=均衡良作,瑕不掩瑜=

《劍雨》在劇情、人物、美工、動作場面上的發揮皆屬良好,相互之間融合得比較緊密,不必割裂觀賞。沒有很多武俠電影中文戲看文戲,武戲看武俠的分裂局面。開頭提及的《綉春刀》,其實也是同樣的優點。雖然二者的風格,一個寫意的飛天流,一個寫實的地板流。而且這兩部良作,都在生活背景上下了功夫,《劍雨》強調了生活氣息,《綉春刀》強調了生活壓力,以及它們也都有站著就是戲的金士傑。

然而誇了半天,也不是沒有缺點。《劍雨》給人以細膩的感覺,實際上一些缺陷倒是在細節處理上有些粗糙,路線構思都對,但具體表現的點上顯得隨意。比如這個電影里的人都不怎麼愛做緊急傷口處理,強行流血不止的場面很容易引起吐槽,悲傷感的營造大可以再細心點。以及兩位主演,一個不怎麼會國語,一個估計基本不會。選擇的配音一定程度也降低電影的和諧感,楊紫瓊能很好地完成武戲,但是文戲部分確實有些淺,而且她和鄭雨盛站一塊實在沒什麼CP感。

至於大S,雖然她努力在表現這個角色,但她的口音和台詞能力,還是比較破壞電影氛圍,她的角色人設是一個女性癮患者+天生殺人狂,屬於極其強欲之人,可大S那一臉菜色,總覺得這人好像沒了月經。

還有薩頂頂和吳青峰的那首主題歌,這一部劍氣氤氳,雨滴玲瓏的電影,配上這萬物生萬物死的嗓子,著實像是墳前蹦迪。

主題歌選擇在跟隨市場熱門的隨意,也是《劍雨》營銷部分不足的一環,所以這部片子當時的票房也不夠好,整個故事還不如一句台詞有存在感。而且這部頗有新意的武俠電影還掛在了水平下滑嚴重的吳宇森的名下。吳宇森雖是總導演,不過除了男女主角都易容變臉,也扯不上什麼關聯,從成品來看,這完全是編劇導演蘇照彬的作品。

不過終歸瑕不掩瑜,《劍雨》還是一部值得重新拿出來溫故的電影,甚至是少數有美感和意境可言的華語電影。最適合閑暇時光,平心回顧,就像聽著雨水滴落在劍身上。

————————————————————————

主編|周祚

責編|徐美珊&BIUBIU

吳庚奇|想當大魔王的影評路人男,和外面的妖艷賤貨基本一樣。好不單純好做作的公眾號「電影忍者1989」(gbs8850),歡迎來踩…


推薦閱讀:

有關《金陵十三釵》的爭論反映了哪些社會問題?
最成功的潛入是,你的家庭,缺我不可
《源代碼》和《月球》哪個更值得觀賞?為什麼?
王寶強也許再也不能演「人傻但好運」的人生贏家了
漢語防線(中)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