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不是佛教徒?


很高興看到前面回答的朋友都喜歡《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

電影似乎在「打破」一個神話,耶穌基督的神話。

然而卻用另一個神話來代替,那就是:有人活了14000年。

也許你看過電影后,相信人可以活14000年,但卻不相信耶穌是基督…

這真是怪事。如果非要從人為的角度來解釋,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一個:

你花了87分鐘聽一個男人說話,但這男人是演員扮的,而不是真實的耶穌基督。

如果你花同樣的時間,聽一聽耶穌的話,你會少些什麼呢?

這樣的87分鐘之後,很可能,會有些不同的事情發生,至少,你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結果。

而這時的清晰,是真實的,是歷史的,是預言的,是不變的。

約翰福音20章30-31節

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跡,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約翰福音21章24-25節

為這些事作見證,並且記載這些事的,就是這門徒。我們也知道他的見證是真的。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即使有人反對,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不用說是神,就連凡人,「某人是某人的兒子」會因為一萬個人說不是,而有任何改變嗎?

何況這世界上,歷史中,見證耶穌基督是神兒子的人,正是你我這樣的人:

沒有學問的小民,孤獨的先知,勤勞的技工,富有的國王,待處決的囚犯,深宮的弱女子,堅強的戰士,殺害基督徒的人,病痛纏身者,窮困潦倒者,歌手,戀愛中的妹紙……四十多位作者的六十六卷書,用他們各自的文字風格,神奇地——是的,神做的奇事,神奇——講述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知道某人活了14000年,是否給你永生的盼望呢?我有!

個人以為,對於真的基督徒,《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電影沒什麼反基督的地方,只是藝術發揮了一下。要探索信仰還推薦看看《小活佛》——也不要看名字就以為這是反基督的電影。而且後者對信仰的探討會比《這》片具體得多。

如果你吃過一頓烤肉,便自信頓悟了廚藝,那接下來,是時候聊聊刀工和火候了吧。

----

補充:

因為《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很多調侃的色彩,而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這部電影,可能造成這篇回答也過分地調侃了一點,想表達的是,真實的信仰是可以拿出來談的,不同的「政見」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但也因為過度想表達,會讓一些朋友覺得「信耶穌很優越嗎」。

在這裡真的說聲對不起。

沒有任何優越。

一個人能徹底信耶穌,他以前一定不是什麼好人,真的。

(基督徒弟兄姊妹,如果你不同意,請點「沒有幫助」,讓這答案摺疊起來,留言讓我直接刪除也可以!)

一個人能徹底信耶穌,他以前一定不是什麼好人,真的。他一定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日子。

終於有一天他承認,自己不能改變自己,唯有神的大能,能改變一個人。

從這天開始,他也真的開始改變,不再是那個人。

對一個人來說,比「耶穌是不是佛教徒」更重要的問題是,

他知道自己可以改變,知道自己需要改變,知道自己如何改變。

剩下的就只是何時改變,是神的計劃。

整本聖經沒有說過「耶穌不是佛教徒」,我也不在真理上加添這句話。

我信耶穌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


根據道教的說法佛陀是老子變的,信不信由你:

是時太上老君。以殷王湯甲庚申之歲建之月。從常道境。駕三氣雲。乘於曰精垂九耀。入於玉女玄妙口中。寄胎為人。庚辰二月十五日誕生於毫。九龍吐水灌洗其形。化為九井。爾時老君鬚髮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蓮花。乃至於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桓王之時。歲次甲子一陰之月。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國入乎白凈夫人口中托蔭而生。號為悉達。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無上道。號為佛陀。始建悉曇十二文字。展轉離合三萬餘言。廣說經誡。求無上法。又破九十六種邪道。歷年七十。示人涅槃。襄王之時。其歲乙酉。我還中國。教化天人。乃授孔丘仁義等法。爾後王誕六十年間。分國從都。王者無德。我即上登崑崙。飛升紫微。布氣三界。含養一切。後經四百五十餘年。我乘自然光明道氣。從真寂境飛入西那玉界蘇鄰國中。降誕王室。示為太子。舍家入道。號末摩尼。轉大法輪。 ——《老子化胡經》


當然不是了。

關於耶穌是佛教徒,很多年就有這種傳說了。而這種傳說,很有可能來自於這本書。

The Aquarian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

The Aquarian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

這本書的作者叫Levi H. Dowling,是一個據稱有通靈能力的美國人,經常進入冥想狀態,能夠神遊世界,在美國,這種人是很多的,多到不計其數。

據他自己說,他能感受到宇宙中一種神秘的認知和編碼體系,叫阿卡西記錄(Akashic records,wiki:阿卡西記錄),他自己把其中一部分關於耶穌的內容記憶了下來,寫了一本書叫「寶瓶福音」,你也可以翻譯成「水徒行傳」,關鍵是Aquarian這個詞的詞根是Aqua,水的意思。

這本書的基本觀點就是,人類終於發現自己背離了上帝,正在回歸,要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叫「寶瓶時代」云云。

此書只是部分的提到了一個觀點,書耶穌在12-30之間去了印度,波斯等地方遊歷後返回加利利,這個時候他已經學會了多種語言,並且證明了自己就是上帝挑選的人……

更讓人神奇的是,耶穌在拉薩遇見了孟子,還在一個寺院裡面學習佛經……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孟子比耶穌早三百多年,而耶穌的時代,西藏根本沒有佛教……

這些是是而非的東西,自有人類以來都是很有市場的,廣為流傳也不稀奇。主要是這個奇思妙想的創作者沒真的去考證歷史而已……

後來一個叫馮馮的加拿大基督徒,在一家書店裡面看到了這本書,誤以為是聖經中失蹤的《彼得福音》(這本書似乎從來就沒出現過),就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大寶貝。於是開始廣為宣傳,他犯了不少錯誤,比如《水徒行傳》這個名字,就是他翻譯的,很明顯是錯誤的,另外不知道為什麼他把孟子翻譯為孟德斯高僧,藏語梵語不可能有這種名字吧……

不過以訛傳訛,很多人都以為是真的了。

做這種考證,還是 @王建雄來吧!


不是

1.耶穌是猶太人,聖經並沒有記載耶穌到過印度,學習過佛教,我也沒聽說過別的確鑿史料,如果有的話,請提醒,謝謝。

2.以色列與印度相隔太遠,在當時那個年代,路途艱難,並且遠方是一片未知地,耶穌去幹嘛?當時佛教也沒有傳到以色列,現在猶太人也基本不接受佛教,我也沒有看到印度文化對以色列的影響。

3.最重要的是,佛教與基督教的理念相差太多,甚至就是風馬牛不相及。舊約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寫,並且預言了耶穌的降生。耶穌所傳的道也是秉承舊約。我真的找不到一點點耶穌是佛教徒的證據。

PS:我也聽過很多耶穌是佛教徒的陰謀論,感覺都是捕風捉影,沒有確鑿史料。


有人說,耶穌基督是個佛教徒,如何澄清?

https://www.ai-wen.net/?q-1149.html

耶穌基督不是佛教徒。

1.作為真實的人,耶穌所持守的鑒定的獨一上帝信仰,他在面臨魔鬼試探的時候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上帝,單要事奉他。」故此,獨一上帝信仰,與原始佛教的無神論,還是後來受到婆羅門教影響的多神論佛教,有著像瀑布一樣巨大的落差,故此,耶穌不可能是佛教徒。

2.聖經並沒有記載耶穌到過印度學習過佛教,而且耶穌也沒有去印度學習佛學的理由。耶穌在《馬太福音》5:17-18說過:「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而舊約明確講到:「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申命記》6:4)那麼,耶穌是猶太人,他的信仰建構在舊約聖經之上,必然也不可能是相信上帝是獨一的主。

3. 耶穌基督是真正的上帝,也是真正的人,是完全的上帝,也是完全的人。耶穌基督一直是上帝(《約翰福音》8:58,10:30),他是上帝的兒子,是三一上帝的第二個位格。耶穌是由聖靈感孕而來,並不意味著他在被孕育之前不存在。當耶穌在母體里,他成了一個人,同時仍然是上帝(約翰福音1:1,14)。

4.耶穌基督生平最大的神跡是從死里復活,而佛教尋求的是涅槃。上帝的兒子耶穌從死里復活,給在罪惡與死亡里掙扎的人類開通了一條嶄新而唯一的恩典之路。耶穌用他自己戰勝死亡的大能宣告——他就是復活和生命。而至今還唯有佛教徒從死里復活。或者說,佛教徒根本不屑於從死里復活,他們更加願意永遠地跳出生生死死的輪迴。


條條大路通羅馬,天下只有一個真理,最初體現的形式不同。佛經講:方便有多門,歸原無二路。究竟歸到哪裡呢?外來終難會,自悟方可知。


所以樓上還是去讀讀聖經先吧。

電影和小說…………這樣的事 就和《達芬奇密碼》一樣離譜

就像我初中時 相信 」書放著當枕頭,知識會進入細胞,然後我考試能考高分「一樣荒謬呢


您好,在摩尼教(明教)的文本中,「耶穌」被稱作「夷數佛」

贊夷數文第二

 懇切悲嗥誠心啟:滿面慈悲真實父!

願舍所造諸愆咎,令離魔家詐親厚。

無上明尊力中力,無上甘露智中王,

 普施眾生如意寶,接引離斯深火海。

懇切悲嗥誠心啟:救苦平斷無顏面!

乞以廣敷慈悲翅,令離能踃諸魔鳥。

無知肉身諸眷屬,並是幽邃坑中子。

內外堛塞諸魔性,常時害我清凈體。

一切惡獸無能比,一切毒蛇何能類。

復似秋末切風霜,飄落善□□□□。

懇切悲嗥誠心啟:美業具智大醫王!

善知識者逢瘳愈,善慈愍者遇歡樂。

有礙無礙諸身性,久已傷沉生死海,

肢節四散三界中,請眾還升超萬有。

  更勿斷絕正法流,更勿拋擲諸魔口。

降大方便慈悲力,請蘇普厄諸明性。

莫被魔軍卻抄將,莫被怨家重來煞。

以光明翅慈悲覆,舍我兩般身性罪。

惟願降大慈悲手,按我三種凈法身。

除盪曠劫諸繚縛,沐浴曠劫諸塵垢。

開我法性光明眼,無礙得睹四處身;

無礙得睹四處身,遂免四種多辛苦。

開我法性光明耳,無礙得聞妙法音;

無礙得聞妙法音,遂免萬般虛妄曲。

開我法性光明口,具嘆三常四法身;

具嘆三常四法身,遂免渾合迷心贊。

開我法性光明手,遍觸如如四寂身;

遍觸如如四寂身,遂免沉於四大厄。

解我多年羈絆足,得履三常正法路;

得履三常正法路,速即到於安樂國。

令我複本真如心,清凈光明常閑寂;

清凈光明常閑寂,永離迷妄諸顛倒。

願我常見慈悲父,更勿輪迴生死苦。

諸根已凈心開悟,更勿昏痴無省覺。

我今依止大聖尊,更勿沉迷生死道。

速降光明慈悲手,更勿棄擲在魔類。

懇切悲嗥誠心啟:降大慈悲恆遮護,

恕我曠劫諸愆咎,如彼過去諸男女。

我是大聖明羔子,垂淚含啼訴冤屈。

卒被豺狼諸猛獸,劫我離善光明牧。

降大慈悲乞收采,放入柔濡光明群,

得梯秀岳法山林,遊行自在常無畏。

復是大聖明谷種,被擲稠林荊棘中。

降大慈悲乞收采,聚向法場光明窖。

復是大聖蒲葡枝,元植法園清凈苑,

卒被葛勒藤相繞,抽我妙力令枯悴。

復是大聖膏腴地,被魔栽蒔五毒樹;

  唯希法钁利刀鐮,斫伐焚燒令清凈。

其餘惡草及荊棘,願以戒火盡除之。

榮秀一十五種苗,申暢一十五種干。

復是大聖新妙衣,卒被魔塵來坌染;

唯希法水洗令鮮,得梯法身清凈躲。

懇切悲嗥誠心啟:眾寶莊嚴性命樹,

最上無比妙醫王,平安凈業具眾善。

常榮寶樹性命海,基址堅固金剛體,

莖幹真實無妄言,枝條修巨常歡喜。

眾寶具足慈悲葉,甘露常鮮不凋果,

 食者永絕生死流,香氣芬芳周世界!

已具大聖冀長生,能蘇法性常榮樹。

智能清虛恆警覺,果是心王巧分別。

懇切悲嗥誠心啟:具智法王夷數佛!

令我肉心恆康梯,令我佛性無繚污;

一切時中增記念,令離能吞諸魔口;

令離能吞諸魔口,永隔惡業貪□魔;

放入香法妙法林,放入清凈濡羔群,

令我信基恆堅固,令我得入堪褒譽。

懇切悲嗥誠心啟:慈父法王性命主!

能救我性離災殃,能令凈體常歡喜。

  作寬泰者救苦者,作慈悲者舍過者,

與我明性作歡愉,與我凈體作依止,

能摧刀山及劍樹,能降師子噤蚖蝮!

難治之病悉能除,難捨之恩令相離。

我今決執法門幃,大聖慈愍恆遮護!

殷勤稱讚慈父名,究竟珍重願如是!

出自摩尼教《下部贊》

另:敦煌所出文獻證明,老子化胡經亦為摩尼教(明教)所著。


當時印度婆羅門教一家獨大,沙門教派一邊在樹林吃香蕉吧。上面有婆羅門教、耆那教壓著,你佛教哪來的勇氣說耶穌學的不是婆羅門教是你佛教?

@譚樊馬克


耶穌十八年印度學佛及傳道軼史之新證+舊證://http://www.360doc.cn/article/8496966_521604642.html


不知題主想說的是不是《多馬福音》(Gospel of Thomas)?

我也承認,看過一些欽定以外的聖經會給人以一種顛覆刻板印象的感覺。不過,是否就此斷定耶穌有著佛學思想,還很難說。首先,我感覺它跟其他四福音書感覺不太氣息相通,不知道是不是後人的托古偽作;其次,若說與佛學相通的話,柏拉圖更像是個佛教徒呢!


一個印歐文明體系相信因果論,矛盾論這種東西,一個是閃族文明相信事物一直向前發展。也許會收到一些佛教的啟發,但是絕不會信奉


這是兩種信仰,耶穌不是佛教徒


在西方對於新約的解讀有著各式各樣的文獻,而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把新約當作歷史文獻進行解讀。根據聖經中辭彙的用法、句式的構成以及辭彙在當時的意思,西方的學者們從中分析出了大量的史料性的東西,新約中來源於古希臘的思想及觀念比比皆是。西方的一些學者通過史料的分析甚至確定了耶穌的誕辰為公元前4世紀。所謂與佛教的相關性,個人覺得是完全沒有學術依據的。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 因為耶穌那個年代 就是所謂希臘化時代 耶穌老家跟印度是有文化交流的 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是有佛教的教團的 耶穌和他弟子去亞歷山大上個培訓班也不是難事兒


沒看過佛教經典的當然都說耶穌不是佛教徒,我前幾年在看聖經新約時就感覺這部咋就和舊約或其他起源於中東的諸教套路相差這麼大,信啊愛啊永生啊還有耶穌替人受罪啥的,感覺好多都是佛教凈土宗的元素在中東特色化後與舊約雜交成一樣,後來網上查了下,還真有這說法,什麼《使徒水涉什麼傳》的好像,說消失的十年在喜馬拉雅山練密宗,後來一想也不是沒可能,公元前200年阿育王時期佛法就在中東一帶傳播了,看最後的晚餐耶穌穿的衣服也和他們不一樣,印度衣服一樣。還有就是耶穌畫像居然頭後有太陽,這可是佛教道家等修行人才會有的啊(能量場相機拍人能發現一條中脈,修行把能量由會陰逼出頭頂才算成功)而西方其他宗教都沒見過這現象。所以我感覺吧,耶穌就算不是佛教徒,那也是覺悟的修行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