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期]「絲綢之路·天山道關鍵地段路網綜合考察」 第三天:形制獨特罕見的古代遺存
8月5日,絲綢之路天山道關鍵地段路網綜合考察的第三天。凌晨5點,遙感團隊、央視探索頻道團隊及一名考古技術人員一行8人,迎著黎明前的曙光,驅車前往昨日下午考察的那熱德郭勒墓地,進行遙感補拍和資料數據的採集工作。早餐後,其餘隊員帶著昨日的喜悅和興奮,登上考察的征途,仍期盼著有新的、振奮人心的發現。事如人願:
那熱德溝口墓地——有環溝的墓葬 墓地位於那熱德溝口東側的開都河北岸的草灘上,西北可望及那熱德郭勒大墓。墓葬四十餘座,地面形制多為低矮的圓形平頂土堆狀封堆,大的直徑達25米,小的10米許,封堆外多有方形圍溝。這種封堆外有方形圍溝(有人稱之「方溝」)的墓葬與通常常見的石堆、土石堆及土堆等墓葬不同。為什麼墓葬封堆外有圍溝?圍溝的形成是有意的行為還是挖土培高封堆過程中的自然結果?是年代或文化的不同和差異?科考隊員們從各自的專業、認識出發,各抒己見,然莫衷一是。在古代,通常有用壕溝標示各種界線的做法。這些方形環溝非常規整,應為有意的行為,方形的環溝可能是墓葬的位置界線。此類的遺存新疆尚未做過考古發掘,圍溝是否是墓葬的範圍界線,還是有其他的功用和內涵,仍缺乏可對比的資料,有待積極的探索和深入的工作予以揭示。那熱德溝口墓地Google遙感圖
那熱德溝口墓地,封堆外有方形環溝(西—東,覃大海拍攝)阿木爾滴水墓——新疆目前唯一的發現下午,科考隊沿著218國道向西南行,前往60公里外的阿木爾滴水墓進行考察。墓地位於巴音布魯克山間盆地的西部,開都河支流依克賽河北岸的平坦草灘中。此地三面環山,地勢寬平,雨水充沛,綠草茵茵,一派大草原的景象,為優良的高山牧場。滴水墓,顧名思義,該墓葬當與滴水的形狀相關。根據踏查,該墓葬地表形態表現為東端較圓,西端略尖、東高西低的土丘狀封堆,平面似水滴狀,東西長85米,最寬處58米,高3米,頂部邊緣有用卵石鋪成的亦呈水滴狀的石圈,中部有一凹陷坑,坑之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現代設置的蒙古敖包。滴水狀封堆西約40米處還有四個直徑2米許、南北排列的圓石圍;再西約200米,有一片墓地,為形制較小的圓形土石堆和方形石圍土石堆墓。
新疆和靜縣阿木爾滴水墓現狀(西—南,覃大海拍攝)新疆和靜縣阿木爾滴水墓平剖圖(張玉忠繪)這一滴水狀封堆的遺存,在新疆罕見。新疆文物考古所原副所長、研究員張玉忠研究認為,這種封堆平面呈圓錐形的大型墓葬在新疆還是首次發現。換言之,阿木爾滴水墓為新疆目前唯一發現,故對其年代及文化內涵尚缺乏認識。從橫向的聯繫來看,這一水滴狀封堆遺存以西,有多片墓地,墓葬的地表形態有土石堆墓、石圍土石堆墓、鬍鬚墓等;與哪種類型墓葬在時間或文化內涵上有關係?到底是墓葬還是祭祀性的遺存?
巴音塔勒鬍鬚墓——誰的墓葬
考察完阿木爾滴水墓,沿著西行的鄉村公路西行,約5公里後,走在車隊前方的車輛停了下來,從車上走下的和靜縣文體廣播影視局局長依仁且(蒙古族)揮手示意,墓地到了。只見路旁有一些不規整的石堆和亂石。為什麼叫鬍鬚墓,鬍鬚墓是什麼樣?多數考察隊員的腦海中都沒有這一概念和形象。通過和靜縣文管所所長王忻的指點和介紹,大家才看出了它的端倪。原來所謂的鬍鬚,典型的特徵是墓葬封堆的一側,有兩道呈弧形的與封堆相連並向同一方向伸出的石條,兩道石條略呈內弧的「八」字,形如鬍鬚。新疆和靜縣巴音塔勒鬍鬚墓的地表形態(西—東,覃大海提供) 王所長介紹,該墓地共有鬍鬚墓2座,呈東西向分布,其中西座保存較好,封堆呈圓形,直徑約27米,高0.8米;封堆東側有兩道內弧的須形石條,一南一北,間距15米,西端與封堆相接,呈弧形向東延伸,長約14米。封堆外有「匸」形石圍(西、南、北三面)。東座與西座的形態大致相同,但封堆外無石圍,南側的須形石條已殘缺。 鬍鬚墓在新疆發現甚少。除了這兩座外(附近還有一座因為天氣原因未能進行考察),在新疆阿爾泰市的沙爾胡松發現兩座,阜康市南泉一帶發現5座(發掘了2座),博州哈日圖熱格、玉科克以及托里縣等地也陸續有所發現。這些鬍鬚墓的封堆形態雖有些差異,但兩列須狀石條均呈弧形朝東延伸,這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和靜縣巴音郭勒鬍鬚墓(航拍)(陝西十月文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資料介紹,1927年,哈薩克卡拉干達首次發現鬍鬚墓,後來命名為「塔斯莫拉文化」。鬍鬚墓是該文化的重要特徵,在哈薩克草原有廣泛的分布。墓地一般由5-10座墓組成,包括一或兩座鬍鬚墓。鬍鬚均向東伸,長20—200米不等或更長。以此來看,和靜縣巴音塔勒鬍鬚墓以及新疆其他地區的鬍鬚墓與哈薩克的鬍鬚墓在形態上是極為相似的。 關於它們的年代和文化屬性,前蘇聯考古界的認識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是公元前7—公元前3世紀的塞克遺存;有的推斷是烏孫人的一種墓葬特徵;有的稱其為塞克——烏孫文化遺迹;還有的認為是公元3—5世紀甚至更晚的遺存。張玉忠研究員認為,鬍鬚墓在新疆只見於天山山區至阿爾泰山之間的草原地帶,很可能同曾在新疆東部、北部地區廣泛活動的塞克或烏孫人聯繫較密切,其時代應在西漢前後(張玉忠:《天山尤魯都斯草原考古新發現及相關問題》,《新疆文物》1996年第1期)。近年有人認為,鬍鬚墓是游牧民族薩滿的墓葬,很可能是母系氏族時期產生的女性薩滿的墓葬,它是埋葬女性薩滿的墓,又是祭祀的宗教建築(張陸云:《「鬍鬚」墓初探》,《克拉瑪依學刊》2012年第1期)。還有學者撰文指出,鬍鬚墓主人應該是匈奴烏禪幕部族(林梅村、李軍:《烏禪幕東遷天山考——兼論公元前2-1世紀匈奴在西域的遺迹》,《西域研究》2012年第3期)。烏禪幕是匈奴重要部族之一,起源於哈薩克草原。其最早的遺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今稱「塔斯莫拉文化」(Tasmola Culture)。公元前1世紀前,烏禪幕活動於康居(今烏茲別克澤拉夫善河)與烏孫(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之間草原地帶。烏禪幕東遷天山地區後,成為匈奴統治西域的重要生力軍。巴音塔勒的鬍鬚墓可能是烏禪幕東遷天山地區後的遺存。 又一次驚訝發現——太陽崇拜的遺存 在鬍鬚墓附近,還有一座形制特殊的墓葬,引起考察隊員們的又一次驚訝。這座墓葬的中部為圓形的土石封堆,直徑27米,高0.4米,中部略凹陷;封堆外有圓形石圍,直徑45米;封堆與石圍間排布四道寬約0.9米呈十字形的石條。圓形石圍外還有一個由數十個直徑五、六十厘米的以小卵石圈圍成的圓形的石圈,平面形態與那熱德郭勒的那座形體巨大的太陽崇拜遺存幾乎相同!這不又是那熱德郭勒太陽崇拜遺存的再版嗎!航拍團隊也激動不已,隨即無人航拍飛機也起飛了。新疆和靜縣巴音塔勒墓地中的石圍墓,有象徵著太陽及光線的的圓形石圍和十字形石條(航拍)( 陝西十月文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介紹,距此西約10公里處的伙什托羅蓋還有一座鬍鬚墓。考察隊員們又振奮了起來,興緻勃勃的登車前往考察。此墓位於一片牧草茂盛的草灘上,墓葬較低矮,高度與牧草相當,不到跟前很難發現,只能分開步行尋找。正當大家步行尋找時,西邊湧來一片烏雲,瞬間大雨如注,並夾著冰雹。離車較近的隊員只好跑回去躲進車內,即便如此,也都變成了落湯雞;遠的只好「與天斗」了。從雲層的範圍和厚度來看,大雨和冰雹在短時間內不會停止,只好忍疼割愛返程。雖然如此,今天的考察大家還是心滿意足的。風雨欲來——考察隊在伙什托羅蓋鬍鬚墓地伙什托羅蓋鬍鬚墓(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照片)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30]廣西南寧市那北咀貝丘遺址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初步成果
※舒翼原本上青雲,不想猶在塵夢中——古籍的版本
※[考古日報Vol.127]廣西出土距今16000年完整人類頭骨化石
※家庭如何保存不看的古書?
※陝西歷史博物館這種環境真的可以保護文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