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丈母娘經濟」的困境——專訪張曉波教授

2015年6月23日,孫冶方基金會網站公示了第16屆孫治方經濟科學獎獲獎名單。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目前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學術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對我國經濟科學作出貢獻的經濟學家。去年的孫冶方獎共評選出三個著作獎和四個論文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張曉波教授是其中的獲獎者之一。

張曉波教授的獲獎論文由他與魏尚進教授共同撰寫,題目為《競爭性儲蓄動機:來自中國持續增長的性別比例與儲蓄率的經驗證據》[1]。這篇文章發表在2011年6月出版的美國《政治經濟學》雜誌(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上。

這篇論文提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儲蓄率的大幅增長和現階段中國居高不下的房價,與性別比例不平衡有關。統計上,性別比例不平衡能夠解釋中國1990-2007年裡50%的儲蓄率增長

由於傳統文化、計劃生育和胎兒性別識別技術擴散的共同影響,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逐年上升。男女比例的失衡,使得男性在婚姻市場中的壓力大大增加。為了提高自己在婚姻市場中的競爭力,男性家庭需要通過增加儲蓄,購買婚房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而女性家庭為了保證女兒在未來家庭中的經濟地位,以及未來己方父母可能的購房需求,也可能以增加儲蓄率的方式加以應對。

因此,對儲蓄和住房的剛性需求,導致了高儲蓄和高房價,過去政府和學界對高儲蓄率和高房價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魏尚進教授曾在演講中風趣地稱這種情況為「丈母娘經濟」。

面對高儲蓄、高房價,現行政策有盲點

Ecomedy:在您的文章里提到,統計上,中國1990-2007年里高達50%的儲蓄率增長可以用性別比例不平衡這個因素解釋。我們現在性別比例失衡的狀況依然很嚴重,那麼我們現在的一些刺激消費降低儲蓄和對樓市進行調控的方法,是不是都是杯水車薪而抓不住重點呢?

張曉波:確實,如果性別失衡是高儲蓄和高房價的原因的話,現在我們的調控政策就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老百姓存錢給兒子買房、蓋房結婚是一種剛性需求,不解決這個問題,消費和儲蓄的失衡就解決不了

最典型的例子在農村。你現在去農村看,很多用多年儲蓄蓋的二層三層的小樓,幾乎沒人住。農民種田打工賺的錢變成了這些沉澱資金,它根本轉不起來,這是一種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因為年輕人幾乎都去城裡打工了,過年的時候回來住兩三周,在家的就老人和小孩兒,村裡百分之三四十的房子可能都鎖著。

同時這些房子不能交換,不能買賣,也不能出租,還不能做抵押。當我們把大量資金耗在這些房子上面的時候,我們的消費就不可能提振,諷刺的是現在農村裡很多這樣的房子二層三層的裝修都沒有,因為錢全花在蓋房子上了。

Ecomedy:所以說到底房價很大程度上還是剛性需求推動的?

張曉波:是的。中國的房價高很大程度上源於剛性需求。其實中國的住房擁有率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88%左右。美國只有50%-60%。從來沒有聽說過美國人結婚一定要有房子,而在中國,沒有房子根本結不了婚,而農村裡婚房買來到最後又沒人住,這裡就有一個儲蓄和消費的mismatch(錯配)

要讓沉澱在房地產里的資金流動起來

Ecomedy:那按照張老師剛才的說法我們如果開放農村宅基地和住房的交易、出租的話是否能夠使情況有所改善呢?

張曉波:對,這也是我一直在倡導的,希望能夠讓農民的宅基地可以交換和交易,那麼我們農村積累的沉澱資金就可以流動起來。城市裡一些退休的老人也可以把城市的房子賣掉,到山清水秀的地方買房子養老,這樣不僅農民的資產可以盤活,城市的房價也可以降下來一些。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當然前提是農村醫療條件能夠得到提高,社保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流動起來。其實在國外來講,比如美國,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齡都會搬去佛羅里達等一些暖和的地方養老。反觀中國,現在很多老人也都還在城市裡擠著,年輕人結婚也都得拚命地買房子,熱點地區房源又不夠,房價自然越來越高。

Ecomedy:您在文章中提到了幾個解決「丈母娘經濟」的方案,包括提高婦女的經濟地位,放鬆計劃生育等來降低性別比例失衡問題,進而緩解高儲蓄和高房價。但是這些政策似乎都有著長期性和滯後性,比如現在放鬆計劃生育可能必須等二十年之後,現在出生的這些人進入了婚姻市場,才能起到效果。那現階段我們應該怎麼做?

張曉波:確實,我們就算是放開計劃生育,也要有一段時間才能見效,這是肯定的。現階段我們可以做的比如提高農村的養老保險。這樣我們就能讓農村裡的老人們利用政府的轉移支付來度過晚年生活,讓他們轉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減少對生育男性的偏好。我們需要把這兩方面,這兩種手段給結合起來。

當然,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現在在很多方面女性社會地位已經有了很大提升。比如現在女性在大學入學率,包括研究生人數比例上,其實都已經超過男生了。但是同時女性自身「高嫁」的習俗又沒有改變,這就導致高學歷女性裡面單身比例逐年上升。本來在婚姻市場中女性就少,高學歷女性退出之後,女性就更少了,那麼男性的競爭反而就更加厲害了

Ecomedy:您和魏尚進老師在你們的獲獎論文裡面提到你們的研究成果不僅適用於現在中國,還可以解釋其他國家和地區歷史上的發展情況,尤其是東亞奇蹟時期日本、韓國和台灣地區的高儲蓄率。請問您有對這方面展開進一步研究嗎?

張曉波:我和另一位老師還做過台灣地區的實證分析,並且將成果發表在了最近的《經濟行為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上[2]。它的結論也是完全能驗證我們在之前論文里所做的猜測,台灣地區在經濟起飛階段的高儲蓄率也是與男性在婚姻市場的巨大壓力密切相關的。1949年國共內戰後,有大量士兵跟隨國民政府前往台灣,而一直到1959年之前,他們是不被允許在台灣結婚的。在1959年禁婚令開放之後,將近60萬年輕男性一下子進入了當地婚姻市場,導致了婚姻市場中性別比例出現重大失衡。在巨大的婚姻壓力下,台灣人,尤其是台灣年輕男性的儲蓄率和工作時長都出現了明顯上升,從而為60年代台灣「高儲蓄,高增長」的經濟模式奠定了基礎。

END

小編說:看完文章的男屌絲們,還不趕緊去搬磚?你以為你沒房沒車,娶得上妹子嗎?

P.S. 感謝第一財經日報綜合組的楊志老師、陳益刊老師在本文寫作時提供的幫助

[1]Wei, Shang-Jin, and Xiaobo Zhang. 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 No. w15093. National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9.

[2]Chang, Simon, and Xiaobo Zhang. "Mating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16(2015): 292-309.

歡迎大家關注Ecomedy微信公眾號!我們會在知乎專欄同步推送!

weixin.qq.com/r/f0Pv6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希臘為什麼會破產?
為什麼計程車打車越遠單位距離的價格會更高?
如何看待 2017 年 9 月 30 日央行定向降准政策?
克強指數回升預示了中國經濟回暖嗎?
Rate of Return,Rate of Interest,Coupon rate 和 Yield 有什麼區別?

TAG:经济学 | 计量经济学 | 房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