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擔「義」字?

這是本篇最後一個話題,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很多喜歡三國史的朋友都認為漢末亂世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更多的人相信史書上稱呼反董聯軍為「義軍」。

而我的觀點就是:反董「義軍」的本質應是叛亂軍,他們沒有絲毫的「道義」值得後人稱道。

在接替東漢帝國的三國時代,曹魏帝國和孫吳帝國的開創者曹操、孫堅都積极參加反董,其政府官方修史書(《魏書》和《吳書》)都將董卓定位成東漢帝國的亂臣賊子,而曹操、孫堅就成了「正義的化身」,所以後人建立新的帝國亦是繼承正義的,也就是「天命所歸」。

我們拋開「英雄史觀」,去重新審視史料中的細節,看看反董聯軍中的袁紹、袁術、曹操、孫堅等人到底是不是「義軍」?

我在前文羅列董卓的黑材料,按濫殺、斂財、好色、暴政四個類別歸納董卓的劣跡。現在要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反董義軍」的劣跡(雖然史書鮮有提及)。

關於「濫殺」這個話題,因為董卓是史書中的反面人物,於是大家都認為董卓殘暴無道。其實,在戰爭面前,老百姓永遠是任人宰割的弱勢群體。

第一,屠殺無辜百姓。我們來看陳志《司馬朗傳》:(關東)諸將不能相一,縱兵鈔掠,民人死者且半。

——原來打著「義軍」旗號的反董聯軍也做這種劫掠和屠戮百姓的事啊!而董卓的殘暴事迹被大寫特寫成反面教材,「義軍」的殘暴事迹則被抹殺,只剩下《司馬朗傳》中這一處記載。

第二,殺降。關於在史書中記載的「殺降」事,也不是董卓獨一份,如曹操掌控朝廷之後,對外「平叛」作戰時,對待俘虜的處理方式同樣也是殺降。

陳志《程昱傳》中,程昱解釋說: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於圍也。

——這是程昱在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時所說,由此可見,自建安二年(197年)至此時,共計十五年,朝廷(曹操)都是以殺降的方式解決俘虜問題。唯一不同的是,史書告訴我們:董卓是用點天燈的酷刑虐殺戰俘,而曹操殺降就只有匆匆一筆,還要套上「合法的、正義的外衣」。

請大家注意,我這不是比爛,而是公平看待黑材料的方法。假若董卓沒有被刺殺,控制漢廷甚至稱帝,那麼他的殺降事,恐怕會有人(例如蔡邕)同樣會義正言辭地套上「示威天下」的外衣,對吧?

所以,大家記住:史書確實是以「成王敗寇」的邏輯去書寫的。無論被刺身亡的董卓,還是開創帝業的曹操,乃至其他人,都是「烏鴉」。評價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應該客觀看待,而不能用「非黑即白」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解讀歷史人物,否則就掉進「成王敗寇」的坑裡去了。

再說斂財。董卓在雒陽就以「搜牢」的方式拷掠富戶,搜刮財富,草菅人命,而作為「義軍」盟主的袁紹,他在冀州也同樣做拷掠富戶的事。

史料在初平二年(191年),公孫瓚南下冀州討伐袁紹時寫的檄文,列數袁紹罪狀中的第四條:(袁紹)乃多以資糧專為不急,割剝富室,收考責錢,百姓吁嗟,莫不痛怨【出自陳志《公孫瓚傳》裴注引《典略》】。

無獨有偶,同為「義軍」的河內郡太守王匡也在反董之時不忘搞錢。

史料在陳志《常林傳》,內容說王匡隨意給人定罪,然後讓人用錢、谷贖罪,稍有怠慢就被判滅族,以此立威。本地世族,常林的叔父就因為打了門客,就被王匡的耳目所告發,然後被捕定罪。

陳志《常林傳》:太守王匡起兵討董卓,遣諸生於屬縣微伺吏民罪負,便收之,考責錢穀贖罪,稽遲則夷滅宗族,以崇威嚴。(常)林叔父撾客,為諸生所白,匡怒收治。

原來袁紹和王匡的行為與董卓「收諸富室,以罪惡沒入其財物」的方法如出一轍嘛!憑什麼史書上說袁紹和王匡是「義軍」?董卓就是「亂臣賊子」?還不是套用成王敗寇的邏輯!

順便說說「掘墓斂財」,這事不光董卓做過,袁紹和曹操也做過。

袁紹掘墓事見陳志《崔琰傳》,其中提到:袁紹的士兵蠻橫殘暴,挖掘墳墓,取得財物後將屍體散落路邊,為此,崔琰向袁紹建議讓各地政府掩埋屍骨,安撫民心。

曹操掘墓事則寫的很詳細,出自於陳琳寫的討曹操檄文及《曹瞞傳》。

此文記載了曹操親自參與挖掘梁孝王(西漢漢景帝劉啟之弟劉武)的陵墓,甚至說曹操還設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兩個專業盜墓官職來掘墓斂財。

陳志《崔琰傳》: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崔)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憯怛之愛,追文王之仁。」

《太平御覽·卷811》引《曹瞞傳》:(曹)操引兵入峴,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此文另見《太平御覽·卷551》及《藝文類聚·卷83》。

陳志《袁紹傳》裴注引《魏氏春秋》: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曹)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墮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官,而行桀虜之態,殄國虐民,毒流人鬼。

第三個話題,好色。這個應該和個人喜好相關,談不上禍害百姓。六十歲的董卓尚有性需求,袁紹這幫中年人也不是清心寡欲之徒,當然也算不了什麼大事。

最後一個話題,就是暴政。董卓為了立威,將其他人的性命視為草芥,例如擾龍宗無辜斃命。

反觀「義軍」這邊,盟主袁紹在接管冀州,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之後,也把屠刀伸向自己的下屬,藉此立威。提及的事例出現在公孫瓚討袁紹檄文之中。

內容有幫袁紹說服張楊加入反董聯軍的虎牙都尉劉勛,因為小過失而被袁紹殘酷迫害,上谷郡太守高焉和甘陵相姚貢因為沒有籌備到足夠的錢交給袁紹,而被一併殺害。

還有袁術,他在佔據南陽郡之後,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最終被荊州刺史劉表聯合袁紹、曹操趕出了南陽郡。

范書《公孫瓚傳》:(袁)紹與故虎牙都尉劉勛,首共造兵,勛降服張楊,累有功效,而以小忿枉加酷害。信用讒慝,濟其無道,紹罪七也。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貢,紹以貪惏,橫責其錢,錢不備畢,二人並命。紹罪八也。

陳志《袁術傳》:南陽戶口數百萬,而(袁)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

曹操入兗州時,因為陳留名士邊讓多次貶低曹操,曹操就將他殺害並滅族泄憤,此事成為後來兗州人背叛曹操的導火索之一。

陳志《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及在兗州,陳留邊讓言議頗侵太祖,太祖殺讓,族其家。

諸如此類,讓大家見識到了,所謂「義軍」的所作所為與董卓的比較起來,不分伯仲。所以我說,這幫打著「義軍」旗號的人做事可一點都不講「道義」。

可能會有人認為我這是在比爛,以為二袁、曹操等人只不過是時勢所逼,有些壞事看起來是自私的,但最終是為了天下早日恢復和平。

那我們來看看漢末的政治格局。

董卓作為權臣壟斷東漢帝國的政府運作,對其不滿的人應該如何做?

我以為,最合理最簡潔的方式就是荀攸提出的解決方案:刺殺董卓。

如果程序再複雜一些,也可以採取政變的方式,例如桓帝劉志剿滅梁冀。

這樣能夠把權力鬥爭集中在政治高層中解決,死的永遠都是達官貴族,而不會擴大到讓天下百姓一起來承受戰爭的摧殘。

劉艾說:「山東兒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出自陳志《孫堅傳》裴注引《山陽公載記》。」可見百姓無辜。

二袁從地方上起兵對抗朝廷,這政治鬥爭方式是自私和不負責任的,也是導致東漢帝國走向分裂、乃至滅亡的根本原因。最終,常年的戰亂又使得東漢末年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人口銳減時期,這是非常慘痛的事。

胡母班在獄中寫給王匡的信上寫道:自古以來,未有下土諸侯舉兵向京師者。【出自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謝承《後漢書》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如此,到底誰才是亂臣賊子?

答案就是:成王敗寇。

反董聯軍缺乏戰鬥經驗,各自為戰,心懷鬼胎,不久便被久經沙場的董卓一一擊破。若不是董卓暴死長安,關東的反董聯軍根本就是一盤散沙,必然要淪為笑柄。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遇刺身亡,六月,又換做李傕等人上台執政。

按說反董聯軍的政治目的達到了,自劉表、陶謙、二袁卻選擇了繼續割據一方。可見,他們打心底就沒想讓東漢帝國的延續生命。

并州集團的王允與呂布的合作,使得并州集團短暫的控制了長安朝廷,隨即又被李傕代表的涼州集團擊敗。我們不妨稱李傕、郭汜等人掌控長安朝廷的時期為「後涼州時期」,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關東的反董聯軍又要面對新的尷尬局面,元兇董卓已死,劉協的地位是應該被承認還是被否定?自稱「義軍」的軍閥們,他們如何選擇自己的政治立場?

歡迎繼續觀看《李郭篇》。


推薦閱讀:

皇甫堅壽的名是什麼?
荀彧為何是魏臣?

TAG:三国志书籍 | 后汉书 | 董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