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車系中,日系對自主車企幫助最大?
如果沒有記錯,從北京吉普開創了汽車合資的先河開始,至今已經32年了。在過去的32年里,合資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遍地開花,直接促成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合資企業的大舉進入,也使得當年以市場換技術的願景徹底落空。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這些年裡,我國汽車工業一直在快速追趕,學習到了不少先進的技術工藝。那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系企業對於中國本土汽車工業所做出的貢獻。其實相比於其他車系,日系車對於中國品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最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輸出車型平台和動力技術最多
不得不承認,在技術轉讓方面,日本人要比歐洲人和美國人大方得多。就乘用車領域來看,在過去的32年時間裡,豐田曾向一汽輸出過皇冠Majesta的平台技術和動力技術,在此基礎上,一汽打造了紅旗盛世以及隨後進行技術改進的紅旗H7。
馬自達和一汽的合作關係從本世紀初葉一直延續到現在。在這個過程中,馬自達向一汽提供了老馬自達6、睿翼的車型平台,直接促成了一汽奔騰品牌的誕生。另外,在此前與海南汽車的合作中,馬自達所留下的馬自達323的車型平台和動力技術,也成為了日後海馬汽車獨立的基礎。
日產和東風的合作夥伴關係則要比豐田和一汽要更進一步,除了東風日產的本土品牌啟辰之外,東風旗下的風度、風神兩個品牌也大多受益於日產的平台和動力技術,這也使得東風汽車的自有品牌戰略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同樣的例子我們還可以在皮卡和SUV陣營里找到影子,比如五十鈴所提供的Rodeo系列就是江鈴和陸風發家的基礎。
除去這些官方層面上的合作。日系車的設計向來以工程結構的可行性立足於汽車圈,簡單點說,就是日系車的工程結構會更容易實現。所以,日系車的工程結構就成為了絕大多數本土品牌發展的範本。
多的不用說,光是老花冠的平台就至少被兩家以上的中國品牌學習了過去。即便是在眼下熱銷的中國品牌SUV里,也有至少半數以上的產品是借鑒了日系車的成熟技術,為了避嫌,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除去乘用車,中國品牌在商用車領域依然有很多借鑒了日本車企,例如國產的海獅系列、考斯特系列等等。
中國品牌發展初期的動力來源
在最近幾年裡,三菱汽車似乎是走了個背字,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的情況剛剛有所好轉,就又被曝出燃油測試造假,股價大跌之後竟然被日產收了過去。但是,如果沒有三菱,中國品牌汽車產業恐怕會是另外的一種光景。
在中國品牌發展初期,三菱提供的4G系列動力幾乎成為了本土品牌的標準配置,小排量的有4G15,大排量的有4G63和4G64。包括比亞迪、奇瑞、長城、華晨、中興、奇瑞等都曾是三菱動力的大客戶,而這些曾經依靠著三菱的發動機成長起來的中國品牌,眼下也都擁有了自己獨立的發動機研發技術。
再往前,可以追溯到豐田的491系列。通過技術引進,我國的幾大發動機生產企業打造出了4Y系類發動機。而對於吉利而言,豐田的5A和8A發動機則是品牌發展的基石,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豐田5A和8A系列發動機並沒有控制銷售,可以面對非豐田車系出售。
所以當時還處於成長期的吉利汽車,便通過採購8A發動機實現了其首批車型的動力匹配。與此同時,吉利依據5A和8A發動機自主研發而來的479QA和479Q兩款發動機,也開始逐步進入產品陣容中。
在柴油動力方面,五十鈴的4JB1系列發動機是奠定了眼下輕型商用車基礎的功勛動力,而五十鈴的貢獻還不僅僅如此。
促進中國商用車體系的建立
五十鈴的貢獻源自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次貿易。1984年外貿部門引進四萬輛五十鈴輕卡,中國的汽車工業同時獲得了五十鈴N系列輕卡的29個車型的駕駛室、汽柴油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的全套技術。也就是這一套技術,成為了奠定中國輕型商用車體系的技術。所以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我們的輕卡看上去都會多少有那麼一些五十鈴的影子。
除此之外,東風平頭卡車的技術換代就是從UD卡車開始的,包括駕駛室、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等基礎的湧入成就了當年的東風八平柴、六平柴。當然,這也包括了眼下的東風商用車體系。
皮卡市場呢?可以這麼說,中國的本土品牌皮卡如果要認祖歸宗的話,最終都會回歸到豐田海拉克斯以及五十鈴D-Max上。造就了多款銷量神話的微車市場呢?長安系源自於鈴木landy;而造就了中國第一神車的五菱則是發家於三菱L100。
從商用車的領域我們不難發現,日系車企的這種技術轉讓往往都是成體系的轉讓,所以也就造就了眼下的中國本土汽車產業在商用車領域的繁榮。
AL頻道小結
好了,講了那麼多,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都在這裡了。所以,對於日系車,咱們還真得是一碼歸一碼,該肯定的還是要肯定。接下來,我們會再來聊一聊歐美系車企對於中國品牌的貢獻。
本文作者黃嘉剛
沒時間解釋了,快上車
8萬老司機們為你帶路...
趕緊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AL頻道(ID:autolife2014)
推薦閱讀:
※短評 | 眾泰可以有進步,其它三線自主也可以有
※如何看待「李書福:自主品牌汽車品質超過韓系車已綽綽有餘」?
※國產純電動汽車哪個品牌的性價比更高?
※總結201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你有什麼想說的,對中國自主品牌的未來你怎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