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江湖往事(二):我思故我在

讀好書,有如探訪著書的先賢,同他們促膝談心,而且是一種精湛的交談。——笛卡爾

前言

上一篇說道了培根——哲學江湖往事(一):知識就是力量 - 須盡歡的文章 - 知乎專欄——在培根之後,湧現出很多優秀的哲學家,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前行。像培根一樣,有一個哲學家叫霍布斯,他強調哲學和科學的實際功效,就如同培根樂於通過實驗和實踐來檢驗知識是否有用一樣,他很好的繼承了培根的思想,並將他進行完善。在無論是從認識論,還是形而上學,還是政治學,心理學,都做了相應的揚棄。

培根強調通過經驗和科學的歸納法來判定知識的作用,而霍布斯在培根的基礎上肯定了推演方法,即演繹法的作用。並沒有如同培根那樣全盤否定。同時,他還肯定了哥白尼、伽利略以及哈維的新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與哲學的分家便始於此,之後出來個超級牛逼的角色讓自然科學徹底獨立,他是牛頓,以後會寫到】。也正因此他結合自然科學和培根的經驗注意、機械唯物主義思想,才肯定了演繹法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他否定了後來以笛卡爾為首的部分哲學家們關於唯靈論的觀點。

很顯然,就如同我之前的比喻一樣,正方培根已經發言完畢,霍布斯更是進行了揚棄補充。現在輪到我們的反方辯手了,一個劃時代的角色,一個同時期對哲學影響最大的人,一個常被譽為近代西方哲學之父,開山鼻祖——笛卡爾。

一、仗劍遊俠

笛卡爾1596年生於貴族家庭,體弱多病。好在是生在富貴之家,換個市井百姓家裡,說不定活不成年就嗝屁了。他並沒有浪費自己誕生後所擁有的家庭條件,如饑似渴的對知識進行汲取。又因為身體不好,在教會上學的他利用早自習和晚自習的時間賴在床上看書思考。當然,這是教會對他的照顧,誰讓他家有錢有勢同時他又體弱多病呢?

雖然笛卡爾不是很買賬,在他看來,除了數學,教會教的東西都毫無用處。這點像極了年少時的培根。培根把他討厭的推翻了重來,這使得三十多年後的笛卡爾不需要再走這一步。他兒時最大的夥伴就是床和書。像後來非常有名的「我思故我在」就是他在床上想出來的。彷彿躺在床上,雙腳離地了,智商就佔領高地了,什麼靈感都出來了。

他經常在火爐子邊躺在椅子上思考。主要是怕冷,所以常年需要火爐子。猶如江左梅郎一般,望著星空思考。和培根一樣,培根不相信之前的知識,一切知識都需要經過他的實驗和科學歸納。而笛卡爾探索世間奧秘的方法則省力的多——思考。他不想躺在床上思考了,他要出去思考。對,正如我們年少時立下的志向一樣,他要讀世界這本大書。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他參加過荷蘭的僱傭軍,還參加過法國的巴伐利亞軍,接著服役的機會周遊歐洲,並記錄一路所學。真可謂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他很擅長用歸納法去思考總結,這得益於培根之前鋪平的道路,同樣也對演繹法產生分歧。歸納法和演繹法的齊頭並進得益於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努力,以及後來霍布斯的總結。

因為他學識淵博,善於總結,又行萬里路,閱無數人,自然雙商奇高,人格魅力擋都擋不住。他能讓朋友為其赴湯蹈火,能讓情敵為他鞍前馬後。以至於後來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評價笛卡爾是懦弱的膽小鬼時我一度懷疑是羅大公知那不可名狀的嫉妒心在作怪。當然,之所以說他是膽小鬼,可能和他入伍行軍卻從來沒有上過前線有關吧。笛卡爾一直做的是文員,而且精通保命之術,這裡就不多說了,容易齣戲。

順著前面的,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他被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翻牌子了。

對,就是那個老頭,我要!

大家都知道一個礦泉水廣告吧,沒錯,創意來源說的就是笛卡爾和瑞典女王的故事。

看,我們的笛卡爾一臉懵逼

才發現是被瑞典女王相中了,可是年齡差距太大,於是……

然後。。。我們的笛卡爾年輕了!

之後……

笛卡爾去瑞典女王那兒的第二年,卒。。。原因嘛。。。嘖嘖嘖。。。

好了,不開玩笑,笛卡爾確實是去瑞典女王那兒第二年離世了。但不是。。。上面大家想的原因。首先由於地理原因,那裡常年低溫。這讓咱們的病秧子江左梅郎笛卡爾很是無奈。沒有火爐子活不了,可這環境要是天天都需要火爐子,肯定活不長啊。加上女王不怕冷啊,可能是火力旺盛吧,天天開窗透氣。加上女王勤勉學習,笛卡爾也不含糊,每天五點起來就要在冷風中為女王講課,一年多時間都處於「感覺身體被掏空」的狀態,自然活不多長就離世了。

二、一代宗師

接著上一篇游歐州說起,因為前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積累,他看到培根為他清理的大道,勇敢的走上去。除了歸納法,在通過經驗實驗來檢驗知識這一條上也和培根如出一轍。雖然後期笛卡爾是近代唯理論的第一個代表,以及把人的思維當作哲學的開端這一點和培根的機械唯物主義的經驗論相背離,但並不代表他全盤否定培根之前的一切努力。

除此之外,笛卡爾和培根相似的,或者說,認同培根的還有一點。培根不相信權威,這一點在他所提出的四假相說中,有一個「劇場假相」,在上一篇說培根里已經說過。很顯然笛卡爾也是如此,強調哲學的實踐特徵。不僅如此,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我思故我在」便是建立在這種普遍懷疑的基礎之上的。但和培根不同的是,他研究哲學的方法建立在具有數學確定性的思想體系里。這在後面會提到。

培根為了建立知識體系,推翻了之前的權威。而笛卡爾英雄所見略同,他認為,經院哲學的理念完全靠不住,很多內容都是空中樓閣,一盤散沙,都不用走兩步,風一吹就倒了。所以,他開始了他的哲學之旅。笛卡爾明確表示,從零開始建立體系,他不可能對任何觀點表示完全確定。這就產生了普遍懷疑。

如果周圍的一切都可能是幻象,我們如何打破呢?笛卡爾陷入了沉思。對,此刻他躺在床上,雙腳離地了。於是,「我思故我在」誕生了。

「不管我再怎麼懷疑,『我懷疑』這件事的本身是必然確定以及存在的。那麼,只要有了懷疑的念頭,就說明,發起懷疑的對象『我』是存在的。」

什麼是「我思故我在」?這個其實和莊周夢蝶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電影小說中更是經常運用。經常拿來舉例的便是《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還有後來的《盜夢空間》。當然這三部電影很經典,除了這三部,近幾年的還有《移動迷宮》和《分歧者》。都有表達這個思想。我們所在的世界真的存在嗎?還是說僅僅是一個劇本里的世界【楚門的世界】?又或是這個世界單純的就是一個程序【黑客帝國】?或者夢【盜夢空間】?又或者是實驗基地【移動迷宮,分歧者】?身在其中自然無從得知。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像漫威里的死侍那樣打破第四面牆。

這裡的「我思」和「我在」是推理演繹關係,並不是因果承接。後人很多時候喜歡拿《莊子》的莊周夢蝶來對比。而老莊中的故事核心在於順應自然,不需要推理演繹,從而不會自我懷疑。也可能莊子懷疑了沒有寫出來,就像費馬沒有寫出費馬大定論的證明過程一樣。當然,幸好他沒寫,不然以後高考文科卷又會多一種出題方法了。呵呵。

好了,「我思故我在」的提出是個頭。後面應該怎麼辦呢?如果任何問題的答案都不可靠,都可能是虛無的,那知識架構的體系就崩塌了。這時候不得不提一個人,歐幾里得。

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提出了五條公理。這五條公理看似簡單實則變化無窮。這本《幾何原本》就是這簡單的五條公理,無生一,一生萬物所得。曾有無數人企圖利用四條公理證明另外那第五條,然而都失敗了。歷史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這五條,無可撼動的法則,才能有後續的六七八乃至百千萬。

《幾何原本》中的定理都是建立在完美圖形的基礎上。比如三角形內角和180°,可自然界是不存在嚴格意義上完美的圖形的。也就是說,歐幾里得的法則囊括萬物卻又超越萬物。哲學難道不也是如此嗎?那麼既然歐幾里得能通過構建公理體系從而邏輯推導萬條法則,那哲學也可以。

於是,笛卡爾發明了解析幾何。

沒有什麼幾何題是建系解不了的!敲黑板!

在笛卡爾的時代幾何和代數是分家的。大家重幾何而輕代數。而笛卡爾的解析幾何讓大家發現者兩者其實只是真理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如果幾何存在完美的邏輯推導,那麼代數也存在。如果幾何代數存在聯繫,那麼真理和哲學就一定存在聯繫。

之後,笛卡爾將解析幾何應用到哲學領域。

所以,就如同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五條公理一樣,笛卡爾要先為哲學這本大書立下規矩,哲學的公理。以「我思故我在」為前提開始推導。世間萬物沒有東西是完美的,完美的東西是不會懷疑的,既然「我」懷疑,那麼「我」不完美,誰都有可能懷疑,誰都不完美,那麼誰完美?——上帝。

就如同後來的牛頓推導到最後覺得萬物的運動起源一支無形的手,從而證明出有上帝存在一樣,笛卡爾在牛頓之前用另一種思維方式證明出了上帝的存在。如果上帝是完美的,那麼上帝不會讓世間百姓生活在虛無夢幻當中,所以,我們所在的世界是真實的。

因為「我」不完美,而上帝是完美的,所以他沒有能力去想像一個不存在的上帝。這種絕對化,抽象化的存在想像無法繼續,只能立下公理——上帝是完美的,全知全能的。

笛卡爾的整個證明過程都牽扯到一個問題——形而上學。這個和前面培根說的形而上學不太一樣。培根的形而上學是因為時代的局限讓他只能片面的思考問題。而笛卡爾的形而上學後世很多人總結覺得是用理性思維去研究大道理。任何一個問題溯本求源打破砂鍋問到底都會變成形而上學的問題。

在笛卡爾看來,真正的哲學,第一部分就是形而上學,它包含著知識的一切原則。第二部分才是物理學。他在他的《哲學原理》一書中分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寫的就是形而上學,而後面三部分扯到的是物理學。

由於前面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後面笛卡爾又嗨了,自己只知道自己意識的存在,而不能確定外界世界是否真實存在,這就陷入到「我是誰」和「我在哪兒」的誤區。從而,二元論誕生了。他把世界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心靈,一個是心靈以外的部分。

這樣說來,其實笛卡爾可以是雞湯文的鼻祖,或者說雞湯之父。因為在他看來,人類的所有痛苦都是通過感官而來的,而這些都是獨立於心靈之外的。外界的痛苦來源於外界,真正承受痛苦的是我們的內心。換句話說,外界讓你再怎麼痛苦,你覺得不痛苦就不痛苦。一切雞湯文的核心思想溯本求源,都建立在二元論的基礎之上。如同《九陽神功》里的那句: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內心的充實與滿足,精神的愉悅可以讓一切外界的痛苦煙消雲散。不可否認二元論的認知有它的弊端,可一個真正強大的人,尤其是內心強大的人,都多少會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使上二元論。事實上,當我們完全不在乎外界感受的時候,就是一種二元論的體現。當然,人生在世總有自己在乎的人和事,徹徹底底的二元論怕也會冷血的可怕。而這等無上心法便是笛卡爾想出來的。

說完心靈,再說心靈外的物體。物體是什麼?物體是獨立於我們的思維而存在的,它們的存在不需要我們的存在。既然如此,往回推,就慢慢得出物質本身是靜止的,需要一個東西讓他們動起來。就如同後來的牛頓一樣。在牛頓之前,笛卡爾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可是如此一來,承認了上帝之手的干涉就意味著放棄機械論,退回經院哲學。

怎麼辦呢?於是笛卡爾又提出了一條公理——動量守恆。這為日後的能量守恆定律奠定基礎。

這樣一來,問題又迎刃而解了,既然上帝是守恆的,世間一切物體的運動,變化,都必須如同幾何遵照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一樣遵循著能量守恆。所有的自然法則都是運動的法則。

由於二元論和動量守恆的出現,讓笛卡爾已經認識到了心靈和物質的界限。這種想法讓他把心靈和身體進行了一次極端的劃分。這讓自然科學自由地對自然進行機械論解釋。他否定了亞里士多德和經院哲學的生機論,從而創立了機械理論。

說回二元論,因為有了二元論,人可以不在乎外界的一切糾紛干擾。那麼豈不是「我」就成了重心呢?「我思故我在」證明了「我在」,卻也僅僅停留在「我在」,那「我」之外的東西呢?好的,善於思考的笛卡爾又一次雙腳離地了,躺在床上鼓搗出了——唯我論。

很顯然,接受過唯物主義熏陶的我們肯定知道唯我論的荒謬之處。但它的存在和二元論一樣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很多人會覺得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很多人會把它歸結於,因為「我」的存在。

拿戀愛中的人舉例,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與另一半的相遇歸結於命中注定,認為自己的所到所見都是為了那個TA。為了成全自己與TA的這段感情。很顯然——

以上就是利用唯我論的推斷。

看到這裡還沒有放棄的我表示很感動,快結束了。

因為二元論的框架內,產生了機械論的論調,從而讓他有時候毫不猶豫的接受了因果相互作用的理論。這讓心靈和身體在分開之後得到了統一,心靈可以作用於身體,身體的變化可以反作用於心靈。是不是有點熟悉?我覺得牛頓後來的牛頓第三定律就是以此產生的聯想也說不定呢。

也正是二元論的不斷強大,讓這位雞湯教父在心理學,情感學上也有所建樹。他將自然慾望和意志之間的所謂衝突解釋成運動之間的對立,身體的運動由精神引起,靈魂的運動由意志產生。人的善惡都是由靈魂激發產生的。

培根已經在前面掃清了障礙,提出一種精神狀態的機械理論,霍布斯講機械論作為其整個哲學的基礎,採納了哥白尼和伽利略的特點而笛卡爾,我們偉大的心靈導師,試圖用機械論來詳細說明我們的生活。當然,他沒有用機械論來解釋心理。在他看來,心靈具有自己的標準和規範,這些東西引領心靈追尋真理,而這個標準和規範,不是機械論。

前面說過,羅素對笛卡爾的評價,說他是懦弱的膽小鬼。除了當兵打仗期間不上前線外,還在於他曾經寫過很多有悖宗教倫理的書,比如什麼《宇宙論》啊之類的。布魯諾的前車之鑒讓後面的很多學者都小心謹慎,一方面扮演著虔誠基督徒,一方面研究自己的東西。笛卡爾就是如此,寫好了書不敢發表,一直放在身邊。而笛卡爾死後,他的書才得以出版,自然,被羅馬天主教會列入禁書。

即便羅素嘴上說他膽小懦弱,但心中還是對他充滿敬仰。而黑格爾更是稱他為了不起的英雄。一個是喜歡撕逼鬥嘴以損人為樂的羅素,一個是雞蛋裡挑骨頭的黑格爾,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而笛卡爾近代哲學始祖的帽子自然也當之無愧。

那麼笛卡爾既然是近代哲學始祖,那麼他的繼承者們又做了些什麼呢?

敬請關注下篇——哲學江湖往事(三):天生我才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啊:藍天的小屋~~~快來調戲我啊~

推薦閱讀:

趣聞軼事 | 1995年諾獎女得主:「懶」的好處
她是人間極致尤物,卻愛上離經叛道的魔鬼
如何評價日本作家乙一?
光纖通信五十年,致敬高錕先生
丈母娘好,我想帶您的閨女去間隔年旅行 | 對話神經俠侶喬伊斯和馬里奧

TAG:笛卡尔RenéDéscartes | 哲学 |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