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費匱乏推廣少:科研青年之困 | 最新調查

編者按:

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但要命的是,科研經費到底應該怎麼花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科研經費申請難,獲資助後有錢「花不動」,繁複的預算、不近情理的支出要求與報銷限制等刻板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經讓科研人員苦不堪言,大量時間和精力被佔用,科研的積極性和有效時間大打折扣。

「給科研人員鬆綁!」

5月30日,這樣的呼聲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得到了回應。習近平強調,「要著力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李克強談到科技創新需要體制機制改革來激活,引發會場4000多名兩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共鳴。

在最近《知識分子》策劃並聯合自然科研、中科院物理所、科學人、科研圈、科學松鼠會、知社學術圈等新媒體,發起的面向青年科研人員的職業現狀調查結果,也反映出科研經費問題深深困擾著他們:一方面經費申請難,另一方面資源分配過於集中,受人際關係影響很大。

顯然,正處於創造力旺盛時期、但事業剛剛起步、各方面壓力山大的科研青年,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支持和資助。我們的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是不是成功,就要看能不能讓科研事業的主力軍——青年科研人員點贊。

撰文 | 程莉

責編 | 李曉明

● ● ●

1.經費從哪兒來

科研主要是國家事業。《知識分子》分析此次調查中回收的2228份有效問卷(除西藏外,幾乎覆蓋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部省級行政區)的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科研人員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

來自受訪者所在機構的自主科研經費來源居於第二位,還有17.28%的經費主要來自企業科研委託或合作。最少的則是社會公益組織,僅有1.17%。

不同學科的經費來源有一定差異。自然科學更依賴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經費比較充裕。83.3%的科研人員經費主要來自政府;人文學科則最少,僅有47.8%。與其他學科相比,工程類更依賴企業科研或合作,人文類研究則個人募集較多,不過兩者也各只有三成多,尤其後者是經費最缺乏的學科。

那麼哪種性質的單位更依賴或者說獲得了更多的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呢?

調查顯示,985高校科研經費的85.8%主要來自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其次是科研院所,為82.7%。大專、成人、民辦院校僅有31.0%來自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自主募集經費則佔到了這部分院校的35.7%,另有54.8%的科研人員經費主要來自單位自主經費。

教育部今年5月最新公布的《2015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數據顯示,2014年「211」及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共112所,撥入經費合計844多億元,其他本科高等學校共630所,撥入經費389億餘元;高等專科學校386所,只獲得了10億餘元經費。這樣看來,「211」等高校的確獲得了較多的科研經費。

(下圖:各類高等學校科技經費表局部,單位:千元。來源:《2015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

調查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88.6%的教授/研究員(正高職稱)的科研經費來自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而且相比職稱較低的人員,他們有更多機會得到企業科研委託或合作。相反,職稱越低,越依賴單位自主科研經費和個人募集。

2.科研經費夠用嗎?

不管是來自哪種渠道的科研經費,實際研究中是否充裕呢?

僅有10.41%的受訪者表示經費充裕,可以開展一些費用高的實驗;超過30%的受訪者經費缺乏,研究受到嚴重影響;57.32%則表示可以維持研究的正常運轉,但不能進行費用高的實驗。在這些來源中,個人募集的經費做起科研來是最捉襟見肘的,其中有將近七成經費缺乏,研究受到嚴重影響。相反,來自政府科研項目或基金以及企業科研委託或合作的研究人員則最充裕,經費缺乏的比例只有兩成多。

如上所述,越好的高校擁有更多經費,985高校科研人員表示經費缺乏研究受到嚴重影響的比例最低,其次是科研院所和211高校,大專、成人、民辦院校則最高。

並不意外的是,職稱越高,經費越充裕。16.5%的教授或研究員經費充裕,可以開展一些費用高的實驗,助教則為7.2%。不過,也有17.4%的教授或研究員表示經費缺乏,研究受到嚴重影響。講師、助理教授或助理研究員則有將近四成表示經費缺乏研究受到嚴重影響。

3.人際關係最影響項目申請

那麼,是什麼在影響科研項目申請結果呢?高達81.87%的人認為有人際關係的因素,66.7%認為取決於學校或研究所的名氣,只有一半的人認為與科研項目質量有關。還不少人留言認為與已經發表的文章情況有關,以及運氣、評審者、前期研究成果、資歷等等。

一名高校老師向《知識分子》這樣解釋人際關係對項目申請的影響:「比較了解這個圈子裡的人可能知道他做的水平如何,其他不了解的評審專家只通過申請書恐怕無法全面了解,這種情況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立現。」

大專、成人、民辦院校的青年科研人員認為學校或研究所的名氣最影響項目申報,而較多來自985、211高校的科研人員,則不認為名氣很重要。類似情況,職稱越高的越認為職稱對項目申請影響不大,認為科研項目質量更重要。

調查顯示,68.85%的受訪者完全認同科研經費使用中受到較多管理和財務上的約束,不利於學術或科研研究;65.13%的受訪者完全認同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容易造成資源過度集中;44.88%完全認同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忽視最後的成果審查。另有32.9%的受訪者對「大量科研經費沒有用到研究本身」表示完全認同。

與之相關的則是六成以上科研人員因迫於量化指標無法潛心學術,科研激勵不足或不到位、學術權威的話語權壟斷、自身的能力和工作經驗不足也較多阻礙著科研進步。一半以上的受訪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生活壓力。

4.科研成果轉化為什麼差?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這個由科技部會同18個部門制定的方案,與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台《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法〉若干規定》,形成了從修訂法律條款、制定配套細則到部署具體任務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三部曲」。而目前青年科研人員科研成果轉化情況又如何呢?

根據調查,受訪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僅限於科研圈,沒有社會推廣,26.3%社會推廣較少,10.28%沒有任何形式的推廣。僅有8.89%社會推廣較多,評價也好。

調查顯示,985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轉化、學術能力應用情況好於普通高校,大大好於大專、成人、民辦院校。

科研成果轉化、學術能力應用情況較差的原因何在呢?

65.37%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業績考核與職稱評審重科研、輕開發,重成果、輕推廣,另有一半人認為研究偏重技術與理論、科研與市場脫節,供需信息交流不暢,其次是科研人員缺乏成果轉化、應用意識。還有受訪者表示「單位分成85%以上,沒興趣轉化。」「 科研人員受益過低,大部分被領導、職能部門、一般行政和從業者等人員分享。」

自然科學領域受訪者認為阻礙成果轉化的原因是研究偏重技術與理論的比例最大,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基礎研究不必強求轉化應用。一位受訪者認為,基礎理論研究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實現轉化,沒有基礎研究的理論與實驗數據支撐就急於轉化有悖科研規律。

一位經濟管理領域的受訪者對《知識分子》表示:「相當一部分高水平工作是前瞻性的,並不能馬上具有應用前景,往往需要在某一領域發展很多年之後,這一領域的研究才具有應用前景,科研轉化成生產力也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傾向,都是層層推進的;另外,成果轉化應是相關專業人才的工作,大部分科研人員根本不具備這種能力,否則本末倒置。」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一個「分裂」的國家?美國大學校長守望「社會的燈塔」
273里挑1,專家解讀為何大隅良典獨得諾貝爾獎?
前沿 | 雄性危機:Y染色體正在消失?
人民日報記者求證:萬億科研經費竟然60%用於開會出差?
一個腫瘤外科醫生為病人的「尊嚴」手術,對還是不對?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