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拌飯,再加個蛋

豌豆莢宣布應用分發業務將併入阿里巴巴,售價 2 億美元,跌破融資額,只勉勵維持讓投資人退出。一時間我的朋友圈內扼腕,理解,喝彩者不在少數。當然也有上帝視角評論者馬後炮式地站出來調侃,聲稱從一開始自己就不看好這樣一家過分小清新、書生氣的公司。

我本身並不秉持任何支持或吐槽這一收購事件的立場。我既非股東,現在也早已不是其用戶,只是覺得這又是一家「經營不善」而走向衰落的公司,平心而論,僅此而已。

上周末在重慶參加 3W 空間舉辦的分享活動,開場前接受了《商報》記者採訪,其中問及:你如何看待情懷?對此我的答案不假思索:情懷不值錢,它只能錦上添花,並不能雪中送炭。我特別愛拿老羅的鎚子手機來印證,當初 T1 叫好不叫座,後來老羅被投資人逼著推出可以換殼的堅果,成功撬動市場;與之翻轉的是,現如今連小米都陷入了增長瓶頸,受到包括中興華為三星等醒獅的夾擊,青春、發燒、年輕人的第一台 XX 云云說辭在低價和運營商合作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畢業之初我也曾是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產品狗,最早在盛大創新院參與 WiFi 萬能鑰匙時給出的產品設計方案很「蘋果」,妄圖在乾淨的面板上用一個按鍵就幫助用戶自動連上網路,除此之外不殘留任何多餘元素,更遑論廣告。現在的解決方案大家都能看到,WiFi 萬能鑰匙之所以在神州大地上摧枯拉朽呼嘯生風,靠的並不是人人稱羨的用戶體驗(說實話,目前的產品設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年總和盜盜表打我),而是剛需+強運營。8 億用戶基數,並沒有多少老百姓吐槽設計,反倒是能從連接成功後基於大數據推送的社會新聞里看出些用戶喜好的端倪。再去想想前段時間突然被媒體扒出「快手」在廣闊農村大有作為的新聞,用粗俗一點的語言講,「不要試圖感化失足婦女」,賺他們的錢就好了。

領悟到這一層的大多經過商海起落浮沉,並且同時深諳「悶聲發大財」。於是在豌豆莢售出事件後,我發現朋友圈裡那些真正的巨賈土豪,並未就此發聲,似乎這一切天經地義,又似乎這與他們毫無關聯。反倒是興發感嘆者中,創業未半的,中道崩殂的,滿腔情懷無處安放的,佔了多數。或許大家要的只是一個情感宣洩的出口,至於哪家獨角獸倒了,根本無所謂。諸位就豌豆莢事件評頭論足的創始人、CEO,你們當中真的有人在拿安卓作為主力手機嗎?

作為一名產品出身的創業狗,我在外部新聞稿中看到的是,豌豆莢做「應用內搜索」,源自於 junyu 自身手機里的上千個應用懶得一一打開,所以想到做一個 all in one 的集成平台來打通。暫不論從技術和生態層面實現的難度,光是這個需求來源本身,就是一個失敗的提案。小眾人群的弱需求,卻想從中淬鍊出關乎公司發展大計的戰略項目,很難想像這樣的決策來自一名對用戶體驗有著深入研究的行業專家。

拋開產品層面的競爭,背後的生態體系才是更大的戰場,也是患有產品潔癖和商業潔癖的創始人的盲區所在。

以前我一直用格瓦拉訂電影票,他們入場更早,但如今 2/3 的線上訂票業務來自美團旗下的貓眼電影。貓眼電影做得更好嗎?從產品形態上說,未必。顯而易見的競爭力是,貓眼一張票能比格瓦拉便宜 5-10 元。大部分情況下這是在虧本經營,屬於傾銷行為。但對於價格敏感的用戶才不管這些,他們心甘情願地改旗易幟。而美團緊接著做的,就是把電影票的購買者導入其他團購業務。這就相當於 5-10 元購買了一個團購用戶。這在今天是再便宜不過的用戶獲取成本。所以你看,可怕的東西都 beyond the scope,光看網路上某氪整天發的 PR 稿是很難洞察互聯網戰場的微妙的。

最近我甚至又在回看前兩年網路上流行的「互聯網降級論」。究竟是市場冷靜、資本寒冬逼迫我們放下情懷,尋求實實在在的賺錢生計,還是互聯網人先天地太過高估了自己的種族優勢?


推薦閱讀:

【案例】快閃店套路還能用多久?
產品經理需要掌握visio到何種程度?
聽說今天iPhone發布10周年,回顧每一代
矽谷之路52:產品經理(二)
互聯網簡訊-20180104

TAG: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 增长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