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社會越是提倡道德教化,就越容易消解個體意識

編者按:本文來自喵老師於6月25日在慧田微課堂(主題為「斯多葛學派與「禁欲主義」」)上的部分互動;轉載者請註明來自微信第一原創哲學公眾號「philosophs」。

1.@孛:他們(斯多葛學派)怎麼證明他們所追求的是唯一的快樂呢?

喵老師:其實他們不能證明,尤其他們不能向別人證明,包括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其實整個希臘晚期的哲學都更重視道德哲學,在論證上比較欠缺,都是比較獨斷的東西。

(@孛:如果沒法證明的話,也只算是一種信仰嘛!)

喵老師:對,它是道德哲學,所以更多地是一種信仰。

其實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他們在實踐上都有自己的實際的行動,都具有宗教或准宗教的形式,所以後來懷疑主義才要對他們二者都進行批判。

不是所有的哲學體系都能進行很好的確證的,哲學本身並不像科學那樣,可以拿出實際確證的證據。

近代哲學,從休謨開始,包括康德,都在努力打破哲學的獨斷,確定理性的界限,但總的來說,哲學本身更接近信仰。

只不過,哲學所說的信仰,是經受理性反思的信仰。

科學在現象界進行確證,宗教對精神領域進行引導,而哲學最主要的是對現象與本質、認知、真理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本身進行訓練,可以為科學和宗教、以及我們自身去觀察和理解生活本身提供基礎的指導。

2.@vieri21bin: 呵呵,感覺斯多噶學派就兩個字:服從,與東方的儒家學說有點像,都是強調個體服從宇宙、整體的理性秩序。

我認為道德哲學如果把目標定得過高,規定得太死,不留餘地的話,就是如同斯多噶學派一樣、儒家一樣,成為偽君子之學,都是苛責別人,自己暗中自私自利。

相反,伊壁鳩魯學派就是很好,目標不高,留有餘地,反而效果更好。

喵老師:你說的很對。如果強調一種過高的道德標準,我們的凡胎肉體,怎麼能夠去真正實現呢?太高了,我們實現不了,我們幹嘛不破罐子破摔呢?

我們成不了神,那我不成神好了,我不要成神,我就就做一個凡人好了。像斯多葛學派說的那樣,一個道德的人,不去談論愉快的事情,也不聽別人談論愉快的事情。

這是多麼的反人性啊,這和儒家的觀點很像,以張載為代表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太玄乎了,誰做得到啊?我不作好了,我就去享受人生,甚至是感性的、縱慾的東西。

3.@孛:哦,那一種好的理論還是需要有在不同階段的可執行方法。

喵老師:任何一種理論都應該和它的時代、它的具體的社會環境相聯繫才能講得通的。

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或一種道德的標準是普遍適用的,後來懷疑主義講到對道德哲學的批判也是基於這一點。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它們的道德標準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人們對道德標準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怎麼能說有普遍適用的道德標準呢?

(@孛:這個問題在什麼年代才開始被哲學界重視?像那些自己也做不下去的,或者只有特例能做下去的,不具備普世意義嘛)

喵老師:道德哲學嗎?道德哲學應該是在人的自我意識覺醒之後,人獨立之後,和社會產生一些矛盾之後,道德才凸顯出來的。

當人的自我意識獨立發展之前,或者人的自我意識和社會的發展基本一致的時候,它都不會有個體和社會的矛盾,那個時候道德問題就不存在嘛,道德哲學也不需要嘛。

道德是去調節矛盾的,是調節個人與社會矛盾的東西。什麼時候道德哲學最被重視?當然是在社會矛盾最被激化的時候嘛。

如果大家都活得好好的,還需要講那麼多道德嗎?甚至連愛這些東西都不需要強調,因為我們自然而然就生活得很好嘛。

這種觀點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非常好的闡述。所謂道德、仁愛、禮儀、智慧、信義,這些東西,就是因為社會敗壞了,才需要大肆提倡。所謂缺什麼,才喊什麼。

我們提倡一種東西,都是因為這種東西太缺乏了。因為缺乏,所以我們才提倡。

我們提倡道德,是因為缺乏道德,社會問題太多了,沒辦法了,不能通過情感去要求別人,也不能完全通過只是通過法律去控制別人。

因為一個社會不可能只通過嚴峻的制裁去管理,還必須通過道德教化,潛移默化的東西,所以道德具有很強大的兩面性。

它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也可以消解你的自我意識,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在一個道德灌輸非常厲害的社會,或道德教化非常嚴重的時代,這就看你出生在什麼時代什麼社會啦。

(@孛:不是道德哲學,而是一個哲學家提出了一種學說,他卻不去造樓梯,方便他人爬上去。)

喵老師:這個問題,斯多葛學派你不能說沒有去造樓梯,去方便他人爬上去,而是這個目標太高了,可能一般的人很難爬上去或真正地爬上去。

其實簡單地講,就是一種道德哲學不給人性留下任何的餘地,不給他自己自由選擇的空間,你很難說這個道德哲學是真正可實行的。

甚至從理論上講,也行不通。一種道德,它是強制性的,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嘛。

一種真正的道德是,我可以選擇道德,也可以選擇不道德,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去選擇做一個道德的人,或遵從一種道德的準則。

這一點尼采說得很清楚呀,歷史上所有提倡道德的人,提倡某種道德觀念的人,都是通過不道德的方式去實現道德的。

像伊壁鳩魯學派這種,強調身體的無痛苦,靈魂的無紛擾,通過比較中庸的、平和的,適合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入手、一步一步去達到的道德,反而可以更好地施行啊。

如果一剛開始就去迴避人性,就去除人性的需求,類似一種苦行僧的生活,那當然是不可能呀,除非是像基督教的信仰那樣。

斯多葛學派和中國古代墨家有點像,比如四海之內皆兄弟、艱苦樸素,道德上的自我約束和要求啊,他們自己是做到的,但是對別人來說太難了。

(@孛:嗯嗯,我就是說,那種有餘地,又有展望的道德倫理有沒有?還帶樓梯的。)

喵老師:倫理學史上大部分的倫理學、主流的倫理學說都「應該是以德性為目標,以去實現德性本身,而不是幸福本身作為倫理的目標」。

但是到了21世紀,我們肯定不會再去認為這樣的倫理觀念是可以的、是比較符合人性的。伊壁鳩魯本身的倫理道德觀念就是可以的。

從實用上去講的,《論語》當中的倫理觀念和方法也是可以的。我是說《論語》當中,孔夫子自己講的那些倫理觀念和方法——不是說後來對孔子或《論語》進行解讀的那些觀點——本身也很中庸,也很接地氣。

4.@孛:嗯嗯,但《論語》里沒愛情。

喵老師:《論語》裡面有啊。孔子其實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人、非常真實的人。你去讀《論語》,你看到的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孔子,非常充滿感情的孔子,一個正常的男人那樣的孔子。

雖然他對自己是有道德的要求,也對這些進行過思考,尤其是在古代嘛,肯定對德行、尤其是一個男人在男女關係方面上的德行要求是很高的。孔子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話我就不念了。

@孛:有空可以講講《論語》里講的是種什麼愛情,如何面對這個時代的挑戰。

喵老師:愛情沒有什麼挑戰,愛情是自己個人的事情,是自己的個人的意志和自由的最後的一個領域吧。

沒什麼時代的挑戰、社會的挑戰,愛情裡面挑戰都是自己挑戰自己,你看自己能承受多少,對不對?所以不要把愛情、婚姻的問題又去推給時代。

如果愛情都是由時代或主要由時代決定的話,那我們人類的自由領域又是在哪裡呢?我們可以看到,偉大的愛情都是超出時代和社會的。愛情是具有超越性的。

@孛:我是指孔子的愛情理論能不能強有力地解釋目前的各種現象,以及給出展望。

喵老師:孔子沒有具體的愛情理論(⊙﹏⊙)。但是《論語》裡面應該是有對女人和美色的看法的,最著名的應當是那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其實他本身還是為了講「德」,但是間接地也表明了他老人家對於美色的態度:

  • 一是承認喜歡美色是人的天性,是普遍而強烈的;
  • 二是,人們對於道德的追求並不是天性,而是教化的結果,而且去接收道德、追求道德,比喜好美色追逐美色要困難多了。

所以孔子在這裡是在感慨,是對人們沒有普遍熱情地去追求道德而感慨不已。老人家能說出這句話,就比後世很多儒家要真實坦誠得多,也可愛得多。他是個正常的男人,而不是後世儒家那種虛假的聖人。

而且孔夫子在教育方法上確實值得後世教育者借鑒,耐心、靈活、不強制,同樣的問題,根據每個學生的天賦用不同的話語表達、提不同的要求,所謂的「因材施教」。

不過,在現代教育體制下,規模化的教育之下,因材施教是很困難的。但不妨礙我們每一個教育者朝這個方向努力。

5. @vieri21bin:今天喵老師對道德的論述挺有啟發,讓我這個康德道德哲學的粉絲有更多的思考。

我接觸道德哲學是從邊沁、密爾的功利主義、康德道德開始的,現在回溯到希臘的道德哲學的起始,在回頭看後面的邊沁、康德,眼界會更多元、多視角。

喵老師:對,學習哲學或者做學術,都是這樣一個過程,融會貫通,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在不斷學習和擴展知識過程當中的心得體會。融會貫通的瞬間,是美好的,可能這也是學習者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6. @孛:另外,道德不應該是自然道德嗎?也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的流派所推崇的做法若不贏得一些人心,自然就滅亡了。

喵老師:剛開始的時候,道德可能是自然道德,是一些風俗、輿論或口頭約定,但道德這種伴隨人性而來的古老學問或領域,而且是與政治、法律等領域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怎麼可能一直保持自然道德這麼粗淺、淳樸和單純的性質呢?

道德是複雜的,它時時都在變化。很多時候,道德都成為政治的工具。而作為一種純粹自律的道德往往又是無力的,而且可能是虛偽的。

7. @vieri21bin:我幫喵師補充一點,雖然斯多葛學派槽點不少,但它的世界公民、人人平等、共通性,個體是宇宙整體理性的一部分等等,使得它具備某種普遍性、平等,這對自然法精神、羅馬法影響深遠,貢獻極大。可以說,斯多葛學派造就了羅馬法的後世輝煌。

喵老師:對,這是斯多葛學派的重大貢獻之一。而且斯多葛主義對後來的基督教無論實在觀念上還是信仰上都造成了重要影響。

8. @孛:不言而喻的,都算信仰吧。宇宙整體理性到底是理性還是信仰?

喵老師:不言而喻,你卻選擇相信的,可以算信仰。

從根本上講,理性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你不信仰別的,而是信仰理性。難道有什麼東西能確證我們理性告訴我們的東西嗎?然而我們相信。這就是理性的終極意義呀。

而知性只能告訴我們具體的知識,人僅僅只有知識是完全不夠的,某種程度上講,知性、知識都是工具。目的是為了接近理性所努力想讓我們相信的東西。所以說,哲學就是一種信仰,只不過是一種理性的信仰,和純粹的宗教信仰不同。

9. @孛:喵老師,這個課程的目的是什麼?還有一個問題,這個課程的核心是在講歷史上的哲學界的結論,還是歷史上哲學家的思考方法,比如昨天我大概明白了斯多葛學派的觀點,但我並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得出這些觀點的。

喵老師:哲學提供觀點和結論,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展現哲學家思考的方法。

斯多葛學派的論證過程我在課上大致講了,如何從自然哲學、世界理性推出火、神、命運、人的本性,再到它的禁慾和順世的倫理道德觀念。

這純粹是邏輯的過程,沒有辦法,任何一個哲學老師都不能像自然科學家那樣,每一步都拿出一盤或一管物質的、實實在在的證據在你的眼前。

哲學的觀點,看你自己能不能、願意不願意接受,方法和論證的過程,最初是看你能不能跟上老師畫出的思維路徑,後來就要看自己的思考和領悟了。多看書、多思考、多交流,哲學的水平就會越來越高。當然,也要多聽課^_^

慧田哲學微課堂的目的主要就是普及西方哲學知識,包括西哲的入門、西哲的常識、西哲方面一些常見的誤解和訛傳。

當然,隨著課程地增多,聽課的同學的知識積累、思考水平和基礎的提高,我們講授的內容也會越來越深入,提供更深刻也更困難、更具有思維挑戰性的課程。

目前的課程就是澄清西方哲學當中大家經常誤解和流傳的一些常識問題。

比如這次斯多葛主義與禁欲主義,是承接上一次對伊壁鳩魯學派與縱慾主義的一些誤解澄清而來的,作為我們下一次課去講懷疑論和懷疑主義問題的一個中介。

下一次課不僅要講古希臘晚期的懷疑主義對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批判,還要把西哲史上的各種懷疑論都講一講,讓大家思考:

懷疑主義或懷疑論者是不是就是反對一切?甚至那些我們在日常和現象界中顯而易見的常識都要懷疑和反對?

有了下一次課的預熱,以後就可以開始具體地講講西哲史上每一個時期懷疑論的具體表現和觀點了。

我們知道,懷疑論或懷疑主義是西方哲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如果哲學是追求真理的話,那麼懷疑主義則代表了哲學領域中對人類是否能真正追求到真理本身的懷疑。

從前蘇格拉底時期的智者開始,高爾吉亞就開始持有極端的真理觀,拒絕承認任何真理的存在。

古希臘晚期的懷疑主義則對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無法自證的獨斷論進行了批判,並認為感覺不可信,對象不可知,真理無法認識,道德法則值得懷疑,並因此要通過懸置一切判斷、不動心來達到認識、道德以及精神上的平和與安靜。

在此之後,近代的經驗論者及懷疑論者休謨也對理性進行了高度的懷疑,並同樣持不可知論的態度。這一點對後來的康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康德自稱是休謨讓他從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過來。

當然,也有比較積極的懷疑論者,如笛卡爾,他的懷疑論不僅不是為了證明不可知,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理性提供基礎。

從這一點來看,笛卡爾、康德、胡塞爾都是積極的懷疑論者,他們的懷疑是確證理性的工具。

除此之外,西方哲學史上的悲觀主義、虛無主義、相對主義等思想觀念某種程度上都是寬泛意義上的懷疑主義。

OK,以下是7月2日微課堂的具體內容:「古希臘晚期的懷疑主義:懸置與不動心」

1.西方哲學史上的懷疑論者和懷疑主義。

2.懷疑論的基本特點、原則與目的。

3.古希臘晚期懷疑主義的出發點;尋求精神的安寧。

4.早期懷疑主義:皮羅(Pyrrhon):「不作任何決定、懸置判斷」。

5.晚期懷疑主義:

(1)埃奈西德謨:十個「老論式」。

(2)恩披里柯:對明顯的事情與不明顯的事情不同懷疑態度。

(3)恩披里柯:五個「新論式」:感覺不可信、對象不可知。

(4)恩披里柯:對道德法則的懷疑與無理智確定性的道德的可能性。

6.思考與討論的重點:

(1)課前你所理解的懷疑主義是什麼?課後是否有所改變?

(2)懷疑主義如何批判伊壁鳩魯學派與斯多葛學派?

(3)你認為懷疑主義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4)徹底的懷疑主義是否可能?懷疑主義是否要懷疑自身?懷疑主義是否自我矛盾?

今日「慧田哲學人公號」的題圖為:「雷勘克博火山」。位於智利和玻利維亞邊境的雷勘克博火山是一道非常靚麗的風景線。山峰和火山口都位於智利,山頂有一座長90米,寬70米的火山湖,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冰封狀態。這座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之一,氣溫最低時會降到零下30度,一種置身其中的冰火兩重天。

推薦閱讀:

孔子的倫理道德和不道德的倫理孔子

Via:慧田君編|有異議請私信其微信「cc2cc-net」
推薦閱讀:

自殺是否是道德的,人們有沒有自殺的權利?
將自助沙拉塞得滿滿的是一件不正確的事情嗎?
怎樣在法律範圍內對付小三?
160隻燕隼和一個無罪過的活人被綁在兩條鐵軌上,列車失控,你怎麼選?
kindle以換代修後沒要我的舊kindle怎麼辦?

TAG:道德 | 个体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