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出軌後,塌掉的天空還能補回去嗎?

文/曹懷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父母是相愛的,則一切就是天堂。可要是父母親手把天堂摧毀了,那麼孩子該如何重新撐起自己的天空呢?

坐在諮詢室沙發上的小X,稚氣的臉上已不再有同齡人的陽光。想到別的少年還在憑藉父母的嬌慣而不知天高地厚時,小X手腕的疤痕更讓我唏噓感慨。

作為獨生子女的小X,家中是「嚴父慈母」的模式,父親會嚴格地管教她,而母親則扮演替她擋風遮雨的港灣,因此小X從小就和母親特別親昵。雖然父母性格迥異,但關係一直都還不錯。在懵懂的孩提時代,幸福和諧的家庭是她引以為豪的資本。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母親回家一天比一天晚,同時開始和父親吵架,而且一天比一天凶,家中的寧靜被撕破,小X每天回家走在樓道中,最怕就是開門面對兩張鐵青的臉與一地破碎的戰場。直到有一天,上中學的小X在玩母親手機時,發現了曖昧的問候微信。當她質問母親時,母親竟把她當作小孩子,哄她說是同事開的玩笑,請她對父親保密。可對於小X來說,她的世界已經開始隱隱地震。

早已從電視和書中知道「出軌」是何意思的小X,自然明白那些微信絕不可能是開玩笑,更何況在她的留意之下,又接二連三地發現了同類的微信。但她不願相信母親是這樣的人,於是讓自己一再地忽略這所有的事實。而面對父母的爭吵,她也努力用「父母只是觀點不同」欺騙自己。但終於有一天,當她再次發現這類微信時,她找到母親希望把一切說清楚。可母親卻給了她一巴掌,讓她別管大人的事。小X對母親的最後一絲信任也徹底毀去了。

小X在訴說這一切的時候,不斷用力搖頭,似乎想把這樣的回憶從腦海中抹掉。她一邊啼哭,一邊不斷再說,「要是這一切都是場夢就好了」,「我恨自己沒法讓父親過得更快樂」,「我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我的人生沒有了希望」。

小X的父母雖然並未離婚,仍過著不咸不淡的日子,在平靜的時候,似乎和從前沒有太多變化。但小X變了,她的內心充滿脆弱、無力和悲傷,把自己封閉在灰暗的世界中,如同隨風飄零的落葉。

隨著現在社會壓力的加劇和婚姻自由觀念的普及,夫妻在婚姻中行為不當而導致家庭孩子受到心靈創傷的案例,比比皆是。

對於小X而言,她的厭世與絕望情緒,很大程度上與她「幸福家庭」的夢碎有關係。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自己的家庭是穩固幸福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因為孩子只能依靠父母才能生存,因此家庭的穩固與否,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安全感,而幸福與否,則關係到孩子的價值感。

人生在世,我們遲早要面對這樣一個生活真相: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會依著我們意願發生,哪怕我們很渴望得到的,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如此。這個真相其實是很殘酷的,而只有一個有著良好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的孩子,才能承受得住生活真相所帶來的洗禮,並依舊保持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情。他們會覺得:「這個真相不會讓我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我是有價值有能力的,我還有很多可以把握的事物,比如我的認知,我的選擇。」

但對於小X來說,她曾經非常相信父母是彼此忠誠且相愛的,家庭是幸福的,可後來母親的出軌微信被她發現,且父母開始拚命劇烈爭吵,她處在深深的驚恐和無助中,這一切都太過迅速地將她內心的信念擊碎,並以信念本身的破碎讓她意識到生活的真相。

如果連小時候最深深相信的事都會是錯的,那還有什麼事能夠被相信呢?她對幸福家庭的幻滅很快泛化成為對世界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生活因此成了一種煎熬。

對於像小X這樣家庭的孩子,我首先會幫助他們解除身上不必要的枷鎖,比如「我恨自己沒法讓父親更快樂」的負罪感。因為孩子內心非常渴望家庭能夠和平安定,父母能夠相親相愛,因此她會本能地盡自己的努力想要彌合父母間的裂縫,當發現自己彌合不了、家庭岌岌可危時,就會因為恐懼而產生這種負罪感。

小X其實很清楚,她父親不快樂的因素有很多,與母親之間關係的不和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她因為太難接受家庭破碎的事實,因此希望用「幫父親解決情緒問題」來讓自己相信「生活還能如我希望的那樣發展」,並繼續維持「家庭幸福」的幻象。可她選擇這條路無異於緣木求魚,只會自我折磨,更加痛苦。

其次,我希望他們能明白,雖然他們很愛自己的父母,同時對父母寄予了純真而熱切的期望,但是,父母除了是「父母」,更是他們自己。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困惑和矛盾,也有難以遏制的慾望。他們面對問題也會無能為力,他們也會犯錯誤。

如果父母不夠好,那麼,埋怨、不接受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但是,一味陷入迷茫和痛苦、封閉自我都會讓自己更加空虛和孤獨。我們不能一直把精力花費在「我現在痛苦怎麼辦,我怎麼消除痛苦」上。痛苦不會自己消除,它只會在我們找到人生方向後慢慢地被內心的力量消解,就像黑夜被光明吞噬那樣。

在充分、合理地宣洩了內心的負面情緒後,我們要做的是意識到,現在只能由我們自己來承擔生活的責任了。我們要把重心轉向自己,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努力讓自己過上希望的生活,在未來可以變成理想的父母,使自己的孩子不再承受我們曾經的痛苦。

曾經我們相信父母,但每個人或遲或早都要開始轉向相信自己,當有一天我們恰好已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了,那麼,我們能夠選擇的,就是努力勇敢往前邁出新的步伐。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五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微信號:caohuaining。新浪微博: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推薦閱讀:

如何幫助有弒母傾向的朋友?
「危機干預」過程中,有哪些常見的談話策略?
感覺已經邊緣崩潰如何能夠自救?
如何對意欲輕生者進行自殺干預?
為什麼來訪者在做心理諮詢時總是哭?

TAG:婚外情 | 心理 | 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