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四大定律

從業以來,我一直在大公司工作。

大公司有光鮮亮麗的一面,工作環境好,同事職業化,薪酬穩定,福利優越。雖然每個人都只是一顆螺絲釘,但是公司會幫你鍍金,作為一顆金色的螺絲釘,體面的生存是可以保證的。

然後大公司也有讓人啼笑皆非的一面。並不一定是由於官僚導致,很多問題是大公司體量上去以後不可避免帶來的,就像肥胖是文明的副產品,又像擴張是帝國的訴求。

考慮到今後還要繼續在大公司討生活,就不多吐槽,用人畜無害的方式戲說一番大公司。

第一定律

由於工作原因,我一直和其他公司負責商務和開發者關係的員工接觸比較多,和他們保持不錯的關係。我們會經常交流,溝通項目情況,了解對方更多的信息,尋求合作機會,或者,佔用一點彼此的時間,以滿足對方的KPI。是的,開發者關係部門,就是要不停和合作夥伴交流,即使很多時候交流並不會導致直接的合作。

一般有開發者關係部門的公司,都是大公司。不可避免,我們之間的交流,受到公司規模的影響,會呈現齣戲劇化的結果。

我們之間往往會有這樣的對話:

問:你們騰訊最近那個XXX產品非常不錯啊,有啥進一步信息嗎?

答:啥?我沒聽說過啊。你從誰那裡了解的,告訴我名字,我去打聽打聽。

或者是

問:聽說你們微軟的Hololens非常棒啊,你體驗過嗎?什麼時候會有開發者版本?

答:啥?已經有體驗版本了?我們內部都不知道,你怎麼就先知道了,你找誰了解的,我也去問問。

一次兩次還好,時間多了,就不由讓我們思考起為什麼這樣的情況總在大公司裡面出現。開發者關係部門,名義上是用來服務外部公司,但其實也對自己公司的信息流動有很大的幫助。他們往往要和很多外部企業和團隊溝通,是消息比較靈通的群體。他們的存在,在壁壘森嚴的商業公司之間,在消息閉塞的內部團隊之間,打通了渠道,成為信息時代的蚯蚓,在高牆大壩上挖出一個個小洞,促進信息流動。

大公司的內部信息,溝通給第三方開發者,再通過自己的開發者關係部門收集回來,反饋給其他需要了解的部門。在非戰略業務層面,大公司各個部門之間信息流通不暢,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卻又通過各種第三方渠道,完成了信息的溝通。

於是我總結出了大公司第一定律:所謂的大公司,因為體量如此之大,以至於內部的信息很難順暢到達每一個部門,需要通過外部第三方渠道來轉述。

圖片來自《瘋狂動物城》:啊 ~~ 問 ~~ 號 ~~ 你 ~~ 說 ~~ 什 ~~ 么 ~~

第二定律

大公司,特別是有平台部門的大公司,做慣了甲方,往往在商務合作中會更強勢,對於法律條款有著偏執的執著。

每當有商務合作,需要審核合同的時候,法務部門就開始出手了。大公司,要有大公司的嚴謹,既嚴肅活潑,又平易近人。但平易近人不代表好欺負,條款上但凡有點不利,自然要以死相爭,確保維護公司的利益。

只是雙方都是大公司,江湖上都是有地位的,誰肯吃虧?丟得起合同,丟不起面子。對你有利的,往往就是對我不利的條款,妄圖在合同上找雙贏談何容易,你改完條款發給我,我再改回原來條款發回來,看誰在審核合同的時候先犯下錯誤,有了疏漏,才可能達成一致。偏偏法務同事都是寫輪眼,天天修鍊找茬遊戲,上能睿智洞察法律風險,下能明眼細辯字體變化,想在合同上玩手腳怎麼可能逃脫他們的法眼。

來來回回合同審核,走上幾輪,沒有數個月,是定不了稿的。往往還要業務部門來哭訴進度來不及了,領導用大智慧來平衡各方利益,才能勉強拉住正在PK的法務,不情願的蓋上公章。

大公司第二定律:越大的公司,法務越強勢,兩個大公司之間的合作,總會特別艱難。

配圖來自123rf.com/:這個條款看上去對我們公司非常有利,一定有陰謀

第三定律

大公司內部的流程,特別嚴謹,嚴謹到沒有人能完全了解,甚至複述一遍都成為不可能,巨大的篇幅會直接讓你的腦細胞溢出。

大公司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管理本來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大量公司在一路進化中,演化出各類複雜的機構,這才能支持公司體量進一步擴大。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就如巨獸沒有進化出堅硬的骨骼,那自然會變成一坨癱倒在地的爛肉。

這一路進化來的複雜機構,既幫助了公司擴張,也帶來了副作用。

每個機構都要有kpi,都試圖服務更多人,他們就會有迫切的需求,希望把業務流程標準化下來,這樣才能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勢力,直到星辰大海。標準化的流程,一方面支持部門向前發展,一方面形成了對其他部門的障礙。第一代制定流程的創始人還好,業務精熟,人際關係良好,善於溝通和妥協。制度一代代傳下去後,就開始僵化,接手的同事不知道變通,只知道有一個規章擺在這裡,需要遵守;不知道全局情況,只知道自己這一個環節的業務流程應該如何走;不了解其他相關同事,遇到問題無法給出處理方法。各部門隨著公司發展,一路向前狂奔,身後留下了滿地的規章制度。

當其他部門要辦一件事情的時候,先不知道該找誰,找到了以後發現缺其他手續,在接待同事A耐心的指引下找到另一個部門B。B部門同事耐心了解情況後,表示我們的系統已經更新成新版本,內網的有完整的線上流程可以使用,這是說明書,然後發過來一個幾十M的word文檔。你讀完後就開始信心十足的上線操作,然後發現自己是這個系統第一個小白鼠,系統bug一堆完全沒法使用。拉了n個相關開發團隊解決了問題後,又發現為了完成線上流程,還需要走其他流程。然後新的流程,往往會以各種極其詭異的方式,把你重新定位到接待同事A,形成了死循環。

大公司第三定律:辦公流程的複雜程度和嚴謹程度,和一個公司的規模成正比。沒有在審批流程上折騰過幾個人月,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公司出來的。

配圖來自pixabay.com:歲月靜好,夕陽下的護城河,守護著千年傳承的流程和哀傷

第四定律

大公司內部成功進化出多個團隊後,一方面大家為低層次的生存需求,進化出種種流程,作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大家也會逐漸脫離低級生存需求,進化出獨立意志,追求進一步的發展。

獨立意志會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閉環化就是獨立意志的一種。

開始先要生存,然後為了降低成本成立平台部門,把公共業務抽離,可以更好的節約和復用。可是既然業務有了間接的層次,自然就有了隔閡,公共部門會有流程,對業務優先順序排序,依次處理,帶來了延時和服務質量的降低。於是業務部門開始不爽,表示前線正在打仗呢,你們後勤不給力,彈藥運不上來,這樣吧,你們別搞了,我找上級申請3個師的編製,自己管理往前線搬炮彈的事情吧。於是,一線戰鬥部隊又有了自己的運輸隊,逐漸在閉環化的路上越走越遠,規模就這麼擴大了,效率也就降低了。在業務高速發展的時候,這麼做無可厚非,只要高速發展的業務可以cover自己的成本支出,一切閉環化,對於單獨業務的效率提高,是一定會有好處的。

另一種獨立意志是業務交叉,內部競爭。當新興市場紅利消耗殆盡後,大家的業務不可避免會有重疊。騰訊內部也有很多業務是有一定重疊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微信和手機QQ了,不那麼著名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當年手機遊戲也有很多不同的事業群在做,比如現在電影業務也是幾個不同部門在做。吃著碗里的,看著隔壁鍋里的,是一切居安思危的大公司都會有的情況。內部競爭不是壞事,適度的內部競爭可以保持活力,總有鯰魚橫衝直撞,粉碎內部團隊一切妄圖安逸的夢想。

由於有了業務交叉閉環化這兩種獨立意志,於是每個部門都努力拓展自己的勢力,積極主動的開拓新的業務。對於熱門的領域,這就相當於市場上多了N個小公司,同時在某一個領域耕作。

可是對外部合作團隊來說,他們就會非常鬱悶。他們如果不是和大公司有非常密切業務往來的話,就永遠不會了解,為什麼經常會接待同一個公司的好幾波不同團隊,進行溝通,雖然他們都號稱是某個公司出來的,但為什麼他們說的話都不一樣,他們的業務似乎彼此有矛盾,他們對市場的觀點是衝突的,他們內部似乎也互相不待見。

聰明的外部團隊,就會努力搞清楚這些團隊在大公司內部的定位,搞清楚公司的組織架構,然後一次次拜訪不同的團隊,爭取讓自己的信息能滲透進更多的部門;搞不清狀況的外部團隊,就在那裡抱怨,說你們能不能統一成一個部門和我們介面啊?對於他們的這個問題,一般回答是每個部門會有自己的考量,會主攻不同的細分領域,服務不同的用戶,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統一起來溝通。但這個回答太長了,很難在短時間裡面解釋清楚,所以我們一般會用一個短的回答來回應:

問: 你們能不能協調一下各個部門,統一和我們正式溝通一次?

答: 不

大公司第四定律:獨立意志促進競爭,也造成困擾,但了解大公司,離不開對部門獨立意志的把握。

總結

沒有一樣的大公司,正如沒有一樣的生物。

千奇百怪的公司形態,企業文化,都是在市場上競爭後進化而來。存在即合理,無論它是不是會對你造成困擾。適應它,然後在可以推動它變化的地方,盡一點點自己的力就好了。

額外聲明:

此文過於敏感,與本人所在公司以及以前公司沒有任何瓜葛,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推薦閱讀:

工作找對象怎麼如此艱難?該如何處理還是默默的等待所謂的緣分?
真正心理成熟的人,都做到了這5點
這五種人,在領導面前最吃香
你所謂的自律,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TAG:职场 | 游戏开发 | 大公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