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0後眼中的中國經濟之一:焉得同此涼熱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網站:撲克投資家 大宗產業與金融智庫平台

導語:且看90後的財經世界。

作者 香帥團隊

昨天上午和一個朋友聊天。這是個創業十年的80後,在一個幾乎沒有人想到的行業——停車行業里做出一片藍海。從最簡單機械的停車場管理走向智能化停車,網上支付,停車費的資產證券化,城市停車場的PPP模式,甚至衍生出系列意想不到的商業模式。在哀鴻遍野的2014年和2015年,這個企業依靠著前十年深耕行業的笨功夫,和互聯網技術,網上支付,和金融資本突然(或者說是必然地)相遇了,擦出了火花。

我問:「對宏觀經濟的直觀感受是什麼?」年輕的CEO猶豫了一下,「我是搞服務行業的,只能從我們這個小行業的角度看,車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端,要求越來越高,停車越來越成為城市設施配套的問題,所以我們一直感到經濟的溫度很高,而且越來越高。」

實際上,中國目前最深切的痛苦是蕭條下沉的傳統經濟。從2015年開始,中國經濟去意徘徊。去產能,去槓桿的呼聲不絕於耳。小人物的命運是時代大潮的反射。武鋼人生活的起落,雙鴨煤礦人的掙扎呼號背後,是傳統的鋼鐵、煤、水泥、建材、製造行業全面陷入泥沼的困境。

而另一面,儘管很多曾創造了「中國製造」奇蹟的廠商們度日如年,掙扎求生,但是和互聯網技術,社交網路聯繫在一起消費端卻持續升溫,淘寶京東,攜程去哪兒、滴滴快的,年輕人甚至開始為內容買單——目前最紅的網紅Papi醬一次視頻的打賞金額就上萬。這種蓬勃的力量已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而大城市裡火熱的「創業創新」也大多集中在這個維度。你若到中關村大街走一圈,估計打了雞血的人兒們是不會感受到老經濟指標的蕭瑟寒意的。

中關村創業大街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也被這所謂的「新經濟」弄得眼花繚亂。定下心來,和真正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的企業家聊聊,才感到在形形色色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後,如今中國這麼火熱的「新經濟」背後的邏輯其實並不複雜。

第一個,叫技術進步。(移動)互聯網在技術上的突破和應用,使得人們「交互」的成本(比如searching和matching cost)迅速降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對地域依賴最大的服務業因此受益最多,業態融合過程中又產生新的服務行業。

而對於大部分製造業來說,這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回想起前一段時間和一家大機械設備製造商CEO的談話,大意是部分企業如果能熬過寒冬,果斷產業升級,轉型智能製造或者另闢蹊徑,能實現鳳凰涅槃,反之,則接受經濟和產業生命周期的宿命,退出市場(這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現實罷了)。

第二個,叫城市化。從全球和本國前三十多年的經驗看,經濟增長其實就是城市化的進程,也就是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的農業(第一產業)向高附加值的公業(第二產業)轉移,繼而向服務業(第三產業)轉移的過程。今天的中國(城市化率在54%左右,人均收入在8000美金左右)所面臨的正是「城市化」的深化——這個「深化」既包括城市化率的擴大,更包括城市化進程中產業轉移,也就是服務業的升級換代。這個宏觀的大背景,又恰逢了技術以幾何級數進步的年代,則產生了氫氣+氧氣一樣奇妙的劇烈化學反應。(剛看到一則新聞,零售額從0到3萬億,沃爾瑪用了54年,而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一路而來的阿里巴巴,用了13年 –「中國城市化」和「世界技術進步」的背景下,才有這樣的神奇故事)

剝開被過度裝飾的「創新」、「情懷」和「夢想」,這就是新經濟的根源,也是中國偌大一片海洋里所感受到的劇烈的冷熱不均的根源。

中關村創業大街,一家咖啡館的展示牌

和這個朋友談話結束後,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午飯後趕回辦公室和博士生討論論文,隨口和她講起了關於這段談話引出的思考。和往常一樣,我們公號的小編輯李遠遠(藝名李猹猹,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四年級的本科生)安靜地坐在桌前看書寫字。到了夜裡12點鐘,手機一響,猹猹自己的公眾號推送了一篇《焉得同此涼熱》的小文章,挑剔的我竟然一口氣讀完了。

在懵懵懂懂的看世界中,這個剛滿20歲的女孩子從個人生活的細碎片段入手,以遠超過她年齡的文筆和深度寫下她的思考。她在從兩代人的選擇衝突上所體會到中國經濟冰火兩重天中的結構轉型。也許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是最真誠的。她和他/她們的堅持,她和他/她們的腳踏土地,仰望星空……讓我不禁對未來有了樂觀的期待。

************************************************

90後眼裡的中國經濟之一丨焉得同此涼熱

文/李猹猹

我的朋友圈裡就有一個複雜、分裂的中國,或者說,中國日益向年輕的我們呈現出它複雜的面目。這段時間,有人在刷十三五政府工作報告,有人在轉發王五四老師關於某事件的評價,有人在評價在天安門跑步的扎克伯格。他們彼此可能素未謀面,可能有千絲萬縷卻彼此不曾覺察的聯繫,但迷失的人會再度相逢,該遇見的人總會遇見。

這是我們雙腳站立的中國,儘管如此,這也只是我們看到的世界的一隅。要把根深深地扎進泥土裡,才能有向上生長的勇氣和毅力。中國經濟是一片數據的藍海,但在不同的地方測溫得到的溫度截然不同,並不是環球同此涼熱。相同的是,只要睜眼看待,每個人都有切膚之感,難以跳出局外。

經濟體本身就是一半水深,一半火熱。經濟結構性失調何止於勞動力結構失調?

寒假返家,不好和親友談論2015年股市和P2P,因為聽說不少人都成為被收割的韭菜,為經濟體的每一次過山車結結實實的買單。沿路的見聞是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樓盤前門可羅雀,房價不升反降;而與此同時新聞里一線城市的房價正在節節攀升。按照售租比=售價/年租金(類似股市的市盈率P/E)計算,目前各大城市基本位於30~50倍(年),而國際標準30倍則可能存在泡沫(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是個奇異卻理性的存在,容後討論)。然而即便可能有泡沫,資源(e.g., 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在大城市的高度集中卻讓平凡的人沒有勇氣置身事外。

房產中介所門口的年輕人

我們這一代離鄉的年輕孩子處境尷尬,大多要面對回不去的故鄉,紮根不下來的北上廣。我今年大四,站在人生的另一個選擇節點上,更加覺得故鄉和北京是兩個世界,有兩種不同的發展步調。我的發小已經找到鐵飯碗並且訂婚,用同學戲謔的話說「前半生的奠基工作已經打好」,十年、二十年安安穩穩在望;而我的大學同學,和我自己,看不清三年、五年、十年以後的局面。

這種不確定性曾讓我的父母非常焦慮,他們無比擔心,前二十年規劃好的人生藍圖會在一朝脫軌。有一度我在實習和英語考試間焦頭爛額,父母的壓力和頻頻干預讓我更加焦慮。但即便是塵埃落定之後,我和父母在一些小事上還是不斷地產生分歧。

後來我發現我並不是一個人,大概我們這代人(我狹窄的經驗更多局限在清北人),都要面臨獨立選擇和父母意願之間的掙扎。父母對子女的過高要求限制了子女的職業選擇:既要出人頭地,又要安安穩穩,而這種困境從某種意義上,這篇文章指出,是「邁不過的中產階級」的困境。

清北生的父母大多是享受過教育紅利,深知教育重要性的高知人群。但清北人和父母的衝突真的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困境么?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式中產階級,焦慮普遍是移民焦慮,移民焦慮可以順帶解決子女教育焦慮和養老焦慮,子女教育和其他兩件事絕對是很有關係的。如果真的要按照文中所做的階層劃分,生怕行差踏錯的路徑焦慮更適合歸類為知識分子階層和小資產階級的焦慮,但這個劃分和其他的標籤一樣,沒什麼意義。

我們和父母在職業選擇和價值觀上的衝突背後實質是時代變了,經濟發展的驅動因素也在改變。實體經濟的差和「新經濟」的興旺本身就是一種衝突,這種衝突的嚴重程度才是與父輩衝突的本質結果。父輩成長的年代是只要下海就有收穫的改革紅利期,當前的實體經濟並非如此,轉軌紅利才是首要的。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經濟有明顯結構化差異和步調、速度差異。

廣闊的神州大地上,我們父輩經歷的實體經濟中相當一部分國企,尤其是重化工國企面臨較大「去產能」壓力。基礎大宗材料價格極低,鋼鐵行業奄奄一息,傳統石油行業全面蕭條——大慶、延長等傳統油田幾乎是節節敗退,武鋼重鋼重組刻不容緩。這些都曾經是共和國機體上老大哥一樣的行業領頭羊,如今卻自身難保,連帶著大學生的招工也陷入困境。

招工困境

民企中問題相對突出的是固定資產佔比大、員工多的中型企業(據祝寶良的調研,江浙沿海地區的產值標準約在1-5億間,中西部地區、北部地區約為5000萬-1億) ,這部分企業轉型困難,外加融資難、融資貴,面臨極大破產風險。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對盤活經濟、解決就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非正規渠道(P2P)帶來的金融風險,實際存續周期非常短(西南財經大學甘犁調研)。同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銀行業和地產業也面臨著嶄新的開局或洗牌。

我們這一代,則生存在神州大地「新生經濟」的B面。中國的基本面不太好,但相對全球經濟仍是欣欣向榮。銀行業的全球性大洗牌並沒有影響到二級市場的高端服務業;紙媒的衰落與新媒體的井噴此消彼長。「萬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手一揮,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園帶動了一大批需要落地的項目,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中關村創業大街,閃爍的霓虹整夜不休,夜不眠

一批「新經濟」概念比如TMT、VR已經在風口浪尖上,這部分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北上廣。VC行業的熱錢燒得程度有多快,不是傳統行業可以想像,Papi醬只是其中一朵獨特的浪花。就在北大的創業圈裡,就有不少「信息不對稱套利」型創業(自主招生、校園社交APP這種熱點概念),也能一路從天使輪融資到A輪B輪。但大多數風口,還是在金融服務業和傳統工業結合的轉型點上。不少「新經濟」受益者已經收割到了第一批紅利,感受不到實體的差。是有一批人目睹的是不成熟市場中欣欣向榮的一部分,圈子裡都是直接投資(比如VC和股權投資);周圍的人也沒有受損,房價漲、油價暴跌並沒有太切身的損傷。

但對我們的父母而言,這一切發生得還太快,大多數人已經跟不上了。倘若沒有選擇和闖蕩的能力,穩定和鐵飯碗就是退而求其次最好的選擇。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並不是真的把自己的臉面、社會地位看得比孩子的前途更重要,而是當改變就在眼前,焦慮和迷茫自然而然地浮現。這是真正的屁股決定腦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被時代撇下,首先是經濟上被時代撇下。我們應該做的,是拍拍他們的肩膀,親手接過他們的重擔,把時代的溫度傳遞過去,聯通過去,尋覓未來。

我們這一代人是彼此不同又極為相似的,但並不是雞湯文里「不接地氣」的迷茫、困惑和憂傷。不談論結結實實的氣象環境、大潮,努力、生長和個人選擇就無從立足。

「等一等父母」

我反倒想懇請不是父母減少對子女的干預,安心養老;而是新興的人往前走的時候,等一等父母,耐心解釋一下。獨立不需要反對來證明,因為我們也是會老的。我想,我們別忘了,父母開始老了。

(本文系作者 香帥的金融江湖?授權撲克投資家發表,並經撲克投資家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添加撲克投資家微信號:puoketrader,第一時間獲取大宗產業與金融領域最有溫度的研究資訊。)


推薦閱讀:

房子在資本家手裡可以無底線的漲價,為什麼糧食在農民手裡,沒有提高價格,糧食對比房子,才是剛需不是嘛,?
如何看待提前到了今年6月23日的英國脫歐盟公投?
中國現在的工業體系主要是在什麼時代發展起來的?
招商銀行一卡通M+卡是創新嗎?

TAG:90后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