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小吃,有著一張從未受過欺負的臉
企鵝吃喝指南|「城市指南「第3站-蘇州 小吃篇
如果把蘇州的小吃比作一個人的話,那它一定長著一張從未受過欺負的臉。
蘇州小吃存在的最大意義是用來消遣的,而非果腹。
姑蘇自古富庶。倉廩豐實後,自然不用為如何吃飽肚子擔心,食物也精緻講究起來,或打發閑暇,或不辜負好時光。
午後茶樓,一杯碧螺春,一份四碟茶點,咸甜皆有,聽聽評彈,聊聊八卦,最後再來一碗雞湯餛飩,便是老蘇州一個充實的下午。
甜 是 靈 魂甜是一種基本的味覺,在全世界的飲食文化中,甜都象徵的美好,是讓人愉悅的味道。
吳越地區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時,君主們就將蜂蜜作為珍貴的禮物,相互贈送。無論是蜂蜜、甜菜、甘蔗,這些甜味的來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需要佔用大量耕地資源。
因此,古時甜味是奢侈的味道,只有富饒之地才有資格將其升華成靈魂。蘇州這樣依山傍水的魚米之鄉,喜歡甜食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代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姑蘇繁華圖》(局部)
甜蜜的味道就是蘇州小吃的靈魂,甜口的小吃幾乎佔了半壁江山。而作為蘇州伴手禮名片的滷汁豆腐乾,就是一種非常甜膩的小吃。
糖 粥
「篤篤篤,賣糖粥」,如果要評選出蘇州最好吃的小吃,那一定是千人千味,而要選蘇州最霸氣的小吃,那麼潘家的糖粥一定榜上有名。
一條小弄堂,一個小攤子,一對老夫妻,一碗糖粥,限時限量,但是卻是蘇州名聲在外的小吃攤。為什麼生意那麼火?其實,原因很簡單——好吃。是老蘇州家裡的味道。
潘玉麟糖粥攤
熬煮一鍋香濃的粥,配上5、6小時熬制的赤豆糊,冬天裡來上一晚熱氣騰騰的赤豆糖粥,暖胃又暖心。
梅 花 糕
梅花糕源於明朝,到清朝就成為了江南最著名的糕點小吃。
當年乾隆下江南時,見其形似梅花,色澤誘人,香味撲鼻,豆沙和玫瑰的餡料香甜無比,覺得比自家宮廷的御點還要贊。於是有了乾隆打廣告的梅花糕迅速爆紅。
而在我看來,梅花糕還是小時候的好吃。
等在爐子前,看著攤主將麵糊和餡料倒入模具,漸漸飄散出的香氣,簡直撩撥人心。待蓋子掀開時撒上白糖和紅綠絲的時候,口水應該已經流下來了。
現在做梅花糕的攤點不多,但是也不難找,山塘街、平江路上有幾家,口味和原料只能說是普通,遠道而來的遊客,可以感受一下這蘇州特色的梅花糕。
酒 釀 餅
3、4月份是蘇州人吃酒釀餅的時節。據說這個小吃與張士誠有關。
當年張士誠因為誤傷人命,帶著老母四處逃亡。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討,母子二人幾天沒有進食。張士誠見老母快被餓死,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狀發了善心,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救了張士誠的母親。
幾年後,張士誠在蘇造反稱王,下令寒食節吃酒糟餅,並取名叫「救娘餅」。後來他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應天府的路上自盡。從此沒有人再敢叫那餅為「救娘餅」,於是改成了「酒釀餅」。
酒釀餅以蘇州當地冬小麥和酒釀為原料,餡以玫瑰、豆沙、薄荷居多。
特別是玫瑰和薄荷餡料,非常具有蘇州特色:咬開餅後,粉紅色的玫瑰餡慢慢滲出,咀嚼起來有著砂糖般的顆粒感,伴著濃郁的花香,全是春天的氣息;而薄荷味則是淡綠色的餡料,有一絲絲冰涼的口感,很是爽口。
一到上市季節,觀前街上的采芝齋、黃天源等老字號門口便會擺起爐灶,熱爐烘製,現烤現賣。一定要趁熱享用,不但綿密香甜,還帶有濃郁的酒釀香味。
雞 頭 米
雞頭米又稱芡實,以蘇州葑門黃天盪出產為佳品。
雞頭米屬於小眾食材,跨過長江後,隨便找個路人甲,問問什麼雞頭米,十有八九會懵。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
雞頭米古時是貢品,估計也是因為乾隆愛吃。
要知道,中國人是一個腎虛的群體,十腎九虛,所以,挑選滋補品不僅要走心,更要走腎,於是雞頭米這樣益腎益精的神器就走上了貢品的道路,如今更是買出一斤過百的天價。
糖水雞頭米的做法非常的簡單:燒開水,放冰糖,放雞頭米,煮幾分鐘就好。
其實,雞頭米其主要成分就是澱粉,本身沒有什麼味道,但是煮開後,有一股蓮藕的清甜,嚼的時候,其口感介於彈牙和粘牙之間,是一道很清爽的小食。
軟糯是性格
如果只選擇一個詞語來形容蘇州,那「溫婉」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蘇州人內斂,溫和,不張揚,細膩而內秀,這與蘇州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沿海但不靠海,西邊的太湖和北邊的長江偶有洪澇,但基本都能適可而止;土地肥沃,又沒有惡劣大災之虞。
所以,千百年來,蘇州人都過著相對平和富庶的生活,從而形成了溫婉的性格。而軟酥糯的蘇州小吃,則是這溫婉最精準的詮釋。
湯 圓(團)
湯圓的餡料一直就有南北咸甜之爭,蘇州的湯糰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蘇州湯糰的餡料可謂是「甜中意,咸歡喜」——咸甜皆有。
鹹的主要是鮮肉,甜的有芝麻的、豆沙的、還有玫瑰薄荷之類的。
不僅蘇州的湯圓沒有咸甜之分,甚至沒有大小之分,有大的有餡料的湯糰,還有小的實心的小圓子,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軟糯。
這樣的口感來自於水磨糯米粉,據說,吃湯糰的時候,需要把假牙取下,否則很容易就被粘下來的。
好吃的鮮肉湯糰皮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輕輕的咬一小口——大概小拇指蓋那麼點兒,剛好露出肉餡,同時湯汁不又能外溢。
小心地嘬一小口,將滾燙咸鮮油香的肉汁吸入口腔,輕微燙到上顎後,流淌滿溢整個口腔,肉汁包裹住剛剛咬下的那塊外皮,那種滿足感令人渾身舒暢。
湯糰最好吃的部分,是鮮香的肉汁與軟糯外皮交融的地方
山塘街星橋頭附近有一家新年點心店,他家的湯糰汁多鮮香,是很傳統的蘇式湯糰。吳趨坊樂惠餛飩店的湯糰也是值得一試。
除了蘇式湯糰外,還有炒肉團、雙釀團、松花團、青糰子也是蘇州非常有特色的時令糕團。萬福興、黃天源、榮陽樓等傳統的蘇州小吃店每到當季都會推出應季的糕團。
豬 油 糖 年 糕
作為軟酥糯的另一個類別,糕也是蘇州小吃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豬油糖年糕則是著名的代表。
不放豬油的年糕是不夠肥香的,清人沈藻采編撰的《元和唯亭志》里,專門提到「豬油糕」,說它潔白晶瑩,糯軟潤濕,油而不膩,故稱其為「吳門佳制」。
豬油糖年糕的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將年糕切成薄片,裹上雞蛋液,放入油鍋里輕輕一炸,蛋液微微焦香,豬油融化後滲入年糕的紋理中,趁熱咬上一口,軟糯噴香。
蟹 殼 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是江浙地區很有名的小吃。
蟹殼黃用發酵面加油酥,填入咸甜各色的餡料,烘烤而成,吃口酥、松、香。蘇州人嗜茶,舊時茶館裡,點單率最高的兩種茶點之一,即是蟹殼黃。
平江路邊的大儒巷有一個小小的餅攤,他家的蟹殼黃有肉鬆、芝麻等咸甜口味,剛出爐的時候,滿街飄香。
襪底酥、桃酥、松仁酥
襪底酥聽名字就是一種非常市井的小吃,形似襪底口感酥,用油酥和面反覆揉和均勻,烘烤出來一層層薄至半透明,吃起來鬆脆香酥。
桃酥、松仁酥就是兒時的味道,偷偷摸摸從餅乾桶拿桃酥吃,一塊吃在嘴裡酥脆香甜,簡直就是蘇州人小時候的「丹麥藍罐曲奇」。松仁酥則更為軟糯一點,鮮甜可口,松子的香氣濃郁。
在黃天井巷有一家專賣蘇州小吃的小店,他家的襪底酥、桃酥、杏仁酥都是非常傳統的蘇式小吃,相城麻餅也非常有特色。
咸鮮是生活滋味
俗話說,若要鮮,加點鹽,咸鮮味的小吃是體現蘇州小吃滋味的主力軍。
雞湯和肉汁是蘇式小吃咸鮮味的主要來源,而餛飩則是其代表。
縐紗泡泡餛飩
非常有特色的蘇州小吃,說是餛飩,其實幾乎沒有餡料,就是一張薄如蟬翼的餛飩皮,生的時候,像褶皺豐富的薄紗。湯底以雞湯和肉湯為主,下好的小餛飩放入碗中,像一個個透亮的泡泡一般浮在湯碗中。
蘇州市內的綠楊、樂惠都有不錯的泡泡小餛飩,崑山正儀老街上有個老阿婆家的泡泡餛飩也非常有特色。
生煎、湯包、鮮肉月餅
其實,這個三種小吃差別還是很大的,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飽含咸鮮肉汁的肉餡。
生煎和湯包都屬於包子的一種,生煎是用油煎制的肉包子,湯包則是蒸制的。生煎的脆底更是很多蘇州老饕的最愛,留有肉汁的脆底,蘸上一點點陳醋,酸、咸、鮮、甜、香,口感複合。
湯包則是以皮薄汁多為佳品,薄薄的外皮蒸制後,變成半透明的,同樣可以蘸一些陳醋。
鮮肉月餅也是非常蘇州的小吃,一些北方的朋友總是一副遇見異教徒的表情:「月餅還可以做成鹹的?!」
但是蘇州的鮮肉月餅確實是月餅中的奇葩,本來蘇式月餅的油酥皮就和廣式差別很大,餡料用了一大坨咸鮮多汁的肉餡。
每年中秋前,長發、胥城這些鮮肉月餅攤點前,排隊的人群往往都能排出一條街。
量大扎墩價格低
雖然蘇州小吃以消遣為主,但作為日常百姓的三餐,能吃飽也是重要的。這些能吃飽的小吃有個共同的特點——量大扎墩價格低。
大 肉 粽
東大街上的趙記是蘇州非常有名的粽子店,他家的大肉粽里有一塊肥肥的豬膘油是整個粽子的亮點。將粽子加熱後,豬油慢慢融化後,滲入糯米中,粽葉的清香,豬油的肉香,糯米的糯香,好吃又扛餓。
本來糯米就屬於不易消化的食物,加上肉粽大大的分量,一個就能吃飽。
咸 豆 漿
豆漿也是我國漢族非常常見的傳統飲品,特別是江南這種非畜牧業地區,豆漿也是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手段。蘇州小吃中豆漿也是重要的飲品,但是把豆漿做成鹹味的,算是蘇州小吃的一大特色。
閶門姚記的咸豆漿是蘇州人宵夜的心頭好。
將滾燙的純豆漿沖入盛有醬油、榨菜末、蔥花、紫菜、蝦皮、油條的碗中,傳統的咸豆漿中還要放入豬油渣。冬夜裡,來上一碗,配上兩根油條作為宵夜,給寒冷的胃以很大的滿足感。
荷葉包死人
初聽這名字感覺有點瘮人,其實就蛋餅里夾油條。
據說荷葉包死人的這個名字是因為秦燴和他內人對岳飛的陷害,蘇州人把兩根油條油炸了夾在蛋餅里,當做秦檜。「荷葉」指薄餅,「死人」指油條,又叫「小死人」,表達了蘇州人對秦檜的痛恨。
以前上學的時候,荷葉包死人經常拿來作為早飯。吃一個下去,能管飽一上午。現在做荷葉包死人的地方不多,閶門姚記還有供應,不過,名字好像改了,畢竟「死人」作為食物名,總歸不太吉利。
犄角旮旯有驚喜
小吃重在一個「小」字,而各種邊角料的食材是「小」吃的重要原料,蘇州小吃能將很多不起眼的「小」食材做出驚喜來。
雞 腳
算是雞的下腳料,不是蘇幫菜主要食材,也不是尋常人家的家常菜。但就是這種非主流的食材,被蘇州人做成蘇州小吃的一個大類。在蘇州本地人的調侃中,把平江路稱為雞爪酸奶一條街。
在我印象中,蘇州好吃的雞爪就是從祥鑫飲食店開始的,店址是在一條非常狹小的弄堂里,不是認真做功課的話,很難找到。
他家招牌雞爪真是又香又糯,濃濃的脂膏非常豐腴,特別是雞爪「手掌」位置那坨筋頭巴腦的東西,吃起來有極大的滿足感。
粢 飯 糕
以前的粢飯糕,主要是用隔夜吃剩的米飯,第二天用油炸制,算是廢物利用。現在這類小吃,也是很多早餐攤現氽現吃,咸香可口。
喜 蛋
這個算是比較小眾的蘇州小吃了,主要的原料是胚胎髮育到一半時的雞蛋,有全喜(小雞基本成型的雞蛋),半喜(胚胎還沒完全發育),混蛋(剛剛開始發育)。用醬油、香料,在大鍋中煮沸,愛吃的人幾乎每天要來幾個。
蘇式湯麵蘇式湯麵蘇式湯麵
重要的小吃說三遍。前面說了好多的各色小吃,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個重量級的人物缺席了:蘇式湯麵。
蘇式湯麵在蘇州飲食中的地位重要到——企鵝君需要另起一篇章來介紹。
文、圖(部分)|韓芋頭
編輯 |阿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蘇面大典:好面三千,今天要翻誰的牌?
※五一蘇州三天旅遊求攻略!?
TAG:苏州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