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和希談《游☆戲☆王》的20年——從作品的起源到原作後日談的劇場版

作者:黑魔法神官

封面來源:《游☆戲☆王 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

由高橋和希執筆的原作漫畫《游☆戲☆王》,於1996年起在集英社旗下《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跨越8年時間於2004年完結。單行本發行38卷外加一本導讀,原作漫畫也先後被兩度改編成TV動畫。

TV動畫的第1作為東映動畫製作於1998年4月到10日(全27話)在朝日電視台系播出的同名動畫《游☆戲☆王》,劇情為原作第1卷的「學院篇」到第7卷的「TRPG篇」。翌年3月6日上映了圍繞著稀有卡「真紅眼黑龍」展開的劇場版動畫,人設較先前的TV版更接近原作畫風,海馬的發色從TV版的綠色改為原作的茶色,卡的背面變更為商品版的設計,直接為後續的TV動畫第2作《游☆戲☆王Duel Monster》(決鬥怪獸,後簡稱DM)做了個良好的開端。

(為什麼東映版的海馬頭髮是綠的呢,因為他的CV是緑川光(誤))

東映動畫製作的劇場版《游☆戲☆王》

TV動畫第2作DM由旭通廣告公司=ADK旗下子公司NAS製作,動畫公司為GALLOP(ぎゃろっぷ)、於東京電視台系播出,後續的TV動畫系列也均採用同樣的配置,DM省去了前作不打牌的部分,直接由原作第7卷開始的「決鬥者的王國」直至最終卷第38卷,另在「決鬥都市篇」中穿插了原創的「乃亞篇」、增加了「多瑪篇」以及「海馬集團大賽篇」,全話數擴充到了224話,放送時間橫跨4年。主要STAFF除了前系列人物設計·總作畫監督的荒木伸吾與姬野美智保持不變之外,其餘全部變更,在「決鬥都市篇」之後曾參與過東映動畫版的本橋秀之加入了作畫監督的陣容當中,細田雅弘也加入了本作的演出陣容,聲優方面也是煥然一新,主人公的武藤遊戲更是大膽地啟用了傑尼斯的風間俊介,海馬瀨人的聲優津田健次郎的演技也同樣給動畫粉絲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不單是動畫,由KONAMI公司生產發行的卡片遊戲更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卡片遊戲的熱潮,至今仍是卡片遊戲界的巨頭,今年也是《游☆戲☆王》系列誕生的第20個年頭,TV動畫系列作品仍在製作播放中,由高橋和希執筆的原作後續故事的新作劇場版動畫也在今年上映。

先前ComicNatalie上也對原作者高橋和希老師做了一段採訪揭露了漫畫以及新作劇場版《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的秘話,相信也有不少朋友已經看過,Anitama也在此對這篇訪談進行選擇性的摘譯,希望能與各位《游☆戲☆王》系列的粉絲們分享下這些幕後趣聞。

Natalie《游☆戲☆王》特集:natalie.mu/comic/pp/yug

《游☆戲☆王》漫畫連載之初是以各種遊戲的登場,通過作中設定的「黑暗遊戲」懲治壞人的漫畫,東映動畫製作的TV動畫也幾乎將某些遊戲直接改編為1話完結的形式,有的遊戲是現實中存在的譬如悠悠球、雙六遊戲、電子遊戲,也有高橋原創的膠囊怪獸等。當初以《周刊少年JUMP》連載為目標時,高橋想畫的是格鬥漫畫,因為自己也痴迷於格鬥遊戲,但自己畫成漫畫的話可能不能讓讀者體會到格鬥遊戲的那種樂趣。於是就設計了個又沒力量又經常受欺負的主人公,通過各種遊戲來打倒邪惡的故事。認為主人公與敵人通過模擬遊戲面對面戰鬥的話應該很有趣吧。但在周刊雜誌連載,每個階段都要不斷構思新遊戲實在是夠嗆。于是之後的故事就一根筋地以一款遊戲為中心進行展開,也就是單行本第2卷初登場的卡牌遊戲「魔法與巫術」,這款遊戲在連載的時候也收到了不錯的反響。

漫畫初期出現的膠囊怪獸也被KONAMI改編成了PS2遊戲

高橋當初怪獸畫得一時爽,數量多起來忙得像火葬場。初期卡片的規則也沒設計得嚴密,現在看來簡直一團糟,直到OCG(Official Card Game,KONAMI官方正式發行的卡片,並制定一系列遊戲規則)的出現。OCG是一把枷鎖,漫畫中的決鬥也變得難畫了起來,卡片的構成需要縝密的構思。不留下較為曖昧的部分的話,充滿戲劇性的展開也很難表現出來。

只不過,雖然當時OCG開始流行了起來,但在連載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地意識到那方面,高橋只想怎麼畫好登場的人物。對於高橋來說,卡片說到底只是漫畫里的工具,展開劇情的表現形式,如何塑造好一個角色,讓讀者對故事產生興趣,才是對作品來說重要的事情。

訪談中特別談到了《游☆戲☆王》中讓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角色——海馬瀨人,在少年漫畫中宿敵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對手越是有魅力,主人公也顯得越是耀眼,因此他的描寫也相對較多。另外在卡片中,最刺激高橋想像力的要數「黑暗大法師EXODIA」,它如同於撲克中同花大順般的存在,象徵著絕對的勝利。因此高橋個人也是非常中意「DEATH-T篇」中初次打倒海馬的青眼的那場決鬥。

在新劇場版《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中,高橋老師這次更是身兼劇場版的腳本、人物設計以及製作總指揮3職,然而對他來說《游☆戲☆王》這個作品早就完結了,當接到劇場版這項企劃的時候毫無頭緒。畢竟時間過去了那麼久,能記得原作劇情的人又有多少呢,甚至高橋也笑到自己都忘了差不多。但在他重新審視了原作漫畫後,發現關於海馬的部分似乎還留下不少可以續寫的空間,因為這次的劇場版主要以海馬為中心,海報也把海馬放在了中間的位置,遊戲、海馬與劇場版初次登場的關鍵角色藍神則分別處在現在、過去與將來這3個視點來描寫,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集團性、進化這些光與暗的部分為主題,來描述《游☆戲☆王》中角色之後的成長。

高橋和希老師親自繪製的劇場版海報

在劇場版上映前《周刊少年JUMP》上也特別刊載了名為《TRANSCEND?GAME 游☆戲☆王》短篇前後篇。這對於高橋老師來說時隔了2013年在《JUMP》上刊登的短篇《DRUMP(龍魔封牌)》以來足足2年半,作為《游☆戲☆王》的新作更是時隔12年。短篇正式以劇場版為契機,觸及了海馬公司開發新決鬥盤的秘話。而這之中不得不畫的就是海馬對於阿圖姆(暗遊戲)的執念與內在的狂氣。

特別短篇《TRANSCEND?GAME 游☆戲☆王》

畢竟是時隔多年再次執筆的漫畫,無論是畫風還是畫技都多多少少有些變化。高橋在訪談中說到,比起說自己是漫畫家,不如更偏向是設計家,所以在畫的比重佔得更大。怪獸的造型設計與構圖方面在高橋看來要比角色的台詞、故事的發展來得更重一些,不畫出滿意的畫心裡就不踏實。雖然也挑戰了全彩的漫畫,但那太花時間了,高橋甚至自謙自己畫得並不怎麼好。

另外在《游☆戲☆王》動畫的人物作畫方面有著巨大功勞的加加美高浩出任本次劇場版的作畫監督,也讓高橋自己對於劇場版更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據高橋透露,劇場版的章節原本是想在原作中打算描寫,只不過畫著畫著實在沒有縫隙可以插入於是就忘了,誒嘿。腳本雖然花了2、3個月就寫完了,但要把它完全改編成電影的話那時間可長得不得了,為了縮減到可在電影院上映的範疇,耗了將近1年的時間,最終將劇場版濃縮到了2小時20分鐘。

粉絲中也有不少對於「原作的後日談」這樣的字眼多少感到不安,對此高橋回答說,遊戲、城之內、杏子、本田和貘良等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在童實野町過著精神朝氣的校園生活,而製造出這樣氣氛的人就是本次劇場版的監督桑原智。畢竟原作的結局對於高橋自己而言,已經是個非常好的結局了,所以這次的劇場版的結局更想做成另一種形式。這方面就要讓觀眾自己來感受了。

當高橋談到遊戲與海馬的飾演者風間俊介與津田健次郎時,高橋表示在錄音現場遇到他們時自己也像他們的粉絲一樣,「他就是遊戲啊,他就是海馬啊」,對他們的演技也有著絕對的自信,完全不需要指示,由著他們發揮。

作為20周年紀念的一環,在Natalie這篇訪談的發布日,集英社還發售了講述JUMP漫畫家的漫畫創作術的分冊百科《JUMP流!》的高橋和希特集。

《JUMP流!》Vol.8 高橋和希特集

書中提高了高橋小時候夢想成為怪獸設計師,就連自己也被《游☆戲☆王》所影響,劇場版里超過30隻的怪獸都是高橋親自設計,高橋認為憑著現在的技術利用CG就能做出流暢的動作,因此毫無猶豫地設計了複雜的造型。現在的時候甚至還會對動畫產生了競爭意識,動畫竟然做得比漫畫還要誇張,那我漫畫也絕不示弱。

劇場版中登場的青眼的亞白龍

小的時候走在大街上,幻想著大樓之間有著怪獸。當事人開心地玩著卡片遊戲,然而旁觀的人看著卻似懂非懂,立體影像則從而降低了這道門檻,讓旁觀者能直觀地感受到卡片里的怪獸、招式以及華麗的效果,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這便是《游☆戲☆王》的世界裡出現怪獸立體影像的原點。

劇場版已於4月23日在日本上映,可能已經有看過劇場版的朋友,表示這次的劇場版看完後仍意猶未盡,但能在20周年看到久違的初代新作,也未免不是一件壞事。未能領略到劇場版魅力的朋友,包括筆者一樣,敬請期待動畫BD/DVD發售的那一天吧!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m.anitama.cn/article/f0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國內舞姬的宅舞水平?
有哪些不矯情好好講故事的動漫作品?
如何評價《文學少女》中琴吹七瀨這個角色?
你怎麼看待最近動畫化的《重裝武器》關於object的設定?
維他檸檬茶是什麼梗?

TAG:ACG | ACG文化 | ACG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