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維度的自我:內省與外省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論文,講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的自我觀是內省的,而非西方的自我更多的是外省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人講做人要「真」,這種「真」更多的是人前人後一個樣,講的是對於「他人」要保持行動一致;而西方的觀點更強調「對自己的真」,即忠於自己的真實感受,正如莎士比亞的那句「首要地,要對自己誠實」——這兩種觀點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外省的,一個卻是內省的。

論文講到,西方的自我觀形成於許多抽象的固有屬性的,而非西方的自我更多的是包含與他人的對比和具體的情境的。舉個例子,如果讓中國人回答「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中國人會覺得很頭疼,因為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看別人」,而這種別人總是因為具體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自我變成某種難以捉摸的東西,自我是由與他人的依賴關係和競爭關係等構成的,例如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很不錯,有時候又會覺得不行。而老外則不同,他們比較注重和自己對比,去發現自己的固有屬性——在自我與他人之間有一道明確的界限,他們在思考自己的時候較少地考慮到別人,比如「我很有耐心、毅力」,那就是平時不斷地與自己的內省中發現的。

這兩種自我探索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時常具有自我意識的人,他會去實現、驗證那個理想的自我,比如我是一個優秀的人,他會用「事實」去證明自己,例如我今年完成了幾項成就;但是同樣是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人,東方的觀點更多的是要基於他人的參考系才能認識自我, 比如我擊敗了全國百分之幾的人,我在年級段的排名是第幾,等等。我們非常習慣於一種群體的「位置」來認識自己,儘管也有對內省的強調,但這種視角始終不是主流和反我們的直覺的,我們的觀點一次又一次被拉回現實。

如下圖所示,上面的部分展示了獨立人格的自我觀,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把自己和讓人分隔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而下面的部分展示了混合的自我觀,我們認識自己是通過把自己嵌入進某個社會群體來認識自己的,正如汪國真所寫的那樣,「從別人那裡我們認識了自己」。

下面我們從細節來分析下,文化是如何通過點滴來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在西方教育,有一種對競爭的排斥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和別人看,而是看自己,與自己對比。在中國,這可行嗎?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不允許公布月考排名,但是大家仍然想要看排名,注意這是沒有家長、老師的慫恿下,單純地自己想要看看排名。一看到排名,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為什麼我們的眼光一次又一次地轉向了別人呢?其實中國人都知道,在一個充滿壓力和危機的社會,你不得不這麼做。決定我們選擇職業的因素,不是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是如何在一個僧多粥少的招聘市場佔據有利的位置。我想只有在一個衣食無憂,哪怕一兩年都不幹活都可以很好生活(不是生存)的社會,才會有一種「回歸本心」的動力去這樣做。試想一下,在西方,一個終生教授每天面對的就是這麼幾個人,一項簡單的工作——花幾年,十幾年,數十年去寫一兩篇論文,他能不會歸本心嗎?他不得不這樣做,他得一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

當然,在一個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這種界限開始變得模糊,但是我仍然能感覺到在這糾纏的外表下有著頑固的文化根。中國人也可以向自己看齊,但這畢竟不是我們的習慣,中國人習慣於在對比中感知一切,我相信中國人對「相對」這個詞的理解要深於外國人,相比之下,外國人則明顯刻板得多。

——————

小測驗:請問,你認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當你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麼,是自己還是他人,是抽象的形容詞,還是要深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找尋那個與他人聯繫的自己?


推薦閱讀:

認知心理學的入門級讀物有哪些?
高認知水平,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家產
被親戚強迫穿女裝會給男孩子造成多大心理陰影?

TAG:认知 | 自我 | 自我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