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怎麼消費音樂的?
文 | 新音樂產業觀察研究室
在2015年年底,新音樂產業觀察做了一個關於音樂消費的調查,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數據。樣本有限(回收有效樣本2171份),僅供參考。
中國人是怎麼消費音樂的?—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Mjc2MDQwNA==.html
關於中國人的音樂消費,尼爾森公司早前發表過一份報告,該份報告顯示,音樂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超過9.77億中國人每周聽音樂,佔總人口的72%,未來10年內,中國音樂消費有望達56萬億美元。其中,年收入在3.3萬美元以上的富人中有83%每周聽音樂,最高收入階層每年的音樂消費支出約為139美元(約900人民幣)。波士頓諮詢公司預計,中國富有階層規模將在未來5年內擴大近一倍。
下面是新音樂產業觀察的消費者調查。
首先是2015年中國音樂消費者的實際消費選擇: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實體唱片仍然是消費者的重要選項,而付費下載的高比例,新觀認為是得益於2015年各種付費模式的推行。(詳見新音樂產業觀察年度報告的付費部分)
新觀的問卷分別對學生人群和上班族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上班族演唱會的消費較大,而學生人群消費藝人周邊略多。
再來看一下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調查。
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實體唱片的實際消費和意願那麼高,而且遠高於線上消費,但為什麼實體唱片市場規模卻要比數字音樂小很多呢?如下圖:
新觀認為原因可能有兩點:
1.本次調查的受訪者收入水平較高。
上圖是受訪者2015年全年音樂支出的對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次接受新觀調查的受訪者支出較高。上班族中,年消費金額超過1000元的佔65%,其中39%的人支出超過3000元。2.對於受訪者來說,選擇實體唱片和演唱會可能比較能表現出自己對於音樂的支持。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如果市場能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也是可以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態把消費意願轉化為實際消費的。
3.話說回來,雖然線上消費的意願不高,但互聯網音樂用戶數量較大。
按照5億用戶規模算,16%的用戶包月,每人人每月包月費用10元,每個月的市場規模就是5億×16%×10元=8億人民幣,每年的市場規模是96億人民幣,高於各方報告估計的市場規模。如下圖。
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也對包月用戶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得益於QQ的龐大用戶群和已經運營快8年的綠鑽模式,QQ音樂在付費用戶中的高比例應該是不足為奇的。比較有趣的是,發布才3年的網易雲音樂後來居上,在學生群體中的付費比例已經逼近QQ音樂了。
而在上班族中,蝦米音樂的付費比例要高於網易雲音樂,這也跟蝦米上線時間較長有關。不過,從網易雲音樂在年輕用戶中的高認知度看,隨著用戶的逐漸成長,蝦米音樂如果不加把勁兒,被超過也是很有可能的。另外,Apple Music的高比例可以看出這次調查的受訪者收入較高。當然,其中不排除一種情況是,由於調查期間Apple Music的試用期未結束,所以很多受訪者都是「被付費」。
以上內容來自新音樂產業觀察首份年度報告,獲取報告完整版請關注新音樂產業觀察微信 (takoff)回復rc2015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內的影視原聲專輯出版量相對歐美、日本來說特別少?
※2496提供的黑膠轉錄音樂與大眾網路音樂播放軟體(網易、蝦米、酷狗等)在同一首歌的聽感上有何不同?
※周杰倫的數字專輯 《哎呦不錯哦》(銷量16萬)對華語流行樂產業有什麼影響?
※蝦米網的收費音樂可以通過軟體免費下載嗎?
TAG:数字音乐 | 音乐产业 | 互联网音乐服务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