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關村很多,矽谷只有一個

導語:過去50年,全世界有超過70個科技園區與城市希望複製矽谷的奇蹟,但卻沒有人成功。矽谷不是在20世紀50年代憑空出現的,它也不是美國政府的有意設計。了解矽谷的百年歷史——尤其是20世紀頭40年的歷史,就能明白為什麼「下一個矽谷」 決不會是中關村。

作者 | 黃童超

本文系網易原生內容中心《回聲》欄目出品,每周一至周五準時更新。

過去50年間,全世界都渴望再造一個矽谷。維基百科列出了超過70個與「矽谷」(Silicon Valley)這個詞沾邊的科技園區/城市:美國紐約有「硅巷」(Silicon Alley),印度班加羅爾被人稱為「印度矽谷」,台灣在新竹建了科技園,北京的中關村從一開始就被冠以「中國矽谷」的稱號,2014年5月,北京海淀區副區長孟景偉甚至援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全世界僅中關村是矽谷真正對手」。

不過,矽谷這個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和聖何塞之間的50英里狹長地帶,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生產力和創新性的地方。截止2015年8月,矽谷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前99家上市公司,總估值高達2.8萬億美元,佔到了美國所有公司的公司利潤的6%。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2011年仍然有125.92億美元風投資金投到了矽谷,遠遠超過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38.18億美元、美國南加州地區33.27億美元、美國紐約大都會地區30.03億美元以及北京的28.6億美元。為什麼50年過去了,矽谷仍然無法被複制?

矽谷的模仿者以為劃一塊地、砸幾百億就能複製矽谷,這是在侮辱矽谷。

矽谷的模仿者都對矽谷誕生的「歷史」津津樂道:矽谷在成為「矽谷」之前,還只是大片無人的農業區。1950年代,被後人稱為「矽谷之父」的斯坦福教授弗雷德?特曼(Fred Terman)建立斯坦福科技園,將斯坦福8000畝土地的一部分租給了惠普、瓦里安聯合、通用電氣等高科技公司,同時他還積極鼓勵學生創業,並引進政府投資。

1956年,晶體管聯合發明者威廉?肖克利(WilliamB. Shockley)受弗雷德?特曼邀請,回到家鄉帕洛阿爾托(Palo Alto)創業,他帶來的8名員工隨後創建了仙童(Fairchild)半導體公司,仙童半導體解體後,又演化出38家新公司(包括英特爾、美國半導體公司和AMD),再加上此時冷戰正酣,美國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研究投資……模仿者認為,正是這些因素讓矽谷在1960年代就早早得變成了科技界的「宇宙中心」。

於是後來,矽谷的模仿者大多遵循一個熟悉的「配方」:敲定一個熱門產業,在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旁邊建立科技園區,提供必要的補貼/激勵來吸引世界級公司的加入,再創造一個風險投資池。遺憾的是,他們投入了數百億美元資金,奇蹟從未再次發生。

矽谷不是憑空出現的,沒有20世紀頭幾十年的無線電產業積澱,矽谷不可能突然成為世界電子中心。

矽谷的模仿者,從一開始就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矽谷不是憑空出現的。矽谷的誕生不是政府的有意設計,在矽谷出現之前,舊金山灣區已經發展了40年的無線電產業,沒有無線電產業,就沒有後來電子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

聯邦電報公司(Federal Telegraph Company)可能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是帕洛阿爾托有一處紀念碑(California State Historic Landmark #836)正是為該公司的實驗室所建,上面寫著「在這裡,無線電真空三極體的發明者李?德雷弗斯特(Lee deForest)和兩個助手一起,於1911-1913年設計出了第一個真空管放大器與振蕩器。[後來]全世界基於該研究成果的開發,推動了現代無線電通信、電視以及電子時代的出現。」

帕洛阿爾托紀念碑。/wikipedia

1895年,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Marconi)就首次實現了無線電通信,但直到1910年,無線電通信仍然沒有大規模商用,因為無線電信號在長距離傳輸過程中會衰減。李?德雷弗斯特並沒有發明無線電通信,但卻發現了真空管能革命性地解決通信衰減問題。聯邦電報公司持續對真空管進行改進,獲得了大量的政府訂單,到了一戰結束,聯邦電報公司已經能自如地將真空管技術運用於無線通信的傳輸、接收和信號放大。

聯邦電報公司對矽谷形成的作用被遠遠低估。聯邦電報公司成立第二年(1910年),該公司的兩名員工彼得?簡森(Peter Jensen)和埃德溫?普利德漢(Edwin Pridham)就離職創辦了衍生公司Magnavox,專註於揚聲器的研發。他們幫助美國海軍建造艦載擴音系統,他們打造公開演講系統,幫助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聖地亞哥向5萬名現場聽眾做公開演講(1919.9)。

除此之外,聯邦電報公司還有其他衍生公司:前員工格哈德?費舍爾(Gerhard Fisher)於1928年在帕洛阿爾托的自家車庫裡發明金屬探測器,隨後建立了費舍爾研究實驗室;從小就是無線電愛好者的前員工查理?立頓(Charles Litton),在紅木城(Redwood City)父母的家裡建立了立頓工程實驗室,自行設計和批量製造性能更強、穩定性更好的真空管設備……

1930年代,儘管聯邦電報公司被收購,並從舊金山灣區(西海岸)移到了美國東海岸,但舊金山灣區的公司發展真空管產業的關鍵技術並將其商業化,直接催化1950年代後半導體「電子革命」的到來。經濟學家馬丁?肯尼(Martin Kenney)在《理解矽谷:解析創業聖地》一書中提到:聯邦電報公司也永久塑造了灣區大公司衍生小公司進而推動產業發展(甚至革命性變革)的傳統——這可要比「1960年代末仙童半導體解體,引爆了半導體產業」早了30-50年。正是因為這種大公司「溢出效應」,東海岸的IBM發明硬碟和磁碟技術,才會被矽谷新創公司希捷(Seagate)、邁拓(Maxtor)加以利用;施樂發明了圖形用戶界面(GUI),才有名不見經傳的蘋果和微軟從中看到了商機。

過去半個世紀沒有誰能打敗矽谷,因為矽谷有著獨門傳統——矽谷的公司幾乎不發明偉大的東西,它們只是擅長從全新的角度利用這些新技術。

矽谷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為什麼矽谷能持續引領半導體&集成電路、個人電腦、互聯網、社交媒體&移動化半個世紀的科技浪潮?

科技作者威維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在《矽谷無法複製》一文中舉例,1960年代,美國新澤西州一家高科技公司背後的財團覬覦於矽谷的耀眼成功,便聘請了上文提到的「矽谷之父」弗雷德?特曼,試圖利用「大學-政府-產業」的成功模式,再造一個矽谷。當時的新澤西擁有725家高科技公司,包括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默克公司以及晶體管的發明地——貝爾實驗室。不過當地還缺少聲名顯赫的工程性大學,高科技公司高層、政府官員在貝爾實驗室的牽頭下,決定建造一所像斯坦福一樣的大學。

「矽谷之父」當然沒能再造另一個矽谷,因為弗雷德?特曼的計劃根本施展不開:RCA不願意與貝爾實驗室合作,Esso不想和未來的大學共享優秀的研究人員,默克和其他製藥公司不想提供用於研究的資金。弗雷德?特曼後來受邀來到德克薩斯州達拉斯試驗,又一次折戟沉沙。弗雷德?特曼在1978年接受採訪時提到東海岸沿襲的傳統,「[東海岸的]廠商永遠不會[在真空管標準上]合作,部分原因是專利壟斷。美國無線電公司統治了專利,你必須得和美國無線電公司合作。但只要你把美國無線電公司領進門,它就想掌控一切。」——這一傳統,和舊金山灣區(以及後來在這裡出現的矽谷)截然相反。

美國東海岸馬薩諸塞州128號公路(靠近波士頓),不幸淪為矽谷的另一個陪襯。128公路和矽谷都曾流入過大規模的美國政府資金,它們都擁有現成的科技園區、大規模軍事投資、頂級的研究性大學(128公路有哈佛/MIT,矽谷有斯坦福/加大伯克利),它們也都擁有世界級的創業大公司(128公路有霍尼韋爾(Honeywell)、雷神(Raytheon)、數字設備公司(DEC)、BBN科技公司,矽谷有惠普(HP)、仙童半導體(Fairchild)、瓦里安聯合(Varian Associates)、施樂(Xerox))。

但1980年代,矽谷在公司利潤和創新上都全面超越了128公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28公路的公司太過注重基礎研究——他們沒法將偉大的新技術商用。紐約專欄作者大衛?奧爾巴赫(David Auerbach)寫道,「我在1997年到[128號公路的]數字設備公司採訪,這個地方瀰漫著中年人的氣息。我碰到了一位天資聰穎的工程師,他已經為改進一塊Unix系統的單片工作了20年。

與之恰恰相反,《矽谷百年史》的作者之一皮埃羅?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i)談到,「矽谷沒有發明很偉大的東西,我們只是在看到那些有趣的新技術和新發明時,有了不同的利用它的想法」。半導體、集成電路、互聯網、瀏覽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資料庫……這些通通都不是矽谷的發明。這依然可以追溯到無線電時代舊金山灣區的傳統——1910年代,是聯邦電報公司利用丹麥工程師發明的電弧無線電發射機,以及李?德雷弗斯特的真空管技術,橫掃東海岸的無線電產業競爭者。

經濟學家喜歡預測「下一個矽谷」在哪裡,可以肯定的是,它絕不會是中關村這樣笨拙的模仿者。

時至今日,矽谷仍然在保持高速增長,並源源不斷地吸引人才。矽谷合資企業協會(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最近的2014年矽谷報告顯示矽谷的形勢一片大好:矽谷目前擁有142.35萬個崗位,已經連續四年保持增長;矽谷至少有3,639人自主創業,比上一年增長2%;矽谷有36.4%的員工都來自國外,2014年凈增加19,194名外國移民,比上一年增長52%。

在太平洋另一端,北京海淀區政府於2015年10月發布了「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決定將現有15萬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逐漸騰退,轉型為「創新創業一條街」,規劃的詳細程度達到「重點功能建設區範圍主要以中關村大街為中心,且東西兩側各拓展300米」。2016年4月8日,海淀區政府又宣布進一步組建「中關村大街」改造運營公司,年內計劃設立規模超80億元的基金。

一群專家在2016年初放出豪言,說中關村不想再做中國的矽谷,而要成為「世界的中關村」。可惜,這只是在痴人說夢。中國政府還在強力介入中關村的發展,拚命扶持中關村的創業公司,可矽谷分明是一系列偶然市場活動的產物,跟美國政府沒多大關係;中關村身處中國北京,無數優秀人才都被嚴格的戶籍制度擋在門外(由於難以落戶定居,許多人即使待上幾年也不得不離開),而矽谷地區本質上是一個移民地區,1995-2005年,矽谷創業公司有52.4%的創始人出生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這個數字是整個美國移民數量的2倍;中關村的創業公司面向國內市場,還在製造成本更低、利潤更低的複製品,企業家不閱讀TechCrunch也沒什麼問題,而矽谷的創業公司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美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他們都希望在前人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北京中關村夜景。/Getty Image

中關村與矽谷最大的區別在於:無線電時代的市場活動,塑造了舊金山灣區獨一無二的傳統——包括所謂的鼓勵冒險、容忍失敗、喜歡顛覆,這些傳統影響並奠定了矽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特定地區沿襲傳統的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為「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沒有一個地方與矽谷有相似的過去,更別提中關村這種渴望超越矽谷的地方有多年輕。

正如科技作者莎拉?萊西(Sarah Lacy)在2009年拜訪中國後所說,「今天,矽谷企業家認為理所當然應擁有的由風險投資家、天使投資人、律師、投資意向書、會計法則和最佳商業實踐組成的複雜商業體系,實際上是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起伏周期才形成的。」許多經濟學家喜歡預測「下一個矽谷」會是誰,可以肯定的是,它永遠不會是中關村這樣笨拙的追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更佳閱讀體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網易《回聲》以下平台

微信 | theothersiede@163.com

微博 | theotherside163@163.com

網頁 | 回聲

推薦閱讀:

斯坦福籃球場:矽谷精英的社交圈
當學二代遇上運動天才,矽谷就這樣走上了正軌
現今矽谷最酷的CEO(7)
彼得?泰爾的Founders Fund,一家美國頂級投資機構的內幕故事

TAG:硅谷 | 中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