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以為自己在談品位,其實只是在繳智商稅 | 女神進化論

1.

我一直用的大衛杜夫的冷水,我特別喜歡這個味道,周圍也很少有人會討厭。今年夏天的時候參加一個活動。一個自稱「對時尚非常有sense」的男生說:「你用的是冷水吧。」

我說:「對。」

然後他一臉很驚訝的表情說「哎呀,想不到你會用這種街香!」

我也很驚訝:「嗯?為什麼?」

他嘴角划過一絲不屑:「不都是應該用祖馬龍自己調配么?

這樣的事情偶有發生,當你以一個所謂「時尚KOL」的身份參加一些活動,就會有人根據他們對「時尚」的理解來問你:

「你居然沒有Christian Louboutin的那個口紅?」

「哎?你為什麼連耳洞都沒有?」

「為什麼你不戴配飾?」

「為什麼你…」

彷彿一定要是需要某些必需品或者某個特定品牌才能顯示出你屬於「時尚KOL」這個群體似的。很多聲稱自己熱愛「時尚」的「達人」們,看了幾本雜誌,知道了幾個牌子,被品牌故事洗了幾次腦以後就忘記了自己原先穿衣打扮是為了什麼。

2.

經常能看見街上穿著與自己氣質長相完全不符的彩襪,巴洛克皮鞋,三件套,梳著鏟車頭的男生。並不是這風格有什麼問題,穿成這樣非常好看的男生大有人在,我也看到過穿著乾淨整齊版式合身三件套的男生,非常養眼。但或許是因為這些元素出現頻率過高的緣故,讓很多人誤以為這種風格就是時尚,導致很多偏偏不適合這風格的男生也強行在模仿。

不知道他們在這麼打扮的時候到底有沒有想過自己究竟適不適合穿成這樣,或者自己真的超級熱愛這樣。更多的是我覺得他們可能只是在想「哥簡直時尚時尚最時尚了好嘛」,還有很多正在想「這樣一定能吸引很多妹紙吧」。但或許在旁人看來只是不倫不類的做作,女生見了就想逃的效果。

明明喜歡喝甜酒,卻因為看了幾篇「男人9瓶高品位紅酒」這類文章,誤以為甜酒就是沒有品位的象徵,而去逼著自己喝自己不喜歡喝的酒。只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會選酒」,強忍著喝下去,不忘還要用「酒體豐滿」「單寧成熟」這樣的詞來點評讚美一句,看到別人喝便宜的甜酒,就暗自搖頭。

借用以前流行的一句話:

時尚雜誌就是月薪三千編輯在教月薪一萬的人如何過月薪十萬人的生活。

3.

「喚起需求」,這是八十年代就被廣告業所熟知的詞。原本沒有的需求,通過設立一個消費者傾慕的群體,將品牌與該群體綁定,於是觀眾便想要過那樣的生活,關聯到想要那樣的產品,達到喚起需求,所謂「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就是這個原理。

商家們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新的產品賣點,努力讓你覺得自己先前的使用的品牌或者產品很低劣,給你植入新的品牌故事和儀式感。利益相關的媒體自然全力以赴配合商家大打品牌戰略。

如果你不夠了解你自己,不夠了解一件商品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以及如何使用,很容易就被這樣牽著鼻子跑。「意見領袖」給你種草,你就買,給你種草,你就買,買了如果不向別人普及一下這個品牌還會心有不甘。

單說「自己喜歡就是品位好」是不負責任的,只要隨便穿穿隨便吃吃即可,這樣也無需來談論「品位」,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但如果我們要來談品位,品位固然有高低。但絕對不會是「你還沒買這個牌子你就out了」,穿什麼今年「必買單品」,買了什麼牌子的表。品位也不是知道幾家別人不知道冷門餐館的地址和招牌菜,牛排必須要Medium Rare,什麼乳酪必須配什麼酒。

你就是喜歡吃Well Done勝過Medium Rare,何必遵循「專家」說的幾分熟才好吃?你的舌頭又不是長在別人嘴裡的。你的身材就是適合穿小腳褲而非穿闊腿褲,何必在乎雜誌上說「小腳褲out了,闊腿褲才是王道」?你的環境就是T恤牛仔褲而非西裝革履,若非自己強烈喜愛,何必非要因為「時尚專家」的建議,Overdressed穿著三件套坐在電腦前敲代碼?

品位是一個人對自己、對環境和對精神或物質的了解程度,善於使用精神或物質達到對前兩者需求的滿足程度。

悅己,悅人,才是好品味。

這也是「女神進化論」一直在努力去做的。我們會告訴你如何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去了解物質本身,選擇更適合的物質,讓物質更好的服務於我們自己,取悅我們自己,而非鼓吹品牌,被它們所綁架。我們不想做所謂的「意見領袖」,我們更願意做一個信息提供者。

你的意見,不需要別人領袖

-完-

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注微信號:hibetterme

成為更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表態寶典】百達翡麗鸚鵡螺入門指南
奢侈品是否能夠在提高社交圈上有所幫助?
感情和品味,哪個更難培養?
如何評價老爸老媽羅曼史(How I Met Your Mother)中Barney對正裝的品味?
怎樣依照手腕尺寸挑選手表?

TAG: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