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杞人憂天!龍象之爭,直面風口中崛起的印度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原文鏈接:這不是杞人憂天!龍象之爭,直面風口中崛起的印度
撲克導讀
中國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需求不足?資產泡沫?老經濟在凋零,新經濟看不到蹤影?環球經濟不振,世界各國以鄰為壑,中國新經濟阻力重重?中國面臨的形勢遠比我們想像的嚴峻得多,因為我們已無路可退!印度崛起對中國的影響,對世界的影響又是怎麼樣的呢?
來自: 港股那些事
中國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個答案,也都有道理,但你有沒有發現,所有這些擔憂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向前看得出的答案,而且一定都不會得出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勢判斷。
但事實上,如果你肯扭頭向後看看,你會倒吸一口涼氣:中國面臨的形勢遠比我們想像的嚴峻得多,因為我們已無路可退!
01
安永最新報告:印度首度成為全球最具吸引投資地
周三,安永會計事務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32%的商界領導人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得票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中國以15%的得票率排在第二位,東南亞、巴西和北美則分別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這項調查是在今年3月和4月進行的,其中包括了全球500多位來自工業、汽車業、消費品、生命科學、基礎設施與技術業等行業的跨國企業決策者的見解。與2014年的調查相比,此次調查中受訪者對宏觀經濟穩定、政治與社會穩定、外國直接投資政策放寬以及ZF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等關鍵問題的認知均呈現明顯改善。不過,印度最吸引投資者的地方在於其龐大的國內市場及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在中國,印度(阿三)似乎永遠是取笑的對象。30年前,中印兩國的經濟水平還大致處於同一水平。然而,到了2014年,中國GDP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印度則勉強超過2萬億美元——到目前為止,龍象之爭,中國勝出。當我們已經習慣中國各項指標都遠超印度,把其拋在腦後時,卻不知很多情況在悄無聲息發生變化:印度正在很多方面超越中國,包括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最為關鍵的指標:外商直接投資FDI。
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數據服務機構fDi Markets的研究顯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約310億美元,領先於中國的280億和美國的270億,為全球第一。
這樣的結果令人側目,因為中國已經連續23年引進外商投資居發展中國家首位——風向在變!
更關鍵的指標GDP:2015年將是印度幾十年來經濟增速首次超過中國的一年
當然,我們最自豪也最關注的一直是GDP增速:過去三十年,我們保持了近10%的雙位數增長。但,這個情況也在加速發生變化:自去年下半年起,印度GDP增速將超中國的說法就開始流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在2018年,高盛更樂觀,預測在2016年。
上述的預測是去年10月份做出的。今年,在中國公布了進一步糟糕的經濟數據後,已經幾乎不用做預測:2015年,印度就將幾十年來經濟增速首次超過中國。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2015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速將加快至7.4%,明年達7.8%,2017年至8.0%,上升勢頭明顯。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增速今年為7.1%,2016年放緩到7.0%,2017年則降至6.9%——我們應該都承認,這個數據明顯對中國的形勢過於樂觀了,不出意外,中國明年經濟大概率會下降到6.5%或以下。印度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未來幾年,印度較中國增速的領先優勢將不斷擴大。類似的結論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證實。2015年初,IMF預測,印度經濟增速將在五年內從2014年的7.2%攀升至至少7.5%。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增速將從上年的7.4%回落至今年的6.8%。
這將是自1999年以來「龍象之爭」中,印度首次勝出。而從趨勢來看,這個勝利將會延續很長時間。這場漫長賽跑的下面一段,中國確定要跑輸了。
同時,在15年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印度是唯一表現超出預期的大型新興經濟體,下圖所示(圖中藍色柱子為2012年預測值,黃色柱子為2015年預測值)。
經濟增長超出預期和不及預期的國家是時候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了: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印度經濟增速開始超越中國?會持續多久?——因為這個答案決定了中國如果經濟轉型失敗(或者一段時間內不成功),我們還能不能回得去!
02
支撐印度增長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1、印度有巨大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正面影響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中國之前的高速增長和人口紅利有莫大的關係——但我們都知道,當今的中國未富先老,人口紅利將確定轉變為人口包袱。而作為與中國人口同等量級的印度,目前剛剛開始享受遠比當年的中國更誘人的巨大人口紅利。
印度勞動力相比中國非常充裕,人口結構則非常年輕,要到 2040 年左右才會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年輕的勞動力資源是印度未來幾年經濟增長最大的優勢。目前印度的中位數年齡是25.9 歲,而中國是35.2 歲,整整差了10歲。印度人口年齡結構是金字塔形,10-14 歲年齡人口最多,然後依次遞減。
印度年齡結構分布圖
印度離人口老齡化尚遠
2、印度基礎設施落後,相當於中國 90 年代初,追趕潛力巨大
去過印度旅遊的人都知道,印度基礎設施不佳,「髒亂差」,一直是為人詬病甚至取消的對象。儘管印度在人均 GDP 這個維度上跟 21 世紀初的中國差不多,但是在基礎設施這個維度上相當於中國的 90年代。
在人均用電量方面,印度相當於 90 年代初期的中國,目前的水平遠遠不如中國和巴西等金磚國家,甚至離人均 GDP 水平差不多的越南還有一定差距。
人均用電量比較(單位:kw)其他方面,比如高速公路。印度的公路里程甚至要比中國更多,但是高速公路里程數僅有 200 公里,和中國的 9 萬多公里相去甚遠,甚至不如領土面積少得多的馬來西亞和泰國,僅僅相當於中國 90 年代初的水平。
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高速公路里程對比(單位:公里)
這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在基礎設施上的落後,另一方面也說明印度在這方面的潛力。一旦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將有巨大的影響。而基建必將是印度經濟增長的一大助力,想想過去中國依靠投資為主拉動經濟增長的幅度吧,未來印度將可以輕鬆複製我們走過的路。
3、印度擁有大量高科技、創造性人才
中國在講「互聯網+」,其實印度這方面人才遠勝、完勝中國。記得我們習主席訪美吧?前腳,由馬雲、馬化騰等為代表的中國第一梯隊科技企業集體亮相西雅圖,後腳,印度總理莫迪就到訪矽谷,雖沒有氣宇軒昂的「boss天團」陪同,但來到矽谷,接見的科技巨頭高管都是「自己人」——谷歌CEO皮柴(Sundar Pichai)、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Adobe公司掌門人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都是在印度出生長大,然後移民美國的。
事實上,印度人不僅在矽谷各大科技巨頭公司C-level(職位以 C「chief,首席」開頭,以O「officer,官」結尾的高管)領導層佔有席位,把控巨頭公司發展走向,他們在創業領域也形成了端到端的產業鏈——印度很多B2B的創業公司,由印度VC投資,和印度人把控的IT企業形成戰略夥伴關係為初創公司推波助瀾,甚至被由印度人把控的IT企業最終收購,實現退出。相比起來,華人在矽谷科技界的影響力則遜色很多。並且這一差距,伴隨著矽谷多位印度裔CEO的上馬,正逐年加大。
03
印度崛起關鍵一環:比小平還小平的莫迪
遙想當年,中國剛剛走出文革,百廢待興,是誰站出來振臂一呼:中國將要改革開放。是鄧公——鄧小平,中國在他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下,終於擺脫無聊的yisi形態之爭,經濟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如今,在印度,同樣有這麼一位意圖帶領印度崛起,走出持續20多年滯漲經濟的一位人物——莫迪——他比鄧小平還鄧小平,因為他的改革遠比鄧小平更徹底。
莫迪是首位出生於印度獨立後的總理,出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小商人家庭。2001年10月,莫迪當選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相,並史無前例的連任了將近13年,直到他當選印度總理。莫迪最大的政績是把古吉拉特邦建成了「印度的廣東」。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西部,自古以商業發達聞名。作為印度幾個工業化較為發達的邦,古吉拉特邦的發展走在印度的前列。在莫迪的領導下,古吉拉特邦的發展更進一步,其GDP佔比由2001年的6%上升至8%左右,被譽為印度發展的橋頭堡,有「印度的廣東」的美譽。
莫迪新政給印度帶來什麼?
印度經濟問題重重,投資不足、法令繁瑣、地域分割,種族問題,民主糾葛,種種沉痾限制了印度充分釋放其發展潛力。出身小商人之子、有親商之名的莫迪誓要革故鼎新,比如興建高速鐵路、將國企私有化、取締紛繁複雜的審批、根治腐敗等。而這些動作正一步步變成現實,比如:
1) 將外國企業持有本國企業股權上限從原來的26%調整為49%;
2) 將國防、電訊、土地等敏感領域也統統對外資開放;
3) 大幅縮減ZF部長數目,從原來的70個減少為45個;
4) 廢除了具有65年歷史之久的計劃委員會。
這種改革,遠比鄧公當年更徹底——結合其人口、教育、科技等優勢,印度的崛起基本是無可阻擋了。
是的,我們確定回不去了!
04
印度崛起,世界將會怎樣?
中國在20世紀頭10年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主要引擎,帶動了全球經濟、貿易、大宗商品的繁榮。印度的崛起和中國的崛起屬於同一量級,那麼,未來10年印度能否成功接力中國並改變世界版圖?我們拭目以待。如果印度崛起,以下預測將會變成現實:
1)印度接力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雙引擎和新三角,改寫世界經濟貿易版圖;
2)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大舉遷移到印度,改寫國際貿易分工格局,中國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壓力;
3)大規模城市化進程帶動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
4)中國如果不能及時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淪為拉美並非危言聳聽。如果成功改革,將躋身發達國家行列,複製德日韓。但印度的崛起將讓我們無路可退,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
05
中國怎麼辦?——回不到過去,但突破前方的勝算有多大?
《出埃及記》中記載,摩西受上帝之命,率領被奴役的希伯來人逃離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之地:迦南地,經歷40多年的艱難跋涉,在摩西的帶領下,希伯來人擺脫了被奴役的悲慘生活,學會遵守十誡,並成為歷史上首個尊奉單一神宗教的民族。
希伯來人在古埃及,為了掙脫奴役,無奈之下選擇了一條逃亡之路,經歷了幾十年的艱難困苦才找了新的富饒之地。對當今的中國來說,可能形勢沒有危機到那樣的生死存亡,但也足夠嚴峻——多數人概括如今的中國,都願意用「三期疊加」的轉型期這個說法,但這種說法無疑是樂觀了,甚至會誤導:很簡單,如果是轉型期,說明是就經濟凋零,新經濟盛開,火災至少在發芽。但如今的中國,放眼望去,新經濟的增長引擎在哪裡?
回不去,唯一的華山一條路就是前進,破釜沉舟前進——但至少,截止目前,我們應該只是在方向上統一了認識,但從上至下,都並沒有在行動上如此決絕,我們在努力,但我們也在觀望,在拖延。
如果是這樣,我們憑什麼有信心,一定能取得轉型的成功?尤其在我們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環境紅利、觸控紅利均在消逝,已無釜可破,無舟課沉的情況下,我們還不做最大的改進,我們拿什麼去獲得轉型成功?總不能只是靠口號,或者統計局?
是時候學習摩西,在最困難的時候,拿出決心與勇氣,闖出一條希望之路了——因為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06
中國未來在哪裡?並非杞人憂天的擔憂與建議
我們一直在嘲笑印度,那麼我們為何要學印度呢?因為,我們有的東西他們沒有,他們有的東西我們也沒有,而且正是我們急缺的,看看我們到底落後印度什麼,可以學習什麼吧:
1、企業。在中國,私有企業的發展是緩慢的,而印度則相反,有許多強大的家族企業擁有悠久的傳統。其響亮的品牌在世界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到目前為止,印度私營企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而在中國的大型企業還是國有的。與中國企業相比,印度企業經營得更好效率更高,總體上有更高的公司管理水平,他們一般來說賬務公開透明,經理人員也具有國際性,這也可以解釋,雖然與中國相比發展速度較慢,為什麼印度的總體資本利潤率卻明顯高於中國。
2、機制。印度還有一個堅實可靠的司法體系,私人財產受到嚴格保護,有基本的民主制度,言論自由及發展良好的私人領域,這些都會鼓勵社會上每個人開發和貢獻出自己所有的潛能。
3、教育。印度的學術教育比中國要進步許多。根據企業諮詢機構麥肯錫公司的報告,印度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是中國的1.5倍。教育系統與經濟需求緊密聯繫方面,印度比中國進步得多。根據瑞士IMD商學院對30個國家開展的調查結果,在提供受過良好訓練的專業工人方面,印度排名第三,而中國則降到倒數第二。
投資印度,也許是一條不錯的選擇
中國未來將如何,作為一個投資者,客觀說,我憂心忡忡,不得而知,但印度大概率將迎來黃金時期。目前的印度像極了30年前的中國,但遠比哪個時候中國的基礎要好,這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或許,我們可以去投資印度?
事實上,去年莫迪剛上台時,印度也像中國一樣,興起一股「改革牛」。
印度股市因為莫迪當選而大漲
如今,在全球股市都歷經一波股災式的下跌之後,印度股市也僅僅是從最高點到現在下降10%,而中國則是下滑了35%,這反映了印度股市的強勢支撐。現在,股市觸底回升,投資印度,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印度股市月線圖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推薦閱讀:
※《知·食——印度》精彩內容
※俄羅斯不是朋友,它的夥伴印度更不是朋友!
※做一隻印度神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米強化線下 謀奪印度手機市場「老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