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開始:隨談一下自己喜歡的音樂家們(二)

  • 貝拉·巴托克(Bela Bartok)

上文談到Scriabin,有一點未曾提及,那就是我目前的手機鎖屏畫面也是這位老頭的肖像照。

不過我的來電鈴聲,卻是這首曲目:

Béla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II.Allegro

它的作曲家,正是匈牙利民族主義代表人物Bela Bartok。

知道Bartok,是因為在一本20世紀音樂家的辭典里翻到的, 這位爺因為首字母靠前,而率先把我的耳朵捉住了。

沒有分析過Bartok的總譜,對他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聽覺上的印象。

給我的感覺是,Bartok作為民族主義音樂的代表人,音樂語言絕不僅限於民族音樂。仔細欣賞他的作品,會深刻體會到如何將民族音樂語言提高到一種具有高度個性化的藝術境界。 你會偶爾聽到一些甚至類似於中國民族音樂的味道,但是深深地打下了Bartok自身風格的烙印。

Bartok的音樂形象實在是非常豐富,就拿《Music for Strings,Percussion and Celesta》來說,

  • 第一樂章運用賦格的手法以弦樂組呈現出一個具有巨大張力的氛圍;
  • 第二樂章整個風格比較粗獷,但是仔細聽一下弦樂組的你進我出,非常精細。真正出現柱式和聲的片段很少,往往對位居多。音色多變,同樣令人大為過癮。
  • 第三樂章氣氛比較詭異,弦樂也失去了第二樂章的活力。
  • 第四樂章活躍的氣氛又被點燃,民族的風味更濃。

雖然四個樂章的情緒迥異,但是都逃不了一個共同特點——旋律的陳述之初往往在一個相對較小的音程以內來回走動,增加了很多半音,整個形成一個傳統調性感覺消磨不少的半音化音調。在此基礎之上,這個音域或擴展,或作出其他改變。

在Bartok的其他作品裡,亦可聽到如此手法。

Bartó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SZ 116-I.Introduzione

如果前面的弦樂組你聽不出來,那麼1分40秒長笛的旋律聲部也已經足夠明顯了。

巴托克: 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波利尼,布萊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4MTAyNDQ0.html

再貼一首Bartok的第一鋼協第三樂章,開頭非常振奮人心。視頻中鋼琴家是義大利著名演奏家Maurizio Pollini,老頭子火爆脾氣一個,很適合干這個活啊!而指揮則是法國音樂家Pierre Boulez,同時也是20世紀序列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法國音樂大師Olivier Messiaen的高徒,也不是個安分的主。據說這位曾經在1952年撰文《Schoenberg is Dead》的「布大嘴」年輕時還批評過Bartok,不過晚年的他約莫從70年代開始將重心放到指揮上,推廣現代音樂作品。現在還活著的20世紀的作曲大師們,差不多也就這位爺了。

有一點遺憾的是,在我小時候開始學琴的時候,一般的音樂書店裡還沒有像今天這樣銷售一套叫《小宇宙(Mikrokosmos)》 的鋼琴曲集,一般的鋼琴老師也並不熟悉這套教材,而它的作曲者正是Bartok。零零星星聽過、看過幾首《小》上的曲子,顯然許多都不是傳統的古典風格,但是總的來說小孩應該都能接受,並不怪異。

待續。

【蝦米主頁,歡迎踐踏】

推薦閱讀:

怎樣唱高音?如何練習才能掌握頭腔的共鳴?
鑽進書里的時候聞過書香
雙贏的抉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合作,亂象終於要終結

TAG:音乐 | 古典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