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的未來方向在哪裡?

謝邀,按進化論來說其實是演化而不是進化,生物體並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自行往這個特定方向變化,而是某種突變更適合環境所以被保留下來。但人類已經脫離了完全依靠自然的環境,所以人類靠自身演化強化基因變得更強更聰明更長壽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

所以要說人類自然進化估計也就到頭了。

接下去就只有靠人類的科技來提高自己肉體的極限了,人類一直在創造工具提高自己能力。只是全都是作用在外部而非直接作用在肉體,比如望遠鏡、機械外骨骼、計算機等等。人工智慧植入,基因改造之類直接強化人體的方式一定是終極的進化方式,未來也一定不只是這兩種方式。但是可以預見的眼前更主要的一是科技限制下的憂慮(不能肯定有無副作用),和倫理道德下的禁忌(你還是不是你自己),

*可以參考一下藍色小藥丸


電影《蠢蛋進化論》已經給我們說過了。

聰明人,講經濟,追求事業,晚結婚,不想多養小孩。

蠢蛋群體,什麼都不講,屁股決定腦袋,早早的結婚,生一群小孩。

長此以往,世界上笨人越來越多,聰明人越來越少。

於是人類越來越笨。

一個現代社會低智商的,穿越過去,都成了最聰明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就是人類的前進方向。


謝謝邀請哈,不過我並不在行呢。我看你的問題,是不是已經讀過了尤瓦爾·赫拉利 的未來簡史

我知道的現在大數據醫療關注長壽得很火,比如人類長壽公司就做了很多對抗癌症的研究。

發展方向的談論,這玩意只能當作飯後聊天吧,不過你確實可以多聽赫拉利, 凱文凱利的觀點。


滅亡啊,全新的生命形式,還是人嗎


謝邀。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留下後代,就會向那樣進化。

你可以看看現代哪個人群孩子最多。而不是哪個人群收入最高。進化是以後代數衡量,而不是以錢數或者生活舒適度。所以大概會朝著生一堆娃的,連孩子教育都搞不好的,粗鄙沒受過多高教育,但生命力頑強,進城打工租間小房子就能活的男女進化。

人機融合的可能性很高啊。為了更好的從事勞動,機器在一定程度上和人體融合也是必然的。但人機融合人結婚生下來的孩子還是肉的,生不出齒輪來。


就生物層面的進化來說

可以多看看每年致人死亡的原因排名

「當然這樣不一定嚴謹,只是說從一方面反映了現在的淘汰方向」

看到很多人談到未來科技

科技帶來的 是人類的進步

只有死亡和淘汰帶來的 才是進化

至少近階段是這樣的


人工智慧


人和所有生物都不同的一點是,我們通過自身的社會性,實現了個體與整個物種的高度聯結,而且這種聯結還在朝著更緊密的方向前進。

如果把其他物種的存在方式看作一個一個單細胞生物的話,那麼很明顯,人類正走在從單細胞向多細胞質變的路上。

人的進化,是服務於這個大方向的。


長遠看 肯定是和人工智慧合體,技術突破的關鍵是大腦意識及所有信息的轉移。人類目前的科技對這個技術還沒有眉目吧。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基因編輯,各種組織器官定向培育等生物技術,如果沒有倫理道德阻礙,100-200年實現,有希望吧(時間是我拍腦子的)


再有道理的預測,大多都會被打臉。

人類進化方向其實可以從環境和人類本身來看。

未來的生活環境很難預測,人類就厲害在利用外物提升自己生存能力上。所以身體改變是可能性最小的,真那樣的話,估計在適應新環境前要死一大半。所以人類未來不會有明顯的進化,只是各種有害基因會慢慢積累吧。


謝邀!

我的想法是分階段吧,人類能夠掌握基因技術前會是生化方向,以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掌握基因技術後,可以通過基因技術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生化方向也同時存在,而不同領域需求也可以針對的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這期間也許會出現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針對生命領域)。

所以說呢,以現有的科技手段和現狀,只能考慮到這些結果,這是局限性。不過大方嚮應該沒錯,都是在提高人的綜合素質。


自然進化是不能指望的,最大的可能是自我基因改造,並部分與人工智慧合體。宇宙環境相比於地球嚴酷太多,不是在大氣層和地磁場保護在溫室下的生物體能夠直接硬扛的。。。


應該是人工智慧合體方向發展,最終可能進化出一個超級大腦,四肢退化由更加靈活,強度更高的機械肢取代吧。

最後,可能真的會出現大片中的那一幕。人只剩下大腦,剩下的都成了機械鑄造。機器人也進化出了思維和人類開始競爭生存資源。

這一天還早,前提是人類一直沒有作死到絕種的地步。


好多人連轉基因食品都不敢吃,還自身轉基因?估計是百年後的事情了。晶元發展得太快,殖入大腦的話,過個一兩年就淘汰了,到時候又取出來?目前來看只有自我進化靠譜。


推薦閱讀:

獨家專訪張鋒CRISPR團隊核心成員叢樂:我們完全可以不用這麼冒險
袁隆平的「水稻親本去鎘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如何看待「人體含大量外來基因 進化論被再次否定」?
基因同源重組之後,鹼基不配對的問題

TAG:人工智慧 | 基因工程 | 達爾文CharlesDarwin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