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拍、一直播(同屬一下科技)和微博之間是否有協同效應?如何評價微博投資一下科技?
11 月 21 日一下科技(秒拍、一直播、小咖秀的母公司)宣布獲得 5 億美元融資,由新浪微博領投,上海廣播電台、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產業投資基金等共同投資。
如何評價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這三款產品本身的協同效應?他們和微博的協同效應又是怎樣的?這種娛樂、社交、視頻和直播的布局是否是目前比較好的生態?
1、我給 @henu的答案點了贊,其實微博和一下科技的協同基本就是這個事情;
微博不是Twitter,TA文字、圖片、短視頻、直播都得有;而什麼自己來做,什麼交給關聯公司做,那就看各家的策略不同;文字和圖片在新浪微博上線的第一天就都在,所以中國沒有獨立的類Instagram公司最後跑出來了(當然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朋友圈的存在)。
(這個再延展就是企業邊界的問題,前幾天TMD(頭條、美團、滴滴)的那個訪談也提到了這個問題;詳細看這裡:【首發】頭條、美團點評、滴滴開了一場閉門會議,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
2、移動端短視頻+社交這個概念興起是在12-13年,美國出現了Vine和Kiip;
當時國內有一大波做類似產品的公司,一下科技也是其中之一;同時騰訊在微博這個戰役上失敗之後,力圖希望在移動端短視頻這場戰役上扳回一局;所以他們做了個微視,我記得當年春晚騰訊還做了大量的微視的廣告曝光,請的韓國長腿歐巴李敏鎬做代言人。3、一下科技成立的時間是11年,而秒拍上線的時間是13年;那麼11-12年的時候一下科技做啥呢?---移動端視頻服務技術提供商;所以即便到了今天,一下科技官網的Slogan依然是:在13年之前,一下科技一直是一家技術導向的公司,從創始人背景就看得出來;領先的移動視頻技術與服務提供商
他們也是新浪微博御用的視頻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雙方之間的合作是從這裡開始的。
4、後來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記得,秒拍成為微博唯一指定的短視頻出口;到15年的時候,微視戰略放棄,移動端短視頻這個格局中就留下了三家:快手、美拍和秒拍。
5、然後是小咖秀,其實小咖秀的出現我個人覺得對於一下科技來說是個意外之喜;
迅速爆發的產品形態,也讓一下科技在新浪嫡系和獨立公司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其實很重要……6、再來是今年的直播,微博在直播上採用了和短視頻一樣的策略,一下科技獨家;
但這次的合作我覺得雙方的心理其實都有了些不一樣的情緒;因為一下科技在今天,肯定不想那麼簡單的被很多人認為是新浪的「乾兒子」,就像當年中國移動的那些SP公司一樣。同樣的,一直播獨立APP的量很低,比很多人感官判斷要低得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因為大部分的量都留在了微博客戶端里;加上資本大量進入導致的移動直播行業用戶獲取成本的急速增長,一直播這個APP本身再想有大規模的用戶增長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是一下科技的老闆的話,你應該也在期許是不是自己的體系內會再出現一個直播的「小咖秀」;
這裡小咖秀不是指產品形態,而是指自己獨立爆發的APP,然後再去找找那個我上面提及的「平衡」。7、回顧一下科技的融資歷程,
12年接連拿到天使和A,那個時間點公司靠的是團隊背景+VC對移動端視頻爆發的預期;13年拿到新浪參與,老投資人繼續加碼的B輪2500萬美金投資,是因為移動端短視頻的戰役正式開打;14年拿到5000萬美金那輪融資,一下科技講的是短視頻領域基本形成寡頭的趨勢;15年底到10億美金估值那一輪,靠的是短視頻領域站住+小咖秀的意外之喜;16年這一輪,整個故事又加上了直播;我們馬後炮般的分析,一下科技似乎每一步走都踩對了時間點;8、但
對,我要說點「但」了;
一下科技這輪已經30億美金了,不出意外的話,17年一下科技應該會尋找上市的機會;而擋在他前面的恰恰是兩家和TA直面競爭的對手:快手和美圖;快手也30億美金的體量了,而相對於一下科技比較依賴微博,快手可完全是自成體系,無論是視頻還是直播;而且傳說快手的收入和利潤規模也不錯,已經開始在美國接觸一些基石投資人;美圖已經在港股開始預路演了,傳說上去是50億美金;9、其實三家公司的故事都有一些不太好講的地方。
快手:如何和美國人說清楚這種中國特有文化下的產物,我想會非常費力;而如果講不通,那快手就不得不像當年中國的網遊企業一樣,通過不斷增長的收入和利潤規模維持股價,但這明顯太累了;美圖:分析的文章很多了,比如過分工具化屬性、商業化不清晰等等,不展開了。
一下科技:如果一下科技要在這1-2年里登陸公開市場,那麼到底如何界定好和微博的關係、權責的清晰、利益的歸屬等等都是需要明確的;
而且這種「明確」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合同,更多的是他們和微博之間微妙關係的平衡。還有三家同樣面對的挑戰,其實就是題主問題的最後一個疑問:這種娛樂、社交、視頻和直播的布局是否是目前比較好的生態?
我也不知道,或者說的更直接一些:
樂觀的人會認為這樣的搭配是一種協同;悲觀的人會認為這樣的搭配是一種堆砌;10、晨興NB!微博CEO說過這個問題:紅豆Live,這是王高飛弄得直播,15分鐘左右有人提問微博對於直播的戰略,王高飛回應的大概意思如下:
1、許多人經常問微博對直播怎麼看,但是王高飛通常弄不懂他們到底問的是哪層意思。直播有兩層:
1)當成視頻之上的內容形態;2)當成商業化手段增強變現能力;
2、微博做直播是微博戰略使然:微博一以貫之的戰略是不放棄任何內容形態,不會像推特一樣固化在文字,而讓Instagram搶了圖片內容形態,不管直播這種內容形態在未來是大是小,微博都不會放棄(微博目前還是把直播看做內容生態的補充)。
依照來總所講「微博投資秒拍」的邏輯很簡單:不放棄任何一種內容形態,至於它是大是小、是活是死,都不會放棄。「如何合作」、「如何協同」這些問題可能都是投資之後才是大家一起需要解決的問題。
至於為啥微博不自己做直播,這還是和微博自身的發展戰略有關:微博對自己的定位是內容分發者,不參與內容製作,就像送報員、天線,是工具不是內容,如何讓任何形態的內容高效流通才是微博的戰略。
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微博電話財報報道,忘了那個投行分析師問微博投資一下科技的問題,其中涉及到「視頻廣告分成」,王高飛回應:在微博內肯定都屬於微博。
有了一下科技這個工具合作方,微博又不想做內容,微博內廣告收益還都是微博的,這麼有利的條件微博還有什麼理由自己衝鋒陷陣到直播行業燒錢打一場沒有明確未來的戰爭呢?
以上所有內容參考來源都是來總微博。。。看這態勢,一直播這是老五上位指日可待了?
一
半個月前,光圈直播突然火了一把。我在那任職的時候一直想讓它的百度指數能像半個月前那麼高,可能是資質有限,始終未能如願。
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作為曾經的風口,市場也的確需要樹立一兩個失敗案例來徹底給直播這場虛火降降溫了。
(因倒閉一事而突然知名度大漲的光圈直播)
現在事後想想,光圈在直播賽道的失敗既在於沒有充足的資本支持(只2015年9月融了天使輪)和足夠多的流量導入,也在於去年七八月份的那次轉型失敗。
轉型之前,光圈直播和花椒、一直播、NOW一樣都是UGC的移動素人直播。而之後,CEO力主由UGC的個人直播轉為PGC的節目或機構直播,APP首頁也由個人主播直播間變成了各種直播節目的預告。
作為事後諸葛,我想我們是想樂觀了。即使流量巨大如映客、花椒和一直播等,也沒有邊緣化個人UGC直播而主打PGC直播。
我也是到光圈直播做了一兩個月後,才發覺直播作為一種強互動強沉浸感且碎片化的信息載體形式,在精緻度和可傳播性上,是不如短視頻的。因此,PGC直播的尷尬處在於,它的互動型不如個人UGC直播,信息精緻度上又不如短視頻,所以我們去年的轉型的確是條不歸路。
但就跟倒閉一事在朋友圈瘋轉之後我發的那條朋友圈一樣,各種經歷都是修行。不管承認與否,在光圈這段時間,我也成長了不少,往後的征途上也許還會有得益於這段經歷之處也殊為可知。
二
年後回京後,去不少公司聊過,但可惜都未有談攏的,要麼聊了一兩次對方沒了然後,要麼我覺得不合適不需要有然後。索性,就先好好專心弄下自己的新媒體小項目吧,雖無法大富,但賴此解決溫飽及住宿是沒問題的。
年前,騰訊企鵝智庫出了篇年度研究報告《分水嶺大時代》,道出了時下萬物皆媒的真相。因此,既然我打算髮力於新媒體,因此便依照Questmobile的TOP2000榜單把前28個與新媒體相關的APP放在了手機首屏上,以便時刻研究,如何藉助平台紅利。其中,這28個APP以社交APP、視頻APP和資訊類APP居多,直播類APP我就放了映客、花椒和一直播三個。
在光圈的時候,我雖然只負責新媒體板塊,但也會時刻關心光圈直播和其他家直播APP在新榜上的新媒體指數、在百度搜索上的百度指數和蟬大師里的安卓下載總數。畢竟,作為創業項目的新媒體,倘若能通過新媒體促進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APP的下載增多,那的確是一條膾炙人心的事。
那時,映客因其先優勢,在百播大戰中領先群雄,當時通過百度指數和蟬大師也能佐證。然而,今天,時隔大半年之後,我在重新對比映客、一直播、花椒和NOW直播的百度指數時,發現了一個形勢大變的現象。
大家發現了沒有,不管是整體端還是移動端,一直播的百度指數遠遠高於映客,甚至花椒都是映客的近兩倍,這可不符合我對於映客是直播第一的刻板印象啊。於是,我想拉大一下自己的時間視角,看看這種變化是不是半年內發生的。
結果令人震驚,原來在百度指數這塊一直播已經領先映客大半年了。
那麼,我再拉大
大家可以看到,原來藉助明星優勢,一直播的百度指數從2016年6月下旬開始基本就已經超越除了YY之外的所有直播APP了。真是有明星就是好啊,有微博的乾爹加持就是好啊!
半年前,Questmobile曾出了個2016年秋季國內TOP2000APP榜單,今天下午我把其中屬於是直播APP的找了出來,然後重新列了個表,也發給大家看看。
備註:
1、蟬大師安卓數據涵蓋了8大安卓市場的下載量,涵蓋中國大部分安卓渠道的下載量(小米市場沒有提供下載量)
2、我只羅列了遊戲直播和移動直播,電視直播的沒有摘錄,比如中國藍TV、芒果TV和咪咕直播等等。
3、在移動素人直播中,一直播目前名列第五,僅次於映客、YY、花椒和NOW直播
我不知道為什麼Questmobile的榜單里沒有鬥魚,我反正是正著反著查看了幾遍都沒找到,大家若有找到的話,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另外,我也很期待Questmobile今年公布的TOP2000榜單,想必直播這條賽道上的名次會有不小變化吧。
雖然映客佔據了市場和用戶的移動直播這個標籤和心智空間,但是一直播有微博的明星加持、流量加持和社交加持,倘若持續籠罩在這種百度指數遠遠低於對方的不利態勢下,最終鹿死誰手還真是很難說!何況,我還沒說諸如QQ、快手、淘寶等流量巨頭開通直播板塊後對純直播APP的直播流量劫流,這些對一直播和映客都會有衝擊。
三
雖然,目前國內大多數直播都是無聊瑣碎的內容,說到底就是,kill time的多,save time的少。但我發現還是有不少有乾貨的大佬直播,這裡一併給大家推薦下。因工作所囿,所以我關注的大多是與互聯網相關的。其他領域的,大家可以自己發掘下。
脈脈:脈脈職播(職場相關的直播)
花椒直播:大佬微直播(雖然我感覺它有點學我在光圈直播期間做的大牛說)和黑馬學吧
一直播:領行大咖說
混沌研習社:學員課程(需會員才可看)
黑馬學吧:需付課程費,有些花椒上可以免費看
不邀自來。法律專業,對投資這方面沒有其他的答主那麼專業。但對秒拍這家公司還是很有感情的,擇一點兒不需要保密的東西隨便說說。
個人觀點,一下旗下的三大應用,與微博都有協同作用,新浪投資一下,對於秒拍來說除了新浪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新浪這個平台帶來的流量和用戶,新浪是目前秒拍最重要的股東,沒有之一。秒拍和新浪微博之間的綁定關係,也可以說是密不可分,或者說不能分。
站在這個時間點上回頭看秒拍,不得不感慨這家公司的每一步,就像 庄明浩 所說,秒拍的確每一步都走得特別的對。
復盤一下,我覺得秒拍最重要的幾步(15年之後慢慢淡出了秒拍的項目,時間點上記得不太牢靠了):2013年,引入新浪微博的B輪投資,和新浪微博有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為2015年之後秒拍成為新浪微博唯一的短視頻合作夥伴打下了基礎。2014年,C輪引入黃曉明、李冰冰和任泉的Star VC。2015年,小咖秀的興起,引入賈乃亮擔任CCO,彼時賈應該是小咖秀最火的明星用戶。2016年,進入直播行業,黃曉明和AB作為公司股東成為一直播第一批明星主播。這裡面,每一步的基礎,我個人覺得都是新浪微博。2014年「冰桶挑戰」,秒拍藉助微博拿到了不錯的數據,而之後小咖秀的異軍突起(小咖秀其實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另一家創業公司的同類應用大概比小咖秀提前上線一個月,但最後被小咖秀憑藉微博的平台優勢碾壓),以及後來引入的每一個明星資源,對於公司來說,最直接的幫助都是明星身後的粉絲資源。特別是在中國社交媒體新浪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秒拍通過明星資源吸引用戶這一策略,離開新浪微博,我覺得就很難實現了。(國外的明星可能有Twitter, Instragram, Facebook等等,但國內的明星最主要的就是新浪微博了。)
秒拍的創始人韓坤的經歷非常傳奇也非常勵志,14年的時候,韓總還有一點土氣和技術男的木訥,但現在已經是一個頻頻出席各種時尚娛樂場合的Icon了,但回看他從創立一下科技開始這些年作出的妥協與讓步,鮮花著錦幕後的各種故事,都讓人唏噓不已。前幾天曹國偉說過一段話,你可以仔細理解:
微博的模式類似於Twitter(推文)+Instagram(圖片分享)+Youtube(視頻),更像一個綜合性的興趣社交傳播平台。
從媒介性質來說,總共有四類平台:文字類,例如天涯、知乎;圖片類,例如Instagram;聲音類,例如喜馬拉雅;視頻類,例如A站B站。
其中,人類接受門檻最低、傳播內容最豐富的是視頻。只是受制於網路傳輸、流量資費等原因,文字、聲音、圖片類發展在前,視頻發展在後。
如果之前微博想做的只是圖文平台,現在微博想做的是一個融合文字、圖片、視頻的綜合性平台。它有沒有做成的基礎呢?有。
中國第二大社交平台,可能也是第一大內容傳播平台;
月活躍用戶近3億,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長率,預計過兩年會達到4億;用戶停留時長也不斷增長。
從財報看,視頻、直播的表現也不錯。用內容黏住用戶,其他的隨之而來。所以微博向Twitter(推文)+Instagram(圖片分享)+Youtube(視頻)方向做是正確的。
對比之下,推特發展很不盡人意,主要是Instagram+Youtube方向都有威猛對手,沒什麼市場機會,自身的市場還被Facebook不斷侵蝕。另外,知乎可以多考慮視頻這個方向,文字平台想像空間始終有限。前微博員工
微博:負責流量
秒拍:短視頻庫一直播:直播庫微博認為,自身已經足夠龐雜,這裡面有APP足夠複雜和用戶注意力分散兩方面,所以決定不採取像陌陌一樣,全做在一個APP里的方法,而是分開做。當然陌陌也有自己的直播APP,但主力APP在直播領域更重一些。
而秒拍和一直播作為內容生產基地,很專註,這樣能夠很純粹地吸引用戶生產內容,體驗也更好。
微博成了理所當然的傳播平台,這也是很明確的戰略思想。這不僅僅是產品層面,在資本層面也是如此,做過公司的人都非常清楚,未來業務和現有業務,應該區分給投資人看,更何況是美股上市企業了。投資外部公司和自身運營成本是兩回事情。背景:
一下科技從B輪融資開始,微博就在其中。這意味著微博從一開始就選擇好了一下科技作為合作夥伴。一下科技CEO韓坤從搜狐起家,曾經創辦六間房並帶到美國上市,多年在視頻領域經營終於趕上了短視頻內容爆發,踩上了點。
現在的合作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一下科技負責提供方便製作視頻內容的工具,微博負責視頻內容的分發,媒體資源共享。看起來是雙贏。
為什麼微博不自己做?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我覺得原因是三個。一個是在微博與秒拍剛合作的時候,微博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提供配套的工具。不要小看這種產品細節,社交產品就是靠不斷的產品優化和迭代留住用戶的。YouTube能成為全球最大的短視頻分享平台,與它為內容提供者提供方便的工具也密不可分。第二個原因是微博要做平台化。做平台就不能做壟斷。第三個原因是微博是上市公司。新浪的投資風格就是這樣,減小對income statement的影響。再深的評價就有點想匿名了。算了。有的。秒拍上的短視頻可以在微博方便快捷的傳播,而微博同時也為一直播提供了流量入口。一下科技融資的5億美元,和微博密不可分。
雖然不懂,但是贊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