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最近動畫化的《重裝武器》關於object的設定?
OBJECT由「島國」首先發明的超大型武器,全長一般為五十公尺,重達20噸,時速可達到500km/h,表面通常有一百門以上的炮台,可以抵擋核彈攻擊,取代戰鬥機、戰車等成為新時代的戰場主角。洋蔥裝甲覆蓋在動力爐表面,由上千片微微彎曲的鋼板重疊起來,完成一個巨大球體,理論上和單純的防彈背心很像,但是用了極為大量的鋼板,就連核彈的衝擊波都擋得下來。由於每一片裝甲都要在燒熱的鋼鐵中一面以毫克為單位混入高效防火反應劑粉末,所以必須靠專業師傅費時費工打造出來。JPlevelMHD動力爐先把煤炭溶解、改變結構之後進行再固化。只要補充一次燃料,就可以五年不用更換。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不考慮實際的設定,比人形機器人還蠢,而且在戰爭中性價比極差,投入高、吃維護、無法量產,這個東西根本無法左右戰爭。
很要命的一點是——這東西防不了換家,而且自身換家效率奇低,根本不可能和敵方對拆的。真用這東西打仗,後方馬上就會被幹得媽媽都不認識。
那麼這東西是設計來幹什麼的?
答案很簡單,和遊戲中的 BOSS 一樣,是設計來被乾的。
作品的創作思路實際上在原作第一卷就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
對了,這次我在執筆時是以爽快為優先考量,也為了這個目的稍微做點嘗試。舉例來說,在一群「軍人」里將主角設定成一名「學生」讓讀者比較容易產生同理心,遺有儘可能不去描述敵方人員的心境等。 恐怕有許多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時,會覺得主角的言行舉止很奇怪吧。比如說稍微冷靜一看,或許會覺得他們對於敵人的性命和同伴的性命抱持的態度差距太大之類的。我想「微觀的人類受到宏觀的戰爭擺布時的精神狀態」大概就是如此。如果各位在以純粹欣賞故事的角度看完以後,能夠覺得「戰爭果然有點扭曲」我會相當感動。 然後要感謝責任編輯三木先生以及插畫家風良老師。我覺得這部作品在插晝方面的負擔應該相——當大。這次真的很感謝兩位能夠和我共事到最後。然後也要感謝各位讀者看到這裡。這是我的新系列第一集,真的很感謝各位願意試著拿起來閱讀。
附帶一提,這次庫溫瑟和賀維亞對付的OBECT破壞方法並不只一種。如果各位有空,或許可以試著摸索和他們不同的「突破點」,應該也滿有意思。
追求爽快感,把看起來很屌的巨大兵器單憑個人,運用手邊僅有的工具,察覺到敵人的弱點,藉助周邊的環境來花式幹掉,這正是解謎遊戲、破關遊戲、戰術遊戲的醍醐味。
就如特工或者電影,主人公面對看似天衣無縫的防衛,然後通過各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加以破解,狂打反派的臉,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第一季應該就做到第二卷,讓你們看看這期間登場的敵方 Object 都怎麼死的:
第一卷
1. 阿拉斯加嚴寒雪上戰(動畫第一集開始)
敵方 Object :水黽,磁懸浮加 4 足驅動,足部要頻繁更換。
擊破方式:被主角潛入補及基地,在備用零件中放了炸彈,維修後從內部爆破,引發 Object 自身的防泄密自毀系統啟動,最終自滅。
2. 直布羅陀穿越攔截戰
敵方 Object :三核心,懸浮於水上,靠三支巨大水下配重保持平衡。
擊破方式:Object 在水中橫衝直撞,水下配重被纏上了水雷網,水雷網卡住了配重的伸縮裝置,使得 Object 無法正常移動。主角潛入水中引爆水雷,讓 3 個配重都纏上了水雷網,最終 Object 失衡沉沒。
3. 大洋洲軍事國攻略戰
敵方 Object :落後國自製的不完全 Object,被稱為 0.5 世代。
擊破方式:因為技術落後,需要外部供電啟動,啟動時供電裝置發生爆炸,而 Object 外部供電口沒有回閉。Object 在維護點期間被主角潛入維護點,主角最終通過破壞地下供水管道讓維護點和 Object 淹水,然後通過導電令 Object 過載爆炸。
第二卷伊瓜蘇山區炮擊戰
敵方 Object :破壞信使,擁有超長距離精準打擊能力。
擊破方式:敵方因為叛國逃逸中,無法進行長期戰。通過狙擊使公主的 Object 半毀,之後為了儘早解決而被迫靠近進行戰鬥。森林中被主角率先發現行蹤,通過槍擊為公主定位,最後被公主 Object 的主炮擊破。首先亮觀點: Heavy Object 的設定漏洞多到令人難以置信.
看完第一話並花了一個小時翻小說補設定後, 我想對河馬說: 你還是回去寫魔禁3吧別來侮辱讀者智商了…… 果不其然, 寫奇幻系出身的打字機由於缺乏基礎知識只能寫出這種可笑的作品.
沒錯, 我就是要黑HO. 作為一個智商所幸為正且有良知的讀者/觀眾, 面對河馬無腦碼出來的招黑文, 還能作何反應呢?
最大BUG: JPlevelMHD 動力爐
這東西在組成 OBJECT 的核心技術中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看到動畫中驅動那麼多能量武器/磁軌炮的表現, 一般都會產生"這一定是高出力反應堆"的第一印象吧...... 然而, 它是燒煤的.
「以 OBJECT 為主的戰場還需要石油嗎?它不是使用 JPlevelMHD 式的動力爐嗎?這種動力爐應該是用更為特殊的機制在運轉。」
「說來真是諷刺,要運用最新的尖端科技,反而是煤炭的燃燒效率最好。」「以 JPlevel 來說,實際上得先把煤炭溶解、改變結構之後進行再固化。你知道那個的燃燒時間有多久嗎?那種燃料只要補充一次,就可以五年不用更換。」
「你知道 OBJECT 配備的動力爐輸出功率有多高嗎?」
庫溫瑟面有難色地搖頭。「OBJECT 的炮臺用在一般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上都會電力不足,而那種動力爐催生出來的能量,卻足以供給 OBJECT 同時發射超過一OO門炮還綽綽有餘。那可是三百名技術超越精密機器的工匠手工打造的人類技術結晶。你打算去哪裡找個足以取代這種動力爐的動力來源?」
這種動力爐是利用人為方式製造電漿來發電,意外的是根據研究報告,將最傳統的煤加工之後,燃料效率竟然比石油和天然氣這些較為近代化的燃料還要好。
這些都是台角的原文. 由此可知:
- JPlevelMHD 動力爐是燃燒改變結構的煤炭以製造等離子體, 從而進行磁流體發電, 對動力系統與武器系統進行供電.
- OBJECT 的武器系統的電力需求可以估算為超越一百艘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供電.
- JPlevelMHD 動力爐中的改變結構的煤炭可以支持2中所述的輸出五年而不需更換.
啊... 好吧. 我們先假設以上都是真實的, 並試著計算下燃料的需求.
The Gerald Ford-class carriers have more powerful and simpler A1B reactors reported to be 25% more powerful than A4W, hence about 700 MWt, but running a ship which is entirely electrical, including an electromagnetic aircraft launch system or catapault.
以目前米帝現役的傑拉德福特級航母為例, 其搭載的兩台 A1B 反應堆的總供電能力約為700兆瓦熱, 那麼 JPlevelMHD 的輸出功率至少要達到70,000兆瓦熱才能支持其武器系統的工作(描述中的"綽綽有餘"就無視掉吧)...... 而且這還沒有計入支撐五十米以上本體的氣墊機動.
我們強行無視掉運動用電與"綽綽有餘"的河馬神吹, 將 JPlevelMHD 的功率按照退一萬步的70,000兆瓦熱計算, 將所謂不用更換燃料的五年按照每年有效戰鬥時間15天(1,296,000秒)計算, 那麼 JPlevelMHD 單次填充燃料能夠產生的能量就是90,720,000,000,000千焦.
而我們取理想質量的煤炭來計算熱值(純碳煤, 純氫環境):
Q = 337C + 1442(H - O/8) + 93S = 177,900 kj/kg
雖然
However, the exhaust of an MHD generator burning fossil fuel is almost as hot as the flame of a conventional steam boiler. By routing its exhaust gases into a boiler to make steam, MHD and a steamRankine cycle can convert fossil fuels into electricity with an estimated efficiency up to 60 percent, compared to the 40 percent of a typical coal plant.
目前認知中的磁流體發電機即使和傳統朗肯循環結合發電也衹能達到60%的熱效率, 但是我們顧及到河馬打字機已經被抽腫的臉, 強行將未來的磁流體發電熱效率腦補到100%. 即每千克的煤炭燃燒必然獲得177,900千焦的電能. 咳咳, 根據以上的粗略計算, 在物理規律數次屈服於打字機大神腦補淫威前的前提下, 支持 OBJECT 武器系統的 JPlevelMHD 動力爐單次需要裝填的煤炭總質量至少為 90,720,000,000,000/177,900 = 509949409.8 kg.
那麼即使 OBJECT 只是個固定在地上的炮台, 打字機也得先把五萬噸以上的煤塊想辦法塞進一個直徑50米的球, 而且這還不算積層裝甲, 駕駛艙, 控制系統, 和動力爐的體積.
而即使打字機再一次吊打了物理規律把高密度煤球塞進了 OBJECT, 它也還是一個動彈不得的大鐵球. 想讓它像小說和動畫中那樣以500km/h的高速不分海陸地進行氣墊機動, 就需要支撐起單燃料就有五萬噸的機體. 若是要使這萬噸巨體浮起來, 打字機只能向裡面塞入更多的煤, 由此產生的質量又需要更多更多的煤來推動.
當然, 工質火箭的死路這種老掉牙的難題怎麼可能阻止我們秒天秒地秒宇宙的河馬打字機呢? 科學不管用了, 還有膜法嘛!
於是魔禁3與Heavy Object跨作品的多元宇宙聯動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最後噴一句: 趕快滾回去打字吧別在科幻圈丟人現眼了.
========================挖坑的分割線========================
更新預定: BUG No.2 核彈與磁軌炮的攔截
Sources:
http://www.amazon.cn/%E9%87%8D%E8%A3%85%E6%AD%A6%E5%99%A81-%E9%95%B0%E6%B1%A0%E5%92%8C%E9%A9%AC/dp/B00F29RDKO/ref=sr_1_3?ie=UTF8qid=1444011267sr=8-3keywords=%E9%87%8D%E8%A3%85%E6%AD%A6%E5%99%A8
http://www.amazon.cn/%E9%87%8D%E8%A3%85%E6%AD%A6%E5%99%A82-%E9%95%B0%E6%B1%A0%E5%92%8C%E9%A9%AC/dp/B00GWD6TFY/ref=sr_1_2?ie=UTF8qid=1444011267sr=8-2keywords=%E9%87%8D%E8%A3%85%E6%AD%A6%E5%99%A8
http://www.amazon.cn/%E9%87%8D%E8%A3%85%E6%AD%A6%E5%99%A83-%E5%B7%A8%E4%BA%BA%E4%B9%8B%E5%BD%B1-%E9%95%B0%E6%B1%A0%E5%92%8C%E9%A9%AC/dp/B012CK9588/ref=sr_1_1?ie=UTF8qid=1444011267sr=8-1keywords=%E9%87%8D%E8%A3%85%E6%AD%A6%E5%99%A8
Nuclear-Powered ShipsEnergy value of coal
Magnetohydrodynamic generatorEPR (nuclear reactor)Ballistic missile陸戰強襲型魔改鐵球
關於本樓那位計算object動力爐所需燃料的那位層主的計算方法,我個人表示非常不贊同。因為其使用偷換概念的手法
論證的過程
object的炮航母功率不能滿足使用+object足夠同時使用這種炮百門=object功率可達為航母百倍這看起來確實不錯
但「以此功率」來算「平均每年十五天的戰鬥」那問題可就大了
object百炮齊開的那瞬間功率確實是航母百倍以上
但object並非任何時間都處於 百炮齊開
一年十五天,1,296,000秒,平均每天3550秒。差不多一個小時。先不說object戰鬥有沒有頻繁的每天都要出動一個小時,即便每天出動,開炮時間就有3550秒嗎?
當然,我自然不會只說不算,不過讓我們稍微偷偷懶,就借用一些那位層主的數據計算一下,object的武器系統需要多少能量(原樓層也只在算武器系統,所以就先不糾結其他部分了)
開炮時功率,700兆瓦熱
假設每個月發生一次戰鬥,每次戰鬥需要使用到這個功率的炮擊達到十次(從動畫看差不多這個次數),每次炮擊時間為十秒。
平均一年處於這個功率的時間僅為
1200秒也就是一年用來打炮的能量為
84000000000千焦
除以層主得出的煤炭的理想熱值177900 kj/kg一年用來打炮的碳是72175kg
72噸而已
同樣的基礎數據。然而僅僅一個偷換概念,為了打個炮需要的能量就變成了五十萬噸煤
嘛,本不想專門建一樓就在原處回,既然把我屏蔽了那隻好自己建樓了。要我說,連回個貼都要屏蔽對方,發現錯誤都沒膽面對,不管你是誰,學歷如何,就這素養,還不如河馬呢。
順便再算一個二十萬噸的球加速到500km/h需要多少能量好了
1/2x200000000x139x139=1932100000000J
1932100000000/177900000=10噸
風阻過幾天再算最大的質疑點應該就是挨了核攻擊之後還能滅一隻艦隊,初期幾乎所有人都在吐槽,但其實核彈不是萬能的,破壞力也沒有那麼大。對於設定時速幾百公里的Object(比如光耀蝗蟲可以達到「時速七~八〇〇公里」),核彈頭以現有運輸手段很難直接命中,因為人類沒有任何現役核導彈考慮過追蹤高速移動防核目標的問題,所以近炸的距離比較難討論,除非是核地雷或者核水雷。更別說按照設定,導彈會被百分百攔截,另外粒子束武器可以在導彈飛行過程中提前引爆核彈頭的引信或者破壞熱核材料,所以對於有粒子束的對手發射核武器是愚蠢的。核導彈對於固定坐標發射井的命中精度和打擊效果,搬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38761
美俄之間的START條約判斷「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標準就是反應時間和導彈的命中精度,所以井射的「民兵3」和「撒旦」才這樣受重視。美國人認為,SS-18 Mod 4導彈部署之前,俄國沒有「預防性第一次打擊」的能力。按照美國標準只有民兵3才是真正的第一次打擊武器,潛射的「三叉戟2」和蘇聯的SS-18 Mod4/5隻能算理論上的「第一次打擊」武器。判斷核導彈是否有「進攻性」的標準是命中精度和彈頭當量。美國試驗的結果是,能抵禦1500Psi壓強的加固發射井需要當量大於50萬噸,圓概率誤差小於120米的彈頭來消滅——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核武器,就是具有第一次打擊潛力的核武器,即「能夠先發制人地摧毀對方核武器的核武器」
......第一,中國至今沒有超級加固型核彈發射井(美國的「加固式發射井」能夠承受1500Psi的壓強,美軍冷戰期間曾認為蘇聯有10000psi級別的「超加固發射井」存在,並由此導致了和平衛士MX導彈的研製和生產。冷戰結束後才發現並非如此。而美國部署威力、精度超過實際需要的導彈所耗費的資金是驚人的)。......如前所述,按照START條約的標準,理論上來說,以當量和精度的標準,美國的「和平保衛者」(已退役)、「民兵3」和「三叉戟2」都可以算是第一波打擊用導彈。「三叉戟2」用單彈頭時,當量和精度比當時任何一種陸基洲際導彈的彈頭都要好。在預先有準備的情況下,「三叉戟2」具有和陸基洲際導彈一樣的反應速度。而俄國的洲際導彈發射井沒有全部達到1500Psi的標準。蘇聯具有「理論」第一次打擊能力的SS-18 Mod5和SS-24的圓概率誤差大於220m。它們在1988年以後才開始部署。而圓概率誤差是核武器對硬目標的毀傷能力之間關係的指數變數。簡單的說,按照相關數據,俄羅斯需要用150萬噸的彈頭才能確保摧毀美國的導彈發射井,而美國只需要用50萬噸的彈頭。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的導彈明顯比美國的更加笨重。......
對於固定坐標的發射井精度是這樣,可以想像以Object的移動速度,不可能直擊,達到的近炸距離必然更遠。
美國人說夏延山的北美空防司令部可以防核打擊,這個人們不懷疑。那麼為什麼不能通過結構進步,用十幾米鋼板做到幾百米花崗岩的效果呢?廣島原子彈的效果,搬運維基百科(雖然是600米高度的空爆,而不是直接命中):如果說廣島原子彈威力太小的話,那就再看看美國的比基尼環礁核試驗:十字路口行動,搬運自維基直到1945年11月,爆心500米以內的人98%-99%已經死亡;500米到1000米範圍內,90%的人已經死亡。從1945年8月到12月,總共有9-12萬人死亡。有一些倖存者距離原爆點非常近,野村英三是最近的一位,當時他正在170米外的地下室中。高蔵信子則是位於300米外的廣島銀行中,因為該建築相當堅固,所以她倖存下來。
海軍軍官李維斯·施特勞斯(Lewis Strauss,日後第三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即時向美國海軍部長詹姆士·福萊斯特提交內部文件,建議舉行針對水面艦艇的核試,並對外詮釋海軍艦艇對核武的抵抗力,「……否則海軍無力應付核武的輿論四起,勢必打擊海軍戰後實力。」這項建議最終為十字路口行動的初步構思。事實上陸航的確欲透過核試,以展示核武對海軍艦隊的破壞力量。......十字路口行動至此正式升級為海軍與陸航的輿論戰場。按照當時助理海軍部長侯活·彼得森(Howard C. Peterson)所說,核試「即將決定海軍命運……倘若海軍在核試中表現較公眾想像出眾,則海軍必可取得輿論勝利。」
...
核爆引發的空氣衝擊波,是上述艦隻沉沒或受損的主因。至於在爆心1,000碼(910米)範圍內的船隻,其受損程度極受艦體方位左右。如陣列圖中6號的林森號驅逐艦,因整面右舷朝向爆心,使艦體橫向承受衝擊波,受損面積因此增大,故此在一小時內沉沒。反之,在爆心東南面的船艦以艦艉朝向爆心,縱向面對核爆衝擊波,受損面積較小;再加上陣列的軍艦密集編布,又分散了衝擊波力量,使該區軍艦受損相對輕微,縱受重創仍不至於沉沒。
...
編號7的長門號戰艦,是唯一一艘在爆心1,000碼內、卻未有承受任何嚴重損壞的大型艦隻。由於長門曾參與偷襲珍珠港,極具象徵意義,美軍刻意將長門編在預定爆心附近,並以艦側朝向內華達號,以期一擊而沉。不幸由於空投失誤,長門要在3星期後的水下核試,才受到致命一擊。另一主要原因是長門建艦時,艦體被刻意加固,核試中船側又未有面向爆心,減低了核爆造成的破壞。另外亦有指,戰時長門的損壞並未有得到維修,令到美軍計算核試破壞時出現變數,輕視了船體的承受力,使預期的重創沒有出現。
相比之下,薩拉托加號雖然遠離爆心超過2,000碼,卻受到嚴重破壞,主要原因是爆炸引起的大火。基於測試所需,全部目標艦都注滿現實所需的燃料與及彈藥,以至分布在甲版及機庫的艦載機。大部分戰艦都帶有1架水上偵察機,在艦尾以起重機回收,故飛行燃料不多。但航空母艦裝載的飛行燃料卻遠多於此,而且極度易燃,更分布在甲板及機庫四周,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大火雖然救熄,薩拉托加仍被編入水下核爆之列。
按照廣島原爆的經驗,核爆引發的衝擊波倘若在每平方英寸施加超過5磅壓力(即5psi,磅力每平方英寸),該範圍內的物料將會自燃。Able核試引發的自燃區域直徑約有3.2公里,薩拉托加號及大部分外圍軍艦均在其內。但由於海水並不會燃燒,而除航母以外,大部分軍艦均能抵受爆炸以及火災,故未有出現陸上原爆的自燃現象。
......
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成功撐過兩次核爆,但嚴重核污染使水兵無法登艦修補入水。
而在距爆心1000碼內的實驗生物,死亡率約為50%。死亡率一直遞減至2000碼外,大約5-15%。
這張照片里長門和歐根親王穿著的比基尼泳衣,就是用核試驗地點比基尼環礁命名的。
P站id 51615188
1000碼也就是914米,這個範圍內的實驗動物沒有全死。
所以一個大鐵球在核攻擊倖存還是有可能的,雖然外面的感測器和武器應該故障。(主角的Object重量為20萬噸,相當於五艘長門級,但是長度僅相當於長門的四分之一,可以想像其結實程度)另外並沒有搜到氫彈核試驗中,試驗品的具體狀況。總之Object算是未來定向能武器時代一個很有意思的設想,定向能武器對於導彈的攔截能力大幅度提高,所以破壞其供電系統是比較容易的手段,那麼就自帶反應堆吧。雖然設定的移動速度很不科學,不過Object的各種推進系統都挺有創意的,小說在技術名詞翻譯方面不完美,等動畫挨個介紹。另外僅靠反應堆給一大片定向能武器供電還是比較吃力的,所以裡面肯定還有超導磁儲能或者超導飛輪來提供瞬間放電。現在只是過渡期,這樣的兩艘軍艦該怎麼對掐呢?總不能回到撞擊時代吧。從正向角度思考,早晚要成熟的戰略級定向能武器及其供電系統的最合適搭載平台到底是什麼呢?既然這些昂貴的設備暫時無法小型化到軍艦甚至坦克水平,即使縮小,戰鬥力也會嚴重縮水,相對不堪一擊,那麼為其量身定做載具,順便多花一點錢在裝甲方面也沒關係吧。洛馬已經開始生產ATHENA,基於現成的商用光纖激光器。所以有沒有裝甲的區別還是挺大的。比起高達之類的作品,《重裝武器》給出的這個方向是值得思考的。有人提出固定基地的電磁炮威力必然比Object更強,這沒錯,射程甚至可能達到環球水平,小說提到質量加速器「破壞信使」可以用於發射衛星,然而呢?現在核導彈的威力當然比航母大,空軍也比海軍更有效率,但是只有海軍或者陸軍能夠長期體現力量存在,維護海外利益。你曬一下核彈並不會有人給你送上殖民地的,彈道導彈玩得再溜,也要老老實實從零造航母。既然是國力的象徵,總要拿出來比劃一下才能讓人信服。另外如果各國都有固定電磁炮,那麼可能保證相互摧毀,而移動的Object毫無疑問更容易倖存,就像宙斯盾總比愛國者3生存率高一樣。另外,攻擊國土這件事的挑釁程度還是相當大的。即使從戰術考慮,電磁炮的炮彈跟光速還是有差距,通過定向能武器破壞遠程炮彈氣動外殼,至少可以保證其無法準確命中目標。電磁炮在近距離,激光來不及攔截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意義。有人說做成天基武器更好,後面小說確實有一個把主炮放在宇宙的Object。但是天基定向能武器與地面的對射只會吃虧,不可能跟陸基比功率和裝甲。另外宇宙的武器化太危險了,應該有條約禁止(現實環境下,不是20000年後)。河馬物理老師體育教+軍盲史盲科盲不早就是定論了么?
把河馬的設定當真的人智商情商是有多低下?隨便寫寫Object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一個樸素而美好的願望:老子要日破這個天它有以下幾個特點:1.單座:拯救世界的就是本大爺我我叫兜甲兒,是一名普通的男子高中生不就是塊破石頭,看我把它推回去我的左手燃燒如鮮紅烈焰,它高聲呼叫著要我抓住勝利不能逃,不能逃,不能逃我是初號機駕駛員碇真嗣我就是高達很多人都有過當飛行員的夢想,單座戰鬥機飛行員真可謂天之驕子這種想法投射到文藝作品中,就是單人載具2.巨大:大就是美體積大,功率大,個頭和出力遠遠大於主戰坦克和噴氣式戰鬥機,接近乃至超過了主力艦3.無敵:我不是說你,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大部分武器對它不起作用這一點,也是源於這個業界宇宙戰艦大和號、魔神Z、待續
科幻畢竟是科幻,再軟的科幻也是科幻,不是魔幻
360度無死角球型裝甲,正面抗核彈,有emp防護,傲視一切常規武器,只能被新式(激光炮,電磁炮還是什麼的,雖然我不懂這些比舊式武器強在何處)武器打穿。射程極遠,無堅不摧。能反衛星。有激光防空系統,飛機導彈見光死。偵查範圍極遠(不清楚一個地面單位怎麼做到極遠偵查距離),幾乎無限能源,能跑會游還能飛,時速500公里。不覺得這些設定放在一個一個手持光之聖劍,身配希瓦的守護,自帶物魔雙免護盾,靈視滿級,能向光之女神無限借用神力的龍騎士身上g更科學嗎?
作為科幻作品,至少也要做到自身邏輯自洽。就像高達為了圓場,有了GN粒子一樣,既然作為一部近未來科幻作品,科學理論就應該(大致基於)地球目前的科技。否則就算「發明新理論「也應該做到邏輯自洽,而不是隨口用什麼」革命性尖端技術「「在傳統工藝加工上不惜成本」「以毫克為單位混入高效防火劑粉末」「洋蔥式裝甲「
這些像是從國產電視假藥廣告里學來的句子糊弄觀眾。這些說辭還不如直接甩給觀眾一個」老子是滿級龍騎!「站得住腳。這種打著科幻旗號的魔幻作品,根本就是侮辱觀眾智商。真不如把背景換到魔幻世界,大家看龍騎對炮,小兵怒斬逆鱗還得個痛快。火力、機動與防護三者不可得兼,這種武器武器設計的理念輕描淡寫就被推翻了。唯武器論和大炮巨艦主義這些早已進垃圾箱的軍事理念卻又被拿了出來。作者根本就是在挑戰自己根本不了解的領域。本來還能靠超能力遮羞,現在則完全讓人笑掉大牙。《獵殺紅色十月號》里,湯姆·克蘭西也是虛構了一種新式靜音核潛艇,可書中邏輯嚴謹,數據真實詳盡。沒人會懷疑不存在這樣的核潛艇。河馬既然選擇要寫這樣的科幻作品,就至少應該抱著對觀眾負責的態度,詳細了解下有關可控核聚變、穿甲彈碎甲彈金屬裝甲複合裝甲之間的剋制關係,電磁炮激光炮激光防空系統的現狀,軍事C3I系統,空天地一體信息鏈等等有過詳細了解後對其進行文學加工,讓觀眾信服。而不是腦補出個無敵大鐵球再往上貼假藥廣告台詞。改名叫null或者undefined比較好
- #696廉池河馬一,Heavy Object為什麼這麼大?為了安裝核動力反應堆二,為什麼Heavy Object要安裝核反應堆?為新型的能量炮(線圈炮,電磁炮,電漿炮,軌道炮等)供能三,為什麼要使用這些又大又耗能的新式能量炮?裝甲技術提升,能防禦舊式火藥武器的新型裝甲誕生,必須要這些新型的能量炮才能擊穿新型的裝甲四,為什麼不用核彈1,核彈無差別殺傷,一枚死幾十萬人且大部分是平民,是最不人道的武器2,核彈有污染嚴重,對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滅亡毒藥3,目前的戰爭是爭奪土地,領土等財富。相當於搶奪殖民地戰爭。列強的安全國很安全。搶一塊吃了核彈的殖民地又有什麼用4,object對核彈抗性極高,對空激光防空能力極強,即便核彈突破防空網,一兩發核彈也只能擊傷而不能擊毀五,主角是日本人嗎?主角是歐洲人六,object這麼大還能站在地上不科學object大部分是浮著的,腳是推進裝置而不是支撐裝置七,我發展衛星,打信息化戰爭object是最強的反衛星武器八,我發展天基武器(某款)object使用的武器就是天基軌道炮九,為什麼不派特種部隊部隊強登object殺駕駛員object單靠開炮就能震死自己附近的人十,為什麼不派特種部隊部隊暗殺object駕駛員駕駛員在基地受全軍保護十一,object沒偵查能力飛機基本都進化為偵查機了十二,為什麼不用EMP癱瘓object新裝甲可防禦十三,是不是yy日本的作品日本設定已亡國分裂
轉載自B站評論區【10月】重裝武器 01【獨家正版】,作者廉池河馬的空間,評論區696樓見,侵權刪除。
PS: 河馬廉恥:本文豪這次已經無懈可擊了!!!!丑丑丑重三
河馬科學我們都懂,人都能空間移動打電磁炮了,還有啥不可能的……
說實話,真正看過河馬寫的小說的人早就習以為常了,設定這種東西看著帶感就好,當然你要非得為那個黑科技爭個半天的話。。。
島國人民多奇志。 我想說,如果吧那顆球上的黑科技運用到現代的武器上,戰鬥力應該可以超過它?(ˉ?ˉ?) 比如可以讓這麼大一顆球的速度達到500km/h的動力,運用到戰機上,也是可以分分鐘達到高超音速,雷達根本鎖定不了啊。還有那個迷之裝甲,安裝到59上,絕對防護力一流啊。還有,那麼大一顆球,那麼多炮,真的只有20噸?還不到99A的一半。
沒看這番之前我一直以為鐵王八對擼比較浪漫,看完以後感覺還是高達對砍比較帥。
機甲雖然不科學,但是至少顏值高啊,這個大鐵球又不科學又這麼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