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古代武人志向為何說封侯,而不是公或者王?

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也感覺不對,志在封侯本身就大氣凌然

參考:

東來志豈在封侯-蔣介石

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

封侯非我意-戚繼光

一經從白首,萬里有封侯-陳師道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侯】-王勃


異姓王在某些時代是政治禁忌的說法是對的。在制度內有異姓王的時代,其實也有用這種說法來形容武人的戰功與志向的。

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二》: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南宋·劉過《清平樂》(也有人說是辛棄疾寫的):

新來塞北,傳到真消息:赤地居民無一粒,更五單于爭立。

維師尚父鷹揚,熊羆百萬堂堂。看取黃金假鉞,歸來異姓真王

前者說的是汾陽郡王郭子儀,敘述事實;後者指的是韓侂胄開禧北伐之事,當時他已經是平原郡王,所謂「真王」,大概是再進一步封親王了。大前提是,這兩代都有異姓王制度,比如南宋異姓王有韓世忠、張俊、秦檜、楊存中、韓侂胄、史彌遠等人。


「封侯」這個典故起自於漢,一般用以詠志。

先來就談談漢的爵制。漢承秦制,採用二十等爵,其中最尊貴的就是徹侯,後避漢武諱,最終稱為列侯。列侯又分三等,縣侯、鄉侯、亭侯,關羽的漢壽亭侯、孔明的武鄉縣侯就屬於列侯。列侯有封邑,但是不分疆、不裂土、不開府、不可過問封邑政務,通俗來說就是地主老財,只管收租就行。對於普通人而言,這就是福蔭子孫,光宗耀祖,人臣之極,結構封頂。

公這個爵位,漢時正常情況是沒有的,記得封過孔夫子為公。另外兩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漢公王莽和魏公曹操了。。

王,高祖有遺囑「異姓封王者,天下共擊之」。

所以詠志是用以詠大志。如果詠異志,那叫反詩。。。


漢以後幾無異性王。

稱王就是反,而且是自立為王的反。

朱元璋起兵之初策略之一就是「緩稱王」

而侯是忠心耿耿而有大功之臣

所以,就是想稱王,也不能這麼說出來。。。


謝邀。

這是什麼時候的邀請啊,太抱歉了。

這個問題和傳統中國的政治傳統有關。

戰國之前只有天下共主可稱王,然後分封諸侯,因為當時的管理技術、交通技術都很落後,所以諸侯其實都是獨立的政治實體,但都要向周王效忠,後來平王東遷,王室的實力下降,還將周之故地給了秦:秦能逐之,即有其地。從這起,王室的權威性就開始下降了,但想成為新的諸侯也不是太容易的:秦也因為護送平王東遷有功才封了諸侯、趙魏韓都是長期執政的上大夫才分了晉、田氏長期深耕也是在執政大夫的位子上幹了好幾代才取代了姜齊,只有楚是野蠻生長成為諸侯的。這主要是因為這時的政治生態其實是貴族共治,想成為諸侯不但得天子分封還得在國際上得到承認。而貴族嘛,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身份,想得到他們的承認是不容易的,更何況那時的分封爵位是要授予土地的啊,所以戰國之前想得到爵位是非常難的。所以孝公求賢曰:與之分土。才能吸引商鞅入秦,奠定秦興盛的根基。

而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農戰,訂立二十等軍功爵,斬敵首一級得爵一級,然後暴秦就是砍砍砍,敵首160餘萬級得了天下。這也成了非宗室能得封的正途,而軍功爵中可沒有公、更不會有王啊,只有徹候和關內侯,而這也不是實封,商鞅有實封所以號商君。因為這時的公、王基本都是諸侯的稱號,所以,如果封公、封王就相當於讓其獨立了哦。這也是韓信討封假齊王時,漢高為何會如此憤怒的原因,這就相當於你的手下和你說我要單幹了一樣樣的啦。

漢高幹不挺霸王,就是因為諸侯不得封王,滅了霸王還得跟著漢王混,還不如就這樣呢,所以沒什麼動力,只好許諾封王,諸侯才起兵助漢平了霸王。但這時和春秋戰國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因為秦漢的一統都是打的一塌糊塗的,所以國人的共識就是反對分封、要定於一。從此大一統就成為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正確啦。這也是漢高能逐一削平諸王的根本原因。否則單單只是解衣推食怎麼可能就束縛的住韓信呢?

這個時候的王、公就代表著獨立的政治實體,所以在吸取了戰國、漢初動亂的教訓後,就不再授予異姓了,而這個時候也沒有公這個爵位,所以軍功可取的爵位就只有了侯啦。後世因為王這個稱號的政治意味就代表著獨立的政治實體,所以基本就不封異姓了,而且也都是虛封了。異姓王要麼準備篡權、要麼造反。

漢還受秦軍功爵的影響,有點戰功就授爵,所以也就漢代封侯還容易些,李廣也沒啥功勞還一堆人替他抱怨難封,但封的多了也影響行政官員的權威,而且,爵位還有名分所帶來的龐大潛勢力,所以有點錯就削你,想想皇帝虎視眈眈的就等著你絕嗣、犯個錯啥的好奪爵,漢的幾百個開國侯,我印象里能傳過5代的沒幾個。不過這也太不厚道了,所以後世授爵就慎重的多了,非有大功、常年操持國是者基本就是外戚、佞臣了


自從劉邦之後,異姓封王的要麼就是圖謀篡位如吳三桂之流,要麼就是功過社稷,有再造神州之功如郭子儀。而公爵一般也只有元勛功臣才能得封,或者死後恩封,因此侯爵,就是大家儘力可以爭取的對象了。


劉邦平滅韓信等異姓王后,立下規矩是「非軍功不能封侯,非劉氏不能封王」。

所以,要想當侯必須從軍,軍功是非宗親升遷最高的合法手段。


這還是跟爵位有關係。春秋諸侯最大是公,只有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開始逐步禮崩樂壞,侯稱公,公稱王,楚國跟周天子一點關係都沒有自稱楚王。

分封制到秦漢之後瓦解,天子稱皇帝,也就是王。自稱王不是顛覆政權罪嗎?稱公的也就春秋時期幾個著名的公,後人不敢自比,封公也不靠譜。侯排的比較靠後說也無妨。


沒有仔細研究過。

不過,可能是侯爵及以下,只有收點稅收,最終還是一個臣子。

王,是具有行政權,司法權,還有一些軍權吧。獨立王國。編製貌似不屬於中央,只是中央具有一定權利干擾或者其他的吧。

受中央控制,但權利太大。而且,基本上歷史上封王的人,後果都不怎麼樣。

而侯爵,只是功勞高,編製是屬於中央的,帶個兵,也要皇帝許可。

因為權柄太大,功勞又是極大才能實現,而且結果都不怎麼樣,才會很少出現在詩詞裡面吧。

以上都是翻歷史的猜想,未必符合真實情況。


古人言志必然會以古代的事情勵志,而漢作為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王朝(秦時間太短)並且國柞最長(東西漢加一起),文治武功都很厲害,自然是古人最願意用以勵志的了,而劉亭長立下了非皇室不得封王的規矩,漢的最高爵位就是徹侯(後改為列侯),文人自然就用封侯而不是封王了。


要求封王很容易被猜忌

而要求封公的話歷史上最後一個公是安漢公王莽。

無論要求封哪個都有不臣之心。

所以後世大臣對封王跟封侯都諱莫如深。


推薦閱讀:

理學和道學區別是什麼?
儒家仁的思想在如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什麼價值?
現在許多國學都把儒家和佛教混在一起,這樣沒有問題嗎?
熊十力的思想有哪些矛盾之處,或是不足的地方,問題出在哪裡?

TAG:中國歷史 | 儒學 | 古人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