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廣府地區一甲普通話教學逐漸取代粵語教學?

題主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深受粵語文化熏陶,但是隨著普通話教學實施年級小的孩子粵語發音越來越不標準


「廣府地區」這個說法是好的,不管題主是不是懂行,至少沒一杆子把廣東省說客家話和閩方言的地方打翻,給個贊。

南部方言里,粵方言的情況比較特殊,不像吳方言和閩方言分區明顯割裂大,也不像客家話那樣差異零散。粵方言是有內部比較推崇的「正音」廣府話的。

否則也不會那麼多事兒。

交流總是需要一個工具的,這個工具選用官話也是很合理的。義務教育中使用國家標準語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除非你家孩子一輩子不想離開廣州,也不和外地人打交道。

教授方言不是學校該做的事情,而是父母該做的事情。

更新:

1. 有人說上街都是普通話,哦不,「煲冬瓜」,沒人說廣州話了。

你們知道什麼樣的地方是方言保留得特別完整,做方言調查也很少有外來層次搗亂,街上看不見外地人沒人說普通話的嗎(不過這種地方不一定有街)?你要是希望廣州向這種地方看齊的話也可以,把人全遷到山裡,然後修一道圍牆不讓外人進就行。廣州地好,註定是都市,你想封山當大王自己另尋山頭,別糟踐廣州這塊兒好地。

2. 粵語是唐代的中原雅音blablabla

嗯,這個概率大概等於三分之七。

3. 看TVB學粵語

廣州話和香港話可不完全一樣啊。

過些年再去廣東粵語區做調查的話會不會就有層次了呢?(想歪

4. 父母不教

父母是遷來的,你學會父母的母方言了嗎?(上溯幾代直系親屬全不同地方的人可要累死了呢……

父母不是遷來的,回家問問為什麼不教,跟我這兒爭沒用。

父母不教身邊人不說么?學母語母方言還用教?

5. 課間不讓說方言

這個過分了,該噴噴該罵罵。

6. 已經舉報某位答主的回答

你用方言講髒話就不是髒話了嗎?

鄙人雖是北方人,但是由於自身專業,很多方言的代表點我都是能基本聽懂的。何況您還給書面化了。

廣州丟字有陰平陽去兩調,屌字陰上,拜託用同音字的話,也請用同一個聲調的。

7. 有些答主說自己的母語是普通話。

這是不可能的,親。你說的普通話和標準普通話總會有那麼點差別的。普通話雖然是基於現實音系的,但是它在設計上仍是人造的。

8. 小孩子發音「不標準」

沒有哪個方言是一成不變的,新老派的演變一直在進行。比如我最近去的一個地方,老年人宕通兩攝分明,中年人在古三等字上就比較模糊了,年輕人乾脆三等合流,部分一等字也合流了。這可不是共同語影響的啊,普通話宕通兩攝可是分的。

另外問個問題:

廣州話/香港話陰調一二三陽調四五六這個編號是誰定的?


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來答。學校使用普通話教學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應該允許學生在課間使用粵語交流,而課堂上可以要求都用普通話。也就是「推普」但不「廢粵」

為什麼這麼說,答主當年上小學的時候沒少因為說粵語而被扣操行分。課間聊天不小心蹦一句出來,如果附近有紀律委員就倒霉了,都記著呢,某某某什麼時候說了一句粵語,減一分。

課堂上使用普通話,保證教學效果,這是正當的,但是不應該妖魔化粵語,不應該給孩子灌輸「說粵語是不對的」的觀念。

答主粵語水平自認為十分溜,在港澳轉一圈兒跟在自己家裡似的。現在在外地上學,跟全國各地的同學用普通話交流也是毫無壓力,不存在「學了粵語後普通話學不好」的問題。學校也不應當有所謂「普粵相衝」的觀念,普通話和粵語,甚至說普通話和各地方言,它們之間是共存的關係,而不是競爭。


update 2:

最近這個回答好像被翻出來了,陸續收到好多贊和評論,在此謝謝大家的關注。

但也有不少朋友似乎把重點過分放在「廢粵」或者「講粵語的人越來越少」上,

我只好再重申一下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出發點,那就是①普通話教學逐漸取代粵語教學這個問題要如何理性看待,以及②小孩子粵語發音越來越不標準是否和普通話教學有著密切關係?

而我的立場對著兩位的立場是:參見回答。

====================================

update1:

其實廣府人要保護好粵語,方式有很多的,家庭的教育只是其中一方面。

而在這裡我只是從題主提出問題的角度出發而已,

即「年級小的孩子粵語發音越來越不標準」真的和「普通話教學實施」那麼的密切相關嗎?

我真的不覺得噢~

====================================

作為一個廣州人,我也來說幾句。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看了張敬軒的那條微博所以有感而發地在知乎上問了這個問題呢?

張敬軒的那條微博獲得了很多廣府人的贊同,下面一片要說用粵語教學的。然而我只覺得很...呵呵~

老實說我覺得學校用普通話教學沒有任何問題。本來普通話就是一個全國性推廣的語言,俗一點說就是國語,貫穿在學校教育中沒有任何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且「取締」這個用詞是不對的,因為根本沒有誰優誰劣之分。

而粵語是一個地方性的語言,主要使用者為粵港澳地區的人。既然這是我們廣府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從小開始的家庭教育和熏陶就很重要。對於這種對廣府人來說基本就是母語的一種語言,家庭所起到的輔助作用更大、更重要。你從小每天在家嘰里呱啦地講粵語,還怕在學校上課那幾個小時的普通話能讓你把粵語給忘了?

我不能說現在廣府小孩粵語發音不標準的問題和課堂上推行普通話的情況沒有任何關聯,但我相信這種關聯是並不強的。還是那句:你從小每天在家嘰里呱啦地講粵語,還怕在學校上課那幾個小時的普通話能讓你把粵語給忘了?父母好好擔起教育的責任就行了,別扯有的沒的。現在太多年輕人,尤其90後我這一批的,一天到晚瞎激動,就怕粵語給整沒了。既然那麼激動,那等自己當爹當媽了好好教,別過度推卸責任到學校的教育上。

順便吐槽一下他的微博,張敬軒說什麼「老祖宗留下來的廣州話已經變得越來越奇怪,口音、咬字、語法都是」。大哥啊!語言本來就會隨著時間流逝和社會發展多多少少產生變化的,請問你是覺得怎麼說才不「奇怪」呢?是不是要標準到跟老祖宗一樣你才放心?那麼「標準」的定義又是怎樣的你倒是說說呀?無語。還口音、咬字、語法呢,我看這位大哥你自己可能也沒講多標準噢。

再者,就拿我們廣州來說,這樣一個發展速度較快的城市每年都會吸引上百數千萬外來人口來打工、創業、成家,不說粵語的人口比例有所上升這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他們的後代不會說也是非常正常,請問這點你能怎麼辦?還管人家了?

最近幾年好多自稱「地道廣府人」一直打著「捍衛粵語」的旗號來明裡暗裡諷刺外來人口,我有朋友甚至碰到用外省普通話的人問路時硬是用粵語來回應對方,讓對方很尷尬。我只想說,捍衛不是這樣捍衛的,要是真的這麼迫切想要保護粵語,家裡的教育和熏陶最重要,而不是跑到外面找存在感來凸顯自己,硬生生地築起一道文化隔膜,以為是保住了這份瑰寶,其實是畫地為牢。


別往對立面去靠·······
這樣就跟那些推普廢粵的傻X一樣了
學校教學用官方語言,和方言的傳播這本來就不需要也不應該對立起來
作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鼓勵大家多說方言,能用粵語交流的就不要說普通話
實際上沒有專門去正音,用拼音學的語言,你要談發音標準與否確實有點扯淡
再一個廣東也屬於多方言分布的區域
題主說的粵語,能包括客家廣府潮汕三個地區嗎?
能代表所有廣東人的意志不?
如果你只考慮到一個方向,其他人咋辦?也是廣東省的方言啊
請指出問題中的粵語是指廣東地區的所有方言還是特指廣府話即平常我們指的廣州話

只是普通人,光是在網上表示一下痛心是沒啥用的,要麼你也投入傳統文化的傳播中好了
建議題主去新華書店什麼的買一本廣州華字典,學學粵語八音調拼音,然後給周圍的人正音
從你自己做起·········

今天心情不太好,停電大半天熱死了,但是我的立場的確就是如此,再要改也就是語氣溫和問題
我能說粵語就不說普通話,畢竟大學是在外地讀的,深切地感受過文化差異甚至文化衝突
但是自知沒有那精力去研究粵語拼音,所以我也沒資格管別人粵語發音是否標準

什麼叫能講粵語的場合,就是沒有外地人,都能聽能說的情況下

(本答案對應問題一開始的描述,詳情自行查閱問題日誌)


我在廣州市所謂的「西關地區」出生,度過童年時光後全家搬到天河區,小學一年級開始全面接受普通話教育,學習漢語拼音。

何來粵語教學,對我來說,一天都沒接受過。

1994年,天河區就是這樣的情況,既然從未有過,談不上取代。


做為浙江人好羨慕哪些方言能在一個省內通用的人民……


廣州人說話口音變化是看香港電視學的,跟普通話教學肯定沒關係了。

口音都是家裡學的。

個人覺得ok,因為廣州本地口音很不好聽。香港口音也不算」不標準「


自古讀書講究正音,忌用鄉談。顏氏家訓早有明言,至宋代猶以讀書人語音為正,截至明末「上流社會」只說官話,至今戲曲中正面人物仍操明代官話之孑遺——中州音。方言晉陞為教學語言是清代以後才出現的。滿清惡習不足為據。

官話傳統影響至大,以至現代白話文唯以官話為依託,即便方言勢力再大,學堂所授亦莫非官話文章,並不因方言勢大而另制一體。以是觀之,則方言入課堂,縱能一時活躍於口中,而筆下之地盤,則早已被官話佔據。直截根源,生路斷盡。

綜合以上兩方面可知,方言教學,歷史並不長久,前景也不看好。


讓我們來做個假設。

假設今天廣州深圳東莞,沒有這麼發達,二三線城市,沒有那麼多人前仆後繼地跑來這裡工作生活,那現在題主還會再憂慮普通話代替粵語教學嗎?

在廣州打了兩年工,無數次在外面用普通話跟人說話結果對方只用粵語回話的,對此想到的詞也只有「土著」了。

同樣問個問題,我們大潮汕也相當一部分實行了普通話教學,潮汕話也說得很666。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換到了廣府地區,粵語就說得不標準了呢?


是不是有些廣州人覺得外地人都是只會講普通話?各地都有方言好伐,普通話是方便講不同方言的人們可以互相溝通。另外,也沒見哪裡的方言消失了,你們怕啥?是尋找存在感優越感?


大型粵吹車禍現場……

求求你們別再給廣州和廣州人丟臉了……


小孩說方言不標準【手動滑稽,你知道方言是怎麼來的么。。當一種方言需要統一教學的時候,就不叫方言了,謝謝。


(利益申報:同學眼中的北方人,普通話是母語,成長在不說廣東話的深圳,目前在香港讀書)

既然是理性,不提到「法律」,則不能算理性吧

好的,再來看題主的問題:

如何理性看待廣府地區普通話教學逐漸取代粵語教學?

既然是教學,則需要討論「該動作的發出主體」是誰?

這是一個答案非常簡單的問題。答:教學這個動作的發出主體為教育機構

1.那麼,教育機構需要遵守什麼法律呢?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基本制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與社會等事宜作出了詳細的規定該法自1995年9月1日施行。

且,該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教育,適用本法。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2015.7.30),廣府地區的教育機構是受到該法的司法管轄的。

2.那麼,《教育法》是怎麼規定「普語教學」的呢?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 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範字。」

因此:廣府地區用普語教學代替粵語教學是「合法的」

3.除了這一條,還有哪些條文可以支撐「普語代替粵語教學」呢?

答:《教育法》第四條: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社會應當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第五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可見:《教育法》所著眼的是「全國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非「廣府地區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因此:要使教育機構所培養之人可以完成《教育法》所規定之任務,該任務所適用的地區以普通話為通用語,因此,該教育機構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為佳。

(如 @TairanoKaeru 所言:除非你家孩子一輩子不想離開廣州,也不和外地人打交道)

同時:

《教育法》第二十六條「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第二款規定:有合格的教師;又因為,《憲法》第十九條之規定

並且《教育法》第二十九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第一、二款規定遵守法律、法規;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再次與《憲法》第十九條之規定合併來看。

則:教育機構中的教育者必須用普語教學

4.那麼,在我國,是否存在教育機構或教育者不用普語教學而用本地語言教學的情況呢?

答:存在。《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

同時,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少數民族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合併來看

則:廣東地區除乳源瑤族自治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外,其他地區(含題主所言廣府地區外)並不包含在《教育法》第十二條所言之可用民族語言教學之範圍;

因此:絕大部廣府地區用普語教學是合法的

5.那麼,如果不是民族學校,有無例外的情況呢?

: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一條規定: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根據需要,可以使用外國語言文字教學,但應當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教學語言文字。

因此,類似於小弟母校UIC之教學語言是英文,是合法的

綜上所述,如果是從「理性的視角」看待廣府地區普通話教學逐漸取代粵語教學:

可以這麼說:這是合法的

可是,「法律是60分的道德」,

下面開始感性的時間:

我丟你個仆街冚家鏟,宜家搞嗰D普語教育。我系廣府地區周圍走,通街啲細佬哥一出聲即系「去哪兒」,唔系「去邊」;即系「去哪兒吃飯」,唔系「去邊度食嘢」;即系「今晚我還要上課啊,不跟去你玩兒了」,而唔系「我今晚仲要返學啊,唔同你玩住先喇」;即系「服務員,點菜啊」,唔系「阿姐,寫嘢啊」;即系「你知道當時老師發火,我好害怕」,而唔系「你知唔知果時阿sir發懶砸,我幾X驚啊」

我真系,聽到通街都系呢啲衰嘢,心度把火都扯埋,你知唔知,我嘅心有幾X痛啊丟!甘樣搞法,白話真系冇喇。

哎!系~!你講得啱:學校用普通話教書而唔系白話,系合法嘎,冇錯啊;但,你都唔洗話:「講普通話,做文明人」啊嘛。丟!甘即系點嘛?我啲講白話嘅人,唔系文明人,系野蠻人咯?擺到明歧視嗟!知唔知咩叫「尊重啊」?RESPECT!

系~!你講嘅啱,「教授方言不是學校該做的事情,而是父母該做的事情。」,但系之後父母對白話完全冇曬概念,甘邊個教佢哋嗟?我上堂唔講得白話,出街又冇人講,睇電視睇戲睇報紙聽電臺,完全系「煲冬瓜」,甘既系點嘛?冚棒唥都系普通話嚟噶啵!你普通話巴之閉喇,成個畀你玩曬喇!甘我去邊先至可以學翻講翻白話嗟?我之後點教我嘅仔啊?

哎~!今仆真系玩完了,冇得撈了,甘樣搞法,粵語真系收皮喇!陰公!

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跟一位客家朋友聊天,他的女朋友也是客家人。

我問:如果你們結婚,你會不會教小孩客家話

他說:當然會,語言這種東西,不講就真的沒了


挺好的,我初高中都在省重點,老師里非廣東人遠遠多於廣東人,用粵語教學的話,這是要活生生逼走大批優秀的教育人才啊!我覺得從提高教育質量上面來看,必須打破語言壁壘,而普通話,是最好的選擇。什麼,你說英語?


普通話教學其實並不能干擾廣州人講廣州話,我舉些身邊例子給你們看看。

我的一個表侄女三歲前都在家裡,三歲開始就去幼稚園。在家的時候因為家裡人都說廣州話,而且女孩子較早學會講話,她在上幼稚園前已經學好了粵語。在幼稚園裡讀了一年,普通話也說得順溜了。不是因為普通話教學,而是因為園裡的老師好幾個都是外地的。

我的弟弟,男孩子嘛學說話沒有女孩子那麼聰明,三歲後上幼稚園,碰上的全是外地人做老師,只有一個本地的。那個本地的老師為了遷就別人就也說普通話。因為這樣,我弟學會了普通話,家裡人和他溝通用廣州話會很費勁,因為他聽不懂。現在天天逼他聽我們說廣州話,但是沒什麼用,因為他的發音做不到純正甚至聽不懂,而且因為身邊外地人多,老師和小孩都說普通話,在這種氛圍之下,我弟估計學不好廣州話了。一說起這個我們家就黯然,難為世居廣州的家族出了一個不會講廣州話的。

此處總結(個人愚見): 干擾廣州人講廣州話的,不是普通話教學的政策,而是身邊外地人太多了,孩子一上學就要接觸普通話了。如果碰見多廣州人的學校,好像老城區的學校,那些老師雖然被要求普通話教學,但還是講到忘情的時候就切換回來了,甚至整節課都是廣州話。 用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廣州話有好多詞都很生動幽默,普通話不一定表達得出來。語文老師更是說了,廣州話是保留古漢語最多的。

在此不得不說說會講粵語的優勝處。 粵語是出了名難學的,這是因為粵語發音複雜,不像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而且字音也是比較多。我猜吧原因是廣東這邊山多,客家話都能有好幾種,而且是離香港近又是沿海,粵語被揉入了不少英文單詞的近音詞。 正正因為這樣,我們這邊有一句話:學了普通話再學廣州話,難;學了廣州話再學普通話,易。不僅學普通話容易、標準,學英語或者其它語言都會容易、標準些。

————————————————————————————————————

好像說了這麼多都沒回答道題主的問題。怎麼理性看待。

首先吧,作為一個中國人,學好中國的統一的語言是一份責任。而且作為一項政策,普通話教學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我們只能接受和尊重。而且我們學校的老師也說了,傳承文化和加強地區之間的交流和增進友好度的前提是有統一的語言。學好普通話可以說是匹夫有責。

其次,無論你是廣東省也好,外省人也罷,請尊重廣府文化。因為廣州這邊有很多外地人(貌似這邊外地人比本地人多),我們可以說是為了和外地人友好相處,也可以說是語言環境所迫,廣州人都學普通話。與此同時,廣府人也要把廣州話也學好,維護自己的本土文化。可能很多地方都不懂為什麼我們在廣州話這事兒上這麼執著,且聽一聽我的看法,並尊重我們的立場、尊重我們的文化。廣東和許多省份不同,這邊外地人多,廣州話的地位因此被動搖了;而外地吧,據我了解在外地,相對於外地人,本地人多。所以我覺得這是導致廣東人對傳承粵語的危機感、使命感強於外地的一個原因,支持粵語的活動也多,在網路上對粵語文化上綱上線的言論也多。希望你們可以體諒、寬容、尊重。


非常必要。說一個比較尷尬的吧 我北方人 在沒有來潮汕讀書前以為全廣東都是講白話的 後來才知道有可能隔一條馬路口音都不同 而且找家教竟然要求會講潮汕話


感謝@unclebill,提供了廣州學生在推普生活中的一種生活。

先上答案:這是自然的,就像我的某個北方同學習慣吃甜包子。而且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又避免直接討論粵語,我決定換一個方式答題。

以答主的經歷告訴你:小孩子習慣講普通話不講雷州話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不屬於偏題,因為你首先要承認:1.粵語也只是一種普通的方言2.人們討論要不要保護粵語,是因為新一代的本地人不再講方言。

以下討論也是基於這兩點,除非你偏要說:xxx宇宙大爆炸。

上知乎的怎麼也是大學以上了,或大學同等學力以上了,請仔細閱讀。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恰恰跟@unclebill 相反,我們老師是用雷州話上課的,沒錯,我以前還會用雷州話倒著背誦課文。可是最大的問題是,雷州話的是沒有現成的文字教學的,至少沒有一間學校教雷州話是怎麼寫的,甚至現在的戲劇的字幕也是以普通話的音譯字製作的。

  1. 最大的弊端產生了,那就是口語與寫作的割裂。寫成文字是按照普通話的方式,陳述事物是按照雷州話的方式,閱讀思考是按照普通話的方式,日常用語是按雷州話的方式。作為又懶又笨的我,兩套語言邏輯自然比一套語言更費力,導致了我現在完全不習慣大段大段地辯論,因為我腦中首先的發音是雷州話,然後才重新組織成普通話。

  2. 弊端二:口語的割裂。即使是同樣講雷州話的人,相隔幾個鎮就完全聽不懂了。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然,同樣存在東莞話,廣州話等。口語有兩個重要組成:語速和聲調。我小時候喜愛看本地新聞,印象中最深的是對一位果農的採訪,他嗶哩嗶哩地說了一大堆,我完全聽不懂,並非其他方言,只是他的語速很快,音調較輕,與我平常說得雷州話聽起來有極大的不同。連對方在講什麼都不知道,就會導致無法交流,無法交流就會導致經濟增長緩慢,經濟增長緩慢就會導致拉幫結派,保守主義增長。不信,你看看在抱團這件事上是否同鄉密切過同縣。by the way 我的一位英語老師,曾經批評我們(沒錯,不止我還有其他學生)英語口音太差就是方言口音太重。(有時他也講由於他不標準的普通話導致的各種笑話。)

  3. 弊端三一套通用的語言作為自然反應是很重要的。在不斷的求學生涯中,我的高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我上了重點中學,而且是重點班。我的一個舍友與我一樣喜歡看小時代,但是他完全聽不懂雷州話啊,聽不懂啊,同樣我也聽不懂他說的任何方言。在偉大的小時代號召下,我們只用普通話交流,而且由於我們是住宿生,只有寒暑假才會分開,於是一種神奇的現象形成了:那就是我在學校不會講雷州話了,或者說不習慣講。但是在家裡面又不習慣講普通話。同一種語言,使交流能夠進行,人們也就更願意達成對於一種價值觀或行為規範的共識。在高中的時候,我,我的舍友,我的同班同學,我們在相遇前說著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視野,但是由於某種特徵——比如小時代,看天下,籃球,寫小說等聚集在一起,為了防止隔閡或可能出現的孤立,我們默認了普通話的首先語言,同時默認了舉止禮貌。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影響是深遠的,因為互相理解居然建立在達成共同認知上的。

  4. 弊端四經濟經濟經濟!我們學英語,學普通話,學上海話,學粵語,學四川話,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更好的收入。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不會普通話賣不出蘋果,靠著蹩腳的普通話打散工。我那個小城市,經濟產業落後,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新一代的孩子必然要去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作為未來的外來打工者,從小學會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正確的。

  5. 現狀:我過年回家,我堂哥的兩個兒子日常生活是說普通話的,跟題主或者所有的保護粵語的人們看到的現狀一樣。但是,一點,都,不影響,生活。畢竟,人,是,會,學習的,現在,不講,但是,會聽啊,以後,也會講啊!而且,有時候父母或其他親戚會幫忙啊,為什麼一定要孤立看待事情呢。 by the way ,我爺爺聽力嚴重受損,有時候我都不在乎他有沒有聽得懂我的話,只要他過得開心就好。

中心思想:請不要以保護傳統文化的理由綁架所有人。

1.我很難理解,多代人是生活在同一時間點的,難道那些從小學習普通話的小孩子不會接觸回本地方言? 就像我提到的兩個小侄子,難道以後他們不會跟【習慣講雷州話的親戚交流】?

2.如果他們不願意講方言,其他人不該尊重他們嗎?選擇雷州話也好,選擇普通話也好,這都是屬於個人的選擇,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學會理解。

3.沒有什麼是不變的,包括語言、文化。即使是我們祖父一代,他們的口語跟曾曾曾祖父也是不同的,所有帶有普通話的雷州話也算是時代變化的一種。

4.未來的學校會根據不同地區推出不同的課程,這些課程不是必修的,應該是興趣班,就像我初中的課外活動一樣——每周有半個自由時間,想上足球課上足球課,想上奧數上奧數,想拔河就拔河

不去反思和改進自身文化的不足,而是一味強調保護,看起來真的很蠢我們一直說:文化,文明,但是它們是靠什麼傳承下來著? 是人啊!人只要還認同並繼承文化,文化就不會斷。連自己都拋棄了原本的文化,這就是時代的問題了。

在廣東省,除了粵語,很多方言也面臨著粵語的情況,下次不要再加什麼廣府、廣東之類的詞語,直接說:現在小孩子都不講粵語了,怎麼辦?這樣比較好,謝謝。

利益相關:雷州話為母語,從下看TVB和珠江頻道長大。


我黨在萬年之後,史書上會記一筆其功績~統一了全國語言的發音。其歷史地位不亞於秦始皇統一文字


說白了就是方言,我也有閨蜜是廣州人,和父母說粵語,和其他人說普通話,從來不覺得會粵語就怎麼怎麼。說實話,中國那麼大,哪個省哪個市沒有自己的方言?聽說有的地方每個村子說的還不一樣呢,你在自己的地盤說方言誰攔著你了,愛怎麼說怎麼說,你要保護,就切切實實的去收集資料和錄音存檔留給子孫後代,中國好多城市為了防止方言消失都是這麼乾的,但是硬要弄出來說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文化真是神煩,每次都要跟外國朋友解釋為什麼中國人的語言分為中文普通話和中文粵語。


哪種語言多人用就用哪種,官方指導語言用哪種就用哪種,不然你覺得應該怎麼搞普及教育?很多人認為是中央打壓地方語言,事實上是地方選擇了中央語言,降低地區交流成本,促進往來。

所以我支持普通話教學,但我不支持在教學方案外的語言使用限制。

但是現實是,有部分基層的甜瓜搞的是沒人喜歡的那一種,所以,如果質疑普通話教學的合理性,不如追究一下那些拿政策當擋箭牌的無恥之徒。


每每刷開有關粵語的問題,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戾氣心情是複雜的。堂妹是土著,由於家裡深受「講普通話才是文明禮貌」思想,成長環境基本隔絕粵語,目前初中在讀只能聽懂六七成,卻說不了。某次在國外好不容易碰到國人而且還是老鄉,當老鄉用粵語說了一通以後堂妹聽懂了大半卻張口說不來粵語,當時十分尷尬,父母悔不當初。粵語即使消亡也不應該是由於人為強制推普而消亡(想起小學推普時講普通話 做文明人之類的噁心標語說得好像不說普通話就不是文明人 讓老一代的不懂說普通話的情何以堪?),而是應該順其自然。某些推普手段太粗暴,而某些用粵語滿足自己某些特殊想法的本地人太幼稚。對待粵語可參照西班牙的加泰地區。


天啦嚕 方言都有標不標準的劃分了………


推廣普通話,全國各地都可以就廣東不行?別的地方方言就不是方言?沒地域黑,純受不了這種地域蜜汁自大感。

我們這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過什麼方言教學也沒見的方言怎麼了。所以發音什麼問題不應該是自己問題?


如果每個省都要捍衛自己的方言,那中國人交流起來多麻煩啊?大家都說普通話是最好的,方言只是一種文化,但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一定要保留下來,歷史在進步,歷史上沒保留下來的東西多了,何必在意


看另一個回答 某位粵語區答主覺得一個粵語區服務人員【當面聽到普通話轉過頭來就說客人壞話】這種情況屬於【很有骨氣】,並認為其他粵語區人該學習這樣

不說髒話,但這種人顯然比較欠教育。缺乏正常的三觀不止,這種莫名其妙的歧視簡直笑掉人的大牙。阿q都不至於如此。一個端湯遞水的小廝,就是這樣自得其樂的也就罷了。某些人還要學習呢!我必須多笑一會子

但是爛泥扶不上牆,教育這種人也晚了。怎麼辦呢?學習愚公,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們可以教育他們的晚輩,讓他們的晚輩後生個個學普通話。

看看誰先氣死咯~~


被舉報了?666666為什麼粵語就是語種而不是方言?

為什麼粵語就是語種而不是方言?

為什麼粵語就是語種而不是方言?

生活沒人管啊,教學用官方語言不正常嗎?

河南山東地區不是這樣嗎?上海地區不是這樣嗎?兩湖地區不是這樣嗎?

我是河南的。縣城方言教學是因為,老教師根本不會普通話!!!地級市新老師都普通話教學,現在很多00後學生日常都用普通話了,也沒見有人說發音不準很痛心吶!

要不大家都方言教學?


如果不是因為香港的存在,廣州話早就不會有如今的地位了,教學語言也早就通用普通話了。


國家推廣普通話是寫進《憲法》里的,任何個人和組織當然不能違憲,從這方面來說,任何阻礙國家推廣普通話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所有教材都是用普通話編匯而成的,單獨弄一套粵語寫成的教材來?其它地區怎麼辦?山東有山東話,上海有上海話,陝西有陝西話,湖南有湖南話,大家都各整一套教材?大學用什麼語言教學?

方言是由於落後的生產力導致的長時間地域隔斷所產生的,而且方言一般來說是與書面語嚴重脫離的,方言表達高級抽象思維和嚴謹邏輯的能力比較差,在現代社會,還推廣方言明顯是反智主義。

另外,既然我們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漢族又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大家說一樣的語言自然有利於地域團結和融合,那些堅持說方言排斥普通話的,事實上就是狹隘的地域主義在作祟,無論他們承認不承認這一點,他們的心理和行為在事實上都已經把自己和全國其他人民區分開了,尤其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努力學習普通話普及普通話的情況下,個別地方對方言的堅持更顯另類。


沒尖團音,沒文白異讀,我都不覺得普通話是漢語#(摳鼻)


個人認為保護方言更多是家庭責任,學校沒有必要搞粵語教學,我是新疆長大的,新疆漢族學生應該不會同意學校加一門維族語吧,哈薩和柯爾克孜等名族也不樂意啊。


當年就是因為南方各地土話在雅言壓迫下越來越不「標準」,今天大家才有吹存古的資本。


方言不存在什麼正宗不正宗,語言本來就是一直演化著的,就算是一百年前的粵語和現在說的也是有點區別的,我家鄉的方言,我和我奶奶說的都有些不一樣了,正常演化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我表示在上大學之前一天加起來都沒有一個小時是講普通話的,課堂上老師授課也是講著講著就用粵語了,我們也沒覺得有什麼,我們的普通話也是正常水平,為什麼就那麼想要消滅粵語呢,講粵語又不妨礙我們講普通話→_→


回答中果然看得到一些肥辣漢身為降虜是怎樣以坐視公權同化粵人為樂。人的軀殼還默認有一死呢,前景不永生能關方言教育權啥事?就姑且算前景或趨勢為真,憑啥要促成某些漢語方言先被核平的趨勢?

假定同樣愚蠢——何況愚痿審音朝令夕改、不把方言整得要死不輕易授權上課顯然比廣府沙文更蠢更暴力——的情況下,明明肯定是愚痿比屁民更值得捱罵。然而,倚仗姿勢水平挑刺盡量捏軟方的柿子卻是通病。工資、律詩等詞都是這樣被利用著低下認知能力搞臭來的。哪個一見廣府方保者有傻逼就能被逼、或者說自逼成推普撐的話,視障未免也太誇張了。我喊靠發帖減罰的人跟任何持不同大見的NGO安插幾個豬隊友你信不信?

還有歷史不久論,黑方保的人似乎喜歡上了要挾方言——若要自保必須層次最老、習俗最古,下一句甚至可以是管得你古不古。比你更古的不喊方保,那你也不配自保甚至不準自保。

但你要是上了他們這個套,他就準備告訴你務必識得招架所欽定的時務了。


方言是一種語言的地域變體,體現了一種語言的活力和歷史,是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

普通話的推廣便利了日常各地域的語言交流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好處多多。

但同時可能使新一代的人們忽視方言的作用,再加上方言本身特點基本只能靠口頭傳承,很難形成文字。

所以,最好是在學校學習規範的普通話,而在與本地人說話時則儘可能的使用方言交流,家裡的老一輩進行方言教育傳承,學校教好普通話便於與外地同胞交流。

一個人語言能力的體現在於不同語言的自由轉化,在方言和普通話的轉換也體現這種能力。

總之,方言和普通話是可以都說好的,重要的是在教育和傳承。

它們不是矛盾的。


作為閩南人

我們上小學時候學校還要求一到班級就不能說閩南話,

同學之間還要互相監督,誰說了,就要被記小本子,還要罰錢!

多虧如此,現在在其他城市都能各種口音切換自如,看是要台腔福建腔還是帶翹舌音都能切換自如

用普通話教學不代表你方言就學不好。


不該搞特殊化,上課用普通話是在正常不過。


個人觀點,溫水煮青蛙,在廣州生活20年我看著廣州的變化,從推普到現在廢粵的苗頭(這個苗頭滅了又燃),從我個人經驗來看,我經歷了在街上說粵語80%到現在20%的過程。對,我們無限歡迎外地人口,無限歡迎普通話,現在下一代甚至覺得粵語除了家裡根本沒人用,說來幹嘛。繼續煮青蛙,呱呱呱,真開心。歡迎理性撕逼。


珠三角作為人口流入的高峰地,在改開初期還能保持對外省人的強勢同化能力。但是隨著長三角取代珠三角成為中國最大經濟區,香港作死和持續衰弱,粵語的影響力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深圳,占絕對人口比例外來人群選擇普通話交流很自然。至於廣州,只能說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和廣州一枝獨秀的經濟地位不再,普通話影響力增強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推普只是加速了年輕人對普通話的靈活使用。並不是根本原因。


其實這個現象不只是廣州有,在我家中山那邊也有,還挺嚴重。

我弟弟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被老師教普通話,教就教咯,「推廣普通話,從我做起」嘛,可是推普也就算了還不讓我弟弟下課和同學說粵語,說了就教育一番打小手掌什麼的。無論是不許說粵語還是打手掌都讓我十分惱火,我都殺到老師辦公室去了。

然後到小學了,還是那樣,除了上課說普通話之外,下課也只能說普通話,而且周圍的同學也只用普通話交流,弟弟也說怕被老師處分。說白了學生都怕被學校處分而不說粵語,同時因為外來人口比較多,說粵語的人也少了。(其實我很奇怪為什麼現在小學生那麼乖,我小學時候那些同年級同學把老師欺負哭,各種處分當吃生菜,毫不在意啊。而且說自己的母語該受什麼處分?

至於如何評價這種狀況?悲哀吧,我弟弟到現在還不能很好很流利的說一句讓我覺得很地道的粵語。廣東人積極響應推廣普通話的同時,能不能不要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噁心形式另類的「廢除」粵語呢?


最好廢除漢語,獨推英語。

現在英語在中國已經貴族化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難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別的不了解。

反正自從我上小學時推行校內使用普通話,我們這一代整體的上海話水平十分糟心。


聽到「理性」就想笑。

在上海,滬語已經斷代。許多上海土生土長的老年人不得不費力地學普通話,才能和孫輩交流。

我親眼看見:在一場「滬語小達人」的決賽上,沒有一名選手能在不說普通話的情況下用上海話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這樣,還有很多外地「同胞」抱怨上海人排外。

排外你妹啊,自己的方言都快絕種了!

當然,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我的一個紹興的同學說學校教普通話是 文化入侵…


普通話越來越普及,現在的零零後,在家都是用普通話和父母溝通的了。在學校里,限定的語境是普通話,說粵語較難融入圈子。

普通話作為國語使用範圍更大,在不了解對方時,更傾向於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吧。而且如果一個圈子裡有一個不會粵語,那麼不使用普通話也許會被認為是一種孤立他人的行為?

同時,很多廣東的電視台也都是採用普通話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網路流行語的大熱,用白話講你媽炸了,你妹,土豪,我也是醉了,城裡人就是會玩,這些流行語,你拗唔拗口?


語言本身就沒有歷史標準,發音什麼的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我看來也沒必要保存什麼(因為根本沒意義,刻意保存而不看客觀發展規律的話只能用來考古),語言的作用就是交流,能夠交流的話,大家都說普通話有啥不好(這個能極大程度上改觀地區主義)?至少我就完全不會說家鄉方言。但照樣沒啥問題啊?


關普通話教學鬼事啦╮(╯_╰)╭

我9歲從武漢來到廣州定居,看電視看電影看數碼暴龍硬是學會了白話,在學校天天聽普通話教學也沒能帶歪我啊…


挺好的,如果我舍友從小接受普通話教育就不會擔心考不過普通話二甲當不了語文老師了


就如某個匿名答主說的一樣,一點開就收到四面八方的惡意。一方面是某些沒文化粵語使用者喜歡說什麼「差一票成國語」吸引火力;另一方面一些人對粵語的影響力、一些被他們認為「火星文」的粵語專有漢字有著天然的惡意。

——————————

說一說自己情況,地道廣州人,幼兒園到大學均在廣州讀。在家說粵語,跟會說粵語的同學(身邊基本都會說)說粵語,不會說的用普通話。自我感覺粵語標準(懶音已糾正,錯音如『五』念成m也已糾正),普通話沒考級,但在遊戲里跟東北的朋友交流他們認為我是北方人,宿舍的河北舍友也認為我普通話好

幼兒園小學基本全粵語教學,初中政治老師外地人,但努力學粵語,上課基本粵語夾著普通話教學,高中外地老師更多,不會說粵語的普通話講課,本地老師粵語普通話輪著說。

從小學到高中,外地同學都有,但是他們都跟我們說粵語。有一個例子,有個外地同學小學時不會說粵語,然後高中時小學聚會,發現她跟我們說粵語,據說是初中時學的。高中時周圍有江西廣西湖南的,即使有不會說,但是都會聽,不少粵語已是母語水平。

————

說那麼多只是為了說一說普通話跟粵語是能共存的,更不存在什麼上課用粵語,普通話就學不會的情況。反而現在的上課下課回家都講普通話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但是因為他們父母普通話水平堪憂,小朋友普通話有點辣眼睛,而粵語就更不會了。

拿我表妹作為例子,父母均是地道廣州人,小學前跟我們(親戚們)說粵語,上了小學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學校里跟同齡人都是普通話交流,一些親戚聚會跟比她大的表姐說普通話,不過那時比她大的親戚用粵語跟她說話,還是用粵語回答。現在跟她用粵語說話,已經不用粵語回答。

之前有個網路媒體,採訪一些廣州小學生,問他們會不會說粵語,不會的已佔大部分。採訪一個自稱廣州人的小女孩,不會說粵語,問她願不願意以後學,考慮幾秒後,嘟著嘴扭頭說不會。一些本地家長也對「小孩不說粵語」持無所謂態度,他們認為小孩長大自然會學。

我對粵語以後的前景持悲觀態度,失去了幼教的語言撐不了多久。目前父母均是粵語使用者的小孩很多已經不會說,更不用說有一方是不說粵語的(新移民夫婦不在考慮內),新生代粵語使用者以指數減少,一些原本會講,慢慢受周圍影響變得不說或不會說的情況更是常見(如我表妹)。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說實話我小學時候,「講普通話做文明人」的標語存在,但是我對我目前的粵語和普通話現狀滿意。現在這種標語可能已經不見了,學校有沒有在課後強求學生說普通話我不知道,但目前情況來說,不用學校強求,學生們已經不止在課堂上說普通話了,在母語丟失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我甚至想過,以後看到小朋友說粵語可能要到香港,甚至是國外唐人街。有一次在醫院候診,看到兩個同齡小朋友居然用粵語聊天,都可以讓我感動得痛哭流涕(誇張)。

有時聽到一些家長跟他們小孩用普通話交流(都是廣普),然後自己轉頭就跟別人說粵語,這個時候我就很想對這些父母說:「求求你們了,跟你們的小孩說粵語吧!」


首先表明態度,我是支持普通話教學的。

理由很簡單,中考高考的老師可看不懂字裡行間偶爾出現的普通話。

而且像我這樣刷知乎,打粵語恐怕是會【撲街】的。

而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也不存在什麼【廢粵】的說法,畢竟小朋友習慣模仿身邊的人和事,他每天待最長時間的地方就是學校,而學校又強制要求普通話交流,所以慢慢地小朋友就會習慣用普通話交談,最後結果是自然而然的【廢粵】。

對策也很簡單,強制要求小朋友在家說粵語就行了,就跟學校里的政策一樣。不過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小朋友不會忘記粵語的說法罷了,畢竟即使是我這種成年人,天天在單位和別人用普通話交流,導致回家有時都會冒出幾句普通話,小朋友就更難保持了╮(╯_╰)╭


10年,20年,30年,40年後~~~


討論了這麼多然並卵 普通話普及方言式微是趨勢


平時用什麼語言交流都是大家的自由還包括表情包

但是講課的時候當然也必須用普通話

既然要用普通話 當然要教普通話

與其害怕受到普通話影響導致粵語不純正

還不如想想怎樣減少粵語對普通話的影響


上課可以用國語啊,我小時候就是,但課間等時間也請彆強制我用國語好嗎??


我發表一下個人意見吧。

我廣東人,說客家話和粵語,平時說粵語多。

可以說,中國這麼大,13億人口,有一門標準語言是很非常方便交流的,學好普通話從來不是一件壞事。廣東學校用普通話教學合理合法,粵語教學可能會導致非粵語母語的學生聽不懂,影響教學效果。我們如何把粵語繼承好、發揚好才是首要任務,提高中文水平,光上網打嘴仗是沒用的。多做些實事,比如多支持一下粵劇、粵語電視節目

影響粵語使用的從來不是學校用普通話教學,而是身邊的使用環境。

某些看不慣粵語的人,心裡想的無非是「你們為什麼說粵語?為什麼不學普通話?是不是想排擠外地人?憑什麼給你粵語特權?是不是想搞獨立?」

我只想說,吔屎啦你。

(此處有學友哥)


應該說人類對自己不說的語言都不關心,就好比明天聯合國出台一個投票,要求廢除英語的國際地位,百分之九十九的國人都會支持,同理,一個國家的一個地區的語言,哪有人會管?


當我們理性上街抗議的時候被不理性鎮壓了,現在才來談這個?


我們這縣地方台才播方言,其他接觸環境也都是普通話,連我爸媽跟我說話都是普通話(只跟爺爺輩交流用方言),可我還是基本掌握了我這兩種方言,你們學粵語的還有個TVB這個超級學習機還怕學不準粵語?


我認為不僅是在教學這一方面,這一點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實我們應該借鑒香港的做法,香港是粵語跟英文都大行其道的,但是他們的粵語是從不荒廢的。而且他們教學是用粵語的,起碼是在啟蒙和初中階段時。所以說,那些說用普通話教學才能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自如交流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國家拚命想讓廣府地區的人學普通話,除了交流問題外還有是灌輸大一統的思想,包含的還有政治原因。

我認為我們應該盡量爭取粵語教學,起碼在啟蒙時期要粵語教學。而且家長也要多教孩子們粵語,那些成語,粵語歇後語也要教到。做到傳承與現實變化兩不誤,是對付現在殘酷的粵語現實的好方法。


我男朋友是廣州的,我覺得將來我們家孩子還是要學學粵語才好……


-以下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原圖在最末附上(語言為粵語繁體字且文中有少部分多字或錯誤字,已修改)

-目前粵語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粵語的消滅程度快過其他非官方漢語言。在中國大陸,推廣普通話政策令粵語的地位不斷降低,與此同時普通話等其他地方語言正侵蝕粵語的使用地區。特別是廣西的粵語消滅速度與程度已經相當嚴重,有消滅的危險,人口比例已有一半人口只會講粵語。廣東民間不了解、不重視粵語的人相當多,但自2010年廣州市民捍衛粵語行動後,民間對粵語的認識有所增加,已開始作為保護工作。另外,粵語文化不以籍貫來作為判斷對方是不是廣東人,是以語言作為判斷根據的,這個其實是一種嶺南文化,或者來說是白話文化,當第一代移民意識到這種文化特徵後,就自然什麼給予給他們下一代掌握白話,白話生存下來,深圳第二代發生白話化可以作為研究白話為什麼可以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傳承下來的縮影。

-中國大陸民間對粵語保護的了解與中國政府的支持都不夠,部分地方政府不支持甚至打壓,難以有效保護粵語。粵語是普通話意外最為廣泛的語言,也被認為在國內的強勢語言,但同時在國內受到的打壓也最為嚴重。由於外地人口的不受控湧入,先在出現普通話城市,廣西粵語被邊緣化,廣東粵語城市不斷萎縮。越來越多本地兒童不會唱粵語兒歌(但是《排排坐,吃果果》就出現在人教版音樂書上)。文革之後出世的父母不時認為這些舊兒歌與現代社會不融合,自己不會唱也不願意教育兒女唱粵語兒歌。這個觀念導致粵語兒歌在創作與傳承上難以為繼。

-中國政府、學校鼓勵學生用普通話,教師在學校教育的都是用普通話。電視傳媒的普及與流行歌的傳播,令廣東粵曲、粵劇的傳統聽眾人群急劇減少。但到現在粵語仍然是未被影響的主要語言,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廣東電視台南方電視台仍堅持用本地不同族群的語言廣播,就連廣西、海南等地也覆蓋與收看。


個人非常支持小學加入粵語課程和適量考試。


這個問題要分幾方面看。

其一,學校為何要以普通話教學?父母送孩子上學為的是什麼?懂普通話和粵語的人口,經濟體量如何比較?普通話和粵語如果必須選一個棄一個,父母如何選擇?隨著人員流動越來越廣泛,學校里會越來越多不懂粵語的老師和學生。在這個背景下學校是否有採取粵語或國粵雙語教學的可能?如果你是皇帝管治中國,對國內各地區,希望同化還是希望分化?作為公民,你認為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在教育中應處在什麼樣位置?在數理化之前?在英語之前?在安全教育之前?在性教育之前?你認為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在政府財政安排中應放在什麼位置?在醫療之前?在國防之前?在養老保障之前?在教育之前?在環境治理之前?學校除了以普通話教學之外,可還有其它選擇?

其二,學校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是否引致學生粵語水平下降?如果你家小孩和一群朋友一起玩,其中一個不懂粵語,而他們都懂普通話,你希望你家小孩是照顧那一個不懂粵語的朋友大家講普通話,還是把那北佬扔邊我們講粵語?在人員廣泛流動的今天,你覺著小孩在家以外使用粵語的機會多嗎?由此,你覺著小孩學習粵語的意願會高嗎?這個鍋學校背得起嗎?

其三,粵語對於小孩的價值在哪裡?感情上而言,粵語是我們這一代(70後)及我們長輩的根。但是我們是否成功地把這份感情傳遞,更莫論傳承,及我們的小孩呢?實用上來說,如上而言,除了回家對著幫老古董,幾何需要用粵語呢?更何況,老古董們也會遷就我講普通話呀。至於保護文化遺產,這麼高尚的事情,需要每個人都積极參与嗎?每個人都有精力積极參与嗎?

其四,作為對粵語有深厚感情的我們,在這件事上,能做些什麼?願意做些什麼?


推薦閱讀:

8.你在通天塔,我在米諾斯
如何自學呼麥?
自我矛盾怎樣成就我們,並激發創造力?
數不清有多少爺們兒在他倆的紋身筆下尿了炕

TAG:語言 | 文化 | 教育 | 漢語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