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物質獎勵激勵孩子學習?
我覺得沒什麼用,至少對我沒用,我是從小學習一直比較好的孩子(雖然沒好到能考上清華北大的程度),平時一直都很認真學習,我才不會因為沒有獎勵就不努力了呢,考得好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的智商得到了肯定,家長也高興,連老師念成績時都倍有面子,我故意捨棄我傻么?
春卷說的基本沒錯(??????) ?但是她只是指出了內部動機更有效而已,但是如果本身內部動機就很弱呢?我們理想當中自然是覺得家長能引導孩子產生內部動機最吼,可是怎麼做到呢?能做到的家長本身就可以說是擅長教育的,也就是說本身對家長的要求就很高。所以我覺得簡單的指責這種方法是很沒有道理的。對於家長本身不具備教育方面的知識而且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很低的情況,我不覺得說獎勵這個方式有很大問題。相反,我反而覺得這個可能是對大部分家長來說最有條件實行的方式。問題可能在於,獎勵(強化)這個尺度怎麼把握。如果能把握好獎勵的尺度,我覺得這個方式在特定條件下反而很好用。
外部動機大於內部動機,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愛學習的。孩子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肯定和物質獎勵,那麼對於能動地建構知識就不會有太大熱情。雖然現在家長追求的都是"只要有學習動機我管你是內部動機還是外部動機",但是一般成績非常好的愛學習的孩子都是內部動機主導的。
盯著績效那點點錢的員工有幾個是能把事情做的很好的?
管用:
現在的社會上頻頻聽到的聲音都是大人對小孩說:「一定要好好上學,考個好成績,我當年就不好好學,現在就後悔了。」但是還在青春期甚至更小的孩子,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擔心的時候往往會在高二高三快成年的時候,高一,尤其是初三的學生往往並沒有對學習成績對未來的影響有一個概念。未成年人的所有開銷基本都來自監護人,在二三十歲的成人眼裡,211 985和二三本大學對於以後工作的區別不言而喻,但是在孩子眼裡,他們對薪水的概念沒有那麼強烈,嘴上可能在說我以後要月薪上萬,但是對於中等或中上水平的學生,他們對於前途的概念很模糊。回歸正題,當一個對前途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的學生而言,唯一能讓他奮鬥的動力是什麼?可能是零食,iPhone8,iPad,或者一個源計劃套裝,這些是他們所渴望的。
情景替換一下,你現在是一個公司的員工,有一天老總告訴你,你現在去做一份計劃,只要你在所有員工中脫穎而出,月薪蹭蹭蹭就漲到十萬,再送你一輛300c,你會不會用心去把這份計劃做的天衣無縫?所以,對於可塑之才,獎勵無非是一種最好的方式,去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你現在跟他扯那些大道理,說現在不學習,以後沒車沒房沒老婆沒工作睡大街,他也只會想我還有爸媽啊,他們有房子啊。這才是一個學生,一個未成年人應該有的想法。或許今天你給孩子的一個iPhone8,一個iPad,日後就會成孩子為你養老的一套別墅。引導孩子真心熱愛學習,就是所謂內部驅動,內動力,物質獎勵就是外部動力,一味物質獎勵的確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為了獎勵才學習,而不是發自內心想學習的。
你可以不提給我獎勵,沒關係,本來學習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也可以給我獎勵,我當然會開心,這是對我的付出的肯定,我會繼續努力。但是!但是!但是!我求你千萬不要自己先許諾下一個獎勵,然後我做到以後又不願意兌現好么。本來能學好的都不願意再去學了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將來,是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
答主雖然都說內部因素比較重要,但我自己卻因為這件事非常苦惱。我清楚的記得小學二年級有一次考試成績非常好,同學有的人會有獎勵,我也想找我媽要。結果我媽告訴我自己考得好就很開心了,沒獎勵。然後我就當真理一樣很多年都這樣想。並覺得要獎勵的孩子都是壞孩子。
昨天高考完,戰戰兢兢地找我爸想要一套彈力繩,200多塊錢。我爸立刻黑臉「不就考個試嗎要什麼東西?沒有!」
我不知道我家收入在總體上什麼水平,不過日常還是挺寬裕的所以絕不存在買不起的問題。我同學有買手機的,有買遊戲的,有出去旅遊的,有買Mac Book的。我本來也計划了千八塊錢想買的東西想考完試找我爸要,後來覺得這樣不好,從小被教育好孩子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於是壓縮到200的彈力帶就好了。
結果我現在不知道如何判斷這類事情的對錯了。到底是所謂的我爸教育方法好,以後我會明白的。還是適當獎勵也是合適的?
我只好做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跟爸媽直說我這樣真的很難過,因為我也想像別的孩子那樣高考完有獎勵,我不認為要獎勵是一個錯誤。因為我二年級後就從來沒要過,高考一次而已。被爸媽教育說:「你自己考試順利難道不開心嗎?為什麼要獎勵呢?」。
這次我勸服不了自己了,甚至因為昨天我爸這些話我現在不敢要零花錢出去跟同學玩。我就是不懂事,我心裡就是不平衡而且很委屈。
我父母把高考認為是一個極端平常的考試,我不應該因為高考而怎樣。我很困惑。到底我父母說的是對的?還是我同學是對的?
我只能說,從一個不懂事的我出發,我希望我的努力會得到物質獎勵,不用每次都有,但是這是我努力的一個證明。這並不會讓我覺得沒有獎勵就不會好好學習,因為學習是為自己的發展,而獎勵,讓我學習的過程更輕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外話,我不主張在教育過程中跟孩子過多的傳輸道德道理,注意是過多。我深受其害。別的不說光哈佛家訓三本我小時候每本都看了三四遍。這讓我變成了一個懂得道理,道德的人。但每每我在自己去做一些不是那麼符合道理卻符合人性,同齡人也會去做的事情時,我會極端的自責。我沒法當一個聖人,但卻被自己強制去當一個聖人。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懂我的意思。這樣真的很累,非常累。短期可能有效,但是過段時間就沒用了,而且孩子不會因為獎勵學習就越來越好,可能適得其反,甚至連性格也會受影響。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從小學直到現在工作了都是,只要我考試考到什麼樣,或者只要我工作做好了什麼的,再不然就是只要我做了什麼事情,我媽就會給我買個什麼當做獎勵。雖然說我爸爸有時候會說我媽媽是在嬌慣我,但是也是覺得對於我這麼懶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啊,起碼我會為之去努力一下。其實我受用了二十幾年,到現在自己工作了,我媽也會說給我個獎勵,我覺得這也是父母愛自己的一個方式,我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達對我的愛,我也喜歡用這種方法來接受我媽媽爸爸對我的愛,這樣起碼會覺得比較直接就能享受愛咯↖(^ω^)↗!
為何對我特別有用…本來不想考的試,我媽一說考好就帶你去哪裡哪裡玩,小時候特別吃這一套 ,初一本來班裡20名,我媽說進15就買手機,然後第二次就14名,我媽說前10帶你去海南,下一次就第8名,我媽又說前5帶給你買相機,於是第2名,我媽就打住了,因為我們初中班級第一比當時第二的我,中考多了50分……智商的鴻溝是無法逾越的,現在研究生了,這招用了十幾年依舊好用 或許我就不是多麼好強容易滿足沒啥內涵的人吧
同意@李木子,教會孩子為什麼學習,用精神上的滿足去鼓勵孩子,不是用錢。
1.樓上都說內部動機,但是什麼叫內部動機,又怎麼培養內部動機?熱愛學習,你給孩子講數學是美的,孩子就會愛上學習么?相比來說物質獎勵簡單易行。而內部動機需要多種方式嘗試培養,但是說實話學校也沒有一個穩定的辦法,目前好學校也都是分高的好學生來,再怎麼教總體也都好的循環。內部動機有最好,但是不好培養,不保准。
2.物質獎勵應該有,工作不也是這樣么,工作不給錢,獎勵姨夫的微笑?如果你說你孩子將來就科研了,直奔諾貝爾,確實要一生熱愛學習,那可能確實需要內部動機。如果你還是準備工薪,那提早培養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契約精神,我認為也是很好的。而這可能適用於99%的人。
3.我看樓上各位都是不打算給獎勵,學生就不算人,必須封閉起來,不懂任何社會上的誘惑,只會學習,很符合封閉式中學的做法;學校都還有獎學金呢,你他娘的微笑能吃嗎。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有用沒用得看你獎勵多少,這學期獎勵個包下學期獎勵塊表考上好大學給輛新車你看有用沒?為了讓獎勵效果更好請大量減少孩子的零用錢
推薦閱讀:
※「放養式」教育VS「填鴨式」教育:理解兩者背後的邏輯比盲目選擇更重要
※為什麼看《小豬佩奇》的孩子比看《光頭強》的孩子更優秀?
※英國土豪年薪10萬英鎊請保姆,那麼請問你是幹嘛的?只生孩子?
※害死江歌的除了兇手,還有劉鑫式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