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在水利土木等工程學科中有什麼應用前景?


大數據技術包括自動化數據採集、海量儲存、大規模並行計算、雲計算之類的,這些技術可以說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應用,一些傳統問題可以改用大數據相關的技術解決。下面開始舉例子。

固體力學、流體力學等領域的計算(如水文預報等),原先一般在工作站、自建伺服器上運行,現在像其他計算密集型應用一樣,可以使用雲計算服務商的「彈性計算」業務,如亞馬遜的 AWS EC2,見縫插針地利用機群空閑的計算資源進行計算,可以顯著降低計算成本。

水文站、氣象站從最初的人工測量,到電子測量,再到現在信息化的電子測量。大數據技術提高了工作流程的自動化程度和數據的集中化程度。在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流域,流域集控中心可以實時查看節制閘、測站的信息。這些應用的數據量之大,不亞於城市監控錄像這種典型的大數據應用。

另外,無人機巡堤也逐漸在各地推廣,未來的發展趨勢肯定是無人機聯網,逐漸接入現有的集控平台。

計算、網路資源逐漸成為像水和電力一樣的基本生產資料,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基礎技術正以多種形式向各行各業滲透。


淺析大數據在高速公路行業怎樣收集與運用_E訊網

附鏈接,就不搬運了。


大數據在工程方面早就應用了,幾乎所有標準都是基於大量工程數據總結得出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最近在搞旋噴防滲牆,在選用噴射壓力的時候都是按照標準規範來。諮詢了一下當年水電基礎局編製規範的專家,由於不同地基的構成不一樣,無法計算出1m直徑需要多大壓力。所以當時採用了上萬工程實例,平均下來40mPa的噴射直徑大概在1~1.2m。

大數據的概念近幾年火爆,是因為過去很多數據無法廣泛採集,抽樣調查又有天生的缺陷。在工程上,由於信息化的加快,制定標準時的數據量比以前大的多。基於大數據分析得出的標準規範,肯定會更加準確。


數據的收集,資料的整合、共享、處理,最後轉化為決策才是關鍵。反正我是沒見過國內有哪些公司或者政府機構做這些事情,整個行業的數據整合處理肯定大大有利於設計、施工優化。

我設想一個簡單應用程序:輸入某個關鍵詞,顯示對應的標準規範、設計驗收參數、同地區相同地理環境、地質條件下的歷史情況,可想而知,這款軟體對於職業經理人的決策幫助有多大。


我國建築結構設計不就是以概率計算為基礎,這算不算是一種利用大數據。


大數據需要有足夠數據量作為支撐,數據量越大處理後得到的結果越準確。

所以大數據在水文,海洋,大氣等數據量較大的方嚮應該可以得到較好應用。

還有大壩監測,風險評估。

大數據分析中分析數據的工具和方法也可以用在傳統行業數據分析上,挺好用的。


水文資料、工程地質資料本身就是大數據。


推薦閱讀:

如何合理搭建大數據分析團隊?需要有哪些背景的人?
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風控如何利用大數據建模而有別於傳統建模方式?

TAG:土木工程 | 水利 | 工程學 | 大數據 | 大數據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