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生法忍是一種心所嗎?


不是。

心所只有那五十一種,都有明確定義。顯然無生法忍並不在其中。更關鍵在於,心所對應的是識境,也即我們的心理狀態。而得無生法忍者,已見諸法實相,對應的是智境,就不能說是心所了。


不是。

用三自性說,心心所皆是依他起。

而無生法忍,攝屬遍計所執、依他起和圓成實。

如《瑜伽師地論》云:

如經中說無生法忍;云何建立?

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

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本性無生忍。

由依他起自性故,立自然無生忍。

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煩惱苦垢無生忍。當知此忍,無有退轉。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58


忍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忍受,一種是信。一般人不知道第二種。

比如忍波羅蜜,我們一般強調忍受的意思,叫忍辱波羅蜜,但其實它可以包含三方面: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前兩種是忍受,第三種是信。

諦察法忍,是前二種忍依止的地方。——你得相信忍辱是好的,才會耐怨害,安受苦。所以忍的核心,不在於忍受;而在於忍信。

因為這個緣由,也有把諦察法忍等同於無生法忍的。

無生法忍的忍,就是信。意思是相信無生法。

無生法忍是菩薩乘的。聲聞乘相信苦集滅道四諦中的苦諦,叫苦法忍;相信四諦中的道諦,叫道法忍。菩薩乘相信無生之理,叫無生法忍。簡稱無生忍。它包括本性無生忍,自然無生忍,煩惱苦垢無生忍。不展開說。

關於菩薩到哪個級別能夠得到無生忍,佛教內部是存在諍論的。龍樹菩薩和天台觀經疏認為初地菩薩已經得了無生忍。但仁王經認為七八九地菩薩才得無生忍。

因為深刻地相信無生的道理,那麼菩薩就不會退轉了。所以,大智度論說,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就在阿鞞跋致地。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的意思。但並不代表就證悟了。這以後還有許多路要走。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如夢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 如化 如尋香城五取蘊中。圓滿安忍波羅蜜多

是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五種取蘊如夢乃至如尋香城。便能圓滿無相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了知五種取蘊如夢乃至如尋香城。便能圓滿無相安忍波羅蜜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五種取蘊無實相故修二種忍。便能圓滿無相安忍波羅蜜多。何等為二。
安受忍
觀察忍

安受忍者 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於其中間假使一切有情之類。皆來呵責刀杖加害。是時菩薩為滿安忍波羅蜜多。乃至不生一念嗔恨。亦復不起加報之心。但作是念。彼諸有情深可憐愍。增上煩惱撞擊其心不得自在。於我發起如是惡業。 我今不應嗔恨於彼。
復作是念。由我攝受怨像諸蘊。令彼有情於我發起如是惡業。但應自責不應嗔。
彼菩薩如是審觀察時。於彼有情深生慈愍。如是等類名安受忍。

觀察忍者 謂諸菩薩作是思惟。諸行如幻虛妄不實不得自在。亦如虛空無我。乃至知者見者 唯是虛妄分別所起。一切皆是自心所變。誰呵責我。誰加害我。誰復受彼呵責加害。皆是自心虛妄分別。我今不應橫起執著。
如是諸法由自性空 勝義空故 都無所有。
菩薩如是審觀察時。如實了知諸行空寂。於一切法不生異想。如是等類名觀察忍。

菩薩摩訶薩修學如是二種忍故。便能圓滿無相安忍波羅蜜多。由此便得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恰是心所法的清空。

所謂「無生」者,即是不生起心所法也。所謂「忍」者,即是忍可也。


無生法忍等同於耐受怨忍,它應該算作慧心所。

慧心所的本質是「簡擇」,用白話講就是思維,而簡擇能引發出不同的作用,這些作用分別為,智,忍,見,所以忍是慧心所的作用之一。

智為決斷,忍為創見,見為推度,這三者的本質都是慧或者簡擇,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思維,比如智就是我們的思維在決斷的時候叫智,忍就是思維在創立見地的第一剎那叫忍,見就是思維的見地,所以三者都是以慧心所為本質。

小乘佛教在見道的時候要生起凈慧,凈慧包括哪些?分為八忍八智,分別為苦法忍,苦類忍,集法忍,集類忍,滅法忍,滅類忍,道法忍和道類忍,八智相同,這些全部算慧,和無生法忍的本質相同,只是無生法忍可以說把煩惱都斷盡了,可是八忍八智只是見道位,沒有無生法忍究竟,不過本質相同。

關於忍的分類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個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836008/answer/145896735?from=profile_answer_card


推薦閱讀:

成佛要三大劫數,這個時間定不定?

TAG:佛學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