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問你問題答案,而你舉例去隱寓,而不表明觀點,這種叫什麼??
我想問的是,這種「方法論」叫什麼?
這叫隱微教誨。
謝邀。 啥方法論也不是。
要麼他覺得你太笨,認為直接解釋你聽不懂;
要麼他自己也不懂,神神叨叨裝作很懂的樣子。 好的修辭手段,就如湯中之鹽——調味尚可,卻永遠替代不了水分;多了甚至讓人難以下咽,這都喝得下去只說明口味已經敗壞了。 最有力的表達方式總是白描。我的很多題都是這麼答的。
你問我,我不明著告訴你,我會讓你自己去答。
你答出來,我再反駁你。直到最後你說出那個和佛法相契合的答案。
你要問我為什麼不一上來就說……
其實你最後說出來的答案本來就屬於你自己,只是愚痴障蔽住你的智慧而已。
有本事的人知道怎麼引導對方自性自度。
沒本事又生怕別人覺得他沒本事的人,才像填鴨子似的巴不得把自己的答案往外掏,往別人裡面揣。
我教你的是怎麼發現自己的方法;
但是有些人教你的是佛法投射出來的他的我執。
佛法的無我,就是根據對方的不同情況有不同變化,對機導引。
而不是總在那裡陳詞濫調的照本宣科……
有時候,真替有些人臊得慌……
蘇格拉底稱之為精神助產術,
我更願意做一個智慧接生婆……
這叫耍滑頭。
其原因,一般對佛理理解不夠透徹,概念模糊、不連貫,就會避開正說,去模稜兩可的比喻表達。
佛法也提倡比喻說法,但這是在正說後,讓學人能更透徹的理解,所用的手法。不能觀點不明,就來個隱寓,讓人如墜五里霧。
還有就是讀禪宗公案故事太多了,也想表現出像公案中的深度,刻意學著去表現一番。其實公案中的故事,是禪宗的大德偶爾表達一下機鋒,不是總這麼摸不到頭腦。你看六祖壇經中,五祖、六祖等,講法都是正說的,考驗人時才偶爾打一打機鋒。當然,不是什麼人都要考驗的,只有在相當的修行基礎人前,提點一下。基礎不深的學人,還要善巧正說。
總耍滑頭,沒有真實東西,時間一長,就會露餡,讓人看出來的。
在知乎,某人的粉絲就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助產術?
因為文字或者語言都遠遠不能完整的精確的表達哲理,一個人所說所寫的與一個人真正想的精確含義之間永遠有一道鴻溝,以至於哲學家們越寫東西越難懂,甚至要拋棄自然語言
但是某種程度上,用故事劇情反而會更好的表達真正的意思。
所以理想國是用故事表達哲理,禪宗都是用打機鋒的方式,有時最高的道理就是無法直接言說的。當然,普通人多是裝逼。這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叫啟發。
這叫所知障,執著於方法,不能善巧變通,靈活運用。如果心不清凈,雜染世間八風,顯示自己有多高明,知道有多多,語言有多巧妙,有多與眾不同,有多話糟理明,以刺激一些偏好新異未過逆反青春期的提問者,集聚粉絲人氣,搞網紅效應,那麼就還要加上一條,叫煩惱障。最後,如果,對粉絲的吹捧衛道,視為對自己的信心與守護,那麼還要再加上一頂無明的高帽。
舉例論證?
題主此問可能屬較敏感或爭議話題,然既逢有邀則隨緣醉語幾句吧。一、隱喻就是隱喻,應無所謂旁的方法論之說。隱喻本身無所謂好或不好,應方便之用。二、真正說法者,其隱喻在多數時候是不會隨便用的。即使有時就算涉及形而上所謂道或真相層面,也是只有隱(於文字相)而不一定有喻。因無論是指月、還是不可說,都是為了盡量說清楚讓聽者明白!這才是根本。否則動輒沒事幹經常去隱喻、那不是搞不好把人越整越迷糊?自尋不痛快么?三、綜上述應不難看出,一般何時借隱喻之方便?涉及形而上不立文字相之時!四、還有一種情況用隱而不說。金剛經中世尊先把受持金剛經、廣為人宣說之功德說得無限大,然到底大到什麼程度?世尊說了:我若具說者,心即狂亂,狐疑不信!於此無妨問諸君:世尊明言功德之大者,訖今兩干六百年之吾等諸君究竟信了么?
五、撇開古今禪師大德不談。後世一般用隱喻者可能不乏一種情況:不得已而為之。為何?
1、己未證亦因無門契入而不懂,只能隱喻,管你懂不懂?反正自理解跟他關係不大!甚至不排除再整一句:若言我有說者,即為謗我之法,不解我所說義。諸君觀此豈不妙哉?2、就是有修有證或真行菩提路之真行者了。其立心行處、言方便處,或隱或喻、此中種種抑或微妙、唯會之於心,多說無益。諸君及愚當自明辨矣。瀉藥。我認為這種做法就是耍滑頭。這樣的行為具體表現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境界很高,回答別人時候故意不說明白,搞得雲里霧裡,油腔滑調的,還以為自己最「圓頓」最究竟。
一種叫裝逼,一種叫替你留點面子。
好的方面想,他可能認為就算告訴你答案,你也不一定能夠理解,通過隱喻,別的表達方式希望你自己體會,而問題的答案也就算是你自己體會的,而他是幫助你懂得的。
壞的方面想,他就是故弄玄虛,裝模作樣,故意讓你著急。
不過我認為能夠把問題答案形成隱喻的手段,說明對方也很厲害吧,自己尋找到答案比別人來告訴你是一件更開心的事。寓言、隱喻等都可以
《莊子》、禪宗經常用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