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怎麼進入 Quant 這一行業的?
這道題目答起來有點怪,我入行時間不長就幾年而已,答這題感覺好像在回顧人生似的(汗)。
我本科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以後,對於寫程序這個行當有很高的熱情。也曾經度過了幾年努(zhou)力(fu)工(ye)作(chu),醉(pi)生(yu)夢(ben)死(ming)的生活。
說遠了。畢業後的幾年,我做過不少純碼農的工作。像是寫軟體,做網站等。當時做的比較多的是在一家叫 TopCoder 的網站上參加編程比賽。也許有熟悉的朋友知道,這家公司組織的演算法比賽很有名氣,早些年也承包過 Google 的比賽。但我對演算法本身的興趣很少,當時主要是參加另一種形式的軟體開發比賽,從模塊的開發,設計,到整個軟體的整合都做過不少。這種比賽的獎金也比較多,並且隔三差五還組織世界範圍內的比賽,決賽就在美國找個旅遊城市進(chi)行(he)對(wan)決(le)。所以那段時間我的生活壓力不大,有時候就會開始思考未來進而懷疑人生什麼的。後來我厭倦了那種空虛的生活,就找了個機會到英國來搞交易這一行啦。
又說遠了。真實的情況是,在寫了幾年程序之後,我對軟體業和互聯網行業的確感到有點厭倦。因為當時我個人覺得技術研發這個角色在這個行業有點尷尬。首先是進入門檻太低,開源軟體不說,技術文檔也是網上隨手可得,任何人只要肯花時間都能入門。而具體的工作做多了又實在感覺有點重複,無非是從一種語言換到另一種語言,從一個框架換到另一個框架。其次,即便技術本身仍然存在挑戰性,一個項目的成敗,關鍵點往往又並非技術能力,可能是一個新穎的時尚功能,或者是交互設計,又或者是市場推廣。總之,情況變得複雜以後,技術人員的地位相當微妙。事實上,大家後來也都見證了,「只差一個程序員」的段子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需要注意,我這樣說,是完全主觀的個人感受。事實上,當時(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可以說是碼農行業的黃金十年,Google 的大潮剛起,短短數年內又有了 Facebook 的崛起,之後又有 Twitter,iOS,Android之類層出不窮各種熱點,對於程序員來說機會是非常多的。但是當時就我個人而言,對這種極速變化的世界是不太喜歡的。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你剛學會 Java 有人就開始鼓吹 .Net,學會 .Net 發現大家都在趕 PHP 或者 RoR,等你撲過去,發現熱點已經變成 iOS 了。技術的變更還不是最致命的,要命的是產品的形式也在飄忽不定,上學的時候大家明明還在鑽研操作系統,畢業以後已經是搜索引擎的天下,還沒等你深入學習,熱點又變成了社交網路。我對這種變來變去的世界實在是厭倦極了,而且關鍵是,等到社交網路大行其道以後,我已經徹底搞不清楚花如此大力氣只是為了多賣幾個廣告這種業務到底是在做什麼。
(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息怒,以上僅為當年的淺薄看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與此同時,大家知道到了07年,中國股市過山車,08年,美帝鬧金融危機。這些事情使我開始關心一些金融方面的信息。對於當時在互聯網大潮里淹的喘不過氣的我來說,Quant 這個行業目標相當的單純,無非是用數學和編程技術進行交易,交易的方法雖然千變萬化,但是業務的核心形式是不變的。這意味著在這行業內積累的經驗,生命周期會比較長,不至於兩三年就換了江山。而且,這種集金融,數學,計算機等多種學科於一身的工作,對於沉迷於技術世界的人來說本身就有特別的吸引力。那種感覺,就像是山窮水盡之時,你突然發現眼前有座巨大的金礦,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興趣轉變以後,接下來的事情對於我來說就比較簡單,只是如何尋找入行的機會而已。老實說當時我覺得自己編程的底子不錯,寫程序的工作都能做得來,這本身是個很大的優勢。而且長期搞比賽,抗壓能力得到很大鍛煉,我想做一些難度高一點的工作應該問題不大。後來機緣巧合,先是經同學介紹,去了香港一家大學裡面做助研,跟那裡的一些金融機構合作了一些項目。結束以後,又正巧看到英國一家公司和利物浦大學合作了一個 PhD 項目,因為我已經有些經驗,就申請到了這個項目。讀 PhD 期間,因為項目本身的公司背景,就自然入行了。
我這個答案寫得略長,寫完看仍然是一種回顧人生的感覺,這絕非我所願。可以看出,這些年在職業發展上我其實很隨性,沒有按照什麼固定的套路去走。這一方面有性格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學時選擇了喜歡的專業,畢業後也按照自己的興趣做喜歡的工作,因為工作時可以保持愉快,所以在職業發展的問題上沒有感到困擾。這是為什麼在之前的一些回答中,我始終強調選擇職業應該以興趣為優先。
當然,此間也自有辛酸往事,我並無意輕描淡寫刻意隱瞞,只是那的確與心路無關,所以就不提了。本人計算機背景,醫療圖像方向博士。最後一年去一家博彩公司打工,發現寫個定價模型和策略可以幫公司賺很多錢,所以畢業以後就開始找這方面的工作了。
第一份工被騎士資本錄取,遇到一群巴黎高師的猛人,學了不少東西。老大跳槽組裡人心散,之後又跳槽到瑞銀。在那裡遇到個好老闆和好同事,覺得自己很幸運。可惜瑞銀雖然外匯大但銀行規模小,所以後來到現在的公司也算如魚得水了。
工作中覺得知識都是可以學的,但讀書時候培養的,對事兒愛鑽研愛較真的精神很重要,是礦工的立足之本。
最後安利一個我的live理工生如何進投行交易部門
謝 @韋昌明 邀請我畢業之後,其實一直是從事程序員的工作,是一個證券軟體公司的CTO,2011年底忽悠了91手機助手的CEO 胡澤民和我們一起成立了一個從事移動證券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做了個小股東和兼任了總經理,正春風得意的打算做移動互聯網風頭上的豬。然後,2012年初,我一個大學同班同學從美國回來,說:哥們,我想在國內成立一個科技型對沖基金,就缺一個寫代碼的。。。ps:其實我同學編程水平很強拉,他在美國是讀的計算機博士,我決定走這個方向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技術和投資最完美的結合,也是能最大化體現技術價值的方向。另外,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馬太效應太嚴重,相對來說,對沖基金行業會好很多。
我個人背景是很曲折的,記個流水賬把。
電信本科 07年家裡炒股虧了100多w 那可是07年的100多萬啊。於是開始關注金融。本來大學準備出國申請電信cs的也改成了向金融工程準備。
09-10 一邊申請研究生一邊無薪水熬夜做美股交易員,很多高才生可能不知道這個,其實就是人肉版的高頻交易。也算是我最初接觸到交易的啟蒙吧。那個時候訓練的紀律讓我做主觀交易的時候止損能夠手起刀落毫不手軟。這一行高人隱退,出現了很多屌絲翻身的大牛,後來又有不少殺入a股日內,那是後話。
10-11 哥大念書,系主任就是寫My life as a quant的Derman,所以理所應當的以當quant為目標。於是自學C++,暑期實習在一家做金融模型的賣方,用C++和quantlib 寫了一個以飛機引擎為標的的ABS的違約計算模型以及定價模型。 現在看來這不就是國內很火的融資租賃嗎。
11-13 畢業,找工作。12年正逢歐債危機,各大銀行紛紛裁員收縮招聘渠道。倒在花旗量化研究的終面上。後來有2個offer,一家紐約初創的HFT願意招我過去,但是得從無薪實習開始。另外一家是60多個億美金的FOF,做風控經理。猶豫很久因為經濟壓力選擇了後者,在這家基金呆了接近2年。負責監控10幾個投資組合的風險。 有CTA的,有價值投資的,有市場中性的,有債券的,也有MBS的。 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知名基金,比如做MBS的Ellington,global macro的Hayman以及做CTA的Winton。 用VBA,SQL, Bloomberg完成了一套多標的風控的計算,分析,展示,歸因的系統。並能對接Barra做風險分析。現在看來,當時做的東西對比國內的FOF還是非常超前的。這段經歷也讓我熟悉了市場上大多數對賭工具以及大部分基金的投資路數。
13-15年 獵頭聯繫我說,某投資銀行的Program Trading Desk需要一個strategist。對我而言能夠做策略又能夠去投行的sales trading部門感受一下,何樂而不為呢。於是跑過去做了快2年, 尋找股指套利,成分股套利的機會,算是事件驅動的子類吧。 雖然沒有book但是title也變成了trader,坐在幾百人的交易大廳里,對著4個屏幕也著實讓我新鮮了一把。感觸比較深的是,為了精確估計成分股流通盤變動以及想關交易機會,人肉看標普1500公司的SEC報表去校準流通股計算方式。 最後做出來的結果被同事和客戶評價精度超越了很多競爭對手。 這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細節的魅力,很多時候策略大方向大家都知道,但是細節下的功夫決定了最後的結果。比起其他人直接從bloomberg,factset拉數據出來,我下的是笨功夫自己看財報一點點核准數據。但就這一點,就把別人比下去了。
15年是個轉折點,同時有多個獵頭推薦的職位拿到offer,一家是某外資貿易商國內分店,希望招一個量化背景的人過來當trader。 另外一家是美國街上的另一家投行,許以綠卡排期+薪水提高30%挖我過去,繼續做index相關。回國意味著薪水對摺,放棄穩定的生活以及舒適的環境。 不過另外一方面,在美國待了多年,這邊的金融行業給我的感覺是精二專。每人只負責一個細小的子類,如果在這邊我可以預見我的發展道路,守著一個狹小的策略做下去,然而3~5年後才有機會有自己的book。 但是因為策略太精而狹窄,只能成為一個portfolio的補充,單個策略不足以支撐一個投資組合。特別是volker rule以後,投資銀行自營業務收縮的很厲害,掣肘越來越多。 對我而言,夢想是成為一個頂尖的投資管理人,兩相比較,看著國內量化同行發展如火如荼心動之下就回去了。
16年 回國第一家公司的發生的事情,以及管理層內部之間的各種宮斗,我就不細做表述了。可以說的是,雖然公司挑選人才的背景有做宏觀的,有做量化的,最後都被逼著去做平衡表畫ppt了,即使這樣交易上也沒有自主權,各方面的干涉非常多。離我預期中的道路也越來越遠。 同時期被招兵買馬進來的6個交易員,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已經離開了3個。 我也輾轉到一家基金從頭開始擼策略了。
回首過去的路,在交易的路上,我走的還是挺坎坷的。好在我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一直走在前進的路上。 如果說對後來人有什麼經驗教訓,可能就是多和人交流吧,我是一個不太擅長和人交流的人,下班喜歡自己在家看看書打打遊戲。以前一直的信條是只要自己有實力,就肯定會發光。之前的工作也都是直接投簡歷或者被獵頭挖的。 但事實證明,要做到資源有效配置,還是得認識人減少信息不對稱,這樣更容易找到一個契合且對口的團隊戰鬥,如果我早領悟這點,也許要少浪費幾年的時間,少踩幾個坑:)師兄們指引前行~~
早在讀小本的時候,本系(USTC物理)老師會在課內段子時間插一些鼓舞士氣的故事,比如本系畢業的牛叉師兄們除了造原子彈彈茶葉蛋,除了在粒子加速器里研究研究宇宙的起源,還有一堆在華爾街掙錢的。還有個段子是街內電梯里兩中國人見面都是用合肥話打招呼的(太拉仇恨了.....)。後來慢慢驗證了這個段子雖然誇張,但是師兄們在Quant轉行成功的比例真的很高(以致於看文獻看到作者華裔會帶出個習慣查查作者的畢業學校,因為很有可能遇到師兄-_-)。前人成功之路即說明市場有需求。
博士畢業考慮是否轉行的時候發現Quant這行和物理研究真的太像了,而且在國內是處女地,會有很大空間可作為。然後,碰到大摩來學校招Model相關的Quant項目,關於未來的發展就漸漸明了(後來大摩那年砍了這塊招人計劃)。畢竟大摩有過當時神秘又賺錢的PDT部門,所以大摩關於Quant的要求和打法也是比較正經學術的(比如不會歧視PhD們......)。
但是就像這行業所有過去不代表未來的模式一樣,那些令大摩名聲大噪的統計套利遇到的批評聲越來越多(高頻交易的兄弟們,你們看批評的聲音從來都是與賺錢能力成正比的,表擔心)。前人的路必須遍歷。然而入行這麼多年,我覺得最有價值(賺錢)的研究都是和市場逐力後被逼出來的。自己的路只能依靠自己來走。真知出於實踐。
++++++++++++A,B面的分割線++++++++++++
以上是事情表象的A面,同時還有更另一面的真相B面。
(很多物理專業的在讀研究生來問我轉行的事情,怎麼答覆呢,心緒繁雜很糾結。)
當時我的狀態是:如果沒決定轉行,那麼在原方向(某校的量子信息量子計算專業一直很努力,物理口人才者眾經費數量傳奇)也能有口飯吃,如果一切順利,副教授教授這條路,在三十齣頭差不多能實現。
每個自主選擇物理立志科研的人來看,這都是種背叛。你佔用了優秀師資科研資源,物理思維方式重塑了你,然後還在最黃金出成果的階段轉行去做輕鬆(雖然事實證明不算輕鬆,但還是比科研容易出成果)賺錢的事情,這不公平阿,你的情操呢,為科學的奉獻精神呢?
我無言以對。我的希望是每塊適合科研的料子都能肩負眾望不辱使命地實現這片藍圖。所以,我從不想主勸本實驗室的師弟師妹們轉行。
那麼轉行做Quant這樣一件毫無比較優勢的事情我為什麼還要去做呢?可能,更多是不(No)甘(Zuo)現(No)狀(Die)吧。可以參考這條:為什麼說 Quant 的工作內容和物理研究很相似?都有何相似之處?
選擇做物理的人總是有矢志不渝的初心及出世的節操,轉行做其他的(尤其是高收益的行業)一直是被詬病的。但我相信「英雄莫論出身」。時不時看看同實驗室的師弟師妹們,都已教授副教授加身,學術研究碩果累累,讚歎之餘還是腳踏實地擺正心態吧。未來,只能做得比更好還要出色,才會給所有過去的選擇一個合理的交代。在此記個流水賬吧,權當給自己回顧近幾年的歷程:
08年大二時開始接觸股票,依然記得那幾年股市大跌,自己賬戶也小虧了幾千,交這點學費,那會還挺心疼的,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去個小小的證券公司上班;
10年普通二本非金融專業畢業,因為不想繼續讀研4年就申請了英國1年的金融碩士;
10-11年,當時在英國,自己開了外匯期貨和期權的賬號玩,最開始玩的很high。直接拿了一半自己的學費去玩,當時英國大學的交費系統是半年交一次學費,也就對應著我TSB的銀行賬戶上有半年的學費可以當本金玩,差不多應該有1w英鎊左右。後面幾個月時間人品爆發,迅速賺了幾萬英鎊,印象中好像主要是疲弱歐元和強勢日元上賺的。這個數目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完全是天文數字,導致的後果就是根本沒心思念書,天天覺得自己天生適合做交易員。不過玩到最後也是玩醉了,槓桿放太大,在cable上把所有利潤都吐了回去還略有虧損,尼瑪不得不吐槽當年英國的宏觀數據為毛那麼差。當時還把學校同學籌集的小小fund虧了一些,到現在還覺得自己對各位同學有欠交代,如果投這個fund的童鞋們來上海,我請你們吃飯;
11年中旬,機緣巧合,算是狗屎運吧,代表學校去多倫多參加了Rotman Trading Competition,深深的被」以自動交易的程序來賺錢「這種懶人模式所震撼,也為自己最近3-4年來自己在股票和期權上因心理素質不過關而造成虧損這個事情找到最根本原因。隨後開始自學編程,記得最開始學的是VBA;
11年-12年,可能是因為這個比賽,獲得了倫敦2-3個投行和其他幾個金融公司的面試,最終都因口語不過關導致面試過程中無法準備表述自己而悲劇。隨後在一家小型資產管理公司打打雜,意識到作為一個1年期快餐式的研究生的自己,想在倫敦以交易崗作為起步職業的幾乎不可能;
12年-15年初,回國開始在某小私募沉澱了2年,任職CTA quant trader,管理了少量資金,隨後跳槽到當時的初創公司富善投資,期間開始在IT和同事的幫助下,學習C++和python,繼續做CTA策略。
16年,加入明汯,開始組建宏觀對沖組,主攻機器學習方向。歷史五年業績都保持在年化30%,最大回撤10%以下。
期待在明汯的新篇章,做好純粹的策略研發。目標是輔助公司拿回國內cta頭把交椅。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要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反正一無所有,何不奮力一搏?我讀書時候正是quant最火爆的時候。新畢業生就有機會成為quant trader。師兄有一個一畢業就有幾十萬刀,據說管了5000萬刀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所以早早立志去做這個。看shreve john hull willey後來是看論文複製論文,狂學編程。沒成想畢業了這一行沒落了。以前的師兄據說去了一個什麼諮詢公司還不是一家指數型的基金公司。大家都轉行了。我也猶豫著要不要轉行,中間各種曲折,各種心酸。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前輩大佬 做了20年利率衍生品,華爾街第一大投行的利率quant,據說打算去新加坡教書。。。。雖然後來沒去。。。但當時算是徹底死心,開始看編程,準備去面IT公司。有的時候回頭翻一翻那些implied vol,覺得真的挺有意思。還有那麼多奇思妙想,那麼多天才的心血,還有我自己多少年的苦讀。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有用的東西怎麼就沒人用了。。。人不能老是想著理想,總還要腳踏實地,總還要吃飯。一萬個捨不得也得轉行。就在新公司發來offer不久,突然有家公司招我去做利率的quant。雖然感覺這個行業日薄西山,但突然之間有種豪情從心中升起。奉獻給這個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創造力的行業,無論它是不是賺大錢,無論它在別人眼裡看起來 如何。後來又開始接手外匯。再後來,突然quant改變了,整個行業改變了。。。quant變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quant經常自比文藝復興基金。做回歸,分析信用卡還款習慣的,也叫quant。一切用數學用編程哪怕用excel的也叫quant。還起了名字叫Q quant和P quant。給幾個財務因子基本面因子排序的變成了量化策略裡面最火爆的策略叫alpha策略。。。。再後來,有很多新人問我怎麼才能進入quant這一行。您是如何高瞻遠矚的發現了這一行的遠大前景。
補一段話吧。很多人入行都像我一樣是因為覺得賺錢。可最後大部分時候發現其實這個看法很可能是錯誤的。或者這個行業的賺錢點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樣。而且沒有人入一個行業之後感嘆,我在的行業可真賺錢啊。主要還是喜歡 努力學習 準備好了必要條件 進來做做看看。如果努力了還是沒進去 就轉行吧,不是你不行是行業不行。像我一樣沒轉走,那就說明你愛這個行業不是因為錢,那麼多沒前途的行業里 你做的也很開心,也有機會爬起來。讀博窮三代,生物毀一生,少壯不學挖掘機,老來望天空流淚,這自然是找不到本行工作才被迫入了他行的,多少辛酸淚盡在不言中。總之在畢業前一兩個月才敲定的工作,也沒有多大選擇餘地,應該說自己主觀的意願成分不大,其實都是命。
@小馬快跑
從不承認自己是Quant,Quant一直是不倫不類的學科,這點毋庸置疑。
國內最早做高頻權證的,全自動股票交易,期貨交易。08年Fix推出之前實際上自動交易是說得多做的少,因為介面很少有人能破解,腳本的話登錄驗證碼就是個大問題,沒幾個能做到登錄驗證碼的100%準確率,所以你們知道的宣傳和實際不是一回事兒,包括市場中性,巴克萊、黑石資管等等。這時候個人還是純自營的,不融資。08年跟對沖基金合作空恆指和美元相關貨幣對交易盈利20億,然後為了擴展歐美市場利用成熟交易通道,就跟對沖基金合作了,國內還是純自營,不融資。投資交易這個東西是需要有天賦的,合格的投資者素養,方向和運氣缺一不可~High-Energy 唯象學的Ph.D , 覺得實驗數據來的太慢了,繼續下去能力有限,遂決定轉行,畢業之前做了兩份Finance的實習,然後直接就做quant了。
從本科開始讀天體物理一直讀到博士畢業, 幹了一年名義上的博後, 一看找教職遙遙無期, 日子苦逼, 就轉行了
本科期間得了個什麼學校的學術科研領域的最高獎項
然後被某在學校讀MBA的某HF的合伙人知道了然後就直接找來談了談的結果就是直接拉去開幹了真事,比較神奇,給人感覺像假的,很不好意思的匿掉吧
比較離奇,原本在一家中型私募基金公司當銷售,結果發現每次跟組裡的quant溝通起來很困難,渠道商反應的情況總是不能及時做判斷,錯過推產品最好的時候。嫌煩就開始自己做研究,在優礦上看了些帖子後來開始自己寫,也會跟公司的quant及渠道商溝通一些自己的想法,後來朋友幫忙推薦誤打誤撞就成了一個alpha-quant。借題特別感謝下好買基金的盡調。
先佔個坑,忙完這幾天,也寫個工科男轉行的故事。
-----2017-11-09----------
如果quant 也分天賦黨和後天努力黨的話,我那一定屬於後者,而且是特別努力的那種。
大學選專業的時候腦袋進水,選了個母校唯一進入世界前十的專業。(剛才看了一下,幾年之內,排名就掉到18名了。)畢業後就傻眼了,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待遇低,上升渠道狹窄。但我一點都氣餒,努力學習,拚命工作了兩年後,發現跟當初進投行的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
當時我就不明白了,我明明更聰明,成績更好,工作也更努力。為什麼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就因為我幹了土木,他們幹了投行?那這個行業是怎麼了?這個社會是怎麼了?我花了幾個月去尋找答案,終於有一天開了竅:如果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去適應這個世界吧。後來我就去隔壁學校讀了金融工程的碩士。
然後最難的一步就來了,怎麼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雖然後來機緣巧合做了quant, 但當時並不確定一定能找到quant的工作,也不敢只追求一方面的機會。當時我基本上把能了解到的,還感點興趣的工作都試了一遍。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的總結,當時投的工作有記錄的有400條,有follow up的80多個,面試20多個,最後拿到4,5個offer。 整個過程簡直是身心的折磨。但也因此對金融行業有了個大致的了解。
最後講講怎麼拿到現在這個offer的。早在3年前,我就開始在quantopian 上面搞自己的策略。所以在面試的時候,還是有不少東西跟面試官講,而且在一個策略的細節上跟他爭論了一個小時。另外我雖然在MFE的時候沒有學machine learning, 但我老婆是統計的PHD。 為了能給老婆提供一點點微薄的幫助,我也不得不讀了很多統計的paper, 寫過一些algorithm。
題主想做quant的話,我相信數學能力和編程能力都不會差到哪去。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和機遇,與題主共勉。
本人國內某著名研究院CS畢業,主攻人工智慧方向,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初創對沖基金公司做量化研究,老闆剛回國,在華爾街近20年,某國際投行董事經理級別。剛開始策略開發基本在老闆指導下進行,算比較幸運,少走很多彎路,也學到很多,但節奏非常快,壓力很大~
我圈地圈累了,地產行業到頭了,戰略性轉行,解散了自己的小公司。把期貨這門燒錢的愛好當未來要賺錢的機會方向,就誤打誤撞搞了點低端的程序化交易,然後慢慢揣摩,發現量化與程序化不是一回事,後來又發現除了形式不太一樣,其實所謂做量化的都很一般,不怎麼具備暴利盈利能力?放低姿態,整點複合策略組,協方差矩陣,年化搞個三四十點,夠了。
看起來都好牛的樣子。。。
本科國內統計 讀了個香港MFE的項目 運氣好去了某投行做量化交易實習 算是p quant 很有趣 12年市場差沒留下來 (當然當時資歷淺估計也wait不到prop desk)然後輾轉許久找不到工作 後來去了大宗做strategist 也就是q quant 各種水土不服 還是p有意思 可惜去大宗的時候不知道p q的差別這麼大 現在p不夠經驗 q自覺沒趣 已然想退出quant界了
我是自以為是 看著錢多的份上進了 結果可想而知了 一把年紀根本嫁不出去呵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