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薩拉熱窩事件,一戰還會爆發嗎?或者有所不同?


一戰的爆發基本可以說是必然,帝國主義的邏輯決定了歐洲各國的矛盾無法化解,德國在威廉二世上台後一系列國家方針的錯誤決定了德國會成為風暴中心,而當時社會制度與科技水平決定了微小的事件就會導致全面戰爭。

宏觀層面上,以武力奪取殖民地的帝國主義是當時工業化國家的主流思潮,當時美國主張以商戰代替戰爭的模式,德國則直接繼承了英國以武力搶奪市場的模式。這註定了他會和英法俄產生衝突。俾斯麥畢生戰略的基礎就是法俄對立,畢竟無論德國如何強大,都不能承受東西兩線作戰,而威廉二世卻完全毀掉了俾斯麥的政治遺產。威廉二世這個人可以說是歐洲歷史上數得著的蠢貨,先是趕走了限制自己的俾斯麥,然後利用自己和各國王室的親戚關係挑撥離間,把大家都推到了跟德國敵對的立場上,而他乾的最愚蠢的一件事,莫過於把英國逼上絕路。

英國在對德作戰上是最不積極的一個,尤其是20世紀初受布爾戰爭的影響,無力對外干涉,很多次衝突都縮了。但是當時英德關係實際上極為險惡,德國作為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突然大力發展海軍,直接與英國競爭。英國作為歐洲大陸分裂的元兇,看到德國稱霸歐洲已經後悔得想死了,要是再讓德國建立起大海軍,英國人可以集體自殺了。

從微觀上看,德國雖然已經被歐洲孤立,但協約與同盟之間暫時還沒有迫切的利益衝突,各國間的協議也是為了威懾對手不要發動戰爭,而非讓大家開戰後抱團的。一戰之前歐洲剛解決了幾次嚴重的地區衝突,各國之間協作得都不錯。刺殺在當時被認為是個好事,奧地利人很討厭費迪南,他死了正好推舉卡爾王子即位。所有人都認為戰爭不會爆發,在薩拉熱窩刺殺發生一個月之後,全世界還沒有任何動靜,馬照跑,舞照跳。

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導致事態急劇惡化——德國人的死板。德國人最講邏輯,應該避免兩線作戰這是常識,而另一個常識是,戰略計劃應該考慮最糟糕的狀況。於是德國人就按照最糟的情況——同時對法俄兩線作戰——來進行國家戰略安排。由於俄國動員要慢一些,因此應該搶先擊敗法國再回頭進攻俄國。而要進攻法國,最好是從比利時繞到法國背後進攻。

德國作戰計劃的愚蠢性,很大程度是受當時人類科技水平影響。20世紀初,汽車才剛剛發明,軍隊調動完全依賴鐵路,遠距離通訊完全依賴電報,當時的軍隊調動只能依照戰時列車時刻表進行,極為死板,變更一輛列車的計劃,可能導致全國的軍隊調動停滯,這就等於輸掉了戰爭。單獨對俄國或者對法國的作戰計劃,其列車時刻表與同時兩線作戰是矛盾的,那麼按照「考慮最壞情況」的原則,德國的作戰計劃只有一種:無論與誰開戰,德國都要先入侵比利時,進攻法國,然後進攻俄國!

這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計劃,德國人對這個構想頗為滿意,花了幾十年來完善它,以至於德國的整個國防都被這個計劃綁死了,然後德國的外交也被這個計劃綁死了,與整個歐洲開戰的危險性,不是沒有人看到,但是無人提出解決方案——或許,德國人在潛意識中就想打一場世界大戰,看看誰才是世界第一強國。

先是根據技術條件制定戰術,然後根據戰術制定戰略,然後把整個戰略簡化為一張列車時刻表,再根據這張破紙去指導外交和政治,掀起世界大戰,這麼驚世駭俗的智障行為,除了德國人,也就是日本人才能幹出來了。

薩拉熱窩事件後,首先是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俄國作為斯拉夫人的保護國也向奧地利宣戰,但是俄國低下的國家管理水平沒法支持太細的作戰計劃,要對奧匈動武只有全國總動員(沙皇和外交大臣事先都不知道,此時他們心中一定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過)。俄國特意向德國解釋,動員不是針對德國的,但是由於法國未動員而俄國先動員(不管是不是針對德國),這就已經不符合施里芬計劃的構想了。德國要求俄國停止戰爭動員,俄國不願,德國又要求法國保證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德宣戰,法國當然不可能同意,於是德國只能按照施里芬計劃先對法宣戰。法國心頭十萬頭草泥馬奔過,死活想不明白為什麼奧地利還沒有動靜,德國先向自己宣戰了,不得已,法國只能迎戰。英國到此時還在袖手旁邊,但德軍按照施里芬計劃入侵比利時後,英國心中自然是一百萬頭草泥馬奔過,為何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對中立國開戰?德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像它說的那樣解決地區爭端,還是想藉機征服歐洲大陸?英國之前已經吃了好幾次虧,再也承受不起德國統一歐洲的風險了,於是宣布總動員,登陸法國抗擊德軍。

可笑的是,在英法俄德攪成一團時候,奧匈和塞爾維亞這兩個始作俑者根本還沒打起來。

德國的國家作戰計劃是絕密,所以別國不知道德國為什麼對俄國宣戰卻要先進攻法國,更不知道為什麼進攻法國要先進攻比利時。在此之前歐洲的戰爭基本都屬於局部戰爭,即使是30年戰爭這樣的,參戰方也是很明確的,大家完全不適應世界大戰的邏輯。各國政府要商議事情,最快的辦法也是電報,根本沒法談事情。其實費迪南大公葬禮如果各國元首一起出席,能利用這個機會溝通解決大部分問題,但當時大家都懶得去,因為沒人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事會發生……

到了二戰時,情況就有所不同。日本進攻中國,借口要斷絕美援,佔領了越南北部,對此各國也比較理解,但是日本得寸進尺還佔領了越南南部,這就直接威脅到了英美在亞洲的殖民地,於是美國迅速出擊給予日本全面制裁。雖然此舉導致日本進攻珍珠港,但是美國對日本的意圖判斷是正確的。只是歐洲仍然不盡人意,英法因為有了一戰的教訓,不願意擴大戰爭,沒想到希特勒就是一心想要稱霸世界,一戰的經驗起了反作用。


在刺殺事件之後,奧匈決定向塞爾維亞宣戰。於是在取得了德國的保證之後,奧匈帝國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擬了一份「塞爾維亞人絕對無法接受的最後通牒」。最後通牒上都是一些極盡侮辱的條款,包括「壓制所有反奧宣傳」,「奧有權下令任何塞爾維亞官員離職,代之以奧官員」。他們想塞爾維亞人反正不會接受的,這樣他們就有了宣戰的理由嘛。

結果deadline前兩分鐘,塞爾維亞對奧的最後通牒除了兩條以外照單全收了。卧槽,我說要x你媽,你把你媽送來了,這仗還怎麼打?

幸虧聰明的奧大使為了避免尷尬,所以根本就沒有拆信,直接就宣布了與塞爾維亞斷交。後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所以,你說沒有刺殺事件,這仗能不能打嘞?


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本人雖然力挺赫岑多夫為總參謀長,但是他本人卻並不贊成在巴爾幹的冒險和對塞爾維亞的預防性戰爭。換句話說如果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本人沒有遇刺,遇刺的是弗蘭茨約瑟夫皇帝,那麼奧匈帝國很可能不會對塞爾維亞採取武力,也就不需要使用威廉皇帝開出的空頭支票。則大戰肯定不會在1914年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就是1914年歐洲列強首都沒有一個人真心想要製造一場把整個歐洲拖下水的戰爭,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既不想對塞爾維亞開戰更不想對俄國和法國開戰,即使是赫岑多夫也相信德國會威懾住俄國而避免世界大戰。德皇從沒有想過對法國作戰,但是毛奇想要對法國作戰,毛奇是最接近於想要世界大戰的人,但是他也認為英國不會參戰。

還有所謂三國同盟實際上是防禦同盟,也就是只有在德、奧、意三國遭到歐洲大國入侵的情況下才有效,而奧匈主動對塞爾維亞宣戰實際上是不適用三國同盟的,而德國因為德皇已經許諾無條件的支持奧匈對塞爾維亞政策所以不得不參戰,義大利就拒絕這麼做,堅持按照字面意義理解三國同盟,所以僅僅保持中立。

同樣的法俄之間有共同防禦同盟,而英俄之間的協議其實僅僅是一個諒解協定,更多的是英俄兩國在亞洲的妥協,並沒有帶來什麼明確的是歐洲軍事義務,英法協定也一樣,僅僅是英法軍事當局的協議,而且沒有得到議會的批准,其實並沒有必須履行的義務,所以即使在世界大戰爆發的情況下,英國加入戰爭援引的居然是將近一百年前的保障比利時中立的條約。

所以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文本其實都沒有特彆強的約束力,1914年各國政府的選擇餘地都還很大,走成世界大戰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某種冥冥之中的力量的必然結果。


一戰的爆發不可避免,從遠的追溯的話可以說從卑斯麥下台時(1890年)就註定了。在普法戰爭中做為崛起的大國,德國在最初的20年在大戰略家卑斯麥的經營下,是以一種非常低調的姿態和平崛起,幾乎並沒有引起當時最大的帝國英國的警覺與關注。但是他的後繼者包括當時的德皇威廉二世都沒有卑斯麥那種國家大戰略的意識,包括後來與英國的海軍軍備競賽,兩次摩洛哥問題的處理,還有1908年波斯尼亞危機的處理都使自己的迴旋餘地越來越小,更是在1890年以後,約二十年的時間,逐步把英法俄給逼到了一塊,而自己卻被奧匈帝國這豬一樣的隊友給綁架了,可以說,對於歐洲大戰德國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在薩拉熱窩事件後,德國並沒有準備好,很大程度上是被奧匈帝國給牽著走了,外交上的弱國支配強國局面已經形成了。那麼,即使沒有薩拉熱窩事件,或者說薩拉熱窩事件給解決掉了,那也會在以後發生其它事件。從1890年開始,德國外交戰略的調整,或者說決策層的認知已經讓這二十年後的大戰無法避免。其實,德國如果不刺激英國的話,德奧對陣法俄,結果可能對德 國更樂觀些。但是德國的海軍計劃極大地刺激了英國,讓英國無法在歐戰時保持中立。這是非常大的外交敗筆。

兩個小貼士,一個是被塞爾維亞青年刺殺的斐迪南大公恰恰是一個開明的王儲,他一直主張給斯拉夫人更多的政治權利,是國內決策對塞爾維亞開戰的反對者,結果,居然被塞爾維亞刺殺了,好了,一舉兩得,決策層打通了,借口也有了。

還有一個,各位難道不覺得一戰德國的崛起與現在中國的崛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嗎?當時德國和平崛起的時候還是享受了20多年的和平發展,而在外交政策調整為世界政策後,導致英法這兩個宿敵慢慢地走到了一起,法俄本來就是聯盟,後期英國加進來,協議國正式形成。

關於一戰前的德國國際形勢可以參考脆弱的崛起,徐棄郁寫的,我的觀點是受其影響。


恐怕會大有不同。

法國:1914年3月,時任法國財政部長約瑟夫.卡約的夫人因為其夫的桃色新聞事件,槍殺了《費加羅報》的主編。之後五月法國左派在大選中勝選,但反對擴軍的卡約醜聞纏身,無法組閣。法國總統,軍國主義者普恩加萊讓立場並不激進的維維安尼組成了一個不明顯敵對自己的政府。假設薩拉熱窩事件沒有發生,則卡約將成功從醜聞中抽身,而維維安尼類似過渡性的內閣則將讓位。讓.饒斯樂將成為外交部長,作為社會主義黨的領袖,他會和卡約一起重新審視和俄國的關係。法國在1915年的外交政策會有很大不同。

英國:愛爾蘭自治法案在1914年夏天已經讓大英帝國走到了內戰的邊緣。同時,英國和德國的外交關係會因為其與俄國在波斯的矛盾而趨於緩和。7月「蘇丹奧斯曼一世」戰列艦將交付土耳其,從而引起俄國極大的不安。而英國不會坐視克里米亞戰爭的盟友遭受失敗。英國和俄國的衝突難以避免。

德國:除了上述潛在的與英法改善關係的機會窗口,德國本身也並沒有強烈的戰爭動機。儘管法金漢和毛奇鼓吹所謂的預防性戰爭,首相貝特曼和德皇並沒有和俄國開戰的意願。同時,如果薩拉熱窩事件沒有發生,德國總參謀部可能在1915年增加陸軍兵力,從而壓垮法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哪怕理論上的可能,屆時法國也將重新審視自己與德國軍事競爭的關係。

奧匈:如果斐迪南大公沒有死,則奧匈肯定不會與塞爾維亞開戰,因為他在1913年阻止總參謀長康拉德多達25次的對塞戰爭動議。如果他遇刺但沒死,那份臭名昭著的最後通牒將更難獲得匈牙利首相帝薩的認可。如果刺殺不是發生在六月底,則奧匈不會因為七月部分帝國士兵的夏休假而在開戰時間上扭扭捏捏。如果奧匈能夠迅捷地完成(實際上不可能)對塞爾維亞的戰爭,則俄國將吞下苦果。

俄國:俄國的態度是值得玩味的。如果沒有英法,聖彼德堡斷然沒有膽量和德國人開戰。但是俄國又確實需要戰爭借口來與土耳其開戰,如果是希土戰爭的話,則英法不幫著土耳其來對付自己就謝天謝地了。薩拉熱窩事件給了斯托雷平的門生們一個機會,但是之後的坦能堡和隨之而來的革命毀了一切。

歷史隱藏在細節之中。獨立存在於以上的假設之外的,是塞爾維亞的大塞爾維亞夢;英德的海軍軍備競賽;法德的歷史恩怨和北非的利益之爭;俄國1917完成現代化的計劃和黑海穀物出口港口需求,但這些矛盾的呈現方式,未必是一場世界大戰。


反對一下2年前@高林桑(霧)

「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本人雖然力挺赫岑多夫為總參謀長,但是他本人卻並不贊成在巴爾幹的冒險和對塞爾維亞的預防性戰爭。」

但實際上,我們必須指出。

斐迪南早就提出過「從長遠看來,不斷試圖操縱奧地利的匈牙利實質上欲使奧地利與巴爾幹半島隔絕,而巴爾幹是奧地利的未來。帝國應該向南擴張,直抵薩洛尼卡,在地中海開闢新的港口,要使得君主國成為推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乃至塞爾維亞這些巴爾幹新王國貿易與發展的引擎。」

奧匈帝國對整個巴爾幹的雄心是顯而易見的,而只要意欲在巴爾幹擴張自己的雄心就必然不可避免得同俄國開戰。

考慮到俄國同法國的同盟關係,那麼意味著帝國必須是兩線作戰。

但是,斐迪南大公顯然在之前的行為中表現了更沉著也更嚴謹的態度。(所以我對他選擇第一次爆炸之後繼續前進並前往醫院表示不解)

如果遇刺的是老皇帝,那麼大公勢必不會馬上宣戰,可能對塞爾維亞提出沒那麼過分的羞辱性通碟。畢竟那群恐怖分子本身也是塞爾維亞王國一直的心頭大患。

但戰爭可能會在16年,17年甚至18年爆發。

不過那個時候等待俄羅斯的不是被哥薩克騎兵衝散的匈牙利步行騎兵了,而是克羅埃西亞人的重炮。


「巴福爾(低聲的說):「我們真是獃子,因為在德國建造了許多船隻和搶奪了我們的商業之後,我們竟找不到一個理由向德國宣戰。」」--《亨利·懷特:美國外交三十年》

在當年馬漢把海權這概念弄的風靡歐美以後,德國的經濟崛起以及為開拓及保護其海外利益而開展的海軍建設對於英國這種維持自己的勢力已經倍感疲憊的衰老的世界第一來說非常難以忍受。

所以如上面引用的史實可以看到,英國本來就想收拾德國,至少要壓制住德國的勢頭,結果奧地利坑爹入侵塞爾維亞以後,一戰前歐洲那些國家互相簽訂的同盟協定瞬間將大家都拉下水了

細節如下【一旦俄國對奧匈動員,德國就同時對法俄動員;一旦德國對法俄動員,法國就對德奧動員;一旦防禦性戰爭開打,根據德軍總參謀部唯一的「施里芬計劃」,德國就要穿越低地國家迂迴法國;一旦迂迴時德軍入侵比利時,英國又將加入協約國對德奧開戰!這一系列的動員與作戰環環相扣。問題在於,環上的決策者們並不清楚套在自己一環上的,會是哪個秘密約定。】

加上當時歐洲的各個國家從未在工業時代進行過全面戰爭,不知道工業時代戰爭的殘酷,所以無知者無畏地就開戰了。(結果是世界第一從此衰落到現在,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德國損失快一半領土的情況下還需要賠錢,直接助長了元首這類人的掌權)

總結:就算沒這事遲早也會打起來,而一旦打起來,戰爭進程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因為協約和作戰計劃的原因,最終的規模很可能沒什麼區別。


德國和英法的矛盾是肯定會發生得,哪怕英國從血統的角度更應該親德國一些,英國的王室當年是從德國請過去得;德國當年的最大問題是沒有英國和法國一樣大範圍的殖民地領土,畢竟之前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好不容易統一的時候,人家早把亞非拉給佔滿了。

沒有殖民地就意味著沒有可以傾銷的商品市場,無法通過剝削殖民地土著來積累財富,當出現經濟危機時沒法通過轉移損失到殖民地的方法來補血。德國在剛統一的十幾年能夠和平發展,就是享受了統一後帶來的發展福利。但等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後,沒有殖民地,或者說沒有和其經濟水平相稱的廣袤殖民地,德國的工業水平發展的再好,經濟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就好像一個精壯的男人,充滿著精力與體力卻沒事兒可干,活活憋死一樣。

當然在兩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歐盟的建立,以及歐洲本身的衰落,20世紀初的那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德國當年肯定會和英國與法國一戰,並搶走他們的殖民地;這肯定是他們的發展目標,無論是威廉二世還是什麼二世都會這麼做。只不過威廉當時選擇的方式是一次性同時挑戰兩個最終boss,還給自己大後方豎一個肉山大魔王,這就是no zuo no die了。

正確的做法呢?看看我大天朝就明白了,我們當前的問題,也的確和當年德國的發展一樣。我們作為世界工廠,如何把生產的商品傾銷到國外,而不是爛在家裡,也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兒。但和當年zuo die的德國不同,我們的做法是和一個最終boss聯手,但讓那個boss當出頭鳥抗另外一個最終boss,自己偷偷括展勢力範圍,用自己家的商品擠占別人家的市場;這才是最民智的做法嘛~


薩拉熱窩事件僅僅是一個導火索,導火索固然重要,可下面的炸藥更重要。就算這根導火索被拆掉,只要炸藥還在,還會有別的導火索來引爆它。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人類通過鐵路、汽車可以將足夠巨量的軍隊和物資及時送上前線;通過數量眾多、性能先進的船隻從全世界取得人力和物力;通過電報線路及時獲取遠方的消息;機關槍、現代火炮、黃色炸藥、現代槍支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武力。在那個時候,技術的發展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而這種低層次的技術通過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傳播,英、法、德、俄這幾個國家的統治者都覺得自己無比強大。

物質的力量的積累已經超過人類有史以來的總和,可統治的方式卻進化緩慢,與幾百年前的毫無二致,國家因君主個人的意志而行動,卻沒有有效的剎車機構。就好比十幾歲的青年,力量已成,可心智(非貶義)並未成熟。如果這個年輕人單獨待著就還好,可就怕幾個這種身強體壯,自視頗高又互不信任的年輕人待在一起,打起來是肯定的,區別只在於打起來的時間和借口而已。

而這種因為自視過高導致的悲劇後來又發生了一次,直到人類發明了大殺器:核武器。


夫妻倆互相看不順眼,炒菜鹽加多了都能打起來,跟鹽什麼關係?


一戰是一場原本不會發生也沒有理由發生的戰爭。

如果德國的腓特烈三世不因為咽喉癌在即位99天就死掉,如果奧匈帝國的斐迪南皇太子不被莫名其妙殺掉,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

前者深受英國君主立憲的影響,完全不希望德國走軍國主義的道路。後者和奧匈帝國的老皇帝不和,反對民族壓迫,渴望把奧匈帝國建立為一個七民族聯邦的美國式的合眾國。

結果他們都死了.......同時德國即位的威廉二世又是一個沒腦子的權二代。


發生是必然的。不可能真正因為幾個人就避免。費迪南確實是個鴿派,但奧匈那時候本身就苟延殘息了,內部矛盾重重,費迪南死了只是給奧匈找到了吞掉塞爾維亞的借口,並不是真正讓舉國憤怒,既然這樣,借口遲早還會有別的,甚至可以捏造。

而俄國日俄戰爭後也陷入了危機,波蘭芬蘭一直蠢蠢欲動,但自己卻還做著歐洲憲兵夢。德法矛盾沒法化解不解釋。俄奧關於巴爾幹矛盾也不容易化解。英德因為誰是老大的問題也一樣會和德國出問題,就算德國不大力發展海軍去挑戰英國,也不可避免讓英國有危機感,畢竟自己的工業實力都不是歐洲第一了,且德國的發展一點沒有衰退趨勢。德國在當時很難獲取新的殖民地,那通過各種途徑讓自己和外面的世界更多,更方便聯繫是必然的。以當時英國,法國,俄國的勢力範圍,要惹到他們仨真是太容易了,而德國作為不折不扣的後起之秀,卻有超越所有老牌帝國的勢頭,必然引發反彈。總的來說在那個階段,發生戰爭是很正常的。遲早的事而已。同時那個已經成為肥肉多年的奧斯曼也經常搞得歐洲列強互掐。德國想打通和奧斯曼關係是肯定的,那是他深入亞洲的唯一可能,例如那個計劃中的巴格達鐵路。但這麼做就必然和英法俄都發生衝突,尤其是英國。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人類沒打過這樣的工業化時代的大戰,無知者無畏是天性。或許遲個五年十年發生,戰爭軌跡會不同,甚至架空點歷史來看,不讓威廉二世當皇帝,費迪南不死,俾斯麥不提前下台等等等,那充其量改變的也就是平衡關係,乃至到了後來參戰國陣營發生了變化,勝敗方發生了變化,但最終,這場戰爭本身不可能不發生。而且其殘酷程度不可能更低


如果過了十年還沒打起來,平行世界裡的一戰是全歐大戰斯托雷平改革後高速發展的俄國。

上班沒時間,先就寫這一句,望勿摺疊。

——————————————————————

額,這一下班就就下了三個月。

基本上,對一個國家的危險性的判斷,是國力乘以野心。

在19世紀的很長的時間裡,俄國都是一個歐洲政治中野心最大的國家,而且政治專制,民族主義和擴張主義強烈。

但為什麼一戰中英法是俄國的同盟呢。就擴張野心來說,德國未見得比俄國大。但是就實力來說,當時的德國明顯要超過俄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英法當然跟俄國站在一起了。

但假如一戰十年內沒有爆發的話。實力對比將發生顯而易見的變化。在斯托雷平改革了俄國糟糕的農村公社體制之後,俄國經濟高速發展(當時俄國的農作物出口量等於其後幾個主要產量國的總和),給俄國十年的時間。以其地域之廣闊,資源之豐富,人口之眾多。其實力必然遠超德英等國。再加上俄國死不改悔的天命擴張主義和不民主的政治體制。如果真的開打世界大戰,全歐戰俄極有可能。


一戰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德國皇帝看到塞爾維亞對最後通牒的答覆覺得很滿意,他讓奧匈以此為依據進行談判,結果奧匈收到德國皇帝電報時候已經宣戰。如果德國皇帝不是早晨起來跑出去玩一早就發電報,那很可能會阻止這場戰爭。

俄國沙皇曾經阻止了俄國戰爭動員,但是後來又第二次啟動,如果俄皇德皇信息溝通更順暢點可能俄國就終止動員就沒有一戰了。

另外一戰是俄國第一個進行戰爭動員的,根據俄法條約法國應在俄國戰爭動員後15日內戰爭動員並參戰,因此法國戰爭動員也是必然的。德國是最後進行戰爭動員的,他不過是效率高動員快而已。一戰最初的兩場戰爭都是爆發在德國境內,只是德國很快把法國俄國打回去了。

另外英國的曖昧態度也很有問題,如果英國堅決反對德國,那德國也不敢同時對英法俄,也就不會打起來了,英國的曖昧讓德國有一種錯覺以為英國會中立。

一戰的爆發充滿了誤解和巧合,你還非要說是必然的,那我只能說你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太強大了。


如果沒有孫中山,清朝會延續下來么?


一戰的發生,是必然的。

看看非洲就知道了,德國僅僅只擁有四塊殖民地。

義大利也只有三塊(圖中的埃塞爾比亞當時還不是)。

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

剩餘的地方基本被英法瓜分。

日本勉強有個朝鮮。

地球上沒地啦。

沒有殖民地,原料產地,商品傾銷地哪裡有,別人的國家和殖民地哪有那麼好進入。

那怎麼辦,搶咯。

開打。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