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對於中華帝國的秩序採取的重建,是否可以看成宋明清三代的基本秩序,他本人如果不死,能否收回燕雲?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五代最後一次兵變奪取政權,其後採取唯一的活路,加強中央集中力,以文官集團代替過去的門閥壟斷,這是否可以證明宋祖的貢獻與秦皇漢武同級,正面改變了社會秩序,如果拋開當時文官集團網路龐雜的制肘,天假其年,宋祖收復燕雲,成功做到以山河之險取代冗兵之禍。有宋一代,可否成為中華史上最開明的,民主的一代王朝?(雖然我知道文官集團的形成已經不允許收復燕雲後武官集團的復燃,但始終覺得這是中國走向除污去垢的一個轉折)


趙匡胤的歷史地位沒你想得那麼高。

門閥不需要他廢除,唐末就已經完蛋了。科舉士人是歷史大趨勢,趙匡胤不僅順水推舟,而且被水推著走,三百年不殺士大夫,養了多少嘴炮廢物?天知道。

他確立的文官秩序有權駁回皇帝,這就導致一旦出現一代皇帝虛弱的情況,政權就會落在文人集團手裡,導致了必然的決策無效率。

你說的開明和民主是針對科舉士人的開明和民主,武人在宋朝慘透了。另外,有想法的文人,如王韶,章醇,陳亮等,在宋朝也慘透了,說白了,宋朝是娘炮和公知的天堂,不適合英雄人物。

——

當然,說兩句好話吧,北宋對武人的壓制,是針對唐朝五代武人亂政的一種矯枉過正,這是必然出現的,當然,主政者要承擔責任。

要看到科舉士人登上歷史舞台的背景是小農經濟的繁榮,這建立於南方耕地的開墾和人口的茂盛——大莊園和大地主被淘汰了。

我倒是覺得北宋不收復燕雲還好一些,國家還有壓力,王韶王安石等還有用武之地,真要開國就橫掃六夷,這幫文人沒了壓力還不知道鬥成什麼樣呢,垮台的速度可能比西晉還要快。

最後,趙匡胤就是個晉武帝的水平,可能內部控制還不如晉武帝,死的莫名其妙。軍事上就是斗將一個,說大將都抬舉了。

另,趙光義的話是對的,固國不以山河之險,問題是他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做的不好。

同時,奪取山河形勝,靠的是高效率的軍事和經濟體制,而不是北宋那一套養廢物的政治結構。吳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恰恰是魏國處于軍事制度領先,政治結構乾淨的時候,相反,等魏武侯後期開始胡搞,魏國走下坡路,吳起一手締造的西河防線(山河之險)也就守不住了。

秦國奪取河西是在吳起離開魏國的第二年。

所以,最核心的競爭力恰恰是人和——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蘊,以及構建於其上的政治體制,其次是山河險要,最後才是形勢。宋朝完蛋不是完蛋在丟掉了燕雲,而是完蛋於自己的制度完全沒有游牧民族有效率。


首先能不能苟同如今排名第一的回答。兩個問題中,我只能回答還算了解些的第一個。

要說宋代,先要說唐末和五代十國對於文人階層的巨大破壞。在黑暗之後,如何重建秩序,確實是開國者們的難題。宋王朝想以文治代替武治,但是如何實施文治,是個很大的問題。舉個例子,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是丞相趙普。一個記載是,1178年,南宋李衡弟子龔昱《樂庵語錄》:「太宗欲相趙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究,唯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太宗釋然,卒相之。

有人拿這個典故說明論語的重要性,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丞相是怎樣一個角色,為皇帝出謀劃策,引經據典,提供建議那都得是找得點歷史依據,達到名正言順的效果。可我們看,對於開國的丞相,辯解的是讀不讀論語。從一個側面顯示出的是宋朝的開國元勛們多半是些有智慧的大老粗。

至少在趙匡胤一朝,秩序重建的初稿就是沒有打好的。但是呢,他指出了一個方向,靠文人,怎麼個靠法人,至少是名義上尊崇文人,給與其成長的空間。

我們看兩宋的歷史,是軍事上一塌糊塗,文化上照耀千古,政治上呢,文人們一直在打架。由於趙大老闆沒有給出一個方向,所以呢,文人們在努力地為皇帝指明一個方向,問題的關鍵是,每個人都覺得他們的道路是正確的。終於積累了幾十年,王安石成為第一個成功贏得老闆青睞的,可是司馬光等覺得他們的方案才是正確的,可以說宋朝的黨政也是某種路線之爭。

趙大老闆肯定是有秩序重建的想法的,可是秩序重建是要有基礎的,相比於武治,文治(文治首先要的就是士大夫階層,需要一大批知識分子)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宋朝的悲哀就在於,趙大老闆最初無法指出一個方向,歷史發展中士大夫階層形成了多個支流,後果就是兩宋士大夫階層一直未能在政治上形成合力,而政治上力量的分散影響是多方面的。

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不妨一讀。

我就一說,你就一聽。

-------------------------------------------------------------------整理---------------------

前面的回答比較混亂,試著重新整理一下。

趙匡胤最大的功績,是真正給了儒學崇高的地位。漢武帝雖說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你看看他重用酷吏,離儒家的教導相差十萬八千里。唐人總的來說還是崇尚武力,對於流傳已久的門閥和各大家族勢力也是聽之任之。

而到了宋代,有了皇帝老兒的首肯,儒學真正成了超越佛和道(雖說皇帝不一定心裡喜歡,但是為了避免出現唐末五代的混戰,他只能求助儒學構建秩序)。

秩序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作為開國皇帝,趙匡胤開了個好頭。整個兩宋,秩序重建一直在進行中而不是完成時。在宋朝,士紳階層代替之前的門閥開始出現,底層開始有了穩定的基礎。在文化層面,程朱理學也逐步形成完善。

略過元朝不提,到了明清兩代,宋朝秩序重建的功效終於得以發揮。為了集權,上層已經不可能再由著士大夫階層自由發揮,他們把朱熹改造後捧出來,把朱子之說固定化。

所以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宋朝的秩序重建可以視作明清兩代的基本秩序,但是這個重建過程在宋朝一直是進行時。

對於第二個問題,也試著回答一下。假如趙匡胤活著他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么。

我覺得答案是不能。在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混戰後,恢復生產明顯要比開疆拓土更符合民意。即使趙大老闆活著,他的最好選擇也是偃武修文,儘快的搞好秩序重建。


畢業論文寫的北宋政治史,別的不多說了.北宋政治體制的成熟根本就不是在太祖時期...現在各種演義把他拔得太高了,映襯下就是他弟弟很不行..雖然他弟弟打仗好像確實不行==

但是太宗對宋代至少是北宋的整個政治框架的形成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我記得我論文中認為北宋真宗朝是北宋政治體系走向成熟的關鍵...

更何況,題主把北宋的政治體系的地位放的也太高了點.對明清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至於北伐,這個沒有研究過,不好說他沒死能不能成功...雖然確實是在太宗手上打了一場敗仗.

ps我以為讀史還是要有根據..第一當時的官僚集團嚴格來說算不上文官集團,第二當時的官僚集團真的網路龐雜嗎?第三,官僚集團確實掣肘了太祖、太宗收復燕雲的行為了嗎?「不允許首付燕雲後武官集團的復燃」這個說法出自何處?有什麼依據?我好歹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都寫了北宋,稍微讀了點文獻,但真的沒有讀到這些內容。或許是我學識不夠,畢竟史料繁雜而我也沒讀多少,所以如有出處,望指明

ps again,真想把我的論文放上來==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所以留名,開疆拓土的武功和改宗創新的文治都是分不開的,太祖起於亂世,力挽狂瀾,天下歸心,而且不殺前朝君主,不殺開國功臣,無論政治功績和個人度量均為上乘,而且太祖朝邊將尚有很大權力。到了太宗朝,武臣徹底喪失地位,作戰竟然要靠皇上提前給的「陣圖」,毛評價太宗「不知兵」,實為貼切。總體來看,宋太祖在歷史上做出重大改革,有些方法甚至沿用至今,屬於一流君主。至於收復燕雲,可能性不高,因為遼朝已經不是匈奴突厥,俗話說,就怕流氓有文化。其本身也處於王朝上升期。北宋的為人詬病的軍事的悲劇,太宗真宗仁宗,都要負很大責任。


他這個極權有很多缺點的

一,軍隊集中首都,邊防空虛,易遭侵略

二,軍官調換,兵不認將,將不識兵,指揮散漫

三,過度依賴文官,軍事薄弱,且易生腐敗

宋朝的覆滅,應該是太祖一手奠下的


整個宋代,其主導思想基本上可概括為「守成」。

太祖的「卧榻」之憂下,兵無常將,將無常兵,戰鬥力之弱不可想像,再加上軍營還兼負難民收容的職責,這一設定決定了其軍事機構的職能以防禦和安內為主。如果真的要收復燕雲,且不提戰鬥力的問題,而一旦在收復過程中出現一批軍事才能優異的武將,太祖如何能安睡?再說天險,歷史上幾乎沒有國土是靠天險守住的,如果沒有傑出的將領,沒有將士對朝廷的強烈認同,再大的天險也如大門洞開。

君權相權之爭,歷代都有。但說到民主,我不以為然。宋以前,相是皇帝「拜」來的,皇帝與宰相議事是平起平坐的,太祖之後,皇帝坐著,相爺端站著。而皇帝嚴重依賴文官維護其統治,僅僅是立下的是不殺的祖訓,這離民主十萬八千里遠,朝廷的決策中出現的掣肘,仍然未脫歷代的君相之爭,只是皇帝稍稍沒那麼嗜血而已。


五代亂世表現為地方藩鎮跋扈,不服從中央號令。但是這個只是表象不是原因。五代亂世源自唐末藩鎮割據,而唐末藩鎮割據源自三大原因:肅宗,代宗等平安史之亂時對河北藩鎮的姑息;宣宗,武宗等削藩朝的以藩鎮制藩鎮的政策;還有德宗以後宦官逐步掌握中央神策軍架空中央皇權,甚至在唐末宦官勾結地方藩鎮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總結來說就是:

1 依賴神策軍打藩鎮,那麼藩鎮削弱,但是宦官增強,不可取

2 依賴直轄藩鎮使打割據藩鎮,那麼割據藩鎮削弱,直轄藩鎮日後轉化為割據藩鎮,不可取

3 依賴全國藩鎮打農民起義軍,那麼農民軍被降服,全國藩鎮崛起,GG

不管怎麼玩,宦官跟藩鎮都是日益做大,中央皇權都是日益弱小,大趨勢不可逆轉。

歸根到底,只要做到3點:1 有一隻強大的禁軍;2 禁軍不為宦官等少數集團掌握;3 地方上實行訓練和作戰分離;軍政和財政分離即可。

唐朝使用宦官監軍,宋朝使用文官控軍,都是不可取的。

關鍵點是軍政和財政分離,只要這兩者不在一塊,軍閥就不能出現。趙匡胤實現了1,2點。但是在第3點上我認為是矯枉過正了。只要沒有宦官干政,不讓中央禁軍被少數既得利益集團掌握,地方上就沒人敢鬧事。有人鬧事也不怕鎮壓後新的敵人崛起。這方面我覺得明朝是更進步的,一方面地方實現了軍政和民政分離(指揮使和布政使),再者宦官無法直接插手軍事,而僅僅是掌握特務機關,沒有宋朝那樣的矯枉過正。


這個問題我就拆成兩個問題了哈

1. 不能。最多看成北宋的基本秩序。宋的基本秩序是武將靠邊站,文臣瞎叨叨,皇帝跟著迷糊;明朝自成祖後的基本秩序是文臣胡亂搞,皇帝管不管都行,武將地位比宋高多了;清是不斷強化的中央集權,文臣偷偷搞,皇帝盡量管,武將地位起碼比宋強。南宋跟北宋也略有區別,別說吳氏世守川陝,就是呂文煥那樣的,在北宋都是不可能出現的;

2. 這種假設歷史的事情很沒意思啊。我個人不看好。

正文里的假設就更沒意思了。「文官集團網路龐雜的制肘」,這個東西太祖的時候還好吧,頂多就是找個草籃子找了一個多月嘛,打仗什麼的效率比他後代們高多了。反而經太宗一折騰,這個東西的影響才變大變壞。 @姬軒亦對文官體系的評價一點沒錯,古代知識分子的「劣根性」有宋一代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我也不同意他對「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的看法。精神底蘊這個東西,在一個民族長期的發展中是最重要的,但是在短期的衡量中,這個變數的變化是有限的,山河之險的變化和影響則範圍較大。開封四戰之地,真不是個當首都的好地方。趙光義不同意遷都是有私心在裡面的,跟地利人和沒啥關係。

當然,宋人自己的精神底蘊啥啥的,都是讓自己給玩壞了,活該。宋不可能成為開明的王朝,有宋一代,是讀書人最後的恣意狂歡。


今天剛好看到《疆域與行政》的北宋部分。

一、從行政權利架構的角度來看,宋代沿襲一部分唐制。路(唐為「道」)——府(州)(「府」為唐制)——縣。「路」的行政架構為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平常司、安撫使司。將唐代一道一個行政長官的權利架構分散開,防止地方做大。但在與遼的對峙時期,兵員,補給的調動會受到制約。

二、本題討論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其在位時,吸取唐代節度使權利過大的教訓,先將節度使治州之外的州收歸中央(節度使統稱[方鎮],一鎮統數州)。又設「權知州事」,即知州,「權」為臨時之意,為了節度使們更好的接受所做的文字花樣。等到徹底撤掉節度使之後,「權」字也就撤掉了。有些州所轄之地非常小,在戰爭動員的時候會受到很大制約。從這點來看,太祖對唐制有些矯枉過正了。

太祖起家的經歷使其對武將有著很深的防範心理,「杯酒釋兵權」絕不是太祖進取心不夠。

三、再從行政區劃的角度看,宋代採取「犬牙交錯」的方式,即人為的打破「山川形便」的行政劃分,例如「淮南東路」,字面意思為淮河南面,其實在淮河北面還有一部分區域。這又是防止出現,依據有險可守的地形而產生的割據政權。這種劃分方式,假想宋軍節節敗退,怕是各州不好依據地形組織防守吧。

我想宋朝凡此種種的設置,都是對軍事力量的一種限制。所以太祖也無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啊!

如有錯漏,還望輕拍。

PS:遼多為騎兵,宋多為步兵,燕雲十六州在河北部分為平原地區,騎兵相對步兵更有優勢。


從他立國不多久就杯酒釋兵權來看,他的進取心不強,守成心太重,收復燕雲十六州估計不大可能。


前一個問題,太祖作為一個王朝的締造者還是有才幹,但是如果說為後世奠定秩序,還是有點拔高了,比如法律建設,宋刑統就只是承襲的唐律,而且到了明朝,明太祖的《大明律》就走了不同的路子了。況且真要說奠定,郭威和柴榮的貢獻也很大。

後一個問題,歷史很難假設,真要說起來柴榮「虎頭蛇尾」的北伐豈不更讓人浮想聯翩。但個人認為憑藉當時的宋(後周)遼的國力軍力對比,是很難畢其功於一役的。締結和平盟約,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實際是基於地緣政治平衡的成熟考慮。


從制度而言,他只是唐中後期的繼承者和光大者,並非創造者。即使他活著,也收不回來幽雲地區,因為那時候的遼國國運正盛。


積極的影響

1.結束了五代的亂世,重建了強勢的中央政府;

2.重塑了皇帝的信仰,讓五代以來的意識形態混亂回歸中國傳統;

3.文官壓制武官,從宋以後的明清再沒出現武人亂政的情況;

消極的後果

1.造成明清以後專制不斷地加強;

2.矯枉過正,武力不振,無法抵禦蠻族入侵;

3.各種平衡分權在信息傳遞不發達不透明的社會導致決策效率低下,相應社會成本上升,自然這些後果有底層人民承擔。

再說一下幽雲十六州的問題

個人覺得如果太祖在世應該會收回,畢竟太祖也是行武出身,一生征戰,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最後說一下自己對於太祖太宗和宋朝問題的一點想法

其實宋朝的很多問題不是太祖時期留下的,恰恰是太宗時期留下的。太宗得位不正需要收買人心擴大統治基礎,必然造成文官系統的過度膨脹。不過話又說回來,依照大宋當時的情形,除非太祖多活幾年,不然太宗即位也是最優的選擇了。趙宋皇族據說有家庭遺傳病,也是歷史的悲劇吧。天不助我助爾曹啊。。。。。。


門閥制度不是他改變的,是因為五代十國殺的,正是因為這個才弄的以文御武的制度,從而出現了強大的文官集團,他並不是想著製造一個文官集團而是被武人嚇怕了,雖然文人掌權內鬥嚴重但是也保證了政治的穩定。而開明倒是還真有可能一般文人掌權在在文人階層都是比較開放的,基本文人都是想罵誰就罵誰的性格。


趙匡胤和之前幾個朝代(梁唐晉漢周)的皇帝沒什麼本質區別,只是他是最後一個罷了。別看之前幾個朝代皇帝不是漢人,可你怎麼能確定趙匡胤就是漢人呢?和隋唐的皇帝一樣,當了皇帝就被漢人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教育學這門學科沒有在中國形成?
論薩沙先生所謂花園口事件的「學界統一觀點」
【白骨於徵】一場豪賭地獄天堂——馬邑之圍中的豪商聶壹與尉史小吏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朝代 |